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宋帝王 > 第一章 读书救不了大宋

第一章 读书救不了大宋

作者:要离刺荆轲 返回目录

昏昏沉沉中,赵昕感觉到自己的身体,重新恢复了知觉。隐约中,耳畔有着木炭燃烧的声音。


旋即,浓郁的药味,从鼻端沁入心扉,一个似乎是勺子的物体,撬开了他的嘴巴,将那难闻苦涩之药汤,灌入喉咙里。


“咳咳……”


于是,他的身体本能的咳嗦起来。


“朕……还活着?”赵昕心里想着。


可是……


活着又如何呢?


年已几近五十,登基临朝三十年,终究不过是一事无成。


想要改变的,从来没有改变!


士绅!文官!祖宗制度!


就像三座大山,压在他身上,让他喘不过气来。


想做的改革,最终变成了害人害己的恶政,欲做的事情,终究难逃下面大臣的阳奉阴违!


到得四十五岁后,身体与意志,终于难以支撑。


与他的父祖一般,缠绵于病榻之上。


由之,曾经勉强做出的成绩,曾经日以继夜为之奋斗的事业,一夜回到解放前。


宰臣与执政们联起手,将他这个官家,关在了皇城的三寸之地。


政令不出寝殿,威权止于三步之内。


于是,他终于明白了一个真理:读书人救不了大宋!


文官士大夫更不能!


依靠文官,妄图与士绅、官员妥协,从而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乃是自讨苦吃!


甚至可以说是与虎谋皮而已。


无论是王安石、吕惠卿,还是欧阳修、司马光。


他们其实就是一伙的!


本质就是同路人!


只要改革触及他们的利益,立刻就会反弹!


于是,病榻上的他,终于明白了曾经领袖的教导:革、名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不能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


可惜,醒悟之时,已然晚了。


恨,只能恨自己。


太小资产阶级!


怨,只能怨自己,太贪慕虚荣,太追求形象,太在乎世人看法!


以至于,完全丢弃了自己的优势,完全将自己的屁股放在了文官,放在士绅们身上。


却忘记了,鲁迅说过的话——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扭扭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士绅要吃人,文官要吃人,勋贵外戚也要吃人!


而他,居然天真烂漫的以为,可以替这些家伙找一块新的肉,让他们不要去吃原来的肉。


真是愚蠢!


真是幼稚!


谁会嫌自己吃的少?


那个会以为自己吃的就够了?


人心,本就欲壑难填!


人性,本就得陇望蜀!


所以,才有升米恩,斗米仇的典故,于是才有得寸进尺之语!


休说是这北宋封建时代了,前世的那个世界,身家亿万的巨富们,又何曾肯轻易割肉让利?


996的福报,还不够深刻吗?


想着这些,赵昕就越悔恨起来。


他不恨别人,只恨自己。


恨自己的幼稚与愚蠢,恨自己的软弱与轻视。


此刻他想起了一句话,他父亲临终之时,给他的遗训: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朕躬有罪,无以万方!吾儿,当为尧舜!


当时,年少气盛的他,正是满脑子的天真想法,满脑子的幼稚思维。


于是,将这遗训完全理解错误。


以为,这是老父亲,勉励他扬民猪之语。


兼之,当时他深受曾经看过的小说与电视剧的荼毒,想着只要收集名臣名将,然后王霸之气一作,天下人就会自动团结到他麾下。


但,在现在,经过了三十多年被社会与现实毒打后。


他回过头,再次揣摩老父亲的遗训。


他才明白老父亲的遗言,根本不是让他扬什么民猪!


更不是让他与士绅文官文人做朋友,搞联谊!


那句话,真正的打开方式是: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故朕乾坤独断!朕躬有罪,无以万方——所有的罪与善,皆朕一人为之,与卿等何干?


老父亲的遗言,总结起来就是两个:毒菜!


将权力,牢牢的把握在自己手里,将枪杆子死死的抓住!


大臣只是贯彻自身意志与政策的工具、棋子。


听话就给糖吃,不听话,就去岭南待着!


可惜,醒悟之时,已经晚了。


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


他只是一个在病榻上,连大小便都需要人伺候的废人。


朝政,已经是那些文官士大夫们,围在一起决定的事情了。


而他,这个官家,成为了泥塑的雕塑,一个盖章的机器。


便是儿子,也轻易见不到。


“若是可以重新再来……”赵昕在脑子里想着,旋即就又自嘲起来:“这怎么可能呢?”


但,在下一瞬,一个声音,在赵昕耳畔响起:“寿国公,吃药了吗?”


“回禀许翰林,奴婢刚刚服侍国公服下汤药……”一个稚嫩的女声答道。


“哦……”叫许翰林的男人叹了口气:“已经差不多半个月了,也不知国公能不能撑过来……”


“前日曹皇后去了大相国寺,在佛祖面前,亲以身祷,愿折寿一半,以换国公安然度过此劫……”


“可是,钦天监却报:昨夜见月掩心前星……”


“官家闻之,自晨至今,水米未进……”


说着,他就叹息起来。


月掩心前星,从来不是什么吉兆!


在正规的道家解释中,此种星相基本上只有一个解释:此主太子薨崩,国无储君!


反正,自有观测以来,这个星相出现一次,就要死一个储君!


于是,这位翰林再次叹息起来,为国家,为社稷,为天下,忧心忡忡。


然而,他却根本不知,此刻,在他前方不过两步的床上,那帷幕与屏风之后躺着的人,内心掀起了怎样的波澜与何等的巨浪!


“许希!”


“许希!!!!!”


赵昕听到那翰林的声音,立刻就辨认出来了!


实在是这个声音让他太难以忘怀了!


记忆中,从两岁半直到二十五岁,他但凡有点伤寒、感冒,都是这位许翰林亲自诊治。


但问题是……


许希不是已经死了二十多年了吗?


赵昕记得,许希去世后,他还亲自下诏慰勉家属,追授邓州刺史,更令人在太医局中为许希画像纪念。


人死还能复生不成?


旋即,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在赵昕脑海中浮现。


他拼命的挣扎起来,努力的想要睁开自己的眼睛,看一看这个世界。


终于,他成功了!


双眸睁开,烛光在眼中摇曳,一道珠帘从床前垂下,将世界分为两个。


赵昕的眼睛,微微向前看去。


他见到了自己的手,小小的,肉呼呼的,白白嫩嫩的。


他又看到了盖在自己身上的锦被,是针绣,而非机织。


他还看到了床沿边上,那已经掉漆的木槛。


“这是……”赵昕心中掀起无边巨浪,暴风骤雨,不断的拍打着他的三观。


“想不到,想不到……”


“除穿越,朕竟还能重生!”


眼前的一切以及方才所闻的事情,已经确凿无误的告诉了他。


他回到了一切的原点,故事的开端,自身悲剧的。


如今,是宋庆暦元年二月,此地是汴京皇城,而他是皇宋官家次子,寿国公、忠正军节度使——一个生下来就有着如此头衔的皇子,也是当今官家,那后世称为宋仁宗的帝王迄今为止唯一存活的儿子!一个本该在历史上早夭,却奇迹般的为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鸠占鹊巢的可怜人。


前世回眸,恍如梦幻。


而今再来……


“曾经犯过的错误,朕绝不会再犯!”


“此生,朕当为尧舜!”


尧时,有十日横空,有六凶肆虐,而尧帝尽戮之,而后绝地天通,将鬼神逐出人间,让俗世的归俗世,神明的归神明!


舜时,洪水滔天,欲要灭世!


舜帝,不求苍天,不求鬼神,率领百姓,直面大洪水。


先命鲧治水,九年不能,杀之,复以禹治水,终于疏导江河,将那可怕的大洪水,导入大海,神州于是得以安宁。


于是,后人颂曰:尧之封,舜之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