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 第四十六章徐妙云歪打正着,帮了徐达

第四十六章徐妙云歪打正着,帮了徐达

作者:颠沛人生 返回目录

见父亲郁郁不振,徐妙云不免有些心疼。


徐妙云轻抚父亲后背,道:


“爹,女儿之前不是告诉过您吗?陛下背后一定有高人指点,突然改变北伐策略定是出自高人之手,绝不是陛下心血来潮。”


“只是陛下让您将弱小的女真一族灭族灭种,这倒是让人意外。”


“陛下在战场上一向不主张弑杀,记得过去常遇春叔叔坑杀降卒,还被陛下严厉斥责,给予处分。”


“而爹爹你一向优待降卒,陛下对此盛赞有加,这次让您这么做,一定事出有因。”


徐达面色不虞,郁闷的拍了下桌子:


“虽然事出有因,可这么做未免太残忍了些,咱真担心自己到时下不了这个手!”


“陛下把这么缺德事交给咱去做,你爹左右为难,郁闷啊!”


眼看父亲一脸郁闷,徐妙云轻声劝道:


“好啦——爹,您就别抱怨了,陛下既然下了这个命令,一定有他的理由,您要是不愿意,怕是没法向陛下交差。”


“您要是真的不想,就把这事交给下面的人去做,您眼不见为静。”


说着,徐妙云轻轻抚了抚父亲的后背,关心道:


“爹,您后背箭伤怎么样?没有犯老毛病吧?”


“没事,你爹命硬着呢,一时半会死不了,这点小伤无碍!”


徐达大咧咧的摆了摆手,转而换了一个话题:


“丫头,我昨晚跟伱说的事,你考虑怎么样了?如果真不愿意,咱就到上位那里去,把这婚事给回了。”


“咱也不能让丫头你受委屈不是!”


徐妙云听了这话,微微摇头:


“爹爹不可,既然皇上开了金口,您回了婚事,会让皇家颜面哪里放?”


“这婚事我答应,只是这三皇子、四皇子和五皇子,已有多年没接触了,女儿对他们都不甚了解,一时也难以决断。”


“婚姻是人生大事,女儿不想就这么糊里糊涂的把自己给嫁了。”


“女儿想观察他们一段时间,再做打算。”


徐达挥了挥手,示意女儿坐过来,苦笑道:


“怪爹,爹让你受委屈了,皇上提出这婚事太突然了,让咱有些措手不及,不过你说的对,婚姻是人生大事,马虎不得,你就慢慢挑,至于时间嘛不急于一时。”


徐妙云轻咬红唇,感激的点点头:


“谢谢爹!”


“爹就要出征北伐,女儿的婚事您就别操心了。”


“女儿不孝,之前没跟爹商量,擅自做主买了一百二十亩良田,让爹在皇上面前跌了面子,请爹爹责罚。”


徐妙云施施然就要下跪。


徐达连忙站起来拦住徐妙云。


“女儿,这事怎么能怪你呢,你一个女孩子家既要照顾弟弟妹妹,还要管理国公府,已经很不容易了。”


“购买良田的事,都过去了,上位除了关了永嘉候他们几人,也没再追究其他人。”


“这事说不定对咱反而是好事。”


“好事?”


徐妙云一愣。


“对啊!”


“女儿你看满朝文武都在购置良田,倘若咱徐达一人独善其身,反而会被同僚误以为清高,而在私下诋毁。”


“女儿你这歪打正着,反而帮了你爹!”


徐达呵呵笑道。


……


紫禁城,瑾身殿。


下了早朝。


朱元璋带着朱标,片刻不停直奔谨身殿。


“话说,父皇…”


朱标一边伺候朱元璋更衣,一边疑惑说道:


“这个胡惟庸什么意思啊?”


“居然主动为林先生求情,还要安排他担任外放官员,这不像他风格啊!”


“要知道林先生可是刘三吾的学生,属于浙东一系吧?”


“他这不是帮自己的政敌吗?”


朱元璋转了转脖子,捶打着发酸的肩膀,嗤笑道:


“老大,你连他的这个小伎俩都没看出来?他这是花轿子抬人!”


“抬的越高,摔的越惨!”


“你还记得杨宪是怎么死的吗?不就是这个套路!”


“杀人不是必须得用刀!”


“老大,你是储君,将来是要坐上龙位的,这点事都看不出来?”


闻言,朱标尴尬的挠了挠头。


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难怪胡惟庸在朝堂上大献殷勤,行为举止如此反常…套路啊!


原来真正的图谋在这里!


……


简单吃过午饭。


朱元璋父子收拾了一下,准备再探诏狱。


这时太监刘和进来禀报,都尉毛骧殿外求见。


朱元璋一抬手,“宣!”


刘和尖着嗓子喊道:


“宣都尉毛骧觐见!”


毛骧身着飞鱼服,匆匆走了进来。


单腿跪地,


“臣毛骧叩见陛下!”


朱元璋便系着玉带,边问:


“毛骧,有何事启奏?”


毛骧从怀里掏出一份奏折,递上:


“启禀陛下,二皇子让微臣送来一份奏折。”


朱元璋系玉带的手一僵,玉带眼看就要往下掉。


太监刘和眼疾手快,上前一把抓住玉带,小心翼翼的帮着系起玉带。


朱元璋呵呵一笑:


“小兔崽子干什么,才被咱送进诏狱,怎么又送折子?”


“我估么着又是为了那个林澈,兔崽子这么沉不住气,这才哪跟哪?”


朱标上前从毛骧的手里接过奏折,挥了挥手。


毛骧和太监刘和都退出紧身殿。


朱标打开奏折仔细看了一遍,然后给朱元璋呈上。


“请父皇过目!”


“父皇,二弟呈上的折子是关于林先生的讲课内容。”


“儿臣刚才比较了一番,记录很详细,与咱记录的内容没有出入。”


“二弟在诏狱这半月,进步真的很大,这么多内容竟然都能默写出来,实在让我这个做哥哥的汗颜。”


朱元璋简单翻了翻,点点头:


“默写的内容还算详实,不过也没你说的那么夸张,真要说也是那个林澈教的好!”


“大学堂里那么多大儒,都没让这兔崽子开窍,偏偏诏狱遇到林澈,这么一点拨,榆木脑袋居然开窍了。”


朱元璋说到这里,脸上情不自禁带着笑意。


要知道,朱樉的倔脾气,很像他,有什么错,鞭子打断了,也不说一声服软的话。


而如今,这兔崽子居然为了林澈,三番五次的服软认怂。


看来自己掌握了这小子的命门,自己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


痛快!


见朱元璋心情不错,朱标在一旁趁热打铁:


“父皇,还有两天就到了秋后问斩的日子了,是不是也该把人给放了。”


“今天朝堂上胡相主动替林先生求情,我看父皇不如来个顺水人情,答应胡相的请求。”


“还有,二弟一向做事冲动,而且不计后果…”


朱标看着朱元璋忧心忡忡的说道:


“要是就这么晾着二弟,难保不会闹出大乱子来。”


“望父皇三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