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 > 第52章 琅琊在人间,引九天神雷褪凡胎

第52章 琅琊在人间,引九天神雷褪凡胎

作者:雨中城市 返回目录

方才大家都在忙着找白蛇,无人去关心少端那边发生了什么,除了一名乡老偶然见了一眼,其他人根本不知道有此人来过。


而纵使那名乡老见到所谓的异人,亦不曾留心。


不过这并不重要,大家不曾见到异人,但是白蛇大家都很熟悉。


廷尉斯之说,大家都知道,而且正是少端告知。


按照廷尉斯所说,天下凡白色之兽,皆是冒上天正色,需诛之,否则为上天不喜。


廷尉斯乃是九卿,这年头大家尚且遵循非贤达者不可为官的朴素思想,能够官至九卿,自然是大大的贤人。


如此贤人所言之事,难道会有错?


就算廷尉斯言错,这条白蛇并非妖邪,而是瑞兽。


如此小的一条瑞兽,长不过一臂,又能如何?


捉这条白蛇时,有个侄子被白蛇咬了一口。而此时那名稚子正戴着面具在扮山鬼跳傩舞,跳得正开心。


这说明,这条白蛇甚至连毒性都不曾有,就是一条普普通通的小蛇。


皆言瑞兽身具天赋神通,天下可有一口连稚子都咬不死之瑞兽?


便是有,一只连稚子都咬不死的瑞兽,岂有行云布雨之能?


“少端,”人群中有一乡老郑重地一拱手,正色开口,“尔言方才有神仙来此,又言,那条白蛇乃是瑞兽。”


“然此时天上便连一片云都没有,吾等更是连一丝水气都不曾闻到。”


“如此,神仙何在?瑞兽又何在?”


此乡老乃是琅琊相氏之人,家中颇有资财,学识过人,为琅琊县乡老之首。听闻他的话,其他乡老下意识地点点头。


住在海边之人,多少都会看天气,尤其是琅琊郡之雨皆是来自大海,每到要下雨之前,必有腥咸水气。


然而此时别说腥咸水气了,连风都没有。以大家的经验判断,至少三天之内,绝对不会有雨。


而少端亦是一楞。


他此时的全部希望已经都放在了神仙的身上。


无他,官府不仁,而上天罪之。


恐怕,只有神仙能救矣!


然而,天上依然没有半片云彩,之前那条白蛇亦不见踪迹。


至于那位疑似神仙,更是鸿飞冥冥,不知所踪。


难道,真是自己猜错了?


他情不自禁地看向东海方向,方才那条白蛇便是从这个方向消失,只是目光刚刚转过去的瞬间,他就陡然愣住。


而相氏乡老则是轻叹了一声,劝道:“少端,吾等还是继续祈雨吧。”


“若是因为缺少牺牲,上天无所动,”他眼中陡然涌出一抹浑浊的水雾,“吾便以身投火,充做牺牲又如何?”


“某亦愿意为人祭!”


“吾愿随相老投火!”乡老们个个踊跃。


人祭,乃是上古时最残忍,同时也是最庄严之祭礼,商时盛行,而周时终结。此祭乃是祭奠祖神,以自身之血肉为祖神所享,以求祖神垂怜,护佑苗裔,此即为牺牲之原意。


群情汹涌,唯独少端一言不发。


“少端?”相氏乡老看出异色,轻轻叫了一声。


这一声唤醒了少端,他陡然发出一声大吼。


“仙山现矣!”


“快快随吾,一同去拜请神仙,救吾等于水火!”


所有乡民尽皆一愣。


仙山?


琅琊海外有仙山之事,古已有传。


然而,自周平王,亦即东周以来,再无人得见。


虽然琅琊县人之前亦言之凿凿,然而内心颇有怀疑。


所有人狐疑地回头,看向东海方向,下一刻,所有人尽皆楞在原地。


只见有一飘渺青山,正凌空浮于天空之上。其上亭台楼阁,历历可见,又有如黄金所筑之宫殿者,似与天齐。


且与传说中仙山远在天边不同,众人眼前之仙山,竟是触手可及!


“果真是仙山!”


“吾等快去求于仙人!”


“此仙山似是在琅琊台上!”


乡民们皆很兴奋,琅玡台自古便是神灵之地,相传乃是神人所筑。


而现在仙山现世,底部与琅琊台相连,可见古人之言非虚也。


唯有一事。琅琊台既是神灵之地,乃诸侯祭拜四时之神所在,非大夫者,上去纵使不遭天谴,亦触犯秦律。


众人皆有些惴惴。


“顾不得了!”而少端此时已经将一切都抛诸脑后,他当先提起自己的袍踞下摆,跑了两步,又嫌自己大袖碍事,直接“刺啦”两声,把袖子扯掉。


其他乡民如梦初醒。


无需少端再行催促,乡民们飞快地跟上光着两条手臂的少端,向着琅琊台奔行而去。


仙山已经是琅琊县最后的希望之所在,若是错过这次机会,不知能有多少人熬到明年秋收!


正如少端之前所言。


唯有神仙,能救吾等矣!


……


琅琊大势欲起,凡人求雨,始皇莅临,还有扶苏等人奔赴而来。


而那琅琊台下,东海之滨,石滩之上,却无此顾忌。


化蛟仍然在继续。


白蛇身上此时已经满是龟裂,整个身体似乎都大了一圈都不只,身上的鳞片此时已然被撑得极薄,却始终无法彻底脱去这身旧皮。


而白蛇的头颅此时亦已经低下,似乎是连抬头的动作都没有了。从它不断颤抖的身体来看,此时的白蛇极为痛苦。


秦天负手站在白蛇身前,神色平淡,并不以白蛇之痛苦为甚。


修行乃是夺天地造化于己身,化形亦是如此。


天下本无唾手可得之成功,若是连这点疼痛都经受不了,化了蛟又如何?


“啪”的一声轻响,又是一块蛇皮自白蛇头上崩裂,新生之鳞莹白如玉,又有金铁之光辉。


两个小小的凸起在白蛇的头上出现,此乃是蛟龙之标志。


蛟龙之属,有角,有足!


只是此时白蛇化形尚未完成,且它尚且为一条幼蛇,纵使化蛟,亦是幼蛟,角尚未长出来而已。


砰!


随着一声轻响,一枚蛇鳞炸裂,无见鲜血,却有微弱光芒迸发,将幼蛇给笼罩。


“嗷!”


白蛇惨叫出声,似乎化蛟的过程并不好受,秦天在一旁凝视,不为所动。


然在心底,秦天亦是不知结果如何,因为这是他头一次点化灵兽,是否能成,要看它自身的造化。


所谓有教无类,点化同样如此。


但想从湿生卵化之畜生,成为天地间的灵兽,则要度过两次劫难。


一为化形之劫,而为天地雷劫。


如今,白蛇身上的鳞片层层崩碎,便是不破不立之道。


“此时不化蛟,尔更待何时?”


秦天一声低喝,随手掐出一道法诀,蕴含天地至理,乃他自身研创,别无他用,唯有静气凝神、固源塑我。


随着白蛇一声清鸣,有馨香之气弥漫开来,它身上的鳞片尽皆脱落,化作点点金光,如金花乱坠,流光溢彩。


最后,这异象化成一个茧,只不消片刻,白蛇便从其中孵化而出,虽然依旧幼小,但却神采奕奕。


与此同时,有非凡威压散开,百丈内鸟兽昆虫尽皆原地呆滞,瑟瑟而不敢轻动,似有臣服之意。


至此,白蛇完成了他第一次劫难,成功褪去了湿生卵化之身,半只脚踏入了灵兽范畴。


“这小蛇,竟有如此天赋?”


秦天看着此刻初步化蛟成功的小蛇,有些惊讶。


当初与它有缘,且看它灵性,故此才有了点化的想法。


如今看来选择没有错,这小蛇天赋十分惊人,初一褪去蛇身,还不曾渡劫,没有接受天道灌顶,法则洗礼,竟已凭自己便诞生灵兽威压,这可了不得。


“如此,尔可为我坐骑!”


秦天满意点头,略有自得。


“嗷呜!”


清亮的啸声从幼蛟口中响起,其中似是喜悦,又有自在,还有几分眷恋。


它目光颇为灵动,欢快地绕着秦天转了两圈,刚刚长出的爪子,在礁石上留下浅浅的痕迹。


发泄完心中之感激之后,幼蛟突然以龙盘之姿,据于礁石之上,头颅高高昂起,小小的嘴巴陡然张开,再次发出一声清啸。


“嗷呜!”


下一刻,笼罩在海面上的雾气陡然翻涌起来,原本悬浮于天上的仙山摇晃了几下,骤然消失不见!


无尽雾气此时似乎受到某些指引一般,飞速向着幼蛟聚集而来!


乳白色的雾气此时已经在空中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漩涡,而漩涡的中心,便是幼蛟的口中。无尽的雾气向着幼蛟之口奔涌而去,天地之间肉眼可见地变得清澈。


秦天再次微微有些赞叹。


“着实不错!”


如此幼小的一条幼蛟,体长不过两丈余,刚刚开启灵智,连半点所谓的道行都没有,却依然有如此惊人之天赋!


蛟能行云,而云者,本就为雾气也。


方才秦天点化白蛇,海上浪涌,雾气弥漫怕不下数里,却被白蛇所化幼蛟一口吞之!


单论此行云之术,已经不下于刚入无始境界之秦天!


不愧是天道之下,第二阶之生物!


不过……


秦天抬起头,只见天空已经开始变得微微昏暗,此是天劫将至之兆。


而幼蛟天赋如此惊人,恐怕此次天劫之威力,亦不容小觑!


但这是化为灵兽的必经之路,成则褪去凡胎,败则打回原形亦或飞灰堙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