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 第四百三十章 新的大明律!老朱的点醒!

第四百三十章 新的大明律!老朱的点醒!

作者:姜阿山小树 返回目录

但这新的大明律想要推行,却当真是困难重重。


并且是真正的困难!无穷的阻力!


因为这一次,才是真正的大明的官员身上割肉!真正触碰到了所有官员的核心利益!


不同于之前迁移豪强以及百姓开荒的事情。


就算是再苦,那也是百姓苦。


就算是再难,那也是豪强难。


而不是大明官场的官员难!所以不会有人真的一脑门子心思去反对朱允熞,更不会诚心让朱允熞为难!


但现在不同!


这是朱允熞真正在拿刀子来割他们的肉了!


大明律,限制的是谁的权利?


正是所有官员的权利!


朱允熞想要在这一部明文法典之中,彻底限制官员的权利,规定职权之外的事情,一律不准!


特别是地方官员。


朱允熞更是要求彻底取消大明县级官员滥用私刑的权利,凡事必须通报大理寺。


再经刑部核查!


这对于地方的官员来说,简直和拿着刀架在他们脖子上有什么区别?


要知道。


现在大明县令的权利可是很大的!拥有生杀夺予的权利!


虽然必须要上报朝廷,甚至要上报皇帝,才可以对人犯进行斩首。


但下面的严刑拷打,却可以直接要了人的命!


不少犯人,没死在斩首的地方,而是死在了牢狱之中!


阴暗潮湿的监牢,不知道葬送了多少无辜百姓的生命!


毕竟被关进监牢之中的百姓,其实很多都不是真正犯罪的百姓,而是普通的百姓!不然历朝历代也不会经常大赦天下了!


就是因为死在监牢之中,死于私刑的无辜百姓实在是太多!


私刑泛滥,这不是明摆着会制造无数冤假错案吗?朱允熞自然不能允许这种陈旧的规矩继续在大明蔓延了。


严刑峻法,绝对不行!


要动刑,可以,上报朝廷!决不允许动用私刑!


但这条命令,对于这些官员来说。


却是当真要了命了!


说白了,就是自由裁量权。


因为交通和信息的原因,必须要给予地方官足够的自由裁量权。


但自由裁量权过大,又必然带来严重的腐败。


因为官员想怎么裁量就怎么裁量,哪有不腐败的道理呢?


人性如此!


大家当官都习惯手里掌握这些权利了,现在突然一纸公文,就要将这些权力收走,放到中央朝廷去。


这让大明的地方官员如何能够接受?


哪怕是一些清官,对此也是颇有微词,毕竟将犯人的事情报告给朝廷,无疑是增添了许多道程序。


若是真的犯人在眼前,却死撑着不说。


难道还非得等上面的发话了才能审问他?!


至于朝堂上的官员,虽然这次看上去是地方官府的权利交给了朝堂,但实际上,却是对于所有官员权力的一次削弱!


而且朱允熞的诉求可不止这么一点点。


这简直是要把所有的官员给限制的死死的!反而把百姓的自由,给放大了一定程度!


全面取消路引制度,尽管这个制度在如今的大明早已经是名存实亡。


同时。


对于案件的处理,划分为民事和刑事案件两种。


一些鸡皮蒜毛的小事,交由下面的人处理,特别是一些原本的道德问题,更是不能允许被处以极刑。


并且将刑事案件的级别程度升高。


只要事态稍微严重,便一定会引起上方州府的重视,并且从州府的按察司派人下来。


协助地方官府处理此事。


更是在这次大明律的观念之中,确立了一种观念,那就是让以天下百姓为重的观念!


正式将人命,将百姓的生命,定为最高程度的档次!


朱允熞为的就是真正实现老朱的心愿,让天底下的大明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


不止是衣食无忧!


而是一个尽可能让所有大明的百姓都能生活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之下!


尽管这对大明来说,实在是过于困难。


甚至对于这个世界来说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朱允熞仍是愿意为此去努力。


这才是真正的将天下百姓放在了心中,才是真正为大明着想!


只不过在这个时代。


朱允熞也不可能去追求什么绝对的公平、公正,而是尽可能的达到目前所有达到的极致。


强权,终究才是朝堂的本质!


绝对的权力,才是所有官员的追求!而真正一心为民的官员,终究还是少数!


想要让大明还能继续走下去。


官员手中就必须要有足够的权力,否则大明立刻就会陷入困境,毕竟大明的各个地方还需要这些官员帮忙管理。


所以朱允熞自己的心态也十分矛盾。


既要削减官员手中的权力,但却又不能削减得太过。


否则地方上的官员一旦不干。


大明虽不至于解体,但势必也要陷入一段时间的苦难时期,等待新的官员填充上来。


而朱允熞这种复杂、矛盾的心态。


反映到咨政处。


就瞬间划分为了两派,一派是坚决反对朱允熞的改革,想要继续沿用之前大明律的思想。


另外一派,则是主张变革,但却又不太支持朱允熞在原有大明律基础上做大规模改动。


总体来说,所有的官员对此都偏向于保守。


律法,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不可擅动!


就连杨士奇、夏原吉、杨荣等人,也并不是绝对的支持朱允熞。


毕竟这一次。


朱允熞要动的东西,太多!也太大了!


皇宫。


御书房。


朱允熞看着咨政处大臣们商议出来的结果。


神情很是不满。


自己的诸多提案不仅被咨政处的大臣们集体否决了不说,更是被上奏说教了一通。


让朱允熞如何能不生气?


如何能满意?


但偏偏,面对群臣百官如此统一的意见,朱允熞却是感觉自己有力使不出。


这件事若是只有个别人反对。


那么朱允熞还可以靠着自己身为储君的强权压服众人!


但现在,几乎所有的官员都在反对,那么单单凭借朱允熞自己的权威,就算是这次压服了百官,但是下次呢?


百官心中的不满会越发严重!


大明朝堂的办事效率更是大大降低!现在的大明可正是在高速发展的时期!


若是大明的百官都摆烂了。


谁来帮朱允熞办事?如果这件事不处理好了,就算是换上来另外一批官员,也只会是同样如此。


最根本的,还是让这些官员自己同意!


“或许这件事情……只怕还是得去问问皇爷爷的意见。”


朱允熞正在发愁之际。


不由得想到了老朱,这件事,或许老朱会有办法。


毕竟老朱当皇帝的岁数,可比他朱允熞年纪还要大上很多!


朱允熞只要有不懂的事情。


去找老朱商量商量,说不定就能解决。


………


大明医院。


朱允熞直接来找到老朱。


向对方求教此事。


和老朱将此事说明白之后,朱允熞眼神之中第一次有了一丝挣扎。


问道:“皇爷爷,你说,难道孙儿我真的做错了吗?”


“皇爷爷让我以天下苍生百姓为重,孙儿照办了,但难道这些官员,就当着心里没有一点点百姓吗?”


最让朱允熞难受的,并不是百官的反对。


而是就连自己看好的心腹大臣,杨士奇、夏原吉等人,也纷纷反对。


并且还反过来劝说朱允熞。


这让朱允熞如何能够接受?


但思来想去之后,朱允熞还是明白了,杨士奇、夏原吉他们,并不是于谦,那位真正保住了大明天下,为大明续命两百年的臣子!


在于谦的心中,这天下不仅仅是朱家的天下,更是大明百姓的天下!


是真正在心头将大明百姓的位置调到了和老朱家的皇位一样高!


但是在杨士奇和夏原吉他们心中,这天下,是老朱家的天下,这天下,同样也是百官的天下!


百官辅佐朱家的皇帝,自然而然就要从皇帝手中分权。


获得权力。


否则,官员为何要维护皇帝?为何要遵从圣旨?


这是根本的不同!


但天下间的于谦又何其之少?这世间,又怎么可能容得下于谦这样的人物?!


皇帝这个位置,本就是私心的极致!


将天下大权收揽于一身!


再将权势分于百官,让百官替自己监察天下!这便是所谓的家天下!


但现在。


朱允熞的想法,却出现了分歧。


因为自始至终朱允熞始终没能改过来自己的老毛病,那就是心中的法治意识太强!


毕竟朱允熞来自后世。


和这个世界之间,始终还是会有一些隔阂。


哪怕朱允熞这些年已经尽可能的融入这个世界,融入这个时代,心中更是知道,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很多时候其实并不符合大明的实际情况。


但在心底,朱允熞却始终还是觉得自己才是对的!


这是一种坚守!


对自己心底良知的坚守!


“熞儿,你要记住,朝中的官员,大多时候反对,并不是反对的你的某个政令。”


老朱开导道:“而是反对的伱某种期望!”


“是你这种期望,势必同百官之间水火不容,所以他们才会阻止!”


“而且是非阻止不可!”


“就算最后不得不答应了你的要求,将这件事办到,但因为这次强烈的阻挠,你日后便不会再想要继续推行你原本想要做的事情。”


“这是百官和皇帝之间的一种博弈!”


“你必须习惯他!”


“并且将这种博弈,试做常态!百官和皇帝之间,无时无刻都在博弈!”


“但同时,却也在无时无刻的合作!”


“作为皇帝,最重要的,就是在这场博弈之中,找到输和赢的平衡点!”


“不一定要要自己大获全胜。”


“记住,你需要的是一种处于合作与对抗之间的平衡!”


“让大明的官员知道,你朱允熞是有能力解决这件事,有威望解决这件事,但你却会顾忌大明百官的颜面和尊严。”


“选择退让!”


“唯有给了他们足够的尊严和体面,作为皇帝,作为储君,你才会得到足够多的尊严和体面!”


老朱的话,可谓是字字珠玑!


朱允熞听后,陡然开悟!


事情的关键点,根本不在这件事情的本身,而是在于朱允熞的态度!


朱允熞的态度让百官感到寒心,让百官以为朱允熞不再需要他们,甚至说打算不断削减他们的权力,替换掉他们!


这种态度,才是百官真正反对的地方!


朱允熞的期望,无非就是想要用律法,彻底取代地方官员,让地方官员成为只会说话的律法!


但这是百官所想要看到的吗?


并非如此!


所以他们才要同朱允熞对抗!而且是不顾一切的对抗!因为唯有如此,才会让朱允熞放弃这种不切实际的主意和打算!


而听完老朱的话后。


朱允熞这才能够幡然醒悟,悟到这一层。


老朱在当皇帝这上面,还是胜过朱允熞太多!所差的,无非就是朱允熞那来自数百年之后开阔的视野罢了!


“皇爷爷,孙儿知道了!”


“这件事孙儿定然能够处理好,将一切妥善解决!”


朱允熞神色郑重。


躬身,行了一个大礼,这不仅仅是对自己爷爷的礼节。


也不完全是对皇帝的礼节。


而是对一个师长的礼节!正是老朱,才教会了他如何做皇帝!


朱允熞才慢慢学会了,什么才是一个真正合格的皇帝!


而什么,才是一个优秀的帝王!


毫无疑问,老朱就是一个极其优秀的帝王!


而老朱看到朱允熞开悟,也是十分开心。


毕竟朱允熞的年级并不大,而且还能够一点就通,朱允熞的将来,必然十分可期。


唯一可惜的就是……老朱自己看不到了。


这才是他最大的遗憾!却也是永远不能说出口的遗憾!


他老了。


一个老了的帝王,就该死去。


若是一味的追求长生不老,一味的去追求炼丹成仙,只会让原本鼎盛的大明走向衰败!


死去!


让朱允熞继位!


这才是老朱认为自己真正该做的事情!


待朱允熞走后。


老朱不由得潸然泪下。


眼前,仿佛出现了一道秀丽的身影,身边还带着一个个几岁大小的孩童。


老朱眼睛已经被泪水模糊。


但仍然清楚的知道,那道秀丽的身影,正是死在了洪武十五年的马皇后!


而在她一旁的,则是死在了洪武二十五年的朱标!


还有老二!老三!


“妹子……你再等等我……等我看到熞儿登基。”


“等我再撑完这最后一口气!”


“咱就来寻你和标儿!等到了九泉之下,咱一定要和妹子还有标儿讲讲,这些年来大明的变化。”


“还有熞儿的功绩!”


“让你们在九泉之下……也可以安息!”


老朱一直在撑着一口气!


不是为了别的。


就是为了能够看到朱允熞登基的那一天!


时光荏苒。


眨眼间,又度过了一年,本该死在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的老朱,就是凭着这口气。


活到了冬天!


而窗外,洪武三十一年的冬天。


京师……


开始下雪了。


红绸。


细雪。


微风。


这样的大明……美极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