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 第4章:未来的君臣之情!

第4章:未来的君臣之情!

作者:纵横小秦王 返回目录

“开国以来的第一场君臣奏对,编撰洪武大典。”


“歌颂陛下的文治武功。”


“这可是一大块肉,总会有人想来分食。”


“届时,便需要你助我。”


萧寒抬起眼眸,看向朱标,又是轻声说道。


“大哥,帮你可以。”


“但银子哪里来啊?”


朱标无奈的看向萧寒,没好气的说道:“反正,孤是没有任何办法!”


朱标的声音,斩钉截铁!


根本不容置疑!


“记住,这是你朱标,欠我的!”


“银子的事,我来想办法。”


萧寒没好气的看了一眼朱标,才轻声道:“但明日朝廷,你要帮我,不然,那帮老家伙,很难搞定!”


“这孤倒是有点想不明白了。”


“要是几位叔伯参与其中,你岂不是可以更省点事?”


“为什么,还要防着他们?”


朱标当即松了口气,但还是有点疑惑的问道。


既然,银子的问题,萧寒愿意解决!


那著作洪武大典,为什么不能让那些老臣参与一下?


难道萧寒不知,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想来,不应该吧。


萧寒可是朱元璋定鼎天下的重要谋臣之一!


这点道理,怎么可能不明白!


所以,朱标才是有点疑惑了!


难道,洪武大典,还牵扯权力之争?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无非就是觉得,难不成洪武大典,还牵扯权力之争?”


而萧寒仿佛朱标肚子里的蛔虫,一眼便看穿了朱标的心思道。


“那为什么?”


朱标不禁皱眉道。


“洪武大典。”


“将天下所有的书卷,融为一书。”


“那这便相当于古往今来的第一奇书!”


“底蕴无穷!”


“对于我大明的益处,那可是源源不断!”


“我愿将其奉为百科全书。”


萧寒答非所问的看向朱标道。


“百科全书?”


“还不错。”


朱标自然不是蠢货,一瞬间就明白了百科全书的意思!


洪武大典之中,囊括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所备辑为一书。


那其中的文学底蕴,便是不可估量,涉猎颇多。


所以,称为百科全书,无可厚非!


“对。”


“我要以陛下驱逐鞑虏,光复乾坤之功,作为开篇。”


“奠定我大明王朝的正统!”


“让天下人都知道,上位对于华夏的功德。”


“还有我大明的千古文化传承!”


“那这块肉,就算是不牵扯权力之争。”


“也可以使得编撰者,名垂千古,万古流芳!”


“那你说,会不会有人动心?”


萧寒轻轻点头,便又是看向朱标问道。


“有!”


朱标没有丝毫犹豫,便是肯定道:“其中最甚者,应该就是韩国公与诚意伯,还有汪广洋与杨宪。”


而当今的中书省右丞相徐达,那是常年领兵在外,根本不管中书省的事宜,所以,自然排除在外。


而且,徐达是个武将,又不是真正的文人,不会在意洪武大典的编撰。


“可若是他们未来,犯了错。”


“又当如何?”


萧寒再次看向朱标,轻声道:‘编撰洪武之功的主编,犯了错,大明该如何自处,上位又该如何自处?’


“那你就不会犯错?”


朱标反问道。


这不是兄弟不兄弟的事!


而是国事!


自然,不能马虎!


所以,朱标毫不避讳的看向萧寒!


既然,你觉得那些老臣子会犯错!


你萧风雪,这一辈子,便不会犯错?


这什么道理?


“呵呵。”


“我会犯错。”


萧寒不可置否的看向朱标笑道。


“嗯?”


“别打哑谜,快说!”


朱标翻了翻白眼道。


萧寒就是这一点,极为让人讨厌!


大家都是兄弟,你整的这么神秘,搞什么名堂!


“你知道,我对于权力,并不热衷。”


“要不然,以我的才学,哪有杨宪什么事?”


“等韩国公致仕归乡,中书省就是我的一言堂。”


“何必待在礼部,做一个区区的左侍郎?”


“因为,只有这般,我才不会犯错。”


萧寒看向沉思的朱标,又是轻声道:“那你现在可明白,为什么,这块肉,我不愿意分出去了。”


“你怕陛下....”


良久以后,朱标才抬起眼眸,看向萧寒道。


“你我是君臣,但亦是兄弟。”


“所以,我直言不讳。”


萧寒轻轻拍了拍朱标的肩膀,便是头也不回的走出了正堂。


“飞鸟尽,良弓藏。”


朱标轻声喃喃了两句,便是眼眸复杂的离开了肃宁侯府邸。


知子莫若父,反过来的道理,也相同。


知父莫若子!


朱元璋的脾气秉性,朱标怎么可能不明白。


君臣奏对,洪武大典。


礼部左侍郎。


那这其中的意味,很明确。


萧寒已经准备养老了!


更是为了避祸!


但刚刚坐在马车的朱标,眼中又是闪过一抹精芒!


萧寒拍他肩膀的动作!


犹如慢镜头回放,流转于脑海之中。


随即,朱标的嘴角,终于勾起一抹笑容。


“回宫。”


朱标掀起车帘,又是看了一眼肃宁侯府,便是转头看向小太监道。


“遵命。”


小太监放下车帘,便是返回了太子东宫。


而此时的坤宁宫之中,朱元璋将手中的奏折,递给了一旁的马皇后,笑道:“瞅瞅?”


“还用瞅?”


“太和殿的事,已经是满城风雨了。”


马皇后接过奏折,又是将其放在了桌子上,无奈道:“但是你知道,编撰洪武大典,需要花费多少的银子?”


“知道。”


朱元璋不可置否的看向马皇后笑道:“那又如何?”


而朱元璋那完全不在意的态度,瞬间点炸了马皇后!


“朱重八!”


“别说是国库,就算是内库,都是入不敷出!”


“还有心情,在这里跟我开玩笑!”


马皇后直接上前,一把揪住朱元璋的耳朵,怒声道。


而坤宁宫之中的侍女太监,瞬间跪倒在地,更是将头埋进了胸口,捂住了耳朵!


看来,眼前这种场景,已经不是第一次见了!


“妹子!”


“妹子!”


“疼!疼!疼!”


耳朵上传来的疼痛,瞬间让朱元璋的心态,崩了啊!


惹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