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 第172章 保护大明的第一岛链

第172章 保护大明的第一岛链

作者:颠沛人生 返回目录

“说对了!”


林澈给朱樉竖了个大拇指,笑道:


“包括倭国在内,这一连串的岛屿附近,都是适宜航行的水道。”


“如果大明能将这些岛屿全部占据,就能在大明之外,形成一道保护性的岛链!”


“所有想前往我大明的船只,都得经过这些岛链的关卡,检查到他们没有危害大明的意图,才有资格继续前行!”


林澈所画的岛屿图,便是后世漂亮国封锁华夏的第一岛链了。


突破这一层锁链,华夏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但是也从侧面证明了,若是能将此岛链,掌控在自己手中。


外界如果想要突破岛链的防御,恐怕要付出更加难以接受的代价。


如果大明能提前,将这些很多只有零星土著的岛屿。


全部安排上大明的卫所和水师。


那么将来欧罗巴舰队,想要到大明本土做生意。


先把自己的武装解除了再说。


朱樉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林澈所画的第一岛链的简易图。


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虽然他对海上的军事知识一窍不通。


可是军事上的有些东西,却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就比如某些被群山环绕。


就只有山下脚有几条进出通道的要地一样。


林澈划出的岛屿。


就好像环绕在大明海域外的群山。


乃是一等一的兵家必争之地。


朱樉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贪婪,他一拍桌子,道:


“若是我大明能拿下这些岛屿,岂不是就多了一串护国神岛。”


……


激动的人,不止是朱樉。


隔壁偷听的朱元璋。


他的心跳也随着林澈的话,不禁加快了几分。


第一岛链对于大明的军事意义,如能够起到的作用。


朱元璋是父子三人里面,他最清楚不过的。


如果能在大明的海疆面前,再加一圈永不沉没的关隘。


管他将来什么海盗蛮夷,都很难打到大明的本土。


朱元璋对着朱标,露出了一个得意的笑容,问道:


“老大,你可听明白林先生,说的岛链的意思了?”


刚才朱标,可是想劝说朱元璋,改变征服倭国的主意。


非但没有成功,反而被父皇套路了。


朱标本想拖一段时间,再劝谏朱元璋。


没想到,林澈提出了第一岛链的说法。


朱标哪怕不通军事。


也知道,有一圈岛屿在大明外围守着,对于大明的好处有多大。


于是,他停下手中的毛笔,向着朱元璋低头认错道:


“父皇高瞻远瞩,未等林先生说出来,便已然知道倭国,对于咱大明的重要性了,还请父皇恕儿臣短视之罪。”


朱元璋闻言挑了挑眉。


自己好大儿这话,听起来像是在夸人。


但仔细一琢磨,却有些阴阳怪气的意思。


朱元璋一时间心思百转。


当面倾听林澈讲课的想法,再次浮现心头。


“总的来说,不管是向外开拓,还是建立防御岛链。”


“都属于巩固大明海权,必须要做的事。”


厅堂里,林澈悠然的做完了课程总结。


然后,他向着朱樉摆了摆手道: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了,作业还是之前的问题,希望你下次听课前,你能想出答案来。”


朱樉心里还惦记着,漠北鞑子的最大弱点。


还有剩下四条岛链,到底都在哪。


不过,眼见林澈放下的酒杯和筷子,想要休息。


朱樉只得无可奈何的离开府邸。


……


午后。


皇宫,御书房。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黑着脸倾听者坐在一旁马皇后述说着。


“老四他疯了咋的,咋就不同意这门婚事。”


“咱老朱家,怎么尽生出这等不肖子孙?”


“这事由不得他,与徐家的婚事必须得结,不然今后让咱咋去见天德。”


“还有妙云,哪里不好了?又能识文断字,又能勤俭持家,这样的媳妇到哪去找。”


“不行,这件事由不得老四胡闹,他说了不算。”


“他要还是这样,咱就送他进诏狱待着去,像老二一样好好反省!”


朱元璋听完,嘴里一顿发泄。


马皇后一脸无奈,自己的二儿子刚从诏狱出来,现在老四又在家里作怪。


她和朱元璋一样的头痛。


自己的几个儿子中,就算老二和老四最让人头疼。


自从上次在皇宫,与徐达定下这门亲事后,朱棣就是死活不愿意。


她这个做母亲的怎么劝都不行,只得找上朱元璋一起商量。


朱元璋的态度倒是很坚决,不同意就武力镇压,关到诏狱里反省了再说。


反正他的话已经说出口了,皇帝金口玉言,一言九鼎,收也收不回来了。


“重八,我听说妙云也不愿意这门亲事,当初在咱们面前答应,是因为维护父亲的颜面。”


“既然两个孩子都不答应,要不咱们哪天找天德一起商量着,看怎么处理。”


“强扭的瓜不甜,假若这俩孩子,都伱不情,我不愿的,在一起过日子,也不是个办法,不如…”


还未等马皇后说完,太监刘和匆匆走进来禀告:


“都尉毛骧求见。”


马皇后赶紧闭嘴,她知道毛骧这时候求见,一定是军国大事。


家里的这点小事,在国家大事面前,不值一提。


何况她一直恪守后宫不干政的信条。


不一会。


毛骧快步走进御书房,在御案前单膝跪地,恭敬道:


“臣都尉毛骧叩见陛下!”


“叩见皇后娘娘!”


“朱天亮终于开口了,幕后主使查到了!”


闻言。


朱元璋激动的霍然起身,虎目瞪着毛骧,一脸激动。


刺杀案幕后凶手终于找到了。


他也可以给林先生一个交代。


“启禀陛下!”


未等朱元璋发问,跪在地上的毛骧赶紧禀告:


“据朱天亮供述,刺客是上次朝堂上被杀的几个侯爷家子弟安排的,但是唆使他们,并替他们找了杀手的名叫刘大勋,扬州人士。”


“其父亲刘建之前在扬州府担任通判,在扬州舞弊案中因为与知府钱伟沆瀣一气,被陛下剥皮萱草…”


“属下已经调查过了,这个叫刘大勋的跟林先生,之前并没有交集,完全是对陛下的怨恨…”


“刘大勋?”


朱元璋绕过御案,在御书房内来回走动,心里盘算着这件事。


他对扬州通判刘建没有丝毫的印象。


扬州官员舞弊案,被杀的官员几百上千官员,一个小小通判根本不可能放在他的心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