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 第四百一十三章 规制!给大明立规矩!

第四百一十三章 规制!给大明立规矩!

作者:姜阿山小树 返回目录

听到朱允熞的要求,礼部尚书詹微顿时面色一白。


操办太孙殿下的登基大典,看似是一个有功的事情,但实际上,这是太孙殿下对他圆滑的处事方式不满。


让他必须倒向太孙殿下这一边啊!


而且太孙殿下的要求,着实有些复杂,要大操大办,要万国来朝,更是要万邦皆服。


如此一来。


必须要展现出大明朝前所未有的威仪。


这着实不是一个好办的差事!


一个不小心,怕是脑袋怎么掉了都不知道的!


詹微冷汗岑岑。


但心中却知道,自己这时候万不能犹豫半刻,于是当即说道:“是,殿下。”


“臣定然会拿出一个让殿下满意的章程。”


“不会让殿下失望!”


听到这话,朱允熞的神情方才缓和下来,尽管朱允熞尚未登基,称不上少年天子,但如今朱允熞的权势却同天子无异。


甚至可以说,比许多少年时期便掌权的天子还要强势许多!


并且还带着几许少年人的锐气!


前几年,朱允熞休养生息,便是在养一股气!一股无匹的气势!


借此彻底改变大明!


让大明在朱允熞手中走向最盛大的辉煌!


今年方才不过十二岁的朱允熞,只要身体不出大问题,不放纵自己,定然能够活上至少六七十年。


但朱允熞却知道。


人的一生,并非是一直都在走上坡路。


有些事,就该趁着自己还有少年意气的时候,去完成!去解决!


而等到中年之后,越发成熟稳重,政局越发稳定。


方才是大明朝彻底爆发的时候。


但到了晚年,朱允熞便是再有心,也无力去操心太多事情。


毕竟,人在少年时,总是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体内仿佛有着用不完的朝气。


连带着整个大明朝,也会呈现出无尽的朝气!而若是等到朱允熞年老之后,整个大明朝便会不可避免的带上一丝暮气!


到时候,再改变……便来不及了!


只可惜老朱病倒的事情,打乱了朱允熞的计划,让朱允熞不得不提前出山。


但世间之事,又岂有圆满?


又怎么可能没有变化?朱允熞如今既然决定亲理朝政,那么便自然要让大明朝着最好的方向前进!


但凡是有些许不对的苗头。


都要直接从根源斩断!绝不姑息!


“来人,给孤传锦衣卫指挥使宋忠!”


提前登基之事虽然被朱允熞否了。


但问题的源头,却还没有解决。


朱允熞这次,便要直接一起给他解决了!让这些人不敢再显露一丝阴暗的心思!不敢再给自己惹麻烦!


很快。


锦衣卫指挥使宋忠便走进奉天殿。


跪地觐见道:“参见太孙殿下!”


朱允熞点了点头。


随后说道:“起来吧,说说看,前几日孤让你去查的事情,有没有结果了?”


“在京师之中传孤要提前登基的谣言也就算了。”


“今日竟然在朝堂之上,也敢劝孤提前登基。”


“简直是胆大包天!”


“可有查出来,到底是谁在背后指示?!”


随着朱允熞的话,朝中大臣纷纷回过神来,好奇的打量了刚才劝进的言官一眼。


他们还好奇,到底怎么回事。


怎么突然就有人劝殿下提前登基了。


原来是背后有人在指示!


甚至这则谣言,已经传到京师之中,只不过还没有大范围传播开来,所以朝中的大臣也暂时并未收到消息。


更是没能明白为何方才朱允熞要大发雷霆。


现在方才懂得,原来提前登基,是针对太孙殿下的阴谋!


“回殿下!”


锦衣卫指挥使宋忠立刻说道:“经过臣数日来的调查。”


“已经发现了谣言的源头。”


“是……”


只是此时,锦衣卫指挥使宋忠却变得吞吞吐吐起来。


似乎在奉天殿中。


在文武百官面前,不好禀告。


但朱允熞却直接强硬的说道:“说!”


“不管是谁!都给孤说出来!”


文武百官也不由得好奇的看了眼宋忠,到底是谁,让宋忠如此难以启齿?


想必在其背后,定然是一个身份地位尊崇之人!


“殿下。”


“此次提前登基的谣言,乃是从一众藩王府中传出!”


“而且……并非一个两个!”


又是藩王!


朱允熞顿时大怒!一拍桌案!


将桌上的奏折摔到地上。


大发雷霆!


“又是孤的这些好叔叔!”


“这大明朝是怎么了?到底谁是太孙!谁是君!谁是臣?!”


朱允熞暴怒起身。


一边往下走着,一边说道:“一个个仗着自己是孤的叔叔,就以为孤不敢拿他们怎么样?!”


“孤已经待他们极为宽厚!”


“便是再大的过错,孤也只是轻拿轻放!”


“可瞧瞧看。”


“孤的这些叔叔们就是这么对待孤的!如今这大明朝的规矩,也是时候改一改了!”


“不能让别人说咱大明朝是没规矩的朝!”


“君就是君!臣就是臣!”


“不管你是什么亲王!公侯!在孤面前,你就得恭恭敬敬的候着!”


“储君的威仪,皇帝的威严!断然不能滑落!”


“孤知道,现在这大明朝,当真是君不君,臣不臣的样子,有些长辈,以为自己身份尊崇,自恃功劳,以为自己和皇爷爷称兄道弟。”


“就敢拿长辈的身份来压孤了。”


“就敢在孤面前放肆了!到处动一些小动作!”


“这大明,到底还有没有规矩了!”


朱允熞声色俱厉,一句句让满朝的文武百官不敢抬头,纷纷颤抖不止。


太孙殿下。


这是要给大明朝立规矩啊!


过往的时候,因为老朱素来随和,也不称朕,更是和不少开国功臣称兄道弟。


而大明朝的藩王,因为是太孙殿下的叔叔。


所以很多时候,犯下过错,太孙殿下都是轻拿轻放,可这一次,却似乎是真的忍无可忍了!


但其实。


这一幕,只不过是朱允熞和锦衣卫指挥使宋忠早就商议好的双簧。


朱允熞就是要在朝堂之上大发雷霆。


就是要骂一骂这些不守规矩的老臣!让他们别以为自己是老臣就可以放肆!


现在的大明不一样了!


朱允熞就是要给大明朝立规矩!


让皇帝的威严至高无上!


而不是随便一个藩王和公侯就敢对朱允熞指手画脚!


在私下怎样,是朱允熞自己的私事。


但在朝堂之上,在朝野之中,但凡只要敢对朱允熞有所不敬,又或者是胆敢针对朱允熞做一些小手脚。


朱允熞绝对不会轻饶!


“殿下所言极是。”


“大明建国三十年以来,规矩混乱,藩王各个放纵无比,仗着自己的身份胡作非为。”


“甚至胆敢将殿下不放在眼里。”


“这种没规矩的事情,放在历朝历代,都是不可能出现的!”


“如今大明国力蒸蒸日上,正是该整治一下这种乱象!”


“凡是公侯、藩王,见到殿下,必须行大礼!以彰显对储君的尊重!”


“同时,朝中的官制也要着重遵守。”


“早朝的礼节,更是要严格遵守,不能有丝毫疏忽!”


眼见朱允熞发怒,杨士奇也立刻站了出来附和。


心中也觉得太孙殿下所言极为有道理。


如今的大明,未免太没有规矩了些,而皇帝的威仪,向来是重中之重,没有威仪的皇帝,就无法让人从心底感到敬畏!


权力,本来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仪式!


也就是礼!


如今的大明,礼制混乱,朱允熞辈分又小,一个个开国功臣和一个个叔叔辈的藩王,都不把朱允熞放在眼里。


甚至胆敢明目张胆的针对朱允熞。


根本不怕朱允熞生气,毕竟他们都是长辈,朱允熞一个小辈,又敢拿他们怎么样?


也不过就是轻拿轻放罢了。


损失根本不大!


一个心思的就给朱允熞添堵!


仔细算下来,如今光是朱允熞的叔叔辈,就足足有十多二十个!


而被封为公侯的开国功臣,虽然被老朱杀了不少,但却也不在少数!


这些人当真是丝毫不怕开罪朱允熞。


仗着自己的身份,胡作非为!


朱允熞又如何能够容忍?之前不好对这些人下手,不过是因为当时距离朱允炆和朱允熥的事情太过接近,朱允熞要是贸然下手,未免给老朱留下不好的印象。


所以才数次轻拿轻放。


对这些人宽容到了极点。


可现在随着时间的流逝,朱允炆和朱允熥的事情也过了许久。


朱允熞完全没有这个耐心去容忍这些人了!


所以今日,朱允熞就是要给这些人立一立规矩!


朝中。


尽管今日大部分藩王都不在。


但不少公侯却在现场,听到朱允熞这么明显的警告,自然是深深把头低下,不敢说话。


这个时候再招惹朱允熞,未免太过不智!


分明就是送上去给朱允熞开刀!


“宋忠!”


朱允熞余怒未消。


吩咐道:“去,带着锦衣卫,给孤将这些藩王抓起来!”


“一个个给孤关到宗人府去,反省个几年再说!”


“若是日后再犯。”


“就统统给孤去海外,让伱在海外当王爷,让你嚣张个够!”


“一辈子也别想回大明!”


朝中文武百官顿时心头一凛,这可是极重的惩罚了!


若是有得选。


又有谁不想在大明京师里面待着享福?如今的京师之繁华,可以说简直都是天上仙境了。


和大明京师相比,海外的环境简直同穷乡僻壤差不多!


便是权势再高,不也和流放差不多?


而且还要受到出海司的管制!可别以为在海外就能肆无忌惮了,若是没有出海司和大明的海军撑腰,在海外当个王爷都还要提心吊胆的!


这才是真正的性命受制于他人之手!


朱允熞到时候想要拿捏这些王爷,便是再轻松不过的事情!


“是!”


宋忠当即领命。


杀气腾腾的转身离去。


朝中大臣心中顿时明了,这下,怕是不知道又有几个藩王要遭罪了!


而这,就是他们不守规矩的下场!


太孙殿下这是在杀鸡儆猴,提醒他们,将来的大明朝想要过得好,就必须要守规矩!


不止皇帝陛下不能惹。


太孙殿下同样不能惹!


尊卑上下,以后必须得分清楚了!


“退朝!”


朱允熞大手一挥,直接转身离去。


只剩下一群还没缓过神来的朝臣,纷纷大口大口吸着气。


太孙殿下一怒,给人的压力着实是太大了!


……


大明。


京师。


肃王府。


门外,锦衣卫指挥使宋忠带着一众锦衣卫包围了整个府邸。


一挥手,便是数十个锦衣卫一拥而上!


门口肃王府的守卫想要阻拦。


大声呵斥:“站住!”


“你们知道这是谁的府邸吗?就敢擅闯!”


“这可是肃王的府邸!是当今陛下的儿子!更是太孙的叔叔!”


“你们锦衣卫难道就不怕太孙责罚吗?!”


宋忠只是冷冷的笑了一声。


太孙殿下要整治的,就是你们这些叔叔!


“给我抓人!”


一众锦衣卫如狼似虎,直接冲了进去。


三两下的功夫。


就将肃王从府邸之中抓了出来。


而就在同时。


京师之中,并非只有肃王府前出现了大批大批的锦衣卫,更还有代王、鲁王、蜀王!


此次京师之中,之所以会出现朱允熞要提前登基的消息。


便是他们的手笔!


尽管这件事未必能给朱允熞造成大麻烦,但能给朱允熞填填堵也是好事。


毕竟朱允熞让所有藩王返京。


这等削藩的举措,着实是得罪了所有的藩王!


而且这些藩王更是仗着自己是朱允熞的长辈,笃定朱允熞根本不敢拿他们怎么样。


只是他们却没有想到。


朱允熞这一次却是下定了决心,给大明朝立下规矩!


什么长辈!


在皇帝和储君面前,就只是臣子!


君就是君!


臣就是臣!


要懂得尊卑上下之分!


而但凡是不懂的人。


统统都只能被朱允熞逐放出海,去海外的殖民地当大明的王爷!


原来老朱的那一套规矩。


在朱允熞这里已经过时了!不管用了!


以后的大明。


要遵从的,永远都是朱允熞立下的规矩!


没有人能够违抗!


自此之后,那种和皇帝之间可以称兄道弟的日子结束了!以后的大明,臣子就是臣子!皇帝就是皇帝!见了面,就必须行大礼!


搞清楚上下尊卑!


君臣之间,如同父子!


只有自上而下。


没有自下而上的说法!


君要臣死。


臣便不得不死!


这方才是大明的皇帝和臣子之间的关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