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 第一百八十九章 原来是你

第一百八十九章 原来是你

作者:甲壳蚁 返回目录

怒骂混杂于风声之中。


奇怪。


不该是美女的娇笑吗?


为什么是大老爷们的嘲笑?


梁渠陷入沉思。


冉仲轼先一步登上画舫,回过神来的梁渠紧跟其后。


划船汉子绑好小舟,跳上甲板,拉着船绳收上小舟。


冉仲轼比出手势,汉子转身进入船室。


梁渠对水流的流动十分敏锐。


画舫在移动。


“走吧,应该就差咱们了。”


梁渠点点头,跟着冉仲轼登上到二楼,推开门,喧嚣潮水一般涌来。


地板布满楠木独有的山峰花纹,数个大瓮凌乱随意的摆放在地上,薄薄的胎上是一层红釉,混杂着淡蓝色的渐变纹,只在瓮颈位置写着一个“酒”字,色彩浓艳。


整个大厅内一個侍女都看不见,拢共十三人,唯一的女性是冉仲轼的妹妹冉璎。


所有人都胡乱坐着,摇着太师椅,躺着罗汉床,到处都是矮脚桌,摆满各类瓜果,梅花炉喷吐着白檀烟,还有几个人聚在角落里,似乎在打吊牌。


很凉爽。


梁渠第一感受。


时值中午,天气称得上是闷热,里头居然异常凉爽。


不像是冰鉴,冰鉴没有此般效果,室内也没看见冰鉴。


“仲轼!你怎么现在才来!”


“不是说了吗,带个新人来。”


冉仲轼侧开半步,让出身后的梁渠。


躺在太师椅上的项方素坐起身:“哦,挑掉鲸帮的那位?”


“不然呢,我还能带别人过来?”


梁渠上前作揖:“诸位大人……”


话未说完便被项方素打断:“小子,你今年多大?”


“快满十七。”


项方素望向另一角落里翻书的白衣公子:“寅宾,你今年多大?”


白寅宾放下书:“二十六。”


“哈!寅宾你不是最小的了!”


“瞧见没小子,我们这年纪最小的是二十六,你得管我们所有人叫哥!”


冉仲轼认同地点头。


“用不着拘谨,到了这就是自己人,你怎么称呼我和徐大哥就怎么称呼他们,给伱介绍一下。这位是吉安侯家三公子,项方素。”


“项大哥。”


“白寅宾,长兴侯长孙,父亲是当朝兵部侍郎。”


“白大哥。”


……


“你认识的,我妹妹,冉璎。”


“冉姐。”


……


清一水的大佬。


有几位梁渠有印象,先前在丰埠县打过照面。


冉仲轼拍着梁渠肩膀。


“梁渠梁兄弟,徐大哥杨叔的九弟子,十六岁做掉奔马极境的天才,你们之前都知道。”


说罢,冉仲轼找了张凳子把梁渠按下去。


项方素跟着道:“仲轼说得对,让你来是大家的意思,不用拘谨,咱们这里也没找侍女,丫鬟。


自己随意一点,开饭还要好一阵,要是饿了想吃什么自己拿,尝尝这荔枝,今早从岭南送来的‘糯米’,五月最新一茬。”


项方素把一盘荔枝端到梁渠面前,滚圆的红壳上挂着水珠。


“谢谢项哥。”


一番客套,梁渠紧挨着冉仲轼坐下。


大家都很热情,但还是跟着熟人更自在。


冉仲轼环顾四周:“徐大哥呢,刚才上来怎么没见到他?”


“喏,不就在那边。”项方素指向窗外,“钓着鱼呢,说是从一鱼帮那搞到了一点特别的饵料,一直在打窝。”


“天那么热,真不怕晒啊。”


梁渠光听不说,见矮脚桌上有茶杯,给自己倒了一杯水。


入口微甜,不是茶叶,倒像是某种果汁榨出来的汁液。


【水泽精华+0.9】?


梁渠转动茶杯,上上下下看了看,又喝上几口。


【水泽精华+0.9】


【水泽精华+1.1】


用来榨汁的是某种宝植?


梁渠默不作声的续上一杯,观察众人交谈。


他年纪最小,初来乍到不是很懂,多听少讲。


听着听着,慢慢搞懂了聚会的性质。


“本来这个月是能凝聚出第三桥的,结果接到个任务,没凝成。”


“我就说你上次说的是这个月,还抵赖!”


“这次干鱼帮咱们出了大风头,上次我瞧对面敖伟君的脸,黑的那叫一个厉害,哈哈!”


“鱼帮是一次性买卖,干完就没了,咱们平分下来也就一人一个大功,说起来是托了梁兄弟的福,我娘昨天给我送来几个冰台,改日给梁兄弟送一个过去。”


梁渠不知道冰台是什么,依旧道了声谢。


“赚功劳的大头还是在鬼母教身上,可惜鬼母教的人缩得厉害,没开始那么好找了。”


“前两天我发现一个江岛,上头好像有人,我自己没敢上去探,有没有人要跟着我一起?”


“我吧,正好最近两天没什么事。”


“加我一个。”


“对了,听说华珠县那边有人遭到鬼母教报复了?”


“报复,真的假的?”


“得拟个任务,派人过去看看什么情况。”


竟真是一场交流会……


全都来互相督促,交流,交换收获。


尤其是怎么痛扁卫麟一派系和搜索鬼母教踪迹。


捏妈妈的,原来大家都这么卷是吧?


梁渠本来以为是一场三代二代的狂欢,自己来了一看,居然是奋斗大会?


半晌,他拒绝打牌邀请,偷摸出来吹吹风。


徐岳龙侧头:“怎么,在里头不习惯?”


“有一点。”


“没事,头一次是这样,等来过两次熟了之后就好。”


徐岳龙伸手探入到一旁的木桶中,抓出一个黄团,扔到江里。


梁渠盯住那木桶,好奇道。


“徐大哥,你这饵料哪来的?”


“哦,这个啊,是我问一个渔民收来的,听说非常厉害,靠着这个饵料,他们每天收获的鱼获是旁的渔民四五倍!”


饵料,渔民,四五倍的鱼获……


莫名的既视感涌上梁渠心头,他家现在都备着一大缸,每天陈叔都会过来挖一桶带走,什么时候空了,什么时候续上。


等等!


梁渠猛然想起前些日子陈叔上门,问他有个富人想买点饵料,能不能卖。


他当时没多想,让陈叔自己看着办。


反正就是黄泥,被人拿去也没什么大不了,当过一次冤大头,自然就不会再来。


结果出乎意料。


那富人几乎天天来,导致他隔三差五就要补充黄泥,挣了不少钱。


现在想想……


梁渠眼神凝重起来。


“徐大哥,你这饵料……当真觉得有用?”


“有啊,当然有。”


徐岳龙信誓旦旦。


“我这两天平均每天都能钓上来一两条鱼!都是这饵料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