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重生09:合成系男神 > 第六百一十章:网吧是如何建成的

第六百一十章:网吧是如何建成的

作者:辛老板 返回目录

之前就说过,歼20的脉动式产线,是高精尖和产量的结合。


周瑞在产线建立后,其实并未参与过生产工作,上次回来,带米老头来的那一次,也只是简单参观了一下。


原型机的时候,是大决战模式,百来号人围着一个地方搞,现在则是脉动式产线,一条线上有四台未完成的歼二零,完成状态各有不同。


人数却没有增加太多,也是百来号人,井然有序。


这就是产线设计的功力了,同样是工程学的重要领域,技术定型后,同样的人力,可以数倍于之前的产出。


这些对周瑞来说,有很好的参考意义,所以他并未因为自己是“原型机组大佬”就不放在眼里,一直很认真的听人讲解,每一个部分的功用。


“化繁为简”的能力,让他对上千台设备,数万个工序组成的产线,有了简洁清晰的认识。


顺手还提了几个优化建议。


一整个上午都在产线观摩,下午的时候,他则去了行政楼。


威龙那边,已经不需要自己亲自上手了。


那么就把全部的精力,倾注在“鲲鹏”上吧。


第一步就是.


“鲲鹏的设计细节,我已经确定了,咱们先让这个东西,出现在纸面上。”


林广荣的办公室内,听到周瑞如此说,他并没有很惊讶。


周瑞之前已经铺垫的够久了。


第一次偶有所得,是一个单纯的“气动外形”。


第二次偶有所得,是结构设计图,有着更具体,更详细的规划。


第三次偶有所得,是一份可能会用到的材料清单、零部件需求。


得益于前面几次“偶”的很好,林广荣对于周瑞会有进一步的“偶”,并不意外。


虽然放在外界,已经是离大谱的程度了,一人之力,拿出来了这么多东西!


但周总嘛不能常理度之。


所以他没有出现什么“噗”的喷一口茶的反应,而是老神在在的抿了一口热茶。


“没问题,周总之前的那些东西,已经在一块空白的领域,给我们指明了很多方向,针对您之前的结构设计,我们已经开过好几次研讨会,认为以此为出发点,完善出一架‘战略轰炸机’的可能性很大。”


“厂里很注重这次开拓性行动,您放心,有任何需求我们排除万难,争取明年,把设计定型!”


周瑞:“我没那么多时间,一周之内要搞定。”


“噗!!!咳咳咳!”


林广荣感觉气管里,有茶、有痰、有槽,不吐不快。


“多少?”


周瑞平静道:“设计细节,我已经反复推敲很久了(并没有),但是因为工作量庞大,所以需要人手一起配合,我想效仿那次在‘造船厂’的模式,集中性的,决战性的开展工作。”


“鲲鹏的设计量,远远高于毕方,所以至少需要一周时间。”


林广荣:“至少”是这么用的么?


大哥!那可是“战略隐身突围轰炸机”!


从之前气动外形和结构设计的数据上看,可能是全球最强的!设计图纸都是以吨计算,你“至少一周”?


自“偶一下”之后,周总这是又发明了新的量词,“至一下”么?


如果这是在西飞或者盛飞,或者全国其他航空工业的办公室,估计周瑞会被当做神经病。


但这里是蓉飞。


蓉飞是他的主场,他则是蓉飞的传奇。


并且,对面坐的是林广荣,也是当初“造船厂50勇士”之一。


他知道周瑞说的“大决战”是什么意思,也见识过那日“教室”里,周瑞是如何引领众人,以不可能的方式,完成了“毕方”的设计。


至今他都觉得,那是人类工程史上的奇迹,也是他一辈子忘不掉的激情时光。


所以虽然震惊,但却没有质问周瑞。


嗯.他往后,震惊的次数还多着嘞!


设计图现世,“至少一周”。


但周瑞这次给自己的行程安排.是三个月


之后的两个月零三周,总不能一直涮火锅吧?


不过茶要一口一口喝。


整体而言,一架“鲲鹏”的总造价,即便排除掉设计、科研等前期所有成本,也不会低于15亿,是威龙的两倍多接近三倍。


无论从经费投入,还是从人力物力投入,这都是个大工程。


所以周瑞会一步一步放出自己的计划,设计图现世,只是小前菜。


蓉飞也是要考虑成本的,万一打水漂了呢?算不算重大损失?


全靠刷脸,来说服所有人没必要,也不合情理。


用事情的进展,一步步推动,一步步“承诺”并“做到”,才是最好的方法。


那种“我可是为国家好!你居然还不信任我?”、“才十五亿!居然不愿意为我尝试?”之类的傻逼宣言,周瑞可喊不出。


没人有义务盲信他,信任都是自己一步步建立出来的。


“出图”这一步,主要调动的是人力,所以难度最小。


林广荣补了口茶,压了压惊。


但越想,越是心头火热!


如果这事儿是周总带队,那是真的有机会!


不要说整架飞机了,哪怕只有一个机翅膀、机屁股!也不亏啊!


左右不过是一周的时间


林广荣左右踱步,最后激动到:“您想效仿‘造船厂’的模式?需要多少人?蓉城是咱们的大本营,我可以动员更多的绘图高手!”


周瑞笑了笑:“这次和上次不一样,上次咱们时间紧迫,只能手绘为主,这次可以游刃有余一些。”


那时因为顶着老美的压力,一切都在和时间赛跑,周瑞大师时间都连开到飙鼻血,而且计划中根本没有几十人画图这一项目,来不及调配设备,所以全是手绘。


“这次耗时更久,工作量也远远超出.还是电脑绘图更方便一些,手绘的话,每个人的习惯不同,长时间工作,衔接容易出问题。”


林广荣点点头,是这个道理。


“那”


周瑞喝了一口茶。


“先搞个绘图室,把性能足够,保密处理过的电脑,都集中到一起,40-50台最好。”


周瑞突然想到,之前原型机组时查看资料的地方,密不透风的水泥墙,一台电脑一把椅子,和坐牢改造一样.


“对了,可别像是之前‘资料室’那样.都是要长时间工作的,要注意舒适性。”


“比如参考一下,网吧是怎么配置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