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 第140章 户部尚书傅友文被钱的事愁麻了!

第140章 户部尚书傅友文被钱的事愁麻了!

作者:颠沛人生 返回目录

接下来。


李博远带着朱元璋和汤和又到了研制场地,参观了一下鸟铳和狼筅的研制过程。


参观完毕,李博远再次躬身禀告:


“陛下,臣能否与设计此等神物的人见上一面。”


面对李博远的再三请求,朱元璋笑道:


“李爱卿,你先加快狼筅和鸟铳,还有其他军械的生产进度,保证北伐和征倭之事不受影响。”


“要不了多久,你就能与设计此物的大才相见的!”


……


离开工部后,朱元璋直接回了皇宫。


简单用过膳。


便来到瑾身殿,让刘和将从工部带回的狼筅拿来。


正要寻找放在哪里合适。


就见刘和进来通报户部尚书傅友文觐见。


朱元璋随意道:


“宣!”


不大会,傅友文直接进了瑾身殿。


结果,就看到非常惊人的一幕。


朱元璋竟然拿着一根,挂满刀刃的大毛竹,在瑾身殿四下寻找摆放的位置。


傅友文忍不住问道:


“陛下,您将毛竹拿到瑾身殿作甚?”


朱元璋呵呵一笑:


“傅爱卿,你来的正好!”


“朕这边有一份清单,伱帮朕看看。”


朱元璋不等傅友文行礼,就指挥太监刘和从御案上,拿出一张清单递给傅友文。


接着解释道:


“这叫狼筅,是对付倭寇倭刀的一种利器。”


“朕将狼筅摆在瑾身殿。”


“就是时时刻刻提醒朕,不要再犯纵容倭寇之类的大错!”


傅友文闻之默然。


刚想劝慰朱元璋几句。


结果他看到清单上的数字直接傻眼了。


“陛下,您…你要建造最少二十艘大型战舰?”


“有什么问题?”


朱元璋揣着明白装糊涂。


“朕记得傅爱卿说过,因为今年四川湖广、江浙等地丰收,国库充盈,太子不办寿诞也能节省一些银两!”


傅友文差点被朱元璋给噎死。


他深深吸了口气。


“陛下,国库尚有结余,可是这些钱都有用处啊!”


“朝廷实在拿不出建造战舰的钱啊!”


“不光是徐大将军将要出兵北伐,还是户部锻造武器都需要大笔银子。”


朱元璋与傅友文对视了好一会。


确定这个傅老抠,不是再跟他习惯性哭穷。


是朝廷真没多余的银子了。


朱元璋将狼筅放在墙角,意兴阑珊的叹口气。


“傅爱卿,你辛苦了,此事暂且搁置,你先回去处理公务吧!”


“臣告退。”


傅友文被钱的事愁麻了,都没跟朱元璋叩头,便急急回了户部。


……


正午。


慈宁宫。


从夫子庙赶回来的朱家兄弟,着实饿了,直接来到马皇后的慈宁宫。


看着两个儿子,狼吞虎咽的吃着饭。


马皇后满眼宠溺,而旁边的朱元璋却早就忍不住要有话说。


刚站起来准备发问。


“重八!”


这时,马皇后开口道:


“你先坐下,你看两个孩子饿的,你能不能等他们都吃完的再说。”


“都一大把年纪了,还是沉不住气!”


“现在林先生都被安置好好的,你还担心什么?”


在马皇后的一番安抚下,朱元璋急切的情绪平复不少,只得等着朱标兄弟把饭吃完。


时间过得很慢。


这边,朱标刚刚把碗放下,朱元璋便站了起来,来到他身边:


“你倒是说啊!”


“林先生对于咱北伐的事,有何高见?”


眼看着父皇一脸急切,朱标赶紧站起来,满脸苦笑:


“禀父皇!”


“先生…”


“先生对父皇的北伐策略,意见有些与父皇所定意见相左,他认为此事有待商榷,需从长计议。”


话落。


鸦雀无声。


朱元璋今日早朝定下灭倭大计,工部又将鸟铳和狼筅研制出,让他龙心大悦。


本以为太子朱标兄弟会给他带来好消息,哪知道林先生对他的北伐计划,却有保留意见,这让他有些沮丧。


“林先生是咋说的?”


“你们现在饭也吃饱了,就不能爽爽快快说?”


闻言。


朱标正正衣冠,对朱元璋,恭恭敬敬的将林澈提到的问题,原封不动的复述了一遍。


从布局,到分兵,再到最终可能的结局。


说的面面俱到,分析的入木三分。


还将三国时期的大意失荆州和马谡失街亭,这些经典战例,借古喻今,将朱元璋与徐达等人制定的北伐策略,一一推敲,逐个反驳,并指出其中的漏洞。


朱元璋在一旁听着脸上的表情好不精彩,此刻已经没有了刚才的急不可耐,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惭愧!


朱标注意到了父皇的表情,轻声道:


“父皇,儿臣觉得林先生所说不无道理,咱大明北伐北元余孽的目的是将这些鞑子驱离的远远的。”


“可是鞑子占据着草原,生活以骑猎为主。”


“咱大明劳师远征,辎重粮草后勤都是很大问题,不能像北元那样以战养战,若是不能一举歼灭北元王庭,那么北伐将失去意义,除了空让士兵劳累,更是劳民伤财之举。”


“目前,大明国库虽然有些盈余,但是需要用钱的地方还很多,若是北元于咱大明大军在草原,来个逐步抵抗,不与我大明主力决战,在草原他们的主场与咱们消耗战。”


“时间一长,大明的军队将变得疲惫不堪,大明的粮草辎重绵延千里,粮草逐步供应不上,甚至辎重部队被偷袭。”


“这样一来,数十万大军粮草供应不上,无以为继,将陷入攻不得,走不得,最终被拖死在草原上。”


“还望父皇三思啊!”


此言一出。


朱元璋眉头紧蹙,竭力保持头脑清醒,按照林澈给出的思路,重新推演了一遍战局。


然而他越是推演,越觉得心惊肉跳,推演的结果果然与林澈预测的十分相似。


如果北元主力不与大明主力决战,而是采取林澈所说的消耗战。


利用广袤无垠的草原,做战略大纵深,大明那几十万大军,想找到北元主力还真不容易。


一旦战事陷入这种局面,对大明军队来说,极其不利。


不说时间长了人困马乏,战斗意志也变得消极。


而北元军队可以以逸待劳、从容应战。


到时大明军队真的危险了。


想到这,朱元璋大手握住椅柄,浑身忍不住颤抖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