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 第三百八十四章 到手!(4k)

第三百八十四章 到手!(4k)

作者:甲壳蚁 返回目录

“诸位觉得如何?”


梁渠见几人把册页翻到末尾处,出言提问。


“妙,大妙!”


“梁大人学究天人,略一出手,非同凡响!”


“素来听闻梁大人多有奇思妙想,学堂里开创拼音法,河泊所里新创船锚,未曾想连种田亦有妙法,当真百闻不如一见。”


义兴镇长春分堂,掌柜为平阳县总堂陈掌柜的儿子,故称小陈掌柜,对梁渠的合种创意推崇备至。


梁渠今非昔比,听别人夸奖听得耳朵生茧,没有放在心上,何况全是前人智慧。


“大家无需顾忌,有问题尽管说,实不相瞒,本人对饲养黑斑蛙与金线水蛭了解不多,有没有利害冲突之处,暂且不明。”


“梁大人太过谦虚,老儿认为仅从稻-蛙,稻-蛭的养殖方式上来看,并无太多不妥之处,至少处理得当,互补互养的情况的确能够实现,困难度不大。”


“一旦实现共同养植,那原先的每一亩蛙田,至少能凭空多出一亩地的稻谷产出,增收同时,减少肥料,饲料使用,降低成本,大大提高产出率!”


两位药材商越看越高兴,对梁渠的设想心悦诚服。


此番前来,二人本没有抱太多期望,只当“陪太子读书”。


不过分的要求当场答应,只当博一地豪强好感,太过分,花钱去找药材商会从中斡旋。


混药材圈,哪少得了与武者打交道,没人是泥捏的。


万万没想到,能从一个世代渔家子手中收获如此大的惊喜!


种田讲究极多,首要为肥料。


何为肥水不流外人田?


拉屎撒尿要往自己田里沤肥的地方堆!


无论河底淤泥,沤肥过的粪便,全是白花花的银子。


除肥料外,种田的另一大问题为虫害。


大顺没有农药,不意味着不治虫,较为常见的方式是使用嘉草、莽草。


沿海地区更会把蛎壳煅烧生成蛎灰,利用蛎灰的碱性当作除虫剂。


使用的方法包括混入种子收藏、伴同种子种植、浸水或煮汁喷洒、点燃熏烟、涂抹虫蛀孔等。


一桩桩一件件,全要人力与投入。


稻-蛙共同养殖不同。


蛙粪即肥料,蛙自己还会吃虫!


稻蛙共养,减少肥料使用同时,变相解决掉虫害问题且降低饲料投入!


此外二人还怀疑,蛙田里种水稻,对提高黑斑蛙的产量一样有帮助。


寻常养蛙,无非开凿出浅水塘,把所有蛙种集中养进一片淤泥地里,用网围住。


养的稍密一些,几天不注意水质,动辄闹上几场传染瘟疫,成塘成塘的病死。


养殖环境无论如何比不上郁郁青青的稻田。


至于稻-蛭,相比于稻-蛙较为复杂,不过大体情况仍差不多,无非细节差别。


见两人没意见,梁渠拍板。


“既然二位没有问题,我可当真了,只是煮好饭后,饭要怎么吃,两位有没有说法?”


两位药材商对视一眼,私语几句,年龄偏长的一位站起身来。


“梁大人,不妨如此,那十五亩田经营算我们头上,由我们的人来种植,此外我们二人各出一百亩,共凑二百一十五亩整。


不搞什么夏耕,从春耕起试验效果,亏了,由我们二人自负,赚了,十五亩田收益全归……这位……”


“陈庆江。”


“全归庆江阁下,余下两百亩按往年平均利润,所有多出来的收益,梁大人自取一半。


日后扩大规模,全部如此,多出的利益五五分,成本,人工,经营皆由我们承担,如何?”


梁渠思索一阵。


“善!”


种田养殖,最大的成本实际是时间。


一旦错过时间段,只得等来年。


两位药材商实力雄厚,试验阶段便如此大手笔,梁渠自然没有意见。


何况多出来的收益五五分账,梁渠完全是无本买卖,不会牵扯到任何精力。


双赢。


最关键一点,养殖是资产,能拉动大范围百姓致富!


许多地方豪族,为什么不能轻举妄动,哪怕他犯事。


正是其扎根之深,与地方整体利益休戚相关。


动一发牵全身。


简单商量好利益分配,梁渠留众人吃上一顿午饭。


正好范子玄送来的飞龙没吃。


接下来数天,稻蛙,稻蛭养殖于两位药材商手中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双方拟定好协议,委托药材商会找中间人担保,签字画押,只是中间人身份让梁渠始料未及。


“山长!?”


赵记抚须微笑。


“怎么,见到我很意外?”


梁渠恭敬作揖:“学生确有惊讶,实没想到山长您会来当中间人。”


小陈掌柜拱手道:“赵山长德高望重,素有名望在身,再合适不过。”


“你们之间的协议我事先看过,稻-蛙,稻-蛭种法若真能提高每亩田地产出,推广开来,实乃利事,古今之争,无非田地里的那点产出罢。”


“山长真知灼见!”


中间人有好处不假,赵记爱惜自己的羽毛亦真。


单纯的利益协商,赵记绝不会出现在此。


杨东雄其实更好,本地豪雄,且和药材商会一样有关系。


但谁让杨东雄是梁渠师父,亲疏有别。


中间人全认可,协议没有问题。


梁渠干脆利落,当场签字画押,按下自己的爵印,名印,一式两份,由双方各自保管。


数天后。


陈庆江的十五亩田野在水牛的辛劳下开垦出田垄,蛙溜,田埂边杂草上挂着的冰霜尚未完全消融。


梁渠身边有养殖户陪同。


“如梁大人所见,所有田地预计至四月份开垦完成,装好竹筒和围栏。”


“新田要养蛙,一般会做什么?”


“会先消杀。”


“消杀?”


“即每亩地先用一百四十到二百四十斤搅拌成浆的生石灰泼洒一遍,以杀死敌害和虫卵,覆灭疫气,防止黑斑蛙生病。


清塘十二时辰后加水淹没田面,如此再浸泡十二时辰排干水分,最后重注新水至八分满,大约三天时间,方能投放黑斑蛙种。


待夏天移种稻谷,大概便是蝌蚪长出四肢的生长阶段,按照大人计划,与我们平日养蛙本无太多区别,只是中间加上一个插秧环节,改变蛙塘地形。”


见养殖户讲的头头是道,梁渠不禁点头。


创意给了,剩下的由他们去搞,坐等收钱,扩大规模,成为豪强。


搞定养殖大业,此后半月梁渠皆无太多要事。


池塘边,一栋二层木屋崭新出炉,而龙人说过的蛇妖始终未曾出现。


安逸得很。


直至出正月。


梁渠终于收到远自流金海的大师兄回信,骑马赶去驿站接收包裹。


包裹入手,分量不轻。


梁渠心砰砰直跳。


他搓动指腹,紧张地揭开包裹。


布包正中,两本历经岁月沉淀的黄皮古书映入眼帘。


《青龙杀经》!


《青龙七杀枪》!


观摩前后,封皮封面俱在,皆无太多破损!


整的!


“哈。”


梁渠呼出一口大气,紧绷的神经得以松懈,一屁股跌坐在交椅上。


不容易。


太不容易了。


从治水兑换武学到今日,时隔有小半年!


历经诸多波折,两份武学完整到手!


自寄信之日起,梁渠心头的不安没消停过,始终担心竹篮打水一场空。


无他。


一个两本书共同拼凑出地点,变数实在太多。


谁能知道历经漫长岁月变迁,起初设立下的地方是否仍在?


说不得钻进去两只老鼠,破坏得一塌糊涂,亦或者有奇人跌落悬崖,先行一步。


万幸。


“梁大人,这还有一份您的包裹,全河源府送来的。”


驿站伙计捧出另一份物件,方方正正。


打开来,两個木盒。


梁渠不着急打开,因为跟两本秘籍一同送来的有一封书信。


拆开火漆,撰信人正是大师兄杨许。


信件开头一番问候,旋即杨许讲述起了此番寻物的前因后果。


原来梁渠给出的地点是一个水下洞府。


洞府完全淹没于流金海中,开凿于苦木崖峭壁之上,分外隐蔽。


纵使杨许有准确地点,亦于冰天雪地中,带领手下寻找有足两天之久。


水下洞府里头东西不多,只部分生活用品,一些家具,剩下便是两份武学秘籍加两株宝植。


杨许猜测宝植是后来生长的,因为根系全从家具缝隙中钻出,挤得木质开裂。


留下根系,带走东西,杨许马不停蹄赶回河源府,委托信使寄送,可谓紧赶慢赶。


两个木盒里装的则是那两份宝植。


其中一份杨许特意解释,里头三百年份的血参为什么只有半截。


他拿了部分,用来分给弟兄当辛苦费,剩下一半则和另一份宝植跟随信件一同送来。


信件末尾杨许写下几段激励话语,说若有机会,希望两人能于黄州会面。


梁渠收好信件,打开木匣。


血参,名字带血,似乎该通体全红,实际只泛着淡淡的橙红。


属于很不错的疗伤宝药,常用来制作救命丹,狼烟境以下,保命吊气效果绝佳。


先前同鬼母教大战,每人一粒的不寂丸,主要成分就是这个。


另一份……


木匣内,三枚通体黑皮,鸡头大小,上边还有一圈肉皮的果子滚来滚去,表皮略有皱缩。


路途遥远,一路颠簸,导致三枚果子略有干瘪,不少地方有溃烂迹象。


梁渠手持木盒,哭笑不得。


竟是三枚鸡冠果!


难怪信中未有丝毫提及,压根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流金海长出来的鸡冠果和江淮大泽里长出来的鸡冠果,不会有任何区别。


这三个玩意千里迢迢从流金海送到江淮大泽,中间耗费的人力物力,已然超过其本身价值!


的确,左右一个小洞府,偶然能长出血参此等不错的疗伤宝药已经相当了不得,哪会一下出现两株。


阖上木匣。


梁渠按耐住激动心情,收拾好包裹赶回家中,关门进静室。


今日起。


闭关!


静室中。


梁渠点亮金明油灯,打开两本古籍,认真研读。


一晃数日。


除去吃饭洗漱,梁渠几乎没有踏出过静室,日常作息变得和老和尚相同。


然今日出了点意外。


池塘里,老蛤蟆颇为不满,它面对池边木屋,询问得知木屋是龙人居住后,吵吵嚷嚷要见梁渠。


“怎么让龙人住进来了?谁同意的?谁允许的?”


倒不是老蛤蟆不乐意。


拳头,不能动,江獭,河狸全住一个池塘里,此地俨然水兽乐园模样。


兽多热闹,蛮好。


老蛤蟆不高兴的是,梁渠没有告知过他!


讲好蛙族才是此地主人呢?


拳头,河狸,先前便有,住便住了。


但有后来者,竟是知会也不知会一声!


肥鲶鱼抱住老蛤蟆,忙呼使不得,同时往精神链接中传讯天神,寻找破局之法。


密室中。


没有太多成果的梁渠正揉捏眉心,听得传讯,打个激灵。


坏事。


龙人住进池塘,的确没和老蛤蟆说上一声!


百密终有一疏。


忘记老蛤蟆是名义上的塘主。


一时间不太好意思当面解释,不过……


池塘里,抱住老蛤蟆水桶腰,拖延它不进内院的肥鲶鱼眼神一变,忽地放开老蛤蟆。


老蛤蟆腰间一松,猝不及防下整个贴脸摔到塘石上,它骂骂咧咧地站起身,斥责无足蛙不讲蛙德。


然此刻的肥鲶鱼挺立出水面,两根长须随风飘动,肃穆之中,竟有一丝威严之感!


肥鲶鱼舞动长须,指指点点,严厉斥责,同时暗瞥一眼老砗磲。


老砗磲有所明悟,清清嗓子,朗声传话。


“多宝蟾蜍!你忘了蛙族历代先王一统大泽的大愿了吗?


老蛤蟆被唬住了,忙趴到地上。


“一刻也不敢忘啊!”


“既然如此,那就要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组成最广泛地统一战线!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


“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


老蛤蟆咂摸两句,挥舞爪蹼。


“继续说,继续说!”


池塘里一片喧嚣。


旁边观摩的獭獭开若有所思。


静室内。


烛火幽幽。


好不容易让肥鲶鱼劝住老蛤蟆,梁渠注意力重回两本秘籍上,颇感头痛。


三天时间,通读两本秘籍全篇,更从完整版《青龙七杀枪》的前言上得知有前因后果。


此枪法创立者,正是《青龙杀经》上留下神韵的天人宗师!


完整版的《青龙杀经》,属于一门总纲式的武学秘籍,学刀的能用,学剑的人亦能用,主杀伐之法。


《青龙七杀枪》则是天人宗师观摩《青龙杀经》有感,额外总结出的一套枪法招式。


由于两者同出一源的缘故,所能凝聚的真罡,俱为太清龙罡!


是故,梁渠不用犯选择困难症,但两者想入门到修炼真罡,却不是那么简单。


至少要把青龙七杀枪最后两式完全练入小成境界。


好在拥有蜃虫的梁渠时间尚且充沛。


唯一问题……


“神韵有那么难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