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爱发微博的我,成了职业通天代 > 077 比赛前夜(二)

077 比赛前夜(二)

作者:血流三千尺 返回目录

深夜。


模拟空间。


看着熟练等级马上到达四级的岩雀、瑞兹,秦浩第N次点击小虎的头像,选择辛德拉。


只有打线霸,才知道怎么规划兵线会舒服。


说起来。


秦浩开始苦练岩雀的时候,这英雄Q还被削了,少了对小兵造成50%伤害的机制。


以前一个Q能打死后排兵,现在还得补个普攻。


对待近战兵的话,要2个Q才行了,以前是一个Q加2下普攻,第二下普攻还有点溢出。


即便如此。


岩雀对线辛德拉,也不是很吃力。主要这英雄手长,辛德拉越线过来压,能用石穿逼身位,顺带垫近战兵。


换新版瑞兹,那就只能挂线等辛德拉先吃。


从7号到11号。


他就开始把时间投入到了这两个英雄身上。


因为自从美服那边出了一血塔预告,岩雀就火起来了,秦浩韩服一晚上十把,能碰到七把岩雀。


所以随大流。


练了几局solo。


秦浩又消耗300模拟点,进入全局模拟,挑战16夏EDG。


他白天之所以会觉得硬辅环境没那么差,也是通过对局试出来的。


诚然。


对线会有压力,推肯定推不过卡尔玛加个正常中期AD。但泰坦能先手,够肉,前六分钟也不至于被穿线,就算打野来抓——


以前没一血塔机制,被抓了也是一样的应对。


觉得能打就打,不能打就卖辅助,把闪摁了。


也没人能做到一波线把一塔拆了。


所以秦浩才会说六七分钟很关键,比前四分钟更关键,只要能起节奏,前面这点亏损不算什么,一波就能吃回来,还更肥。


还有就是岩雀的抬不算很稳定,对付那些比较灵活的英雄,需要泰坦、女坦这类硬辅帮忙挂控制。


这英雄前中期伤害不能算低,虽然也没高到哪去。


但有个先手控制的情况下,杀脆皮还算简单,抬到洒石阵接石穿,队友再跟点伤害,人头就有了。


对局模拟结束。


秦浩再次确认,哪怕是EDG下路面对这套配合,也没有太多解法。


或许也是LPL前面不流行岩雀?


不过……


就算放下路线规避岩雀,也要撤很快才行。而且必须要撤到空地以外,连经验都不能闻。


这是他个人上帝视角给出的解法。


如果队友不方便帮下,那就只能亏,期待后续赚回来。


训练的日子,单调而充实。


第二天起来,秦浩先开训练营练塔刀,争取熟悉尾刀感觉。


练几把,开单排。


等Eimy好了,再双排。


到了晚上,Heart找了AFS战队训练。


秦浩跟平队,试了岩雀加泰坦,搭配IMP的维鲁斯。


效果嘛。


很不错。


前期打出了理想化的经济领先,但结束比赛的难易程度,在预料之外。


鏖战2把,一胜一负,两把都是15分钟领先一千多,然后对面发了个信息,不玩了。


他们就坐在那,看着教练招呼道:“聊聊感觉吧。”


秦浩第一个说出看法:“塔姆这英雄,我们是不是要练?我抓了2波下路,都是它替死,而且打到中期,这英雄也有点烦,大招转线速度很快。


而且他们上路玩的船长,中路又是发条,我们明明经济领先,但除了中线,兵线情况没他们好。”


PYL就很简单:“塔姆我排位玩过,想让我练,我可以加练。只是上不去高地,不单是这个英雄能帮c位拉容错。”


说完就盯着MaRin看。


言外之意很简单,为什么纳尔打不过船长。这把岩雀三级靠河道,六级带着打野来下,对面下半区被拖住了,两边打野都没去过上,顶多帮忙放过眼。


所以1v1单挑,让船长发育顺利,谁的问题?


踏马的,船长33分钟五件套,带复活甲在那隔墙连桶炸兵,能上的去个鬼,维鲁斯想点塔,前排必须顶到跟防御塔平行,但顶不过去啊。


Heart没说话。


MaRin船长一般,不能说多熟练。而且这时候集中练,放弃纳尔、杰斯那些,不一定对团队更有用。


“我觉得吸血鬼也可以走上。”


秦浩说出看法:“你看,这么打,我们下半区能牵制对面,而且能拿到优势。所以MaRin哥玩发育英雄也会不错。


不好上高,他们总要看大龙,看小龙和远古龙,我们放大团战优势也行。”


秦浩认真分析:“岩雀这英雄,打不太动前排,但每次团战,我最容易打到的肯定是前排。


这样上路玩发育英雄,装备起来可以去限制后排,不一定非要进场,就站侧翼给压力,然后我们护着IMP哥打前排,慢慢拉扯着打也行。”


职业选手谁没点团战思路。


可PYL还是觉得有了船长,PP说的这些也能实现。有个大招帮忙减速,他泰坦给的压力都能大一点。


不过还是那句话,练不出,跟不想练完全是两码事。


时间是最平等的。


想保持现有英雄池的手感,就没那么多时间练别的。


略过这个话题。


他们复盘视野。


聊到对面辅助总是会深入点眼,所以塔姆才敢带着打野去抓边。


这里MaRin为了涨涨士气,夸秦浩防守眼插的好,教练代为表达的时候,秦浩很尴尬。


他总不能说,他打排位时必须要想对面来不来抓。久病成良医,所以大概猜得到对面来中前的预兆。


可你MaRin以前就是LCK四大上单,对面来人,操作对面不就好了。可我这样的人,是不敢生出这种想法的。


Heart还在那复盘:“你上路这个眼,点的太浅了。你有线,为什么不插远一点,插进蓝区还能帮打野看看动向。”


“我的。我贪兵了。”


“明后几天,我能约CJ、MVP和KT。也不用太把训练赛胜负放在心上。我们的目的是熟悉配合,这方面有进步就行。”


没聊英雄池。


事实上,他们对季后赛版本的印象,就是下路软辅多了,上路杰斯、船长、纳尔、凯南多了,像艾克、小鱼这类的出场少了。


因为现在更强调清线能力和抱团。中期劣势太大,比较难赢。


这也算是心得吧?


……


晚上。


秦浩再次进入模拟空间,没有多作思考,直接开始训练。


练英雄对他来说,不是太困难的事。


只是这个过程十分枯燥、磨人。


想掌握一个英雄,不是掌握连招怎么打就行了,而是要找到感觉。


岩雀这英雄,岩突很吃感觉。


练多了,秦浩有时候就是觉得放出去能中,也不是什么预判不预判,就是那一秒感觉对了,他按下了W键,然后对面“跳”过来。


这一练。


又是2天。


紧迫无比的环境下,秦浩也被搞得疲倦欲死。


每天醒来就是,啊,就一天了。


可熟练度在跳动。


它证明秦浩的练习,不是没有作用,只要它还在涨,没动力也会有动力。


……


8月11号晚。


OMG干脆利落的三比零送SAT掉级,证明了吊车尾之间,亦有差距。


也是这一晚。


秦浩静静的躺在床上,任凭意识退出。


暂时只能做到这一步了……他没有浪费时间。


英雄栏躺着【织法之杖】级别的岩雀,和差一点到达五级的瑞兹(高级法师)。


……


IM三比一战胜GT,WE三比一战胜IG。


这两个BO5。


没看出什么新东西。


IM还是前期正常发育,打野看情况抓人,重点放在中期。非要说的话,IM视野保护的重点是中路。


雅典娜玩得舒服,中期抱团才有足够的伤害支撑打团。


哪怕劣势,IM中期也会求团,AJ的传送也基本会用来配合队友在野区和河道打架,或者绕后开一波,配合前面的队友,两面夹击蒸发后排。


跟IM比,GT就是团战打不过,没什么聊的,配合差人家一点,视野也差一点,差到最后只能得到三比一的比分。


外界。


对于IM挺进第二轮迎战坐镇的LGD,抗吧普遍认为LGD会赢。


正常分析。


IM弱的是边路,LGD强的就是这方面。


再一个,雅典娜没有Scout那样的压制力,骂Penicillin彩笔是一回事,承认Penicillin稳定也没说错。


只要中路稳住,边路有节奏,怎么看,困难的都是IM一方。


IM总不能把把落后四五千,依靠奇迹团打回来吧。


这是抗吧得出的结论。


新开的一个帖子里,甚至有人细聊了Penicillin夏季赛出战的32小局。


这些比赛里,大部分局,Penicillin前十分钟补刀差能控制在12个以内。


平均贡献24.2的输出占比,8.6个助攻,2.7击杀,2.4阵亡,拥有4.7的KDA(四舍五入)。


而且转线期极少落单阵亡。


最后,楼主表示:


我看了一些言论,以为Penicillin弱到爆,结果他KDA比Scout还高,视野和带线也比Scout优秀。


对了,对比新秀赛季的兮夜、小虎、Godv,除了分均伤害和击杀数这块,数据都呈碾压,包括你们以为的输出低。


其实不低。


只是某些对局低,搞得像IMP在尽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Penicillin应该被吹成天才中单才对,兮夜第一年打成那样,大家也吹他。


所以是印象流嘛,因为没多少击杀镜头?


此贴发出。


讨论声音更多了。


有人就觉得看天赋,不是看成绩,我去IG打野,我也强。那兮夜秀的镜头楼主怎么不说。


有人印象改观,前面人云亦云觉得Penicillin菜逼,跟着刷霉比,这会发现助攻高,低死亡,原来KDA不会差。


不过也有人表示,Athena(雅典娜)夏季赛KDA6.1,EDG为什么还是不要,不就是天赋上限肉眼可见。


何况人雅典娜在IM是大腿,你Penicillin是大腿嘛,队伍会围绕他打团?


无论哪种争论。


观众惊讶的发现,这些榜单,Penicillin不是前六就是前三。


只看数据,忽略掉那些言必称天赋“到顶”的话,第一赛季的Penicillin完全是国产新人中单牌面。


能不能被后来者打破都不好说。


因为没几个中单有这样的经历,夏季赛才登场,就跟着队伍打季后赛去了,还是二轮守擂。


不是跌跌荡荡勉强杀入那种。


这也再次证明了一个真理。


只要赢,数据就不会差。


……


IM俱乐部。


孙大勇越分析Penicillin,越觉得他像第二个韩“虎”(Kuro)。


虽然对线风格有差别,但都是那种有牺牲精神的选手。


这样的选手不独。


他甚至想过自己能带Penicillin,多磨合打团,也能出成绩。不说世界赛那么远的事,进个LPL季后赛还是很有把握。


他一直觉得团队和视野,才是队伍能够走远的基石。


想到这。


孙大勇也很头疼。


因为他们现在是对手,而且他们训练赛打LGD胜率非常一般。


原因正是他想带Penicillin的理由一样,这个人,对兵线的理解太到位了,他把队友帮起来,LGD打前排的速度比他们快。


一旦落入到这种情况。


说实话,解法不多。


孙大勇了解自己的队员。


知道跟LGD玩兵线运营是件很蠢的事。


但劣势拼团,小赚一波又不够……


算了。


不想这些涨他人志气的事。


升降杀入LPL,还能进入第二轮,成绩怎么算都不能说差。


在他们打出来之前,有谁觉得IM很强嘛?


一堆EDG不要的选手。


夏季赛却掀翻了那么多队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