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重生84:我要上大学 > 第四十九章 百姓苦

第四十九章 百姓苦

作者:躺平青年啊 返回目录

清晨,小雨淅淅沥沥的下着,天空有些阴沉。


杨家庄的小孩们已经起床,准备去上早自习。


几个小孩从家里出来后,呼朋引伴不一会儿就聚了一堆人。


走到还没起床的小伙伴家跟前,朝里面喊道:


“团结,起来上学了!”


杨团结听到同学的喊声,翻身看了看窗户,发现天色有点不对。


“天咋这么黑?”


“下雨了,快点起吧!不然就迟到了!”


“哦,好!”


听到小伙伴的解释,杨团结立马从炕上爬起来,穿上裤头儿,再套上短袖,又从屋里翻找出一个化肥袋,把一个角往里凹进去,做成了一個三角小帽戴在了脑袋上,颇有一种“披麻戴孝”的感觉,好在化肥袋子可以遮住他瘦小的身躯。


打开堂屋的门,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他想了想把布鞋脱下,扔在家里,就这么赤着脚走出了堂屋。


与一众小伙伴一起向着村小走去。


到了教室,不少同学已经到了。


村小的科目很少,只有语文与数学两个科目,每天的早自习也大半给了语文课。


杨六指是学校的校长兼语文老师,一般都是他带学生上早自习,只有到了正课才有其他老师来上课。


学生们上自习也多是背古诗和声韵母为主。


杨六指看着地上的积水,感叹道:“今年庄稼种的刚好,有了这场雨会省事不少!”


杨春生起夜的时候,听到电闪雷鸣,暴雨如注,一直到今早的雨势才小了下来。


天刚亮,他就跑去了地里查看玉米倒伏情况。


他家的六亩地种的有点早,玉米经过一个月的生长,都到了他大腿的高度,经过狂风暴雨的摧残,玉米很可能倒下一大片!


想到这种情况,杨春生连忙跑到地里去查看情况,生怕玉米倒下太多!


在地里逛了一早上,身上的衣服早已湿透。


回到家,王招娣连忙找来毛巾给丈夫擦身子,又端来一碗姜茶。


“来喝碗茶,驱驱寒气!”


杨春生没说话,接过碗一饮而尽。


王招娣见状,再次问道:


“地里咋样?倒的多不?”


“倒了一大片,好在断的不多!”


“那还好,等天晴了再去看看要不要扶!断的再把苗补上!”


“等雨小点的时候再去撒肥料吧!这么好的机会不能错过!


小武说套种豆子,长的也不赖,说是种豆子就相当于撒尿素了,没想到这玉米长挺快,可惜一场大雨倒了大半!”


“没事儿,反正还没抽穗,慢慢的自己就长好了,只要不是断了就问题不大!”


“还是有文化的好!”


“是啊!”


夫妻两个说了几句话,就陷入了沉默。


一家人看着窗外的雨发呆,过了许久王招娣又问道:


“他嗒,小武去学校有一星期了吧?”


“有了,都十天了,五月十五我跟冬来送的他,今儿都五月二十五了!”


“这么说,就剩十二天就考试了,高考那天是六月初九?”


“对!”


“那咱们要不要给小武准备一块手表,考试的时候也好把握时间。


我先前听他说,有一天考三门,时间还会提前不少,有块表也会方便许多吧!


这可是小武一辈子的大事!咱可不能省啊!”


杨春生听到这话顿时沉默了,默默地从桌子拿起烟斗,一旁的杨小兰,拿上火柴帮父亲点烟。


杨春生点着烟斗,吸了两口,这才说道:


“哎!不是我不想,钱咱们家现在有了,但是没票啊?你也知道,买手表不仅需要钱,这个票咱们就是想买都找不到地方!”


“那咋办?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小武……”


王招娣说着说着红了眼眶,起身回了东屋。


杨春生看着老婆回屋,一个人坐在门口,闷头抽着烟,看着门外的雨发呆,生活的重担早已压弯了他的肩膀。


一时间家里再次陷入了沉默。


杨小兰看到这个情况,连忙拉着小妹回了西屋!


杨兴文看到父母这个样子,心里越发不是滋味。


这个社会对于农民太过苛责。


虽然说粗粮取消了票证,农民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可以买到粗粮活命。


但其余的时候他们就像野草长在地里,随风或长或倒,只有交公粮的时候才会出现。


一旦公粮交不够,提留款有拖欠,连上学的孩子都会被撵回来。


若非家里有个高中生,他们早就不想交这些提留款了,实在是已经家徒四壁!


如今好不容易家里有了些余财,又要面临票证不够的难题,他们一家子都是农民,又能去哪里搞这些票证?


这一刻杨兴文无比的希望弟弟能考上大学,这样他们一家子也算了个靠山,也不用这么卑躬屈膝,可以挺直身板说话。


面对交公粮的刁难,他喊一句俺家有大学生,估计队都不用排了,粮食品级更不会被随意地降级。


杨兴文想到这里,内心不由得火热起来。


忽然灵机一动,他想到了什么。


看着坐在门口抽烟的父亲,连忙说道:


“嗒,村小的杨老师有表,要不咱们去借几天用用?”


“杨六指?”


“对,他好像有,就算没有,他是校长,见多识广,咱们去问问,让他给出个主意!”


杨春生听了儿子的话,沉思了一会儿,觉得这个建议不错,总比在家里待着生闷气的强。


想到这里,杨春生站起身,右手抖落了几下,把烟斗里的烟灰磕了出来,放好烟斗之后就打算出门!


“那我去找他问问?不行再去问建国?他是村长应该有办法!不能耽误你弟考试!”


“嗒,等会吧!现在还早,吃过晌午饭咱们再去!”


“这倒是!”


杨春生说着转身去了东屋,跟媳妇儿说了一下儿子的想法。


王招娣听后,担心少了不少,看着天色还有点早。


当即就招呼闺女跟她一起做饭。


一家人吃过饭,等到雨停了,杨春生又呆了一会儿,看看天色觉得时间差不多了,这才起身去了杨六指家里。


“六指叔,六指叔在家吗?”


杨六指听到院子外的喊声,让儿子去招呼。


看到杨春生走了进来,有些好奇。


“春生来了?啥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