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 第八十一章朱元璋:取消宵禁,做好夜市,不能开历史倒车

第八十一章朱元璋:取消宵禁,做好夜市,不能开历史倒车

作者:颠沛人生 返回目录

“前朝,像这种以工代赈的例子还有很多。”


林澈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下筋骨,轻松说道:


“北宋范仲淹利用浙西吴民为佛事净度之民俗,招募受灾百姓修寺院,为灾民提供就业机会,变相的养活了这些灾民。”


“欧阳修出任颍州时,招募灾民修黄河堤防和渚陂民田,救济灾民的同时,兴修了农田水利…”


“还有杭州的苏堤,也是苏东坡任职时为赈济灾民,用以工代赈的方式修起来的。”


说到这,林澈端起酒盏,饮了一口,笑道:


“历史的岁月长河中,不光只有过去的教训,更有无数先贤留下的宝贵财富。”


“其中,数之不尽的大智慧,不说让王朝长治久安,但一定可以让百姓生活的更好一些。”


“你听懂了吗?”


话落。


朱樉幡然醒悟,总算明白了这个道理。


“懂了!”


“林先生说这么多的意思…”


“宋朝不设宵禁,老百姓白天干完农活,晚上还可以去夜市,有手艺的做点小买卖,没手艺的也可以给人帮佣,赚点小钱补贴家用。”


“朝廷开放夜市,就是变相的以工代赈,补贴老百姓。”


“这样朝廷无需花费钱银,只不过给老百姓提供了一个赚钱的途径,老百姓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各凭本事赚钱,自食其力。”


“如此一来,朝廷既能通过夜市,收取税赋,又能帮老百姓找到赚钱的路子。”


“真可谓一举两得。”


见朱樉将自己所讲的‘以工代赈’和夜市经济分析的头头是道。


林澈正了正身子,感慨道:


“终于让你听懂了,不枉我一番口舌。”


听到林澈的夸奖,朱樉眼中光芒愈发明亮起来,激动道:


“林先生!”


“您所讲的‘以工代赈’是不是也可以用在其他行业?”


“比方说,雇佣受灾的百姓,让他们修路筑桥,疏通河道,开采矿山?”


“又比如,让这些人到皇宫或者勋贵家庭做些手边活?打扫、缝缝补补这类的。”


“反正皇宫和勋贵家庭都需要,这样一来皆大欢喜啊!”


受到林澈的鼓励,朱樉居然来了个举一反三,让林澈大感意外。


他抬头看了眼朱樉,笑道:


“嗯!”


“想法不错,思路也对头!”


听闻此言。


朱樉激动站起来,端起酒盏就要满饮,却被林澈下面话,愣在了当场。


“虽然想法,思路都对,就是没考虑细节。”


“经历元末的天灾人祸,以及农民起义、年年征战,大明的人口数量远没有恢复。”


“要是老百姓,都出去打零工赚钱了…”


“那土地谁来种,不种地哪来的粮食,难道大家都等着一起饿死吗?”


朱樉:“…”


隔壁密室。


朱元璋坐在椅子上,眼中光芒闪烁。


在为林澈震惊的同时,不得不佩服他的高瞻远瞩。


考虑问题,永远全面。


在他提出的问题里,你挑不出任何毛病。


“老大。”


“儿臣在!”


“宵禁的事…是咱错了…”


朱元璋表情深沉,颔首道:


“林先生教训的没错,咱接受!”


“咱接手应天府,为了所谓的稳定,继承了前元的宵禁制度,差点酿成大错。”


“历史的倒车不能开,宵禁得取消!”


“咱是汉人正统皇帝,咱从蒙元鞑子手里夺回江山,咱有什么好心虚的。”


“还有,就在京师周围,咱驻扎有精锐的大明数万军队,咱还怕谁敢对我京师咋样?”


“宵禁这事怪咱!”


朱元璋狠狠一拍椅背,交代道:


“老大啊!”


“取消宵禁的事,咱就交给伱来办。”


“这事你要按照林先生吩咐的,做到万无一失,取消宵禁的同时,要保护好夜市的安全,不可大意。”


朱标闻言,不敢怠慢,站起来朗声道:


“儿臣明白!”


“请父皇放心,儿臣一定小心从事。”


说罢。


朱标上前一步,犹豫片刻,忍不住问道:


“父皇!”


“林先生提出的以工代赈的国策,您…”


不等说完。


朱元璋抬手打断道:


“你这臭小子,怎么学了老二那一套?”


“真的对你老子一点信心都没有?”


“如此重要的事情,咱咋能不放在心上?”


朱标连忙躬身告罪。


摆了摆手,示意太子不要紧张,朱元璋心潮澎湃道:


“你没听林先生也说了?”


“以工代赈,如今只能拿来应急,大明目前人口还在恢复,不适合大规模推行。”


“咱都合计好了。”


“等回去之后,就把以工代赈的制度,编纂到《大明律》里面。”


“以此作为赈灾的首先方案!”


“等到大明国力和人口恢复了,到那时,你想怎么改进,就是你的事儿了。”


“咱管不了那么远。”


朱标不敢多言,低头道:


“父皇圣明!”


再说另一边。


朱樉放下空的酒坛,拿上来一坛新的,打开。


林澈接过酒,抿了一口道;


“我说的这些,你不要琢磨了。”


“这些事,本来就不是你该关心的。”


“今天讲这么多,说的有些跑题了。”


朱樉摸了摸额头,连连道:


“多谢林先生不吝指点!”


“学生受教了!”


“让文化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一边吸引更多的人来消费,一边满足百姓日常需求!”


“林先生,您这法子,真是太绝了!”


林澈抬起眸子,白了对方一眼:


“差不多就行了,没什么好吹捧的!”


“这些只是开胃菜,还有更深层次的,我还没讲呢。”


朱樉闻言,激动的一把抓住林澈的手臂,脸上的激动神色跃然而出:


“啊!”


“还有更深层次的?”


看着面色激动的朱樉,林澈摇头轻笑:


“当然了!”


“文化是唯一一个,均衡四海八荒资源的利器。”


“平天下,资源平均,平四海八荒,资源也要平均。”


林澈这随意一番话,再次刷新了所有人的认知。


隔壁。


无论是提笔狂记的朱标。


还是聚精会神,专注倾听的朱元璋。


此时此刻,两人的脸上皆是露出无比震惊的表情。


“平天下…平四海八荒…资源平均…”


“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