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 第三百三十一章 金陵长江大桥开建!浩浩荡荡!

第三百三十一章 金陵长江大桥开建!浩浩荡荡!

作者:姜阿山小树 返回目录

将诸多杂物处理完成之后。


朱允熞自觉已经完成了一切前置准备,如果说是在游戏中的话,那就相当于是完成了前置任务。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


等待金陵长江大桥修建完毕,成为大明第一奇观。


大明之国民,获得前所未有之凝聚力。


大明之经济,获得前所未有之流通性。


大明之政权,获得前所未有之影响力。


可谓是好处无穷。


于是,随着朱允熞一声令下,本就已经做好修建准备的金陵长江大桥,便开始正式修建。


而此时,方才不过四月中旬。


数十万人,浩浩荡荡奔赴长江,就在这金陵城外,将要修建起一座贯通南北,横跨天险的大桥!


这场面是何等的宏大?


朱允熞为了亲身感受,还特意带着徐妙锦一同去往被称之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幕府山登高望远。


幕府山是一座位于长江南岸边的丘陵山脉,西起上元门,东至燕子矶。


恰恰好好,可以看到正在修建的金陵长江大桥。


天清气朗,清风拂面。


朱允熞站在山巅远望万里长江从山下奔腾向前。


远眺山下。


平畴旷野,江面无垠,气势夺人。


朱允熞忽然心生出无限豪情,已经开始想象到,修建好这座金陵长江大桥之后大明的盛况。


更甚至于,大明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后,这座桥仍然屹立在此。


无数人缅怀过往,都会提起他朱允熞的名字。


此乃前所未有之功业!更胜于无数帝王!


但在朱允熞一旁的徐妙锦,却面色担忧,眼望着这长江天险,浪涛汹涌。


忍不住说道:“殿下,此长江之天险,声势骇人。”


“虽技术研究和制造局已经制定好了完善的方案,但难免会出现意外。”


“到时候,若是死上一两个人,只怕其他劳工都会心生畏惧。”


“甚至会有所不满!”


“殿下还需注意这些方面,及时疏导劳工情绪才是啊……”


徐妙锦甚是担忧,她虽然已经尽力帮朱允熞完善施工的方案,但这个时代人力、物力有限。


有时候,便不得不用劳工的命去填。


非常危险!


想要建造出金陵长江大桥这般巧夺天工的大桥,不死上一些人,便是徐妙锦自己也不相信。


但这时候的朱允熞,却没什么太多心思去听这些。


完美的方案,本就不太可能存在,便是长城,也有孟姜女哭长城这样的典故。


为了千秋万代,必要的牺牲,在所难免。


便是朱允熞前世,也不得不让年轻人牺牲自己的一生,为国家做贡献。


现在的大明,更是在所难免。


朱允熞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高劳工的待遇,让每一笔补偿的款项,能落实到牺牲之人的家人身上。


这些都是为大明功业付出过的功臣!


朱允熞自不会让这些人寒心!


徐妙锦所说的这些东西,朱允熞早就考虑过了,所以他并没有搭话,而是指着远方浩浩荡荡奔赴长江的数十万劳工。


说道:“今朝有数十万劳工。”


“来日,更将会有上百万劳工在此,为大明修建金陵长江大桥!”


“这些人,不仅仅是劳工,更是拉动大明经济的支柱!”


“同时也是为大明发展立下血汗功劳的功臣!”


“你看,从这个地方,将会兴起一座横跨长江的大桥,到时候,便是从这里望过去。”


“也只会感觉到这座大桥的无比庞大!”


“更是能深刻体会到大明之国力!届时,试问天下谁人不归心,又有哪国使者看了,不吓的失魂落魄?”


朱允熞满是激动。


用手指着将来会要修建的大桥的地方,仿佛这里已经出现了一座横跨南北的大桥。


就好像是他亲眼所见一般。


能将其生动形象的描绘出来。


徐妙锦听着朱允熞所描绘的远景,心中也不由激动,若是当真这么一座大桥完工。


只要是看过这座大桥的人,只怕都会坚定的归心大明。


别看大明建国二十余年,但天下间,未曾归心大明的百姓,却可以说是多不胜数。


大部分百姓,都并不在乎当今的朝廷到底是谁。


就算是换了一个王朝,对这些百姓来说,也是一样的生活,不会有太大变化。


该是农民的,仍然是农民。


该是奴隶的,仍然是奴隶。


他们又何必在乎当今的朝廷是谁?又何必在乎当今的天子皇帝是谁?


说不定直到现在,大明的偏远地区,仍然有弄不清楚年号,乃至皇帝是谁的人。


而且还是一抓一大片!


可随着金陵长江大桥修建完成后,事情就会发生根本性的逆转,一座超出时代的大桥,一个宏伟到了极点的奇观,最是能让人感觉到何为震撼!


而在这种震撼之中,他们才能体察到,身为大明子民的好处。


更是能体会到,身为大明子民的骄傲!


特别是,当一个个外国商人、使者亦或是百姓,来到大明京师,看到这么一座大桥。


用惊艳的语气发出感叹时。


大明京师的百姓用看土包子的表情和语气,轻蔑的说一句:当真是没见识。


这等感觉,最是能增进人的认同心!


到时候,人人都以大明子民自称,世间便仿佛又恢复到了汉唐之景象,万国来朝,盛世之巅!


徐妙锦不禁痴痴的想着,等到天下盛世的哪一天。


京师中张灯结彩、热闹纷呈,自己同朱允熞一并在皇宫之中,并肩而立,共看着这盛世天下。


那该多美?


只是……事情真的会进展如此顺利吗?


徐妙锦忧患不已。


“殿下,你可曾知道,这数十万劳工之中,不少人对朝廷颇有不满?”


“我在金陵十八坊时曾见过不少来学习技术的劳工。”


“这些人言谈之中,似乎都吐露着一种对朝廷不满的情绪,虽然尽可能的克制着,但这些人似乎都是些粗汉子。”


“藏不住话,也藏不住心里事。”


“所以我能感觉到,他们对朝廷很是不满!”


朱允熞神色一凝,这件事,他居然从未知道,这可是数十万劳工!而且其中还有一大部分是从卫所军队裁汰而来!


这些人原本可是军人!


若是他们心生不满……这绝对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朱允熞心生警惕。


不再如先前一般志得意满,而是开始审慎思考起来,为何劳工之中会出现不满?


朱允熞眼中精光闪烁。


思考片刻之后,露出了恍然之色。


嘴角似乎勾起了一丝冷笑。


缓缓道:“妙锦,你自己先回京师,孤要去劳工之中暗查一番!”


劳工之中尽是糙汉。


徐妙锦自然不便同行。


随即,朱允熞便和锦衣卫指挥使宋忠一起,前往劳工所在之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