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 第三百五十一章 加练新军!继续裁撤旧军!

第三百五十一章 加练新军!继续裁撤旧军!

作者:姜阿山小树 返回目录

在经历晋王事变之后,朝堂逐渐变得平静。


朱允熞也开始尽可能的让朝堂恢复生气,保证时局稳定的同时,不断增加大明的底蕴。


增强大明的潜力,藏富于民。


一连三个月,朱允熞都没有开展任何大动作,于是乎,时间就这么来到了七月中旬。


炎炎夏日已经过去。


天气开始转凉,连续几场冷雨落下,秋高气爽。


让朱允熞感觉自己又活了过来。


一整个明朝,都处于极端气候的笼罩之中,热的时候,当真是热到了极点。


今年夏天,又不知道多少地方糟了干旱。


尤其是陕西一带,远在唐朝之前,关中一地乃是天下沃土,最为重要的产量基地。


秦朝、汉朝、唐朝都是靠此成就的霸业!


但自从唐朝之后,关中便不复之前的强势,反而是江南之地取代了关中,成为最大的产粮基地。


这也是为何出身南方的老朱能够取得天下的重要原因。


要知道,大一统王朝之中,从南方开国的君王,就老朱是独一份!


这固然和老朱的能力分不开关系,可和气候的变化也不无联系。


连年干旱不断,水土流逝,陕西布政司已经连续几年糟了灾,只能从外地调取粮食过去。


日后,李自成之所以能建立大顺,和陕西的环境更是有很大关系。


就连现在如此昌盛的大明,陕西也是连年遭灾,百姓生活的不甚如意。


换做崇祯那时候,自然更是在水深火热之中。


根本就活不下去了!


不当流寇,还当干什么?


造反和不造反,两者无非是什么时候死的问题!甚至,可能造反还能活得更久一些!


所以朱允熞在这个夏日,一直在督促地方兴修水利。


朱允熞之所以给他们发行债务的权力就是让他们去兴修水利的,并且朱允熞更是将兴修水利这个要求当做了对官员的考核。


在乌纱帽的激励下,所有地方官员自然是积极上马。


各地大修水利。


但问题,却也是多多,光是朱允熞处理的,就有许多地方发行债务之后,不用做兴修水利,而是挪作他用。


又或者是发行债务过多,超出了当地的偿还能力。


甚至还有直接将这笔钱塞进自己腰包的!


如此事件,简直是层出不穷。


朱允熞光是派去各地抓人的时间,就在了一大半!


但即便如此,朱允熞仍是要继续兴修水利,因为唯有旱涝保收,才是将百姓从田里解放出来的关键!


大明其实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农民去种粮食。


问题的根源,还是在粮食产量过低,并且往往三年时间里,只有一年粮食是正常收获的,其余两年,都或多或少的出现歉收。


甚至是颗粒无收的都有可能!


不过兴修水利,终归还是长久之计。


朱允熞现在对劳工的需求巨大,于是在三个月之后,朱允熞自觉时机已经合适,便开启了新一轮的裁撤旧军,编练新军的举措!


于是朱允熞便叫来蓝玉、冯胜、傅友德三人。


问询道:“孤打算再裁撤二十万的旧军,同时加练五万的新军。”


“你们可有什么主意?”


军务处的大臣,便以这三人为主,以前还得多上一个徐辉祖,但现在徐辉祖和郑和一样,远在海外。


从陆军变成了海军。


自然是不可能再出现在皇宫之中。


几人听到朱允熞还打算继续裁撤旧军,不禁感到震惊。


面面相觑。


冯胜更是当即劝说道:“殿下,大明疆域辽阔,若是军队太少,只怕是震慑不了有心人!”


“之前少了二十万旧军,于大明而言,倒是没有大碍。”


“可如今再少二十万旧军,只怕是会影响大明原本的安定!”


“还望殿下三思!”


而蓝玉、傅友德也同样有所隐忧。


但朱允熞却说道:“孤知道这里面有难处。”


“但大明如今各地都修建起了国道,以往对于卫所军队的布置,说实话,已经过时。”


“大明的防卫力量,其实是有所剩余的。”


“只是各地卫所的位置,需要变动。”


“而你们几位都是老将了,通于军伍之事,当能想出个完全的法子。”


朱允熞的意思很简单。


这件事必须能行,没得商量,你们只需要拿出一个适合的方案就行。


只不过朱允熞这次的态度也没有那么强硬。


如果当真没有合适的方案,朱允熞也可以选择延后。


“这……”傅友德沉吟片刻,随后说道:“殿下,五万新军,战力是否可比过往的二十万旧军?”


说实话,即便是现在。


大明新军的战斗力,在很多将领眼中都是一个谜。


就算是统领过新军的蓝玉,也同样如此。


到目前为止,还没人知道大明新军战力的上限!


朱允熞想也没想,直接说道:“普通新军的战力,大约相当于十万到二十万之间。”


“但如今新军的枪械更新,技术研究和制造局又有新的突破。”


“只要等这批枪械更新下来,战力远超二十万!”


射程的增加,代表的是战斗力的巨大提升!


原本可能只有一百米甚至五十米左右的射程,现在陡然扩升到三百米甚至五百米之远!


新军的战斗力又如何能够不增加?


傅友德听后,又沉默了半晌,方才说道:“殿下,我或许能想出个办法,帮殿下替换掉这二十万旧军。”


“只是,却需要殿下耐得下性子来。”


“莫要心急才是。”


傅友德的话,顿时让朱允熞眼前一亮。


自从经过了上次心急的教训之后,朱允熞已经将自己的目光放到了更遥远的长线。


自己年纪才多大?


没必要非得急于求成,慢慢来就是!


“耐心?孤有的是耐心。”


“不过,你可得拿出个完善些的法子,否则这旧军裁撤下来,千万别再闹出上次劳工营的乱子来才是!”


傅友德连忙保证。


道:“殿下放心,臣自然会同其他将领商讨。”


“还请殿下等待好消息便是!”


朱允熞疑惑的看了傅友德一眼,不知道这家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不过既然他说有办法。


那相信他一次,又何妨?


等新军加练起来,别是二十万的旧军,便是五十万,到时候也完全可以裁撤掉!


大明的陆军,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人。


海军,还有高精尖才是大明军队的发展方向。


大明的陆军只需要拱卫边疆即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