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 第二百三十九章 老朱的选择,私情与公义

第二百三十九章 老朱的选择,私情与公义

作者:姜阿山小树 返回目录

从一开始,朱允熞便猜测到了朱允炆和朱允熥后面还有其他人。


就凭他们两个人,还没这个本事。


毕竟朱允炆和朱允熥两个人如今基本上可以算是无权无势。


背后如果没有人支持,又怎么可以谋划得出这场大戏?


只是朱允熞一直并不知道,在他们二人身后,竟然是晋王朱棢!


晋王朱棢,哪怕在藩王之中,也算是最有实力的一批人。


甚至还在燕王朱棣之上!


在原本的历史上,如果不是晋王朱棢死得早,于洪武三十一年便死了。


说不定奉天靖难的人,便可能不是燕王朱棣……而是晋王朱棢!


论实力,晋王朱棢完全有这个实力!


只是没想到,躲在幕后的朱棢,竟然也被老朱揪了出来。


朱允熞不禁在心头感叹:老朱对大明的掌控力,仍不是现在的他所能企及的啊……


在他完全不知道背后之人是谁的情况下。


老朱就已经做好安排,让蒋瓛去找到晋王,并安排朱棢去解京师之乱。


这等布局能力……朱允熞自叹不如……


“没想到……背后之人竟然是三叔……”朱允熞假意叹息一声。


装出一副不忍、为难的模样。


做样子给老朱看。


但实际上,心中却没有太大情绪波动。


如果是别人,那他可能还紧张一些,但晋王朱棢甚至还没老朱的命长……


只要他自己不犯蠢,朱棢再怎么也撼动不了他的位置。


并且此番朱棢被老朱逮了个正着。


再加上自己知道晋王短命。


如果将这个信息差利用得当……说不定还能让朱棢发挥些余热……


但老朱却不知道朱允熞心中所想。


见他一副为难、叹息的表情。


反而觉得朱允熞顾念亲情,不希望朱允炆和朱允熥背后之人是晋王,是皇室宗亲!


老朱心中更是满意。


于是开口问道:“熞儿,此番安庆与晋王犯上作乱,差点令京师大乱。”


“你打算如何处置他们二人?”


朱允熞眼见老朱发问。


心中自然知道,昨夜杀了朱允炆和朱允熥,对于老朱来说已经是可以接受的极限。


若是再对安庆和晋王动手。


只怕自己在老朱心中的得分会大大降低……


难免落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一连杀老朱两个孙儿,外加一双儿女,这恐怕搁谁身上都受不了吧?


朱允熞当然不会做出如此不明智的选择。


当即毫不犹豫的答道:“皇爷爷……熞儿自然会好好善待安庆姑姑和三叔。”


“无论他们犯了什么事,熞儿都不会加害于他们。”


这当然只是漂亮话。


难道晋王真的举兵造反,他也能轻拿轻放?


这未免也太不现实。


但这个时候,朱允熞也只能在老朱面前这么保证。


“皇爷爷,无论如何,熞儿不能再让二哥和三哥的惨剧再次发生……”


说到此处,朱允熞的眼泪便忍不住流了下来。


就像是真的在为朱允炆和朱允熥的死而感到伤心、难过一般。


不仅如此,朱允樫更是为安庆公主解释道:“而且姑姑她昨夜虽然做了不对之事,但却实在是情有可原。”


“为正国法,熞儿不得不杀了姑姑的丈夫。”


“她因此生恨,熞儿也能理解。”


“要怪,便怪我吧!”


朱允熞眼神坚毅,似乎是真的不怪罪安庆公主,没有丁点恨意。


反倒是流露出了一丝同情的目光。


老朱见状。


也是忍不住唏嘘感叹道:“天下之事,最伤心的,便莫过于一家人自相残杀。”


“让亲者痛,仇者快!”


“我大明初建,尚有仇敌余孽,我朱氏子孙万万不能再自相残杀。”


“给别人看笑话!”


大明这才建立多少年?


这才第一次皇权更迭,就乱成这个样子。


大明,一定要安稳下来!


不能再乱了……


朱允熞见老朱神情哀伤,一时间也心有不忍。


郑重道:“皇爷爷,以后定然不会再有这等事情发生了!”


就算有……老朱应当也看不到了吧……


不过,朱允熞觉得,自己既然坐上了太孙这位置。


便有责任让大明变得越来越好。


这等事情,能不发生,还是不要发生的好……


老朱见朱允熞言辞恳切,不似作假。


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转而又说起了安庆公主。


“你那可怜的姑姑,怕是很难活下去了……”


老朱判断道:“咱了解她,她只怕早已心存死志,在文华殿中,抱着必死的心态,才敢做下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你杀欧阳伦,乃是为了正国法。”


“咱不怪伱。”


“但你姑姑和那欧阳伦之间,感情深厚,留她一个人在世上,怕是难活。”


朱允熞一时默然。


老朱的女儿一般嫁的都是开国功臣,名门之后。


但唯有安庆公主,嫁的是一介平民。


安庆之结局,只怕在他杀了欧阳伦的那一刻,便已经注定。


但欧阳伦有悖国法。


便是再来一次,他也定是照杀不误!


“熞儿,这次过年,咱就不回京师了。”老朱突然说道:“咱要留在阳山之上,给你二哥、三哥他们念念经。”


“只希望他们下辈子能有个好结局……”


权势动人心。


在朱允熞登上太孙之位的时候。


朱允炆和朱允熥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他们绝不可能看着一个比自己年纪小这么多的四弟登上皇帝之位。


明明按照资历、辈分,都是他们在前面!


他们又怎么可能甘心?


只能说世事无常……朱允熞记得一开始,自己可是想要救二哥的啊?


同时朱允熞也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庆幸。


老朱果然还是没有彻底割舍下对朱允炆和朱允熥的亲情。


毕竟朱允炆曾经可是他最疼爱的孙儿!


朱允炆被杀,老朱又怎么可能不心痛?不难受?


如果之前他没有在老朱面前一直表现出哀伤的样子,而是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样。


没有丝毫伤心。


只怕老朱心底就真的会动摇。


要不要把皇位传给其他人了!


比如……燕王朱棣!


别看如今他朱允熞是太孙,更是深得百姓民心。


可只要老朱心里一动摇!有了别的想法!


把他朱允熞换掉,也就是老朱一个念头的事情!


老朱才是这个大明帝国真正的主宰!


相比起来,他朱允熞还是太嫩了……


但老朱这之后,又紧接着说道:“熞儿,你莫要多想。”


“咱给你二哥、三哥他们念经,这是爷孙之情。”


“天经地义。”


“但你却也莫要因此束手束脚,仍要将他们二人的罪行公之于众。”


“令天下人知道,他们二人之所以死,乃是罪有应得。”


“此乃国家公义!”


老朱将两者分得很明白。


感情归感情。


事情归事情。


朱允炆和朱允熥哪怕是犯下了天大的事,也同样是他老朱的孙子。


这么些年的陪伴。


不可能没有任何感情。


但不管老朱和朱允炆、朱允熥二人之间感情如何。


只要他们二人犯下了弑君谋逆的罪行。


就必须处死!


感性和理性,在老朱这里达到了完美的平衡。


这便是老朱的做人之道。


朱允熞深觉,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啊……


“孙儿谨记!”


朱允熞躬身行礼道。


“嗯,你退下吧,京师之事还需要你回去主持大局。”


老朱起身,默默转过身去。


只留给朱允熞一个深不可测的背影。


“皇爷爷保重!”


朱允熞最后深深看了眼这个将大明天下一肩挑之的雄主。


缓缓退出清净宫。


……


“你终于出来了!”


朱允熞刚出清净宫,便被吓了一跳。


侧身一看。


原来是徐妙锦在刚才退出殿外之后,就一直在门口等着。


“咋咋呼呼的,哪儿有点淑女的样子!”


“刚才在皇爷爷面前咋不敢这样?”


眼下只有两人在场,没了老朱在之后,徐妙锦终于恢复了原本的性格。


不似刚才面对老朱的时候一般规规矩矩。


开了下玩笑。


朱允熞神情转为认真:“说吧,你在这儿等我是有什么事要和我说?”


徐妙锦在宫门口等候。


肯定是有什么事要和自己说。


徐妙锦忽然感觉自己有些紧张。


她等在此处,其实是为了请罪,她制止京师之乱,无疑是打破了朱允熞原本的计划。


虽然事情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但在她心里还是在担心朱允熞可能怪罪于他。


真是可气啊……明明自己辛辛苦苦办事都是为了他……现在还得来请罪……


徐妙锦心里又有些委屈。


“昨晚之事,确实是我擅做主张,我知道你原本是想要京师乱起来,你再来收拾残局。”


“只是……我觉得金陵生乱,终归是不好的。”


“于你威望有损,更是让百姓遭殃……所以才自作主张,制止了京师之乱。”


“你如果怪我,我也无话可说。”


徐妙锦说完之后,眼巴巴的忘了朱允熞一眼。


似乎是想从他的表情中,看出点什么。


朱允熞无所谓的笑了笑。


说道:“我怪你干什么?这件事你做的比我好。”


朱允熞毫无架子,承认了自己的失误。


毕竟他也知道,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除了穿越之外,又没什么外挂。


不可能算无遗策,多智近妖。


能做到这一步,已经算是不错了。


他故意让金陵乱,而不做安排,也是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能处理好。


但现在想来,无疑有些用力过猛。


幸好,徐妙锦处置得当。


“以后,我要依靠你的地方还多着呢。”


“走吧,咱们回京!”


朱允熞当先一步,往前走去。


徐妙锦见朱允熞不仅没有责怪自己,反而夸奖了她一番。


心中一甜。


脸上重新绽放笑容。


三步并作两步,追了上去。


与朱允熞并肩而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