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宋帝王 > 第九十三章 惊变(1)

第九十三章 惊变(1)

作者:要离刺荆轲 返回目录

“国公是这样说的吗?”吕夷简听完刘永年的报告,陷入沉思。如今,对于那位春坊主人,政事堂上下,已经无人敢轻慢了。


不仅仅是因为那位寿国公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让人无法将之视为稚童。


更紧要的,还是,政事堂上下大臣的孙辈,都在那位国公驾前,而且,种种情况表明,那位国公仿佛真的有伟力,可令浪子回头,让人脱胎换骨。


就拿吕夷简的长孙吕安民来说吧。


作为吕家嫡长孙,吕安民素来是被宠坏的对象。


打小就被吕夷简的夫人任氏宠溺着,就是吕夷简,也从不在孙子面前摆什么脸色。


于是,吕安民从小就是府中的小霸王。


小小年纪,便已经比很多纨绔子弟还懂生活了。


吕家上下,都头痛无比,吕夷简也曾担忧这个孙子要是再这么纨绔下去,长大了恐怕会闯出什么祸事来。


然而,三天前,吕安民从春坊放假回家省亲时。


整个吕府上下都惊呆了。


曾经的吕家小霸王,竟像变了一个人一般。


坐有坐姿,站有站姿,就连走路,都挺直了腰杆,浑身上下的衣服,更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没有一丝褶皱的痕迹。


尤为关键的是——他吃饭不用人喂了,也会自己穿衣了。


而且,每餐都会把盘子里饭菜吃的干干净净,一粒饭也不会留下。


这简直是奇迹!


吕夷简更是惊叹不已,直呼国公圣明!


故而,对待春坊的那位国公,如今吕夷简甚至比对待延和殿的官家还要谨慎、小心。


毕竟,当朝官家的脾气、性子,大家都摸熟了,知道如何打交道。


但春坊的寿国公,在大多数人心里的印象,却一直被宣祖皇帝、感生大帝以及‘圣王’的标签所模糊掉了。


那位国公真实的性子、想法和为人的习惯,两府上下,几乎一无所知。


只是隐隐约约知道,这位皇嗣与当朝官家,似乎是两个性子。


当朝官家,习惯当甩手掌柜。


大小之事,皆委大臣,他最多只做个裁判官,很少真正干涉具体的庶务。


而这位皇嗣却是……


自二月迄今,他干涉了多少事情呢?


先是沿边攻守战和,接着又借着富弼的手,插手流内铨事务。


最近更是把手伸进了三司修造案,又借着王闻、高若讷,把手伸进了三衙。


也就是他年纪还太小,精力有限。


等他再长大一点,那就只有天才知道,这位皇嗣会不会和太祖、太宗一样,连开封府的农民的牲畜被人偷了,都要过问、干涉。


如今,这位国公的意见,又来了。


吕夷简不敢轻慢,他斟酌了一下,就对刘永年道:“此事,多累春坊了,吾与同僚们先商量一下,再遣人至春坊知会国公……”


刘永年点点头,拱手拜道:“元台言重,国公有言,此事,元台拿主意就好了,春坊上下,皆尊重元台与正府的意见!”


“臣不敢!”吕夷简立刻拱手向春坊方向行礼。


他也是没有办法。


官家在这个事情上,根本不怎么用心。


昨天,两府与三司的宰臣们,本来打算一起在御前商量此事。


结果,请求递上去后,这位官家就派了张惟吉来传话:此事,卿等宰臣自决之……


至于怎么个自决法嘛……


这位官家,已经通过种种途径暗示了。


第一点,这青唐每年增加一千匹纲马的事情,必须保证完成。


第二——你们爱怎么着,怎么着,就是别来烦朕。


第三:若有疑难,自询皇嗣。


简单的来说就是,这位官家压根不想因为这个事情烦心。


他的态度很简单——这纲马,朕要定了。


其他的事情,就是两府的问题。


你们两府能解决的话,那自然最好,解决不了,那也和朕没关系。


朕只要马!


想到这里,吕夷简的眉头就闪过一丝不为人所察知的忧虑之色。


因为他知道,当朝官家,如今在做什么?


他现在正沉浸于温柔乡中,日日都在宁华殿里,与那位才人翻云覆雨。


吕夷简听张惟吉说,有时候,张才人甚至会召集好几个宫人,一起陪官家。


只是,这种事情,他这个首相没办法告诉别人。


甚至得想方设法的帮着这位官家打掩护、捂盖子。


因为,吕夷简很清楚,这种事情要是传出去,官家自己面子上无光也就罢了。


他这个首相,恐怕就没脸继续在正府了。


将刘永年送出门,吕夷简就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唉!”


他现在无比怀念,章献明肃太后和章惠太后。


这两位太后在的时候,官家起码还能有人管。


哪像现在,当朝的官家,只要事情没有火烧眉毛,就从来都是那副漫不经心的样子。


吕夷简走回自己的都堂位置,坐下来,正准备命人去召集今天的在部大臣来商量这个从春坊传出来的最新指示。


忽然,一个熟悉的人影,跌跌撞撞的跑进来。


吕夷简抬眼看去,见到正是入内内侍省都知张惟吉。


“张都知……”他连忙起身,迎上前去,问道:“可是官家有德音下降?”


张惟吉却是一脸焦急的神色,他看着吕夷简,用力的抿了抿嘴唇,然后道:“请元台屏退左右!”


吕夷简一听,神色也马上严肃起来,对左右吩咐:“尔等都下去,将门窗关起来,不可令外人靠近!”


于是,在都堂上的十几个官员与元随,立刻长身一拜,趋身退出,门窗也随之被他们关紧。


吕夷简看着这一切,然后回头看着张惟吉,问道:“到底怎么了?”


“官家方才昏厥了……”张惟吉小声的靠近吕夷简,吐出这个惊天秘闻。


吕夷简闻言,整个人都呆住了。


他看着张惟吉,抓住这个内臣的手臂:“到底怎么回事?官家人现在在那里?还有谁知道这个事情?”


“此事,半个时辰前刚刚发生……”


“官家现在已经被下官,送回了延和殿,已经召了太医看过了……”


“太医怎么说?”


张惟吉的神色,立刻就变得无比精彩起来:“翰林医官使许希,私底下和下官说……”


“官家这是久服虎狼之药,以至气血逆行……”


吕夷简的脸色,立刻同样精彩起来。


因为,这位官家在这个事情上已经是累犯了。


景祐元年,他也是这样病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