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 第五百零五章 昭告天下!吾为皇帝!大赦天下!

第五百零五章 昭告天下!吾为皇帝!大赦天下!

作者:姜阿山小树 返回目录

皇城之上。


鸿胪寺的官员,正在宣读着朱允熞继位的诏书。


“洪武三十三年春二月……”


而京师城中的百姓看到皇城之上的情况,也纷纷从家中走了出来。


他们知道,这是他们支持的太孙殿下胜利了!


正在宣读继位诏书!


于是人群开始聚集在皇城脚下,抬头看向身穿冕服的朱允熞,明黄色的龙袍,让朱允熞十分显眼。


看着下方越来越多的百姓。


朱允熞第一次感受到了皇位的重量!


皇帝,并非这么简单!


对朱允熞来说,并非是简简单单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


而是更多的责任!


在此刻,朱允熞越发明白,自己肩上扛着的是九州万方!


是大明朝亿万万的生民百姓!


而在此刻,并非只有朱允熞一人如此感慨,所有人的心中,都有着不同的想法。


更是有着不同的感慨!


燕王朱棣看着自己前方的朱允熞,眼中仿佛还能看到朱允熞只有七岁的时候,那时候朱棣便知道,这小子绝不简单。


可却没想到。


八年的时间过去。


自洪武二十五年,到洪武三十三年,朱允熞竟然一眨眼,成了大明朝的皇帝!


还将大明治理的如此之好!


让朱棣望尘莫及!根本不敢生出和朱允熞争夺皇位的心思,因为他根本没有把握将大明建设成朱允熞的样子!


而在朱棣身旁。


同样是眼睁睁瞧着朱允熞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蓝玉。


依然还记得,朱允熞在七岁的时候,竟然就敢站在仆人的身上,扇自己的耳光!


那个时候,蓝玉便知道,朱允熞一定是一个值得追随的明主!


而朱允熞更是救了他的性命!若非是朱允熞那一个耳光扇醒了他,说不定此刻的他,早就已经成了老朱刀下的亡魂!


哪儿还有机会,看到今日朱允熞登基的样子!


更别说,如今的风光!


军务处大臣,统领天下陆军,成为大明朝数一数二的将领!


这都是朱允熞给他的殊荣!


所以蓝玉才会收敛起自己的性子,不再如之前一般胡作非为,因为他知道,自己这条命是朱允熞救下来的!


更是知道,若非是朱允熞,自己永远只能是一个悍将!


永远达不到如今的地位!


这一切的原因,便是因为他蓝玉跟对了人!跟着朱允熞,方才有了今日的成就!


除了朱棣和蓝玉之外。


在场的每一个人,心中都涌现了许多过往的回忆,杨士奇想着的是朱允熞破格提拔自己,然后在陕西布政司的经历。


翟善想的则是自己仕途不顺,当初身为吏部尚书,却被人操控。


是朱允熞给了自己机会。


让他证明了自己!而随后的卧底之事,更是让他在朱允熞面前立下了大功,日后的大明朝,必定有他的位置!


能伴随朱允熞一起,立下不世之伟业!


但要说众人之中最为感慨的,却还是要数老朱。


轮椅上。


老朱已经虚弱到站不起来,只能被人推着走,可还是坚定的要来参加朱允熞的登基大典。


今日之事,并未给老朱多大的触动。


因为老朱清楚的知道,区区叛乱,根本对朱允熞造不成威胁。


朱高煦和朱高燧想要比肩朱允熞,还早了一万年!


但在此刻。


老朱的心绪却无比的波动,诸多回忆和往事出现在了老朱眼前,那是曾经的一幕幕。


洪武二十五年。


自己最为疼爱并且寄予厚望的儿子朱标在巡视陕西布政司之后染病身亡。


那个时候的老朱,虽然没有表现什么。


可心底,却已经是接近癫狂!


洪武十五年时,马皇后的死,便已经给老朱造成了巨大的心理伤害,而朱标的死,更是让老朱雪上加霜。


心性便得越发极端。


可就是在这个时候,朱允熞却出现了。


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不仅让老朱感觉后继有人。


朱允熞表现出来的孝心,更是让老朱感到甚是宽慰,可以说很好的治愈了老朱的心病。


让他感觉到自己对这人世间还有眷恋。


正所谓,哀莫大于心死,人死而次之,在马皇后和朱标相继去世之后,老朱的心其实就已经死了。


所以老朱从未求过长生。


古之帝王,哪怕是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和唐太宗李世民也避免不了追求长生。


但唯独老朱,从来没想过这方面的事情。


最根本的原因便是在于,老朱的心已经死了,对这人世间并没有多少眷恋,于是自然也就不追求什么长生。


同时也是因为老朱深知这世间从未有什么长生之事。


前车之鉴实在太多,他不愿意如秦始皇一般葬送掉自己的江山。


但好在。


朱允熞的出现,让老朱真正的从心底松了口气。


所以老朱才会让当时只有七岁的朱允熞监国!


而后,八年风雨,经历了不知道多少事情,终于是走到了这一步!


当看到朱允熞登基的时候,老朱便知道,自己此生再无遗憾!


可以安安心心的离去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城下。


突然爆发出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声浪。


还有数之不尽的欢呼。


那是京师的百姓在为朱允熞登基而庆贺。


老朱放眼望去,每个京师百姓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眼中更是充满了崇敬。


朱允熞在百姓心中的威望,实在是太高了!


“这样一来,我也就可以放心了……”老朱能感觉到,撑着自己的那口气,已经消散。


无数的疼痛散去。


剩下的,只有浑身轻松自在。


可这……并非是老朱的身体恢复了,而是老朱不再同死亡较劲!


真正的放松了自己的身躯。


这是……回光返照!


直到此刻,老朱的生命方才是真正步入了倒计时!


可老朱此刻的脸上,却满是自在。


前所未有的自在!


因为大明朝,终究是交到了值得交托的人手中!朱允熞一定能将老朱家的江山,传承千古!


更是能带领大明朝,走向伟大!


皇城下。


欢呼声越来越热烈。


城墙上的文武百官受到感染,也纷纷露出激动的神情。


“我终究是……登基了啊。”


直到这一刻。


朱允熞方才有了实感,明明确确的知道自己登基了。


在奉天殿内,群臣拜伏,并没有用。


得到天下百姓的认可,方才是真正的皇帝!权力来自于秩序!来自于愿意遵守秩序的每一个大明百姓!


只有得到他们的支持。


朱允熞才是皇帝!


才能拥有大明朝最大的权力!


这至高无上的皇权,朱允熞终究是……到手了!


……


奉天殿。


文武百官脸上的激动还未褪去。


但该做的事情,却还要做下去。


现在并不是庆祝的时候。


只见存在感一向不高,在如今的六部之中,地位也基本可以说最低的刑部尚书站了出来。


毕竟在朱允熞手里,就连工部都站起来了。


说道:“殿下,如今既然已经昭告天下。”


“是否要按照惯例。”


“大赦天下?”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刑部尚书是带着答案来的,毕竟自古以来,新皇登基,总是会大赦天下。


而有时候。


因为人力紧缺,朝廷便是随便想个由头,也要大赦天下。


可对于这个事情。


朱允熞却反而犯了难……因为本意上,他是不愿意继续进行‘大赦天下’这个传统的!


因为这不符合朱允熞心中的法治精神!


更是不愿意一些恶人得不到惩罚!


但现实的情况却又完全不同……因为这年头,监牢之中关押着的大部分百姓,从朱允熞的观念来看,其实是无罪的!


甚至很多是被冤枉的!


如此一来,大赦天下也就成了释放这些人的最好选择!


为何古代一直存在大赦天下这个传统?


便是因为皇帝也知道,关押起来的人,大多数都是无辜的,根本就没什么罪过!


反倒是那些真正的罪犯,一直逍遥法外!


这一点,不是靠朱允熞在朝堂之上说两句话,或者下几个命令就能摆平的。


因为司法的问题,在古代根本没法解决!


就算是近代,纵观世界,也是黑帮遍地!一个个帮派闻名于世界!根本拿他们没有办法!


这一点,乃是工业化的弊端。


无从根治。


就算是朱允熞也根本不可能找出多少办法来。


以现在的制度运行下去,大明朝倒是不会有什么黑恶势力,可问题是,冤假错案也一定会多如牛毛。


但要是稍稍宽松下来。


大明朝一定又会面临黑帮遍地的问题,就算京师之中也无法避免。


朱允熞自然不愿意见到这种情况。


朱允熞万万没想到,自己刚一登基,就要面临如此棘手的问题。


但就算是再棘手,这件事也一定要解决!


朱允熞的打算便是两手抓,一边继续沿用古代严刑峻法的制度,另外一方面,严查冤假错案,尽可能减少冤假错案的发生。


至于大赦天下……


朱允熞思考了良久,最终还是决定用一下。


但这个制度。


却只能他自己使用!


想明白之后,朱允熞缓缓说道:“大赦天下倒是可以。”


“但这惯例二字,却是大有问题。”


下方。


群臣百官见朱允熞迟迟不说话,而一开口,便是大有深意。


顿时也回过神来。


杨士奇更是第一个站了出来。


说道:“陛下所言甚是。”


“我大明朝方才不过几十年,有何惯例?”


“前朝之惯例,并不一定便是对的。”


“我朝还需要斟酌之后,再行使用才是。”


“便如这大赦天下,本意是让天下所有百姓享受到新皇登基的恩泽。”


“可赦免那些罪犯,对于那些曾经受到伤害的人来说,是否也是一种不公?”


“诸位。”


“大家都是明白人,在下不如打开天窗说亮话。”


“牢狱之中,有多少人是无辜的,想必大家也不是不清楚。”


“以前咱们没这个条件去追究。”


“是因为每个地方的人手都不足,官员的能力也并不怎么强。”


“所以才会有许多的冤假错案。”


“但如今,我大明强盛起来了,有足够的能力了。”


“在这方面,是否也能稍稍进步一些?”


杨士奇果然不愧是朱允熞的心腹,很快就领悟到了朱允熞心底的想法。


帮朱允熞说出了想说的话。


“我看,杨大人所言极是。”


而等杨士奇说完。


翟善也立刻站了出来捧场。


而得到两位朝中大臣的认可,便是刑部的人一时间也是慌了神,这些话都是实话,可谁让你讲出来的?


你这么说,岂不是显得刑部无能?


但碍于杨士奇和翟善的地位,刑部尚书此刻也只能放眼看着朱允熞。


一边想要看看朱允熞怎么说。


一边解释道:“殿下,杨大人虽然虽然并非虚假,可下面的人判案,并未真的故意去制造冤假错案。”


“实在是能力有限!”


“根本顾不上来啊!”


看到刑部尚书诉苦,朱允熞也没有多说些什么,更没有斥责对方。


毕竟朱允熞也很清楚下面的难处。


在这个皇权不下乡的年代,朝廷实行的是郡县制,虽然如今的称呼发生了变化,但核心却没有改变。


朝廷最多只能管控到县这一层级。


而一个县,少则是上万人,多则是数万,乃至十万。


就靠一个县衙,能管得过来这么多人?


那么大的地盘?


很多时候,其实是根本管不过来!


朱允熞很明白他们的难处,所以也就没有责怪刑部的意思,只是说道:“你所言也的确属实。”


“但却并不代表可以一直这么下去。”


“这次朕登基,大赦天下可以。”


“但日后,便是再怎么样,也不允许大赦天下了,大明朝不需要这种惯例!”


“各地必须严查冤假错案!”


“平时做好事情,自然也就不需要什么大赦天下了。”


“夏原吉。”


“伱给刑部拨一笔专款。”


“让各地主管刑狱的按察司逐级增加人手,多加以训练。”


“日后办案,必须详查!”


听到朱允熞的话,刑部尚书不由得面色一苦。


别看是给刑部钱。


但实际上,却是给刑部增加了责任!


这钱……烫手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