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帝王权柄,王道荡荡!

第一百一十六章 帝王权柄,王道荡荡!

作者:姜阿山小树 返回目录

离开皇宫,朱允熞的眉头仍是紧皱。


老朱突然做出这样的决定,究竟是何意呢?


朝会不打算参加,让他自己去做?


还准备离开皇宫,去阳山休养?


是对自己的考验,还是另有原因?


朱允熞揉了揉太阳穴,感到有点头大。


原本以为已经揣摩到了老朱的心思,但突如其来的变化,又让他有点手足无措。


“道衍,皇爷爷这是何意?”


回到住处,朱允熞立即找来姚广孝商议。


姚广孝被称为“妖僧”,自有他的厉害之处。


谋略人心,正是他所擅长的。


何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听一听别人的意见,或许能对自己有所启发。


姚广孝摸了摸下巴,道:“陛下这是对太孙殿下不放心啊!”


朱允熞心中骇然。


到了今天,老朱仍然在猜疑他吗?


“你且说说。”


他从桌案上拿了一点零食,塞入口中,轻轻咀嚼着,缓解自己的焦虑。


姚广孝似是猜到了他的心思,道:“殿下还请放心,陛下所疑的,并不是殿下,而是朝廷中的官员。”


“陛下是怕太孙殿下年幼,镇不住朝廷中的官员,才这样做。”


姚广孝道:“让殿下单独面对官员,若是有什么问题,就此暴露出来,陛下也好处置。”


“去阳山休养,不再处理朝政,也是同样的原因。”


“殿下全面掌权,独断政事,若是朝中大臣有不服的,也会就此跳出来。”


“若是殿下能镇得住文武百官,而不受他们的挟持,那陛下若有什么不测,殿下登基继位,大明江山亦无忧也。”


“如若不然,陛下必将以雷霆之势,清洗朝堂,为殿下解除隐患。”


朱允熞瞳孔微微缩了缩。


历史上,老朱给太子朱标组建了史上最强的太子班底。


徐达,常遇春,冯胜,廖永忠,蓝玉……朝廷中的勋贵,几乎都是太子府的人,或者与太子沾亲联姻。


老朱也十分放心的将国事交给朱标处理。


对太子有所猜疑,几乎是绝大多数皇帝的通病。


毕竟,太子是唯一可以名正言顺继承皇帝权力的人。


皇帝一死,太子就能继位。


也因为如此,历史上的大多数皇帝,都在防着太子,并不会给予太子太大的权力。


就连唐太宗李世民这样的千古一帝,也是一样。


自始至终,一直防着李承乾。


但老朱是一个例外,他对太子朱标,也就是朱允熞的老爹,几乎是无条件的信任。


为了让他顺利接班,老朱将朝廷中的重臣,大半都分去了东宫。


可朱标一死,局势骤变,老朱迅速开始清洗朝堂。


大部分曾经战功赫赫,位高权重的勋贵大臣,都死于这场前所未有的大清洗中。


听到道衍的话,朱允熞明白了。


老朱这是想让他“模拟继位”,看看他是否能掌控朝局,稳定天下。


若是有什么问题,反正老朱还活着,仍然可以站出收拾乱局,给他擦屁股。


不然,万一老朱突然毙命,朱允熞却掌控不了朝局,大明便危矣。


想通了这些,朱允熞顿时有些喜忧惨半。


喜的是,老朱所疑的,并不是自己。


相反,他对自己还是十分信任的。


忧的是,老朱在这个时候,将朝局完全交给他,朱允熞还真怕自己稳不住。


别看现在那些官员都对他恭恭敬敬,不敢有半分不满。


但朱允熞很清楚,这都是因为有老朱在自己背后撑腰。


要不然,他一个七岁的孩子,始终难以让人彻底臣服。


对于现在能否威慑住群臣,朱允熞并没有绝对的把握。


但他很清楚,这根本不用急。


因为老朱还能活六年呢。


六年之后,无论如何他都可以掌控朝局,威慑群臣了。


又何必急于一时呢。


可老朱似乎对自己寿命没信心,害怕自己突然去世,朱允熞会控制不了那群桀骜不驯的文臣,居功自大的勋贵,故而迫不急待的想铲除隐患。


朱允熞深吸了一口气,问道:“道衍,明日朝会,皇爷爷不参加,我该如何做,才能镇住那帮人?”


他不得不担扰。


咨政处的设置是夺了文官们的权,军务处又夺了武将勋贵们的权。


密奏制度更是会让他们人人自危。


以这些人的精明,不可能看不穿这一点。


虽然朱允熞是诱使他们自己主动上奏,再以雷霆之势,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让他们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后悔也晚了。


但若没有老朱镇着,这些人就能当场翻脸,认为咨政处的章程不妥,攻击密奏制度不行,事情就难办了。


“王道荡荡。”


姚广孝道:“殿下一直认为自己在朝堂上根基浅,既无文官支持,也无武将相助,空有名分大义,却无实权根基。”


“但殿下莫要忘了,统治天下的根基,恰恰就是名分大义。”


“违反名分大义的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殿下的手段,才华,心计,谋略,皆举世无双。”


“陛下所虑的,是殿下的“威严”不足,压不住群臣。”


“殿下当初带兵杀吴忘庚一家,铲除叛逆,是何等威严,何等的杀伐果断!为何面对朝堂的官员,却反而束手束脚了呢?”


朱允熞心神大震,问道:“你的意思,明日朝堂上,若有人反对,孤便以霹雳手段镇压?或者干脆就杀了?”


姚广孝点了点头,道:“不错,正是如此。”


“唯有这样,才能让陛下看到殿下的威严,能镇得住朝堂,镇得住文武百官,才能放心将大明江山,托付于殿下。”


一席话有若拔云见雾。


朱允熞恍然大悟。


对啊。


他如今已是皇太孙,是监国。


代理国政,处置百官,本就是他的权柄。


但他的思想,却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


一直仍在以普通皇孙的身份,与官员们斗智斗勇,还自以为得意。


以为将官员们玩弄于股掌之间,很了不起。


可老朱对付官员的办法是什么?


——全杀了!


谁敢反对,那就杀谁!


杀得人头滚滚,杀得血流成河。


斗智斗勇?玩弄心计?


除了立皇太孙这件事,耍了他们一把之外,在大多数时候,老朱都懒得这样做。


因为他们不配。


一个是君,一个是臣。


地位天生就是不对等的。


该杀就杀,想杀就杀。


简单粗暴。


但也因此,官员们面对老朱都战战兢兢,无不惧怕。


可他如今身为监国,手握大权,竟然还在担心镇不住朝堂,担心那些人群起而反对,岂不是可笑至极吗?


智计权术,帝王可以偶尔用之。


但绝不是根本。


如若身为帝王,却一直要靠与朝臣权斗,与他们斗智斗勇,才能掌控权力的话,那只能说明他早就失去了真正的权力了。


真正手握大权的帝王,完全不必如此。


是他想错了!


若没有镇住群臣的“威”,老朱又如何能放心将这万里江山,大明天下交付给他呢。


朱允熞的嘴角边,慢慢浮起笑意。


这就是身旁有一名谋士的好处了。


总有他想不到的地方,能给他启发,拓展思路。


“好。”


朱允熞道:“那明日便让蒋瓛带三百锦衣卫于大殿外听令,若有激变,立即镇压。”


他站起身来,踱着步子,走向外面,仰头望去。


此时日头已西,夕阳正红,晚霞满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