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 第三百二十二章 秦淮夜宴,敬酒不吃吃罚酒?

第三百二十二章 秦淮夜宴,敬酒不吃吃罚酒?

作者:姜阿山小树 返回目录

夜。


秦淮。


殿试之后,秦淮河畔越发繁华,因为这些时日,除了那些将要离京的考生在最后关头抱着体验的心态来感受一把外。


朱允熞也将今年科举的进士宴放到了秦淮河畔。


而原因,则是因为朱允熞暗中开办的青楼开张了。


上一次朱允熞考察之后,张罗了数十上百个来自倭国的妹子,以她们为骨干,还有一些西域美人,培训了一番后。


便准备开门做生意。


毕竟可是日进斗金的生意,就算是朱允熞也眼红。


同时更是可以达成自己的一部分政治目的,也就是增加大明人口的目的!


以京师为风潮,想必日后大明的百姓对于外国女子,抵触会少很多。


也就可以多多为大明百姓娶媳妇,多增加人口,多增加劳动力了。


但今晚的主题,却并非是在这群新取的进士身上,这些刚刚进入大明朝堂的新人,不管是谁都需要一段时间的历练。


真金还需火炼。


唯有经历了各种历练之后的人才,才是大明所需要的人才。


这场宴会,共分为两侧。


一侧是新取的进士以及一众文官。


而另一侧,则是武将。


朱允熞今晚赴宴的重点,不在文官,而在这群武将!


因为在解决朝堂空虚的问题后,朱允熞就必须马不停蹄的解决人力空虚的问题。


金陵长江大桥必须修建!


不管有什么困难,朱允熞都要让这座横贯南北,长达数千米的大桥在大明的土地上立起来。


从经济意义上,这是贯通南北经济的通道。


从战略意义上,这是打通大明东南西北,让大明政权随之扩张下乡的基础!


需知,在大明皇权是不下乡的。


在乡下一大片皇权的空白之地,解决纠纷往往并不是依靠大明律,而是依靠地方的宗族法。


又或是伦理法规。


这便是为何理学昌盛,而理学又为何有积极意义的一面。


因为理学的存在,规范了道德。


让宗族凝聚成了一股绳,足以应对一切风险,但反过来对内,却又形成了压迫。


这便是其不好的一面。


不过如今朱允熞既然消除了理学,那就要将这片皇权的空白之地,一并管起来。


而古时候皇权的影响力,几乎就等同于消息的传递速度。


越是偏远,越是犄角旮旯的地方,就越是不会有人在意皇帝的命令。


更不会有人去关心什么国策。


上面的命令那是根本一点不听。


俨然像是一个独立的小王国一样,宗族就是其内最大的法。


所以,金陵长桥大桥并不仅仅只是一座桥那么简单!这是一个真正的奇迹,能让所有人认同大明帝国的奇迹!


能够产生民族自豪感。


更是能够让朱允熞所象征的皇权,尽可以的扩张出去,扩散到大明的每一个角落。


但人力的问题,又岂是这么好解决?


现在大明的人口数量是一定的,短时间内不可能改变,而从国外进口劳动力也不现实,现在大明的船只光是运货收割倭国的财富都还来不急。


怎么有能力运输劳动力?


所以朱允熞能打的主意,就基本只集中在了一些原本可能闲置的人力上。


而卫所军队,以及原本的旧军队,就成了朱允熞的目标。


旧军队中,大部分人都是青壮,正是上好的劳动力,若是闲置在哪里,显然极为浪费。


只要大明的军队战斗力不变,裁汰一些旧军队也不成问题。


这是朱允熞早就确定好的方案,只是新军的建设一直没有完成,直到现在,朱允熞才准备开始逐步进行。


朱允熞的打算,是先期裁撤二十万的旧军队。


将这些卫所青壮全部拉去给他修建金陵长江大桥,以高工资养着,培养成优良的工人。


日后也可以帮大明修建各种庞大的工程。


毕竟相比起军队,大明现在需要并不是一只数量庞大到用不完的无敌陆军——毕竟本来就已经近乎无敌。


而是一只能够完成各种任务的工人队伍!


今晚,朱允熞便是来给这些武将放出风声来的,只要有武将听懂了自己的意思,等明日早朝的时候提出来。


朱允熞便可以顺势推行这项政令。


可宴席上,不管朱允熞如何暗示,竟然没有一个人搭他的话!


冯胜、傅友德、蓝玉,这些将领,统统没有一个接话的人,同他说话倒是没事,可一旦到了关键的节点,就不约而同的选择沉默。


朱允熞试探了几回之后。


才明白过来,这些人是打算敬酒不吃吃罚酒!


这些武将们知道自己的权势都来自于军队,而朱允熞削减军队数量,自然无疑是实打实的削减到了他们的权势。


不管战力有没有变化。


军队的数量削减,那么能够安插将领的位置自然也就少了。


不仅他们子孙后代的位置不好安插了,他们自己的位置也要随之降低。


毕竟人数更少,那么需要的将领自然也就没那么多了。


他们自然不会愿意做这等自断手臂的事情。


但在朱允熞设想的大明之中,却并不需要这么多的大明军队,本土的大明军队根本不需要这么多!


在海外,更多用的是外籍军团和大明军队的混编。


讲究的是用一个大明士兵,撬动十倍于自己的外籍军团,用外籍军团帮大明打下一片一片殖民地。


大明距离海外路途遥远。


若是真的用兵,风险反而极大,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在一场疾病中全军覆没。


不如就地启用外籍军团。


而大明本土的新军,主要便负责守卫大明的国土,以及震慑大明周围的小国。


但那时候,大明周边的小国全都早就被朱允熞以经济手段控制。


又怎么会有和大明为敌的机会?


所以这军,必须得裁撤一部分!而不管是谁反对,都不管用!大明的军队必须要朝着简而精的方向发展!


而这其实也是由大明的地势所决定的。


周围尽是高山和草原,万里无敌,而万里之外又太过遥远。


大明要修路到万里之外。


那可不知道得猴年马月去了,所以大明陆军现在除了北元、吐蕃、安南这些之外,几乎没有可以扩张的地方了。


并且以大明的地势。


未来陆军的位置将会越来越尴尬。


发展海军,将会是大明未来长久不可更改的国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