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 第218章 林澈:停建中都凤阳

第218章 林澈:停建中都凤阳

作者:颠沛人生 返回目录

说到这,朱元璋咳嗽一声,看了眼林澈继续道:


“至于剩下的政策…科举改革、户籍制度这些,咱觉着还是不能急于求成,慢慢实施。”


“这样,想必阻力会小不少,等到朝廷有钱了,实施起来,会顺畅许多。”


“起码不会有太多人站出来反对。”


“咱先把该实施的政策,实施好,这样一来群臣也会慢慢接受。”


“先生以为呢?”


话落。


鸦雀无声。


一开始还不屑一顾,迫于父皇、母后面子的朱棣三人,此刻听了朱元璋在林澈面前,如此的谦虚谨慎,顿时瞪大了眼睛。


此刻看向林澈的眼神,也变得不一样起来。


这些皇子,都到了就藩的年纪,在朱元璋的要求下,经常也参加一些朝会。


对于近来朝廷实行的一系列国策,也是知道一些。


没想到,这些事关国家命运的国策、变法。


居然是一个和自己年纪差不多大的年轻书生提出的。


而且一向在朝堂上,独断专行的父皇,在向这个年轻人征求意见时,一幅小心翼翼模样。


生怕自己的政策被否定。


于此同时。


坐在朱家父子身后的徐妙云,也是美眸圆睁,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


她在不同场合见到朱元璋,不在少数。


什么时候见到过洪武大帝,这样的谦卑和小心翼翼。


在她的眼里,洪武帝有的只是威严和霸气。


即使对自己也算‘和颜悦色’,但是骨子里流露出的都是君临天下的王者气质。


还有。


现在朱元璋和这位先生、以及太子、王爷们在讨论国家政策,自己坐在这里算什么?


想到这,徐妙云发现自己待在这里,实在不合适,于是小心翼翼的低声对身边的马皇后道:


“娘娘…”


“臣女还是在外面候着吧,娘娘有什么需要随时吩咐就行。”


看到徐妙云一脸的紧张,想要起身,却被马皇后伸手拦了下来,安抚道:


“就在这呆着!”


“没事!”


“本宫带你过来,就是让你跟着听课的!”


“你怕什么?”


徐妙云听了马皇后的话,感觉自己呆在这里还是有些不合适,弱弱道:


“娘娘!”


见徐妙云还是想要离开,马皇后假装不悦道:


“丫头!”


“伱这是何意,难道本宫的话,你都不听了?”


闻言。


徐妙云赶紧起身,敛容行礼:


“臣女不敢!”


“臣女只是觉得,不适合这样的场合,有失皇家尊严,请娘娘明鉴。”


马皇后微微一笑:


“没什么不合适的。”


“听听又何妨!”


“真要有不该听的地方,本宫会告诉你的。”


徐妙云只得老老实实坐着,侧耳倾听。


这时,林澈发表意见:


“挺好!”


“陛下的思路还是很清晰的。”


“之前,你的一番操作,实际上是操之过急,不利于政策的实施,现在陛下冷静下来,这么操作,会让新政的实施阻力变小不少。”


林澈对朱元璋能够及时改变策略,感到很欣慰。


朱元璋听到林澈这么一说,感觉精神一振,腰杆挺的笔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这一切,都归功于先生及时提醒。”


“正如先生所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实行新政,当然要先把钱弄到手,然后才好实施其他的。”


“不过,咱有些东西还是不太能理解。”


“这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咱倒是能理解,就是做事前,要掌握抓好经济,可是这个上层建筑…指的是何物?”


“还希望先生,帮咱解解惑!”


眼看着朱元璋一副急切的样子,林澈也是淡定的拿起茶杯,喝了一口热茶,不急不缓的说道: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今天的课程,我没安排讲这个,这个问题回头我会单独安排一个课程来讲解。”


“今天咱们专门讲权利!”


“你们叫记住,贪多嚼不烂,学习跟你理政一样,不可一蹴而就,讲究厚积薄发。”


“我理解你的学习态度。”


说到这,林澈话锋一转:


“还有,刚才陛下回答的问题,并非无懈可击。”


“这里面还存在一个大问题。”


“你再想想!”


听闻此言,朱元璋一脸茫然,嘴里喃喃道:


“还存在大问题?”


“不可能啊!”


“咱都是按照先生所说的一条一条的梳理出来,然后逐步实施的…”


见朱元璋坐在那儿抓耳挠腮,想不出个所以然,林澈放下茶杯,主动提醒道:


“陛下,还是健忘啊!”


“凤阳中都这么大的工程,你都忘记了,还是根本就没考虑啊?”


“你要在你的龙兴之地,建设都城?”


“请问陛下,这些都是谁教你这么做的。”


“带点脑子好不好?”


“你可知道这么做,简直是劳民伤财,最后会让陛下积累的财富,挥霍一空的!”


“我劝陛下,停了吧!”


此言一出。


朱元璋以及皇子们:“…”


在场所有人目光都集中到林澈身上。


就在朱元璋将凤阳升格为中都时,在朝廷上下,也是引发了不小的波澜。


当时就有不少的官员,出面反对。


最后在朱元璋强烈支持下,得以实施。


虽然这事朱元璋没有大开杀戒,但是也是贬了一大批的官员。


至今,凤阳中都开建已经有三个年头了。


之前,朱元璋派六公之首的李善长亲自监督建造。


太子朱标也多次赶往中都凤阳,视察工程进度。


中都的建造完全依照都城的模样,建造宫阙城池。


由此可见。


朱元璋对于中都凤阳的重视程度。


然而,到了林澈的嘴里,说停就停,要知道凤阳中都已经建造三年,大小宫殿城池,都颇具规模了。


现在停建,那这三年的开销,所花费的巨资不都打了水漂吗?


这之后,在他的龙兴之地,将留下一片烂摊子,一片瓦砾。


这么做,对不起凤阳的老乡,更对不起大明百姓。


这岂不是儿戏?


一念至此。


就连坐在后面的马皇后,都为林澈捏了一把汗,生怕朱元璋会勃然大怒,开罪林澈。


这边。


除了太子朱标和朱樉,其他人皇子都面色凝重,眉头紧锁。


朱棣哥仨都觉得这家伙疯了,竟然敢和父皇如此的说话。


就算是恃宠而骄,也得有个限度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