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重生09:合成系男神 > 第三百四十五章:毕方!毕方!

第三百四十五章:毕方!毕方!

作者:辛老板 返回目录

周瑞躺在医院病床上,正在炫面条。


准确的说,是面线。


此时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


病房里本应有的消毒水味道,被热腾腾的海鲜面味道占据了主导地位。


周瑞吸溜吸溜的,哪有一点病号的样子。


许久没摸到的手机,也回到了周瑞手上,上面果然一大堆未接电话。


有韩子茵的,有导员邓晓楠的,也有甘媛的、张志豪的。


嗯.就是没有李文倩。


回去要好好收拾她了,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周瑞暂时没去管那些未接,而是打开了微博,随手拍了一张病房一角的照片,配文:医院里的夜宵。


不过当他正准备发送的时候.突然有些犹豫。


会不会有点风险.


比如被童欣发现的风险?


正在想着,病房门被敲响,杨如彬走了进来。


浓郁的汤面香气让他一愣,以为走进了餐馆里呢。


周瑞笑了笑:“当地特色,海鲜面!猪油制的汤,要不要尝尝?”


杨如彬摇摇头,坐在了病床边。


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本子,那是周瑞的“目录”,不过里面几乎每一张纸都是撕下来重新订回去的,所以不但厚了一圈,还有些皱巴。


周瑞接过笔记本,说到:“几个老头都还好吧。”


杨如彬道:“都还好,其实这个年龄了还没退出一线,都是身体不错的,调养两天就好了。”


指了指那个小本子,杨如彬道:“那个东西,只有你看过全部的内容,东西收上来重新订好了之后,我没让人再打开过,你收好。”


“海上那群家伙怎么说,信守承诺了么?”


杨如彬道:“退走了。”


这次突发事件,算是圆满结束了。


残骸研究的很透彻,还有发动机方面的意外收获。


这次可以说血赚,各方各面都受益良多。


但说到底,杨如彬心里始终有一根刺。


那就是“硬实力不足”。


那里,本就是属于共和国的海洋。


周瑞正色道:“那个发动机,只是完成了设计,具体能不能造出来,还需要总装协调一下,寻找一个足够强大的工业实体,尽早进行工程验证。”


杨如彬点点头道:“你放心,我们肯定会马不停蹄的开干,对了,对于这次的这个发动机设计,成果就算在伱个人身上,如何?”


周瑞笑了笑:“怎么说?你们要花钱买?”


杨如彬道:“其实这个处理方法也没有什么先例可循,以往这样的设计成果,无不是出自那几个老牌发动机研究所,直接是以经费和奖金来计。”


“而这次的参与者来自各个不同的机构,大学,公司,甚至没有一个主体可以统合,所以我们讨论了一下,那49位专家,总装出面发一笔丰厚的奖金,本身也就是我们把人叫来的。”


“而发动机设计的知识产权主体归你,然后我们再向你采购整体方案和指导,模式可以类似于四象材料,授权+指导。”


不过由于四象材料在进入合作阶段的时候,已经是已验证+可制备+前景广大了,而现在这个尚未命名的发动机,仅仅只存在于纸面上,准确的说只是一个“设计方案”,所以价格不会如四象材料那样高。


要是周瑞是直接卖发动机就两回事了,但周瑞知道那不可能。


一千多种,八千多个零件,不乏特殊合金,特殊材料,特殊工艺,这已经不是手搓能解决的了。


自己上,高低得配个上千人的团队,搞个三五年才能稳定生产,还有把自己干破产的可能性。


大可不必。


周瑞想了想,说道:“这样,各个专家你们该发的补贴归你们发,我到时候会再补一份,毕竟这么多老同志拿命支持我,我个人也想有所表示。”


杨如彬竖起了大拇指:“周总大气!”


可以预见,如果说蓉飞的经历,让周瑞在航空领域有了一席之地,那么在这次事件之后,算是彻底在国内航空工业系统有了威望,以后走到哪里,都有曾经的“部下”。


杨如彬道:“对了,这个发动机设计,你给起个名字把,我资料也好往上递。”


周瑞问道:“你们一般怎么命名。”


杨如彬笑道:“害!我们都是直接按编号来的,根据内部版本迭代算,如果套用在内部体系里面,这个应该叫涡扇-15吧?是不是有点普通了?”


周瑞道:“是有点普通了”


主要是抢了别人的编号


“要不然就叫‘毕方’吧”


对于自己发明的东西,周瑞还是倾向于用中国神话命名。


四象结构如此,毕方也是如此。


听起来霸气,也有意思。


“毕方涡扇发动机?毕方.好名字。”


两人闲聊了一会儿,杨如彬说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对了小周,你记得你之前建议,关注芯片产业的问题么?”


周瑞点点头:“怎么了?”


“那天你说了之后,我又找了不少专家和领导聊了聊,这事儿我们总装掺和不到,不过确实引起了组织上一些人的重视,他们联合起来向上报了个建设意见,建议大力发展芯片产业。”


周瑞苦笑道:“这也不新鲜吧,我们不是一直在‘大力’发展么?”


说实话,效果一般,还被骗了不少钱。


往前看几十年,在半导体领域,数次尝试都失败了。


既有自身产业结构的问题,也有美西方不希望看到的问题,更有买办势力比较敏感的问题。


杨如彬道:“摔断腿不还得找饭吃?这次算是吸取教训吧,具体能有什么效果还不清楚,只是告诉你这个消息,国家似乎是准备从国外,收拢一些这个领域的华人、国人人才回国。”


“那你们可要加把油了,这类人才,对面也都盯着呢,没那么容易。”


“刚好又一些华商势力,比较心向国家,愿意提供一个跳板,走一步看一步吧。”


周瑞又问了问自己的出院的时间,关于他的各项检查已经有结果了。


总之就是没啥大病,好的不能再好。


用医生的话说,强壮的能一拳打死自己。


杨如彬也就不好再拖着,只是叮嘱他回沪上,再去大医院查一下,这边医疗条件毕竟有限。


周瑞心想回了沪上不还是我说了算,满口答应。


这时,手机响了起来。


算是多日以来,周瑞第一个真正接到的电话。


拿起来一看,周瑞乐了。


“吕旭波”


“周瑞,我高考完了,你猜估分多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