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 第三百七十章 第二真罡(4k)

第三百七十章 第二真罡(4k)

作者:甲壳蚁 返回目录

李寿福区区从八品主簿,没有查验之权,事先压根不知道箱子里有什么。


如今见到宝匣上的两个名字,自然明白其中含义!


梁渠真预借到了大功!


当主簿有七八年,年近而立,李寿福从没听说过哪个人能预借大功,提此建议,自己心里一样没底。


圣皇口谕果真非同凡响。


口谕最为实质的好处仅一条:任何事上,只要不太过分,上头皆会大开方便之门。


能行方便,自有利益。


办事、升迁、留任、申报……诸多无形壁垒一一消散,好处极大!


梁渠时任七品都水郎,继续往上得升得六品衡水使,衡水卫。


掌故杨东雄再想利用大武师关系庇护,多少存在坎坷。


谁想到梁渠自个争气,去上一趟华珠县大展才华,得圣皇口谕,逐渐颠簸起来的小路重改成坦阔驰道!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水缸粗的老杨树,比不过碗口粗的紫檀木啊!


李寿福庆幸梁渠头一天上任是自己当值。


多少人想鞍前马后,没那個机会。


吧嗒!


梁渠合上箱子,环顾左右。


李寿福心思灵敏,从身后挂板上摘下一串钥匙:“大人不妨进书房详观?”


“书房?”梁渠抬头望向府衙后方,“我的书房建好了?”


七品以上官员,理应拥有自己的书房,即办公室。


自清缴鬼母教黄姓支脉后,诸多底层官员填补上空缺,府衙再度大兴土木,处于扩建当中。


李寿福数数日子:“月初五号扩建完工,陆陆续续要往里头添置桌案,书架,铺设地毯之类,尚未收拾妥当就没告诉大人,只是差不出太多。”


“走!妥不妥另说,带我去瞧瞧!”


梁渠抱上木箱,跟李寿福来到府衙二楼,东边靠后的一个房间门口。


李寿福寻出对应钥匙,打开方锁。


甫进门,流淌浓郁霞光的墙壁显出倒影。


梁渠环视一圈。


书房内视野通透,采光良好,靠近大泽一侧有两扇窗扉,全部敞开通风,好散去新案上的油漆味。


位置不错,风景绝佳。


换到西边,必然没有那么好的采光。


估摸是冉仲轼特意安排的,他管后勤。


梁渠跨出几步,度量尺寸。


面积不小,有个二十多平,铺满地毯,踩踏上去无声无息。


里头布置简单,一张书架,一张桌案,对面靠墙有张罗汉床,桌案后更有一个五平左右的小静室,静室墙壁上半挖空,留有壁橱。


两处地方相加,让梁渠的书房达到近三十平大小。


“本想等彻底完善后告知,不过既然来了,大人不妨看看有无不妥之处,一些常用家具,全能让后勤负责添置。”


“没必要,够用。”


梁渠转过一圈,觉得足够使用,他没有冉仲轼那么敬业,不会天天来书房。


箱子放上桌案。


梁渠先查验小的那个,一入手,晃晃荡荡。


里头有水。


抽开匣盖,清香扑鼻。


宝匣里不出意外蓄满清澈透明,带清香气的水液。


半截拇指大的碧色长虫浸没其中,一动不动,团缩成球。


朝露虫。


梁渠回忆介绍,认为那水液多半是某种植物上的露水,闻起来提神醒脑。


手指戳戳,朝露虫表壳偏硬,不似虫躯,外形质感倒接近一颗碧色丹药。


见状,梁渠吞服虫子的心理负担减轻不少。


相比于朝露虫,枯风水仙则显得颇为奇特。


甫揭开,夕阳涌入漆黑木匣,照露出淡金色水仙花的同时,整朵枯风水仙如同沙漠中暴晒数日之久,骤然枯萎!


整朵宝植从小臂长,眨眼间萎缩到手掌大小,通体生出烤焦般的褐黄色。


任谁见到都会觉得是一株脱水到发脆的死植!


梁渠晃晃宝匣,生出几分趣味。


他不担心枯风水仙的突然“枯萎”。


正常现象,和动物装死一个道理。


证明枯风水仙新鲜,有活力,只要重避开阳光直射,自个会恢复过来。


梁渠来到无光静室。


枯风水仙避开阳光,花朵上的褐黄果真慢慢褪去,花朵逐渐舒展,片刻间重化作一朵淡黄色的美丽水仙花。


没问题。


梁渠阖好盖子。


两样天材地宝的收获值得欣喜,如今只差最后一样。


《青龙杀经》!


梁渠解开锦袋绳索,取出《青龙杀经》,翻开封面,蒙蒙之中自有一股独特神韵衍生。


宗师神韵!


梁渠到手的书籍书页崭新,明显不是原本。


但宗师神韵能够通过神韵石,进行截取复制,类似于金石传拓。


且和金石传拓一样,神韵拓印之时,难免会对原著造成些许影响,但只要不是成百上千的大批量拓印,完全能忽略不计。


大顺不是小气的朝廷,兑换的功法留有神韵,能复制必然复制。


李寿福见到武学,识趣向前一步,双袖合拢,观览窗前景色。


夕阳碎金下,渔船往来,好不繁忙。


更远处,奎阁耸立,矮山上间或存有几棵褪光树叶的大树,大部分仍泛着深绿。


不知不觉,冬天到了。


梁渠坐上木椅,大致翻阅一遍《青龙杀经》,眉头紧蹙成几字。


“奇怪。”


所谓《青龙杀经》后半卷,跟司天野,司申甫说的一样,压根不是枪法,只是要说没有任何关系……


梁渠从怀中掏出两本册页,《青龙七杀枪》!


既然知道要领赏,他自然把对应的武学秘籍带在身上。


一一对照翻阅。


“立意相同?太清龙罡?”


良久。


李寿福见梁渠没有动静,余光见其紧皱眉头,不由出言问询。


“梁大人,有什么地方不妥?”


“不,没问题。”


梁渠合上《青龙杀经》,与《青龙七杀枪》叠到一起放入锦袋。


不是枪法,却有意外收获。


李寿福不清楚什么状况,识趣没有多问,确认赏赐没有差错,他顺手摘下铁环上的书房钥匙,同箱子钥匙一并交予,送梁渠出门。


梁渠肩担斜阳,径直回家。


天色已晚,没必要去打搅师父,先自个琢磨琢磨。


静室内。


书页哗哗。


河泊所书房里,梁渠已经察觉到蹊跷。


《青龙杀经》除去本身武学内容外,上头有不少见解注释,正是那些注释之处,散发神韵。


但其中有两段注释较为特殊。


不写于上边与下边空白处,偏偏在侧边,且并非横列写,是较古老,被淘汰的竖列写!


梁渠记得清清楚楚,《青龙七杀枪》上同样有竖列注释,不多,三段!


“有点东西。”


两本武学全是横排注释,特意留下几段竖列写的注释,梁渠不觉得是巧合。


抄录武学,原封不动是共识。


哪怕标点,间距,最好都不要改,能一比一复制最好。


除非抄录者本人为创造者。


故尽管梁渠手上几本全不是原文,但与原本没有太多差别。


翻开来一一对照,两相比较,首字相连,尾字相连,梁渠尝试各种办法,终于在《青龙杀经》上挤出一个地名——流金海。


同理又在《青龙七杀枪》上挖出第二个地名——苦木涯东三里。


流金海,苦木崖东三里!


一个相当明确的地址信息!


“居然真有……”


梁渠后仰,靠上椅背。


没想到书里隐藏信息的轶事真能让自个碰上。


大佬全爱这样做?


梁渠摩挲纸张,想到木雕里的《唯识论》。


“朝廷应当知晓。”


朝廷能人异士那么多,不信有人察觉不出蹊跷。


竖列注释,藏头字,要看出来太简单。


唯一的问题在于,《青龙杀经》上能琢磨出来的只有一个流金海。


而流金海非常大!


大得离谱。


甲子之前,流金海是整个北庭最大的内陆湖。


甲子之后,大顺建国,与北庭曾有过一场旷世大战,正是位于流金海!


那一战,纵横捭阖,足有数位武圣陨落。


最终结果可喜可贺,曾经始终归属于北庭的膏腴之地流金海,彻底纳入大顺版图!


大顺疆域达至历朝历代之极!


如此大的内陆湖,为一部真术,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搜寻,完全不值得。


有那功夫与人力,说不得进流金海捕捞几趟宝鱼,能获得更大的好处,故大顺知道也懒得动弹。


但梁渠不同,他手上有《青龙七杀枪》!


横坐标与纵坐标集齐了!


从淮阴府到流金海,一路上要跨越大半个大顺,正常一来一回没三个月压根不可能。


梁渠自己去找不大可能,三个月太久,偏偏有一个人在那!


大师兄杨许!


流金海一战,大顺打赢北庭,自身损失惨重,无力再进。


因此流金海自成边疆之地,西军驻扎之所!


梁渠只需让师父写封信过去,让大师兄杨许帮忙找一找。


那里的秘密,唾手可得!


“《青龙七杀枪》脱胎于《青龙杀经》,故立意相同,留下神韵的宗师,或许是七杀枪的创造者。”


梁渠猜测,否则一个具体位置,不该出现在两份武学上。


所料不差,自己恐怕会一下子得到两门真术级别的武学!


血赚!


更别说青龙杀经中的太清龙罡,颇为玄妙,梁渠十分感兴趣。


“明天找师父商议。”


梁渠不急。


书信一来一回少说四月,多一天晚一天无所谓,吞服天材地宝方为当务之急。


梁渠跑去庭院,处理好七彩虹流,再从卧房地砖下摸出一个小盒子回到静室。


先吞元窍大丹。


药衣破裂。


澎湃药力薄发。


吐纳吸收之中,体内生出一股冥冥气机,与玄灵气似是而非。


最后的阳窍与中宫二窍于气机冲刷下,竟是一下消磨大半!


梁渠趁热打铁,吞吃七彩虹流。


【水泽精华+1623】


沸意升腾,但离开窍仍有差距。


枯风水仙!


轰!


伴随着枯风水仙入肚,一股浩瀚热气升腾。


泽鼎冒出一条精华信息。


梁渠顾不得查看,体内气血奔涌如大江大河,蒸腾出氤氲高温,整个静室爆发出灼灼热浪。


无数气血轰向最后两窍,阳窍,中宫!


阳窍,亦名“灵台”,属气展阳。


位居头顶“百会”与“囟门”之间,它是气与劲合、统一于“灵”的关键,


阳窍洞开,气顺劲合,阳气升灵台,周身劲利!


中宫,亦名“泥丸宫”。


位“上丹田”与“玉枕关”的中间,居阳窍上下垂线之上,故称“十字”,它是意与神合统一于“空”的关键。


凡开此窍,神意交合,真气归正,整体统一,全面平衡,达成质变!


上境三窍,最为难开,但同时提升最大!


一旦开启,梁渠奔马之内恐再无敌手,当初的程崇说不得也会成为手下败将!


与此同时,枯风水仙相似相非的特性汇聚,更是牵引出《降龙伏虎金刚功》。


丹田之处,缕缕金光汇聚。


刹那间,整个静室风从虎,云从龙,金光纵横!


一尊金光小人雏形,徐徐展露!


……


翌日清晨。


梁渠神完气足,精神奕奕,骑上赤山,早早赶至杨府,掏出《青龙杀经》与《青龙七杀枪》,向师父讲述前因后果。


杨东雄翻阅几页,面露恍然。


“说来《青龙七杀枪》确是我从军征战之时,从他人身上缴获,其余部分位于流金海倒也正常。”


杨东雄两位子嗣会去西军,根因在于杨东雄曾服役于此,为两人留下诸多人脉关系。


奈何后来二儿子牺牲,造成杨东雄退隐,如今仅大儿子杨许一人留于军中。


杨东雄不用枪,专用刀,缴获七杀枪后没多上心。


仅仅是门下弟子徐子帅与梁渠用枪,方把此门武学传承下来。


徐子帅学枪又不专一,到梁渠这,杨东雄才算上心,动关系找补回四五两式。


如今梁渠获《青龙杀经》,再找杨许寻找前半部,兜兜转转,可谓一啄一饮,皆有定数。


“我马上写信差人带去驿站,让你大师兄帮忙找寻,他所在军团,印象里离苦木崖不是太远。”


“多谢师父!”


“礼尚往来罢,师弟给师兄三识法,师兄帮师弟找武学,应有之意。”


杨东雄抚须笑道,笑着笑着,他忽地一怔,抓住梁渠手臂。


“九窍皆开,极境?”


梁渠嘿然抱拳:“昨日治水赏赐下来,弟子服用宝植,夜间突破,加上元窍大丹,连开两窍,是为奔马极境!”


“好小子!”杨东雄靠回椅背,连声道好,“进入极境,狼烟也不远了吧?”


一年多有此等进展,以杨东雄狩虎大武师的眼界,那也只听过,没见过。


凤毛麟角!


此等天赋,他不觉得会有什么破境之难。


“如无意外,师兄送来功法之日,当是弟子破境之时。”


“哦,为何?”


“弟子尚有一朝露虫未吞服,要为《万胜抱元》迈入存神作准备,存神对进狼烟的帮助,师父应当知晓。


再加上流金海路途遥远,等师兄送来功法,弟子习得其中太清龙罡,该是突破之时!”


“太清龙罡?我先前问询过你,不是说自有真罡准备吗?怎么,准备换一门真罡法?”


杨东雄对弟子自然上心,他问过梁渠准备凝练何等真罡,得到的回复是自有准备。


梁渠抱拳:“弟子想试一试,看看能否一鼓作气,练就出第二真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