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 第八十章 越闹越大了,老朱的态度!

第八十章 越闹越大了,老朱的态度!

作者:姜阿山小树 返回目录

大内,御书房。


天色已晚,朱元璋仍在批阅奏章。


翻开一本新的奏章,他的脸色,顿时微微变了变。


这是御史台的言官上的秦章。


“古有立嫡长子之说,圣人不语,盖非天地至理。”


“立嫡长者,无非为减少兄弟争斗,免去争夺之祸。”


“本朝去旧革新,一洗前朝旧弊,创万世之新规。”


“今有四皇孙南王殿下,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聪慧过人,一时之盛。德比圣贤,世所不及。依臣之见,当打破阵规,立为储君。”


看到这里,朱元璋不觉“咦”了一声。


他可是很清楚,这些文官对于立嫡长子有多么执着,怎么突然之间就转变态度了呢?


随即,朱元璋将奏章扔到一旁,又翻开一本。


竟然又是请立朱允熞为储君的。


紧接着,第三本,第四本……


一日之内,竟有数百名官员上书,请立南王为储君。


“这可真是前所未有之事!”


朱元璋是何许人物,立即便察觉出了里面的不寻常。


就在这时,小太监来报,凉国公蓝玉求见。


“他不是称病告假,在府中闭门不出吗?”


朱元璋心中疑惑。


听说蓝玉被朱元熞打了一记耳光之后,性情大变,闭门谢客,今天是有什么事呢?


“宣!”


朱元璋吩咐一声,小太监连忙传话。


“微臣蓝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很快,蓝玉起了进来,直接行起大礼。


虽说君臣礼仪,朝廷有十分严格的规定。


但一直以来,蓝玉仗着自己军功高,与皇帝十分熟络,并不会郑重其事的行如此大礼。


反而十分随便。


朱元璋不好以此事去责罚他。


蓝玉便觉得理所应当,咱与皇帝亲近,关系好,便不需要那般严肃的行礼,多见外啊!


但自从被朱允熞打了一记耳光之后,蓝玉想通了,自己不能再像以前那般随便了。


因此,这次来见朱元璋,才会这般认真。


“又不是在朝堂上,何须行如此大礼啊!快起来吧!”


朱元璋嘴上说得客气,脸上却是难得的浮起高兴的笑意。


对于蓝玉今日的举动,他十分满意。


君臣之礼,表面上看起来只是礼节性的东西,无关轻重。


实际上,却是反映了臣子内心的真实活动。


特别是像蓝玉这种和他一起打江山的老臣。


态度轻慢,礼节随便,说明蓝玉心中始终觉得江山有自己的一份,所以才会那般放肆。


对帝王来说,其实就是一种挑衅。


老朱可从来不认为,朱家的江山,还有别人的份。


不管是立了多大功的。


君是君,臣是臣,老朱不允许有人逾越。


“谢陛下!”


蓝玉又磕了一个头,方才站起身。


朱元璋笑问道:“今日怎么有空进宫,可是有事要奏?”


蓝玉从袖子里拿出一本奏章,拱手行礼道:“自太子驾崩之后,储君一直悬而未立,朝纲不稳,臣以为,陛下宜早立储君。”


朱元璋听到这里,脸色顿时沉了下去。


朱允熥是蓝玉的外甥孙,他此来是冲着此事来的吗?


那蓝玉的胆子,也未免太大了一些。


这是他一个臣子,应该说的事吗?


老朱的怒气,一点点上升。


“陛下,微臣以为,四皇孙南王殿下,天资聪慧,忠厚贤良,虽非嫡长孙,却有人君之像。”


“国朝新立,宜破陈除新,不为以前的老规矩所困。”


“臣恭请陛下,立南王殿下为皇太孙。”


蓝玉说着,将奏章高高举起,再次跪了下去。


朱元璋都有点怀疑自己的耳朵了,真没有听错吗?


蓝玉请立的储君,不是吴王朱允熥,而是南王朱允熞?


他接过奏章,看了一下,脸上渐渐浮起笑意,但很快又消息得无影无踪,看不出喜怒哀乐。


这时,外面响起一阵阵的喧哗声。


虽是隔得极远,却也隐约可闻。


似乎是宫外有大量人群聚集。


“外面发生什么事了?”朱元璋问道。


“陛下!”宫中的管事太监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跪奏道:“城中有上万百姓,在宫门前聚集,集体上书朝廷。”


自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就创立了普通老百姓可以直接上书天子的制度。


凡是大明百姓,若有什么冤屈,都可以直接敲响皇宫外的登闻鼓,上诉朝廷,由皇帝亲自受理,官员不得阻拦,否则重重处罚。


不过,实际上,很少会有百姓会去敲登闻鼓。


更别说似今日这般,上万人聚集宫门外了。


“什么事?”


朱元璋问道。


“陛下。”管事太监战战兢兢的回复:“百姓们请求陛下立四皇孙南王殿下为储君!”


他说这句话时候,额头都直冒冷汗。


立储之事,平日里连朝廷的重臣,都不敢轻易开口说上一句半句。


眼下上万百姓直接上书朝廷,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从古至今,闻所未闻。


这几乎就与逼宫无异了,陛下会雷霆震怒吗?


“哦,朕知道了。”朱元璋淡淡应了一声,不置可否。


管事太监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陛下,国子监数百名学子,也联名公开上书,请求陛下立南王为皇太孙。”


“知道了,还有吗?”朱元璋的语言神色,仍是如常,喜怒不知。


“听闻京畿大营的数十名将领,亦上书请求立南王为储君,奏章已经到了通政司。”


朱元璋的脸色一变,望了跪在地上的管事太监一眼。


“各人管好各人的事情,练兵打仗还不够他们折腾吗?还要来折腾朝廷的事?”


这一回,老朱的声音,似是已隐含几分怒意。


管事太监跪伏在地,不敢抬头。


“下去吧。”老朱挥了挥手。


管事太监顿时如蒙大赦,连忙退了下去。


蓝玉一直呆在旁边,也请命告辞。


他本是受了黄子澄的劝说,才来上书请求立朱允熞为储君。


但此刻听到这件事闹出了这么大的声势,蓝玉就算再蠢,也看出一些不对的苗头来了。


怎么看都有点逼宫的味道。


蓝玉的心,一下子沉到谷底。


莫非是中了黄子澄那个老狐狸的计?


这群文官,果然没一个好东西。


但他之前刚刚才上书请求,现在却是不好收回,只能赶紧离开。


朱元璋也不留他,板着脸让他离开。


随着蓝玉的身影渐渐远去,他回头环顾了一下左右四周,见到侍候的宫女太监,都不在身旁,朱元璋原本严肃紧绷的脸色,却是缓缓浮现一抹笑意。


他忽然开心的笑了起来。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