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玄鉴仙族百度百科 > 第二十一章 整合势力

第二十一章 整合势力

作者:季越人 返回目录

李项平见司元白架着飞梭消失在天边,这才起身拿起桌面上的木简,解开木简上的布条,摊开来看。“青元养轮法,一品。”


他草草地浏览了一遍,这法诀是一道胎息境的修炼法门,正皱着眉头读着,却听李通崖轻咦一声:“这吐纳诀只需日日吐纳,不须炼化月华?”


“自然比不得那鉴……我家的法诀。”


李项平刚想提及那鉴子,又惧司元白去而复返,只好改口。


“那司元白当真是什么青池宗的峰主?泾儿就这样随他去了,未免有些草率。”


李通崖苦笑着开口道:


“我等又有什么办法?倘若他是什么邪修,大可掳了人去,何必和我等唧唧歪歪,还留下什么法诀、凭证。”


李项平点点头,拿起桌面上的第二枚木简,摊开一看:“天元练气诀,练气期修炼法诀,二品。”


李通崖也拿起一枚,自顾自地读道:


“黎夏秘笺。”


再往下读了几句,不禁喜形于色,对着李项平开口道:


“这秘笺记录了诸多修炼常识,黎夏郡的势力分布和散修的交易坊市,正是我等如今急需之物。”


李项平接过木简一看,若有所思地回答道:“原来功法分为九品,一品最次,九品最好,法诀丹药法器则与境界相对应,只是不知我家这法诀是第几品。”


见弟弟专心读起那秘笺,李通崖拿起司元白留下的那枚淡青色玉印,默默催动法力。


“青池治下。”


那玉印上顿时浮现出淡金色的几个大字来,随后那大字缓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道亮白色的“李”字和一副小小的地图。


“黎泾村、梨川口、泾阳村、黎道口。”


李木田眯着眼睛辨认了一会儿,挨个念出了这些村子的名称,这四村正是那司元白所说的古黎道至大黎山脚下诸村。


“有了青池仙宗为倚仗,我李家也有了足够的实力,便不必再藏了,堂堂正正地培养势力罢!”


“这些村子是我李家的了。”


低着头读书的李项平突然抬头,表情平静地开口道:


“便从明夜始。”


————


陈二牛大清早起来就看到李家的租户就如游鱼般穿梭在村头村尾,挨家挨户地拉人。


“李大婶!和你家李哥说声,晚上下了田便去村后,田叔有要事相商!”


“啊!好勒……”


“柳哥!李家有请……”


一时间闹得鸡飞狗跳,人人肚子里都憋着疑惑,好不容易挨到了黄昏,陈二牛吃完饭就连忙到了村后。


李家作为村中数一数二的大户,在村子里号召力强得很,陈二牛抬眼望去,村中大户小户都到齐了,就连几年前的那难民头子中年人许文山都恭恭敬敬地站在李项平身后。


“他娘的来晚了。”


陈二牛低声骂到,如今这许文山也成了李家的租户,说话好听又会做人,带着十来个难民户抱团取暖,已经隐隐取代他陈二牛成了租户之首,看得陈二牛咬牙切齿。


环顾四周,不见那李木田的身影,却见那李项平站出身,带着笑意开口道:


“打扰诸位了,如今却有个好消息要同大家说道。”


望着众人皆侧耳倾听,李项平这才继续道:“昨夜青池仙宗的仙人途径此地,见舍弟李尺泾天资卓越,便收了舍弟前往仙山修习仙法了。”


此言一出,如同平静的湖面中抛下了一块巨石,震得举座皆惊,众人面面相觑,如听故事般呆呆地望着李项平。


“恭喜了。”


却是那先生韩文许长叹一声,高声贺喜道。


韩文许自城中来,见多识广,听了李项平道出青池仙宗,他心中便明白此事已是八九不离十,泾儿多半身具灵窍,被那青池宗的修仙者带走了。


“人各有缘法。”


韩文许低低地感叹了一句,替李项平开口道:


“尺泾能入仙宗,却是阖村之福。”


韩文许在村中住了二十余年,行医救人,授业解惑,已然是村中的权威,他一发话,李项平的话总算有了一些可信度,大部分村民们还是忍不住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李项平神色淡然,手中亮出一枚玉印,法力催动下,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浮现出来。


“青池治下。”


“神仙啊!”


见了这神仙手段,众人顿时一阵哗然,不少人连连跪下磕头,高声喊叫,陈二牛也是悚然一惊,惊异不定地望着上方。


李项平看着那“李”字浮现完毕,收了玉印,望着下首的众人,朗声道:“那仙人也赐了仙法,命我李家镇守黎泾村、梨川口、泾阳村、黎道口诸村。”


言罢掌中轻轻一捏,璀璨金光便从掌中浮现,手腕轻轻一甩,那金光便呼啸而出,没入了连绵的山林中,轰鸣一声,激起阵阵飞鸟。


这一手金光诀一出,下方霎时哗啦啦地跪了一地人,就连柳家家主柳林峰也战战兢兢地跪下,呆呆地望着他。


“诸位不必如此,亲戚乡里的,项平可受不起。”


低低地望着下方跪倒的众人,那李项平却岿然不动,淡淡地开口道。


陈二牛听着李项平的声音,将脑袋紧紧贴在地面上,震惊之余心乱如麻,脑海中只余下几个大字。


“要变天了。”


————


李通崖从梨川口缓缓走出,身后的李叶生一手拿着布匹,一手提着炭笔,歪歪扭扭地记着写什么。


“梨川口受了二十几年前的那场旱灾,如今还是未曾恢复过来,不过一百多户,实在是可怜。”


李通崖边走着,偏头对李叶生说着。


“哥,我们清了梨川口中的大户,平均了土地,村民已经没有租子交了,这一成的田税松得很!”


李叶生恭敬地回答,手中的碳笔一收,递给了身后跟着的村民,又躬身低声开口道:


“终究要派人来掌事的,可我李家嫡庶间实在没有读书习字、拿得出手的人物了。”


“不必多虑。”


李通崖摆摆手,在李叶生羡慕的目光中掐了个净衣术,抚去了身上的尘土,慢悠悠地回答道:“父亲和项平会安排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