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宋帝王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会议(2)

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会议(2)

作者:要离刺荆轲 返回目录

“这……”“不大可能吧……”


“辽主会愿意为西贼火中取栗,甘冒风险吗?”


群臣们纷纷悄悄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赵昕看着这个情况,心里微微摇头。


他知道,这些大宋文臣们,又犯起他们天真的老毛病来了。


文人们总是这样,一拍屁股,就决定脑袋。


用自己脑补和相信的东西,来揣测现实。


于是,经常闹出笑话,诞生一个个在历史上让后人哭笑不得的笑柄。


若是把事情搞砸了,这些家伙立刻就学鸵鸟,把脑袋往沙子一埋,只要自己听不到,事情就没有发生。


这个事情,还需要思考吗?


军国之事,从来都需要料敌从宽。


不把最糟糕的情况考虑进去,怎么能打赢国战?


不过,这种事情,赵昕前世早已经司空见惯。


大宋文臣,除了少数人外,大多数人根本不具备战略思想。


这些从地方州郡爬上来的士大夫们,处理民政,当官理政,收税修路,都是一把好手。


但就是处理不了复杂的国际关系,缺乏战略视野。


不是他们不行,也非他们故意如此。


实在是他们压根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这辈子都没有上过战场,也没有相关的经验。


他们对战争和外交的理解,都源自几百年前甚至上千年前的古人写的书籍。


于是,闭门造车,盲人摸象。


这是纯文官正府的通病!


而且不独是文臣,大宋君王也是如此。


就像赵祯,自与元昊开战以来,就多次下发了他自己脑补的阵图去给前线大将,要求前线按照他的阵图来排兵布阵,对敌作战。


甚至,有些时候会常凯申附体,直接对前线进行微操,想展现自己的军事天赋。


而结果通常是和常凯申一样……


所以,赵昕也明白,短时间内是改变不了这个局面的。


他只好耐着性子,解释道:“方今天下,有汉末三国之势……”


“不得不防西贼与辽人,仿照孙、刘故事,共抗大宋!”


说出来,可能很多人不相信。


如今的天下,大宋是遵曹魏为正统的,而辽人则遵的是蜀汉。


原因嘛,很简单——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于是,群臣立刻就重视了起来。


因为,赵昕说的,他们可以理解,也能听得懂,甚至还马上就展开了联想——若辽、夏合流,那么,岂不是立刻就能和三国的孙、刘联盟一般,有能力在任何方向阻止大宋了?


这么一想,无数人都出了一身冷汗,包括赵祯。


这位官家当即就说道:“无论如何,必须阻止辽人与西贼靠拢!”


赵昕听着,在心里哀叹了一声,明白自己的父亲被自己吓到了。


他赶忙找补起来:“阿耶,若是辽主执意要与西贼合流,二郎以为,单纯的让步与妥协,并无用处……”


假若辽国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当前的国际局势,需要西夏人的存在来拖住大宋、消耗大宋。


那么,再怎么让步,也无法改变这个情况。


因为那是他们的战略!


而辽国人虽然和大宋一样,也开始变成了文官正府,当今的辽主也是一个习惯拍屁股就做决定的人。


但终究,辽国人的军事视野与军事战略人才,是比大宋要多的。


要知道,澶渊之盟后,大宋就已承平。


但辽国人可没有闲着。


上代辽主耶律隆绪在澶渊之盟后,就调头将高丽人按在地上摩擦了十几年。


辽国大军,甚至杀进了高丽西京平壤,拿下了高丽的王都开城。


大辽铁骑,肆虐在整个朝鲜半岛。


而那些当年参与高丽战争的辽国大将,现在可还有许多都活着。


“那怎么办?”赵祯听着,顿时慌了神。


“阿耶,若是那样,您应当行祸水东引之策……”赵昕轻声说道:“待辽使来时,您可以让辽使知晓,我朝已遣使往高丽……”


“然后……以高丽为筹码,与辽人达成协议……”


“嗯?”赵祯不是很能理解。


“阿耶,我朝可以放弃对高丽乃是高句丽后人的支持,承认辽人主张的高句丽已亡,高丽不过新罗之后,无权对高句丽遗产有丝毫声索之权!”


对辽来说,高丽的王氏正权,就是一块心病!


从耶律阿保机开始,高丽王氏就不断的侵扰、袭击辽国控制的渤海领地。


高丽人更声称,自己乃是高句丽的后人,理所应当的享有对渤海故地的权益。


辽国乃是侵占其祖宗之土的侵略者。


而大宋为了对抗辽国,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于是也支持高丽的诉求。


这让辽人恼火不已。


若辽人还是立国之初的游牧民族作风,宋庭对高丽的声援,大约也就当放屁了。


但问题是,如今的辽国,已经汉化完成,以中国自居。


宋庭对高丽的口头支援,就变得很恶心了。


赵昕也觉得很恶心。


于是,在他的前世,知道此事,立刻主动的写信给辽主,承认了辽国有关高句丽的所有申明,并遣使去高丽,勒令高丽人放弃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而结果,则是很感人的——辽主闻讯大喜过望,特别写信回来,赞扬了赵昕的这一行为。


然后,那位辽主就带着二十万辽国大军,一头扎进了朝鲜战争的泥潭。


正是因此,让赵昕有了充足的空间和时间,灭亡西夏。


当然了,高丽人的跳脚与痛骂,赵昕是毫不在乎的。


东亚洗脚婢,就该有洗脚婢的觉悟。


如今,再活一世,赵昕立刻就毫不犹豫的再次卖高丽。


事实上,他先前的所有铺垫,都是为了能早日卖高丽。


卖掉高丽,让辽人大军,提前十几年扎进朝鲜战争的泥潭,给大宋创造一个宽松的国际环境来处理西夏问题。


这样,宋灭西夏,解决了自己的西北边防问题。


辽并朝鲜,解决了自己东北方向,一直持续撩拨和恶心人的小偷,同时顺便把东北林子里面的女真人也拖进朝鲜战争中去当炮灰,解决掉了未来女真崛起的契机,更一举解决了未来所有有关高句丽、高丽的历史问题。


四赢啊!


这种事情没有道理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