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 第五百三十二章 望师成象

第五百三十二章 望师成象

作者:甲壳蚁 返回目录

狩虎入臻象需三步。


洞开玄光,熔炼百经,服食天地长气!


《身识法》既有熔炼百经之效……


如此说来,杨东雄仅需努力完成第一步洞开玄光,后头两步梯子完全搭好了啊!?


平阳府明面上第三位臻象宗师,触手可及!


届时会有何等风光?


“龙瑶、龙璃,铺纸,研墨!”


梁渠拜谢大师,穿过厅堂,一嗓子惊动整个后院。


龙女这才知晓长老出船归来,披上半袖裳衣,步出东厢房。


趁龙女忙碌功夫,梁渠踱步游廊。


后院变化同样巨大。


东厢房规格参照二院,分作双层,三位龙女活动空间大增。


厢房如此,大屋亦然,中央正门进去,顶部吊高,左右两侧书房,静室,卧房皆有吊高。


独西厢房照旧不设房间,墙壁。


原先西厢房位置仅有一个屋檐轮廓,底下铺设木板,形成通往池塘的栈道,人立于三院庭院,能一眼望见池塘盛景,苏龟山常支一张小圆桌,来此处吃宵夜。


如今屋顶多出一个二层小亭,带二尺围栏,坐躺其中,眺望池塘,颇有韵味。


毫无疑问,老蛤蟆给鱼了,两条宝鱼。


然,勉强回本。


梁渠七月初拿到的账单,没想到花销会如此之大。


房屋扩建,修缮,家具的添置……林林总总五百余两,属于小头。


关键在冰台。


死贵。


一個得二百余两。


按照苏龟山的配置,一个厢房需放两个……


“大人,墨研好了。”


龙璃印好香篆,用火折引燃,端放至香炉架。


桌案规整,砚屏挡风。


素白纸张压底铺展,鎏金铜卧狮镇平,山峰笔架两侧搁两支狼毫。


“辛苦。”


梁渠径直坐下,翻开手稿,抬手蘸墨,舔墨,抄写。


见是誊抄,龙瑶靠近道:“大人远航一月,舟车劳顿,不妨由我们代劳?”


“不必,第一份由我来抄,后面再让你们来。”


事关重大,初版誊抄不敢假于人手。


梁渠须亲自确认无缺,无漏,顺带过一遍《身识法》内容。


有耳,鼻,眼三识法为基础,加之悟性提升,整篇《身识法》不难看懂。


内容上和老和尚所言大致相同。


极致的洞察自身,统筹自身信息。


倘若说“眼识”,“鼻识”是收集与统合外界信息,“耳识”是外界,内在信息兼而合之,那“身识”就是对自身内在信息的绝对掌握!


“好生厉害,此法诞生,岂不意味天下困顿狩虎不前者,省去一关?”


梁渠暗暗吃惊。


“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对手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


此话本意说的舞台技艺,用到武道上道理相通。


一个耽于玩乐的奔马,狼烟武师,境界不会倒退,然各项武学技艺,疏于练习,无疑会大幅衰退。


即使再上手要比旁人从头修炼快得多,中间的退步却是不争的事实。


熔炼百经则逆反了整个衰退过程,达到洗尽铅华呈素姿,炼即不退的玄奇境界。


是故苏龟山成天吃吃喝喝,晒太阳,鬼母教宗师一来,照样提刀上马,抓人就揍,毫无凝滞。


《身识法》修行大成,同熔炼百经效果几乎无差,触类旁通下有何难?


三步并作两步半乃至两步。


含金量高到离谱啊!


大师真是回家就给惊喜。


完整誊抄一遍手稿,确认没有问题。


梁渠放下狼毫,叫来龙女。


“按我这份,再抄九份,字、页间距,包括行列,排列全不要改。”


九份?


龙瑶、龙璃微怔。


“大人稍等。”


少顷。


龙女并排挨坐,伏案抄写。


半个时辰一晃而过。


梁渠检查数遍,交回大师手稿,骑上赤山,快马赶去杨府。


……


杨东雄花园里撒饵料喂鱼:“一通远航小一个月,不回家睡觉歇息,来我这里作何?”


“师父,大好事,您看这个。”


梁渠奉上册页。


“《身识法》?”


杨东雄接过册页,扫一眼封面字样,心头微惊。


此前的耳,鼻,眼三法,妙用无穷,既有第四法门,不敢怠慢,回到厅堂逐字研读。


书页翻动。


杨东雄震撼之色愈浓。


梁渠咧嘴:“师父,如何?”


“此法,似能达熔炼百经之境?”


杨东雄翻到最后一页,合上册页,手指抚过《身识法》三字,微微颤动。


“不错,大师亲口所言!”梁渠神色振奋,给予回应,“师父,玄黄牌已有,熔炼百经亦有,您透个底,洞开玄光开始没有,多久能成?


咱平阳府以后第三宗师能不能姓杨?您一成宗师,弟子先前也不必替武馆想那么多盘外招,赶府城学徒去别家武馆还不愿意呢!”


杨东雄正欲回答,忽然记忆复苏:“此话你先前是不是问过一番?”


梁渠挠挠头:“有么?”


“去年大抵年尾时分?”杨东雄越想越清晰,“你问为师走到哪一步,让我多……”


“咳咳,此事无关紧要。”梁渠赶紧打断,“师父您快些说说,给弟子透个底。”


“正打磨。”杨东雄彻底回忆起来,没去纠结,“今年年初我便有思绪,倘若向朝廷借些天宝物华,年内或许能成……”


“借天宝物华?”梁渠挠头,“师父您身为老臣特权?”


“嗯,我参军数十载,今日有把握成就宗师,可凭此资历,向朝廷预借修行资粮,手册,以成就宗师。


一如每年夏种,百姓向朝廷借粮,丰收再还,为师要能三年内原物奉还,不会有额外利息。


再者……为师收到玄黄牌那日,心中难免有想法,想向国公府的文烛将军写信求助。


奈何把握不足,担心浪费资粮,信件压入箱底,始终未发,今日得你此法,稍后我再书一封,发个急件。”


好家伙,借贷!


梁渠大开眼界。


大顺笼络人心,维持上升通道方面做的当真不赖,无怪乎南北两开花,内部照样安稳。


加上国公府。


师父也是借力使力的一把好手啊!


如此双管齐下,梁渠决定再给师父打个鸡血。


“师父,弟子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


“师娘下半年回黄州祝寿,师父若能成就臻象宗师,弟子做出再多成就,不及您老半分风光啊!”


“你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