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70章 旨意

第70章 旨意

作者:红酒花 返回目录

按照国际惯例,通常将LEO(近地轨道运力)在30吨以下的称为中、小型火箭,30到50吨的为重型火箭,100吨以上称为超重型或者巨型火箭。


新远二号的成功标志着华国航天从此进入重型时代,有能力组建大型空间站、开展大型无人探测深空的任务了。


这是自阿美、露西亚、欧盟以外的第四个政治实体,也是世界上首个有此能力的私人航天公司(老马的重型猎鹰还没发射)。


同时在可回收、燃料和箭体大小方面,新远二号也是独领风骚创下多个记录。


露西亚航天局和NACA正在捶胸顿足,想不明白新远二号的总师和副总师怎么就被他们放走,而且一回华国就展现出那么大的成就?这一定是体制问题!


下一周的《TIMES》已经披露,将会以林炬作为封面,并已经递交预约申请。


而在互联网上,林炬更是逆着国产厂商挨骂的大潮流硬生生以“林厂长”身份出道。


这自然源于林炬前拖拉机厂主的身份,原来林厂长还是老员工表示亲疏的称呼,现在大家都这样叫。


哈曼德王储同样为林炬表示祝贺,表示一辆他从未开过的手工定制豪华跑车已经从阿伯装上飞机,两天后就将落在新远的地面上。


不过到这里哈曼德王储才发现一個严重的问题:林炬居然没有自己的庄园!


长期以来林炬都住在公司,系统的C级基地包含宿舍,有单人、双人两种,作为BOSS的林炬直接独享一方小楼,极为奢侈。


当然,这里的另一个用途是召集工程师们开会的地方,方便又安心。


但在哈曼德看来林炬实在是过分节俭,一定是将所有钱都投入到了科研中去,要不是林炬竭力推脱他肯定要在当地别墅区买一栋楼王送出去。


林炬自然觉得毫无必要,他孤寡一人,又没有使唤佣人的习惯,公司宿舍就已经是绝佳的住所。


忠心耿耿的职员保护他的安全,也没有人敢进来骚扰,随时随地能看见航天器出厂,还有比这更美妙的地方吗?


至于王储的跑车由于未提前通知就启运,林炬也只好接受,就当收藏件工艺品吧。


别以为手工定制几千万美刀的跑车就是什么完美神器,实际上娇贵无比,发动机可能一千小时就要大修,结构脆弱修理麻烦,没开一个小时就要维护一整天,真的是有钱人的玩具。


说到汽车,林炬拿出了一摞设计简图。


陈均从南方汽车内部找出了很多概念设计优秀同时还具备量产潜力的方案,一应发给了林炬,让他来选择。


之所以这样要求,是林炬想到了后世新品牌常用的套路:众筹造车。


也就是车厂都还没有,先画个方案出来,再造一辆样车,就让用户提前支付定金预约,厂商收了钱才有能力开始量产,最后交付。


整个过程短则一年,长则两年,甚至遥遥无期创始人跑路。


但偏偏就这样还有很多人交钱,林炬也想不通为什么,不过并不妨碍他来照做。


他要选出一个足够有创意、足够漂亮的方案,陈均保证造个不能开的车壳子花不了什么时间几天就能搞定,然后利用太空狠狠地未新远汽车预热。


然后顺势利用自己的名气来众筹造车,不是缺那点钱,主要是现在就开始抓住用户。


既给了新安研发进步的时间,又能以高高在上的态度进入汽车市场。


岂不妙哉?


至于怎么选也很简单,尽量朝后世的发展方向靠拢就行,林炬很快就挑出了一个双门两排的轿跑的设计,看起来就很有流线型质感,而且概念设计也比较完备。


南方汽车还希望将他们原本放弃,又重新燃起希望的2T豪华SUV样车打上去,正好对应两架H1的两次无人发射任务。


林炬也答应了下来,就当是模拟配重对发射任务没有影响,而且子品牌新安的宣传不收钱,是以新远增加持股替代的,但南方汽车的新车是要另外收钱,而且价格不菲:一口价8800万。


这可着实是大出血,南方汽车虽然今年盈利又上升了百分之二十多,但家大业大花的地方更多,这已经足够彰显他们的重视了。


新远二号遥一火箭的一级现在被放进了琼州发射场的2号总装大楼,来自新远的工程师正在对其进行评定,如果没有因为回收产生质量缺陷,实际上不用返厂,在当地就能完成整备,换上新的二级就能发射。


最短周期18天,对于重型火箭来说已经算很快了。


而就在发射后的第七天,新远二号遥二火箭完成厂内测试,运往新远市机场,准备转场。


新远二号遥一、遥二两枚火箭将保持一枚发射、一枚随时可用的状态,交替使用,为载人飞行做验证和准备。


而在三天前,乌兰哈山机场,进步号被吊起,重新安装在图154的机背上。


她已经先飞到新远接受为期一周的检查,然后才会被送到琼州发射场,于6月15日进行首次无人太空飞行。


至于H1二号机团结号,目前还在工厂最后安装调试电气设备,作为备份机待命。


……


京城,航天局连续开了一周的高层会议。


围绕的问题是华国的未来航天工程要做怎样的调整。


新远宇航技术强大,肯定不能排除在计划之外,但怎么参与、参与多少是个问题,而且参与的话又是否靠得住?


涉及到航天这种大事,谁也不敢轻易做决定,所以最后写了两份报告交到最上级。


一份是给外面看的密密麻麻的八股文,一份是简略不到2000字的建议。


上级倒是雷厉风行,也相信老航天的判断,直接给出意见:私人航天用不用?用,但是视技术高度和可信度而定;航天计划调不调整?调整,有加快的方式为什么不调整,但是不许冒进,依然要严格审批;另外航天局可以针对自身技术在世界上所处水平,结合国内优秀民营企业对先进航天序列发起追赶。


翻译翻译,意思就是:新远宇航动力很好,能加速航天计划;至于哪些能参与哪些不能你看着办,你们才是负责的人;还有,努努力提升技术,别继续落后了,缺钱打报告。


对于这个结果航天局已经是欣喜不已,这就是一道圣旨,告诉他们可以加经费的圣旨!


调整航天计划要不要钱?追赶世界先进要不要钱?上级知道,但还是允许,这就意味着今年计划外的预算也是能批的!


2015年的华国,已经开始进入经济和科技双重快速增长的时代,资金已经不再是最大的限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