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衣冠不南渡 > 第224章 卫将军司马昭

第224章 卫将军司马昭

作者:历史系之狼 返回目录

“将军”


辛敞满脸堆笑,此刻正站在司马昭身后。


司马昭穿着很朴素的衣裳,他在兄长的坟前结庐而居,已经有一段时日不曾跟自家的属下们来往了。


当辛敞出现在此处的时候,他看都没有看对方一眼。


“太后有诏,请您来担任卫将军,平定各地的叛乱。”


辛敞硬着头皮,说起了正事。


自从太后下令之后,群臣就做出了决定,他们也知道此事不能拖延。


群臣需要一个做决定的人。


郑冲尽管不是很情愿,却还是成为了如今做决定的那个人。


群臣都觉得郑冲可以担任这个位置。


他的名望资历各项都达标,而最重要的是,此人向来不争,本身宗族势力极为薄弱,都不能说是薄弱了,他根本就没有宗族。


郑冲没有儿子,就从亲戚里找了個会读书的过继给自己。


但是他对这个儿子从不关心,也不培养,一切都是顺其自然,郑冲这个过继的儿子如今年龄也不小了,混了几十年,却还是在地方上担任郡吏,连太守都没混上。


这根本就不能算是家族了,被灭了门的卢家都比他们要庞大。


郑冲不会抢占太大的利益,为人还听劝,好说话,群臣都不反对他上位。


群臣商谈之后,当即令卫尉辛敞带着太后诏令去找司马昭。


这是因为辛敞跟司马昭的关系不错,而且辛家在中军的人脉也比较广。


司马昭此刻没有回答,心里却已经明白了兄长当时所交代的事情。


司马师所做的这些事情,司马昭以及他麾下的众人都是不知情的。


意识到这是兄长最后的安排,司马昭的心里便更是苦涩。


他很快就收起了心里的悲伤,如今家族需要他来支撑,失去了父兄的保护,他没有时间再去有别的什么情绪了。


他严肃的说道:“我已辞官归家,庙堂里的事情,自然还是要群臣来解决。”


“您可以回去告知太后,多谢太后的厚爱,但是这诏令,请恕我不能接受,我要为父兄尽孝,就是太后,也不能阻拦这件事。”


辛敝无言以对。


天大地大,孝道最大。


这玩意确实不好弄,辛敝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将军,宣文公和大将军有大功于社稷,您岂能眼睁睁看着叛贼来毁掉这一切呢?”


司马昭没有答应,是因为兄长曾告诉他,要拒绝几次。


兄长既然说了让自己当大将军,那肯定就是大将军,自己多拒绝几次,或许能迫使群臣低头?


就在司马昭思索的时候,有一人匆匆来到了此处。


辛敝看了一眼此人,认出了他的身份。


好像是杜家的那个后生。


杜预看到辛敝还不曾离开,松了一口气,赶忙走到了司马昭的身边,低声说道:“将军,各地叛乱四起,还请您不要拒绝庙堂的诏令,为了天下社稷所着想”


司马昭有些惊讶的看着他,欲言又止。


辛敝大喜过望,他意识到了什么,赶忙行礼说道:“我在屋外等候将军的答复!”


辛敝连忙走了出去。


司马昭这才说道:“元凯,你不明白,我现在还不能答应。”


“不,将军,庙堂以及地方上所发生的事情,我全部都知道。”


杜预皱着眉头,神情非常的严肃。


他没有迟疑,继续说道;“我知道地方上的事情是怎么回事,将军不必解释,事以密则成。”


“只是,如今的进展却与大将军所想的不同。”


“大将军应当是想让您和太傅共同执掌庙堂,一人尚书令,一人大将军。”


“但是,太后出面了。”


“尚书令成了郑公,而您则是被征为卫将军。”


“卫将军虽然也能统率大军,可是限制太多,从官爵论起,大将军略高于三司,而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仅次于三司。”


“您如今可以号令天下的军队,却要受到三司之限。”


司马昭听到杜预的话,也没有继续隐瞒,他说道:“兄长当初吩咐我,要拒绝几次征召,我想,可能就是为了逼迫他们以大将军位来召我。”


“不,现在的情况有些不同。”


杜预严肃的说道:“当初大将军的想法,应当是速战速决,趁着地方混乱,群臣惊惧,群龙无首的时候,让群臣来召您出面,让您拒绝,也只是为了加剧庙堂的混乱。”


“可现在不同了,尚书台重新运作,郑公虽然不争,可他并非是没有能力的,群臣有了领袖,自然就会冷静下来解决问题。”


“您现在不能拒绝,若是拒绝征召,很可能会被其他人替换。”


“您是群臣眼里最好的人选,却并非是唯一人选。”


“现在应当改变策略,先答应下来,无论怎么说,卫将军也是能开府并且干预庙堂政务的,有了这个位置,我们能做的事情就变多了。”


听着杜预的话,司马昭的脸色愈发复杂。


原来卫将军不是兄长谋划里的吗?兄长的谋划失败了?


看到沉默下来的司马昭,杜预只好说道:“其实这也不算什么坏事,将军,大将军的谋划实在是太激进,我想,这或许是执行者的缘故,倘若按着原计划行事,您跟太傅公确实能及时接任庙堂。”


“但是,群臣很快就会发现,司马家才是幕后的黑手。”


“因为整件事下来,就司马家的受益是最大的,谁受益大,谁就是操控者。”


“可现在就不同了,如今的最大受益者并非是您。”


“那是谁?”


“是高公,郑公,王公,乃至地方的诸多将军。”


司马昭再次沉思了起来,他很信任自己的兄长,却也非常的信任杜预,他知道杜预的能力和为人。


他终于还是做出了决定,“好,就按着你说的来办吧。”


杜预赶忙出去将辛敝叫了进来,而司马昭也表示愿意接受诏令,在更换了衣裳后,司马昭便急匆匆的朝着尚书台出发。


当司马昭赶到尚书台的时候,重臣们早已在此处等候着。


郑冲坐在上位,他的脸色有些愁苦。


郑冲跟高柔,卢毓等人都不一样,他就不曾想过要执掌尚书台,号令天下。


可是现在,他却被半强迫的推到了这个位置上。


做不做尚书令已经不是他说了算的问题。


如今的他,倒是跟山里的郭责相似,强行做了首领,却对庙堂没有多少掌控力。


坐在下方的诸多大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思。


如今最为强势的,当属荀顗。


他身边原先就聚集了不少的河南宗族,如今河北宗族势力大伤,他在尚书台里的话语权开始直线提升。


当司马昭被带到了这里的时候,群臣急忙起身,脸上写满了善意,仿佛当初对着司马昭发难的根本就不是他们。


司马昭也收起了心里所有的不悦,朝着他们回礼。


“有卫将军出面,此番大事可定!”


“是啊,卫将军在此,何惧那些叛贼呢?”


群臣对他的态度已经完全不同了,而司马昭也是说了些客套话。


“郑公,天下叛贼四起,请允许我全盘来负责平叛之事。”


司马昭看向了郑冲,主动开口说道。


郑冲点点头,直接答应。


“请您尽快完成尚书台所积累的事情,勿要再让天下因为尚书台的原因而出现动乱了,尤其是雍凉之地,若是此处也出现了动乱,那我也是稳不住的。”


司马昭板着脸,神色很是肃穆。


郑冲再一次答应了下来。


司马昭并没有继续待在这里,司马师逝世之后,他们家对尚书台的控制权就被瓜分了,司马昭此刻还能控制住军权,这已经是很不错了,至于尚书台,只能是慢慢做打算。


司马昭在回到自己府邸后,迅速召集了诸多心腹,开始商谈这次平叛的事情。


按着杜预的建议,他先是派人告知四方的官员以及将军们。


大将军病逝,如今自己已经接任卫将军,要求各地将军们尽快平定叛乱,自己将会带着中军离开庙堂,协助他们平定。


庙堂再一次开始运行了起来。


而此刻,原先尚且还很热闹的卢府却是那般的死寂。


卢钦颓废的坐在了床榻边,看着虚弱的父亲,心里有很多话,却都说不出口。


卢毓躺在床榻上,眼神空洞,无神的凝望着上方,一言不发。


卢毓忽然就老了很多,白发苍苍,神色颓废,行将就木。


实际上,卢毓并没有高柔那般长寿,即使没有这些事情,他也会在两年后逝世。


而这忽然爆发的事情,直接击倒了这个年过七十的老人。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


整个宗族都因为他的谋划而被屠戮,卢家从一个崛起的豪族瞬间变成了河北公敌。


他甚至不知道,自家是否能抵御接下来的报复。


死后又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父亲。


卢毓的脸色顿时更加的痛苦。


而在遭受了这样的打击后,卢毓再也没有了原先的狂妄。


他瞬间就看明白了很多事情。


“是司马师是司马师做的。”


“这一切都是司马师的后手,难怪我去见完他之后,他就病逝了他一直都在等着我去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