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 第186章:准备大炼铁,朝堂上的新势力

第186章:准备大炼铁,朝堂上的新势力

作者:纵横小秦王 返回目录

“好。”


“既然如此,那我也回去把我这边对着账目拿过来。”


朱标听了萧寒的话,也是轻轻点头。


炼铁这种事,如果想要获得高产能,不加高投入确实几乎不可能办到。


但办不到,也终究还是得办,毕竟,钢铁工业几乎是一切工业的基础前提。


萧寒可不想大明的战舰去远征倭寇老巢的时候,还是一群纯木质结构的战舰。


起码,也得给加上一层铁皮才行,别看只是一层,有和没有差距还是不小的。


多了这一层铁皮,对面想要把大明的战舰凿沉就要费很大功夫,而纯木质结构,那基本就是一炮一个窟窿。


“对了,找铁匠的时候,记得其他工匠也找些。”


萧寒开口说道。


“嗯…具体是什么样工匠。”


“木匠、陶匠、还是什么?”


朱标有些发懵的问道。


什么叫其他工匠,这个范围看可是太宽泛了,哪怕是朱标,面对这种形容,都是傻眼的。


“啊…木匠、陶匠…大概,都用得上,沾边的都找来一些。”


萧寒微微犹豫片刻,最终如此说道。


他的想法是,群策群力,看看能不能折腾折腾把蒸汽机这种引领工业的东西折腾出来。


按理说,这东西大部分都是金属,应该直接是有铁匠包揽的。


但是对于精巧机械构造,却反而是木匠更擅长,所以哪怕是萧寒,一时间也有点说不清具体需要什么。


“那行吧,回去拿数据,我就顺势让李恒草拟一份诏书,直接给你把各类工匠都弄过来一些。”


朱标嘴角抽了抽无奈开口道。


说着,朱标便向着英国公府外而去。


“殿下。”


“根据澜沧急报,澜沧的那些氏族果然对澜沧派出的使团进行了拦截,不过已经被我们安排在那边的人成功击退。”


“不过由此,那澜沧人似乎对于我们大明在澜沧王国的存在已经心生不满,时间长了怕是会生变故。”


朱标离开,姜右悄然上前,对着萧寒开口道。


本来这边的事萧寒已经吩咐不出什么大变故不用告知自己了,但是既然朱标已经来提到,那边顺势前来汇报一番。


“嗯。”


“任由他们胡来确实会影响我们对于澜沧地区的控制。”


“去告诉我们在那边的商人镖队,我们在澜沧建立的交易市场,一切规矩,依照大明律,违反大明律者,杀!”


“另外,我们有理由保护我们的客户,所以澜沧之民若有遇到不公,且对方违反了大明律,可向我们的镖师机构寻求保护。”


萧寒呵呵一笑道。


我大明可以不确立主权,但是政权和经营权是必须拿下的。


我们没有什么之法的意思,只是单纯的搞商业江湖规矩而已。


你看,澜沧王室都没有意见,所以合情合理。


那么,此前澜沧的规矩现在作废,一切按照大明的规矩来,否则,就别怪我们的镖师替天行道了。


“诺!”


姜右应声,立即下去安排。


“风雪,我回来了,这是朝廷户部还有我太子东宫的账目。”


“这边能掏出的闲钱都算上的话,大概最多能修二十条河道,也就是可以支撑四十个水力鼓风高炉。”


朱标说着,当即吩咐着身后的内侍把一大摞资料全都抱了进来。


“我这边,大概应该也是十条。”


萧寒指了指自己这边的账目说道。


“其实我一直好奇,难道我们在一条河道上并列着多修几个高炉不行吗?”


朱标对着萧寒问道。


“这个恐怕不太行,根据我的计算,我所选择的这段河道的水力经过水车鼓风之后,在大多数水力正常的时段,应该是刚好够用的。”


萧寒说着,翻出了之前他所指那一段水域的水志。


“你看,如果我们再多加高炉,那么不但后面高炉的水力会不足,而且还会不利于原料和成品的运输。”


“如果隔开进行陆上原料和成品转运,效果还不如直接如此,毕竟一座高炉建造起来也不轻松。”


“以我来看,这样加高运行成本,还不如把成本放在建设上。”


萧寒指了指桌子上的资料。


“有道理,那么这样的高炉一年大概能产出多少铁?”


朱标转而对着萧寒问道。


“不知道。”


“我这个设计是根据咱大明的情况做过调整的,而且因为枯水汛水期的问题,我们一年的产量也不算稳定,但我可以确定的是,用相同铁匠,产出肯定会多很多。”


萧寒摊了摊手十分诚实道。


“那…我们要一次性都投进去吗?”


朱标有些犹豫道。


“嗯…我们先一起弄五个河道十个水力高炉吧,若是产量上我们认为能对的上投入,之后再建设更多。”


萧寒想了想说道。


“可以。”


“五条河道的投入还不算太多,我们各方的买卖经营一段时间,也能赚回来一部分,这咱大明的国库便还算充裕。”


朱标点了点头。


“对了,澜沧王国那边的变化伱怎么看?”


朱标笑着对着萧寒道,他回去的时候,锦衣卫也把与姜右一样的消息汇报了过来,虽然慢一些,但慢的不多。


“没什么好说的,我已经做了安排,会逐步让他们接受并习惯咱们大明的秩序的。”


“至于莫森泰,如果他足够配合,我倒是觉得没有必要换一个人。”


萧寒开口说道。


终究,法昂王毕竟是第一个在澜沧地区建立一统王朝的国王,在民间还是有不小影响力的,虽然那些氏族根本就没把王室太当回事,最多当成了一个大号氏族,这个些山头的大盟主罢了。


但只要有着能利用的地方,总是聊胜于无不是,对于大明,既然没打算全面实际占领澜沧,就没必要给澜沧王室拆台。


“说的也是,一个没什么执政经验的二代国王罢了,若是他爹法昂王年轻的时候,或许还会滋生一些不该有的野心。”


“但是他的话,连活命都要靠着咱大明的施舍,怕是连在咱大明治下搞小动作的勇气都没有,基本上就是咱大明麾下的傀儡国王了。”


朱标点头赞同。


对于朱标来说,澜沧这样的附属国的国王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听话,如果能出一位此间乐不思蜀,那才是再好不过了。


“风雪,忘了问你了,咱们这个水力高炉项目可不是小工程,朝会上,怕是会有不少人反对,明天你要不要来上一下朝。”


朱标转而对着萧寒问道。


“嗯?”


“现在可是爹亲自上朝,你提出的居然还有人敢反对?九族跟他有仇?”


萧寒微微一愣,这段时间他都没去上朝,忙着布局天下,对于朝堂上的事基本上也全是听朱标所说一听到有这种事,顿时也是惊讶无比。


“咳咳咳!”


“最近咱大明朝堂的变化可不算小。”


“你还记不记得上次殿试咱们选出来那些特殊官员,即通过大明农学要术、大明律、大明政治纲要上来的官员。”


朱标对着萧寒问道。


“有些印象,主要是大明农学要术的,毕竟前三甲都跟我走了。”


萧寒微微点头。


“因为需要平衡世家豪强一方的势力,我将通过这些上来的那些商人和寒门子弟,加快提拔了起来,虽然品级还不算高,却已经是进入了朝堂。”


“我本以为,他们进图朝堂最多不过就是两种情况,要么完全忠于我们大明,要么去投靠某些世家。”


“不过我没想到的是,因为咱大明这段时间频繁的经济变动,导致了咱大明内部的一些大商人获得了比以往更强的影响力。”


“而其中有一家实力堪比世家豪强的商人培养出来的士子,便是靠着大明律进入了咱大明的朝廷,其中一半通过非四书五经进来的新官员和这个士子一起组成了朝堂上的一个新派系。”


“他们对于咱大明的很多事情,都抱有着不同态度。”


朱标对着萧寒道。


“哦?”


“代表了一群商人和寒门利益的派系,难道还敢反对咱大明的工程?”


萧寒双眼一眯。


“不不不!”


“他们并不反对咱大明搞工程,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支持。”


“只不过他们的想法着实有些特殊,所以我才来问问你要不要亲自去朝堂看看。”


朱标对着萧寒道。


“哦?”


“怎么个特殊法,难不成,他们还想着出资资助咱大明?”


萧寒顿感有趣。


“你怎么知道?”


“没错,他们就是希望,咱大明进行大工程的时候,可以接受商人、世家的出钱出力,共同对建设的工程负责。”


朱标有些惊讶的回应道。


他本以为,发生这种始料未及的情况,哪怕是萧寒也应该会感到震惊才对。


“呵呵。”


“商人本性罢了,他们想要掺和到朝廷工程里,十分正常,尤其是咱们朝廷给他们建设了市场,发行了轻便的大明宝钞还安排了银监司的情况下。”


“他们会觉得,钱财可以换来一切,商人,也可以是国家引领者。”


萧寒轻笑一声,早有预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