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乱世:从照顾嫂嫂开始修行 > 二六七 招贤纳士

二六七 招贤纳士

作者:橘猫抱鱼睡 返回目录

九月十三日,嘉平县。


马铠的制作作坊里。


当初离开平庭县的时候,陈墨让耿松甫在夏林建了一个马铠、马槊的武器作坊,但那时是按照五百人的规模打造的。


可是现在骁骑卫达到了近两千,夏林的武器作坊,产能就有些跟不上需求了,因此陈墨只能再建造一个制作马铠的作坊。


昨日张河来禀告,说马铠的样品已经制作出来了,让陈墨过去检验。


陈墨一大早就骑马赶来了。


马铠最先是用来保护辕马的,主要是皮质,后来随着战争的需要,尤其是重骑兵,渐渐转变为了铁甲,整副马铠分为保护马头及躯干部分。


工匠带着陈墨来到了一个桌前。


桌上摆放的便是一整套的马铠。


打造一具马铠,比打造一件明光铠还要复杂,且时间长。


有保护马头的“面帘”,保护马颈的“鸡颈”,保护马胸的“当胸”,保护躯干的“马身甲”,保护马臀的“搭后”,以及竖在尾上的“寄生”共六部分组成。


可以使战马除耳、目、口、鼻以及四肢,尾巴外露以外,全身都有铠甲的保护。


陈墨让张河牵来自己的雪龙骏,在这个过程中,一边询问工匠:“这一套马铠有多重?”


工匠答:“五十斤左右。”


马铠五十斤,骑兵本人的重量加自身盔甲以及各种装备,差不多每一匹作为重骑兵的战马,得负重两百斤以上。


听起来这个负重太大了,但想要组建重骑兵,这个重量是一定要达到的。


给雪龙骏装上马铠后,陈墨牵着雪龙骏来到空地上跑了起来,因为负重有些大,没跑多久,雪龙骏的速度变慢了下来,又跑了一刻钟,就彻底不行了,跑不动的。


陈墨又换了别的战马,结果坚持的时间,都不是太长。


不过陈墨也知道,重骑兵本就不是为长途跋涉用的。


重骑兵的作用,是它的冲击力,能够在战场上冲散敌人的阵型,打击敌人的士气和承受正面的战斗力。


还有就是制造压制的突破,因为它在战场上是在关键的出动的,属于一锤定音的角色。


因此,若是陈墨在耐力挑错的话,那就纯属没事找事了。


而且重骑兵在冲锋前,战马是不披甲的,由驮马或者牲畜运送着马铠,等到需要的时候再穿上。


当然,作为嘉平县打造出的第一件马铠,陈墨肯定不能一点错都挑的。


甲方让乙方画图该图都得十几遍呢。


陈墨当即提出要求。


其一,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适当的减轻一些重量。


其二,初始版本的马铠,会磨伤战马,有些部位也过于尖锐,舒适度不行。


检验完马铠后,陈墨又去了神臂弩的武器作坊。


神臂弩有专属的制造图纸,所以制作起来并不难,作坊搭建好后,就可以开干。


陈墨主要考虑的就是制造成本和时间。


一架神臂弩的成本在两贯三百文。


七人八天还只能造五架。


若是制造一万架的话,加上人工、损耗,还有配套的箭矢等成本,得往五万贯去了。


陈墨最近发了几笔大财,显得五万贯看起来不多,但要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


赏赐、抚恤金发了一大笔。


安抚民心、赈灾,又得支出一笔。


打造甲胄、武器是不是要钱?


战马、兵卒的吃喝是不是也要?


这里支一笔,那里一笔,五万贯就非常多了。


从嘉平县回来后,陈墨当即派胡强回平庭县。


库房里堆积的细盐可以拿来卖了,三州的人口近两百万,若是降价促销的话,完全可以内部销售。


可能赚的不多,但起码是一笔收入,而不是一直总支出.


除了这个外,陈墨打算把韩安娘他们接到虞州来。


他已经和天师军“分手”了,平庭县那边留的人马不多,若是天师军哪根筋搭错非要打他,过个河就到青州了。


而在虞州的陈墨,就会有些防不胜防。


胡强刚离开不久,黄秀就走了进来,把起草好的招贤令,拿给了陈墨看。


“昔我陈侯,自平庭、清庭之间住俢德修武,安青州百姓,以河为界,向西讨伐虞州梁松贼部,为朝廷收地千里,天子致侯,天下皆贺,以定基业。


宣和八年八月,镇抚虞州,南进麟州,且再收故地……短短两年间,我主便横跨青虞麟三州,雄心万丈,为匡扶大宋,讨伐逆贼。


宾客群臣,能走出奇计强军者,吾且尊官,与之分金分土。”


陈墨看完后,称赞了黄秀一下,然后给出的自己的意见:“与之分金金分土修改一下,毕竟是面对全天下发布的,分土太过招摇,惹人注目。”


黄秀点了点头,记下陈墨的建议后,退了下去。


当初陈墨在平庭县的时候,就能吸引耿松甫前来投靠。


现在陈墨掌握三州之地,已经有一定的资本了,若是不好好利用这个机会来招贤纳士,上天都会骂他。


招牌已经立好,招贤令也发出了,陈墨就不信找不到帮他治理州县的人才。


除了招揽人才,募兵扩建叛军陈墨一直没有停,只不过虞州的百姓对陈墨还没有完全的信任,所以报名的人少。


陈墨打算到麟州也开设一个招兵的点。


在冷兵器时代,除了武器装备外,人马的多少,也是极为重要的。



另一边,麟州。


在陈墨的支持下,左良伦在麟州大行诏狱,平日里那些跟他作对,阳奉阴违的人,此时都被左良伦清除了去,就连当地的那些士族富商,左良伦也一个都没有放过。


他知道自己背后的权利来自哪,所以并没有就此安插上自己的人,全都向陈墨上报,由后者安排。


左良伦也知道陈墨养军队要花钱,清楚这些障碍后,他们背后的家族,左良伦全都进行了抄家。


抄家所收获的财产,除了田契发还给百姓,所有借条当着百姓的面给烧了外,其他的,全都封存,运去龙门县。


麟州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在左良伦如此杀伐的狠辣行动下,一些还没有波及到的城县,纷纷倒向了左良伦。


左良伦只对士族太户开刀,不对百姓动手。


所以在百姓看来,左良伦就是一个好人。


麟州的局势,稳定了下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