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 第290章 大明若能殖民世界,林澈当居首功

第290章 大明若能殖民世界,林澈当居首功

作者:颠沛人生 返回目录

“但是别着急,枯燥乏味,能够培养你的耐心,给你顿悟和渐悟的基础。”


“在你觉察不到的地方,伱正在由内发生变化。”


“这便是心学的第一课…”


一口气讲完。


也不等对方回言,林澈伸了一个懒腰,吩咐道:


“今天先讲到这里。”


“去烧饭吧。”


“饿了。”


目送林澈潇洒的背影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尽头的拐弯处。


徐妙云感激到五体投地,心里不免有些小鹿乱撞,一双剪水般的眸子更是柔情似水。


不知不觉。


俏脸一片绯红。


……


就在林澈给徐妙云讲课的时候。


大明秦王殿下朱樉,一脸郁闷的走出皇宫。


今天上课,在课堂上被林澈讥讽了多次,以他的暴脾气,若是以前大学堂的那些大儒,他的拳头早就抡上去了,大不了回头被老爹,一顿玉带抽。


可是,面对的是林先生,他只能受着。


早早吃晚饭,朱樉独自一人溜出了皇宫。


朱樉在大街上无聊的逛着,也不知道干什么。


“参见秦王殿下。”


就在这时,迎面遇到一个熟人,大学士刘三吾。


刘三吾看到百无聊赖的朱樉,躬身打着招呼。


随即警惕的问道:


“不知殿下遇到了何事,如此心不在焉的,老臣老早就看见你了,莫不是遇到了歹人?”


“大学士无须担心。”


朱樉摆了摆手:


“敢在应天府行刺本宫的人,如今还未出生呢。”


“倒是时间如此晚了,大学士为何还在街上乱转?”


刘三吾见到朱樉不愿意多说。


也没有不识趣的追问。


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回禀秦王殿下,臣方才去采购大蒜去了…”


朱樉顿时脸上露出一副了然之色。


但还是好奇的问道:


“我记得前日父皇,不是拨与了大学士百余斤大蒜,和一些药草吗?”


“这才过去不过一日,怎的如此快就用完了?”


不提这茬还好,刘三吾听到这话,就忍不住抱怨道:


“臣陛下赐予的贡蒜,都是品质极佳之物。”


“结果拿到手之后,机会都是些发霉的烂蒜。”


“险些污染了,按林先生图纸所造的,用来萃取大蒜神药的陶器。”


此言一出,朱樉听得直皱眉。


按理说,如果皇室的贡物出现问题,负责看管的太监,必须第一时间上报的。


然后由几位大太监的监督下,将其全部销毁。


然而,贡品发霉了没人处理也就算了。


负责管理的太监,还敢将这些烂货送到大臣手中。


朱樉决定好好惩治一下,这些胆大包天的懒货。


“此事,我会给刘大学士一个交代的。”


给了刘三吾一个承诺,朱樉用期待的语气问道:


“大学士,大蒜药可曾制成了?”


“当然。”


刘三吾没有跟朱樉卖关子,直截了当点头道:


“今日下朝之后,就已经萃取出了成品。”


“然后给提前寻来的病人服下了,病人拉痢的情况,当场就有缓解的趋势。”


“从太医院调来的御医说了,不出三日,此人必能痊愈。”


说到这里,刘三吾语气中尽显满满的敬佩之意。


“就连古之神医,都不知道如何治疗的漳痢。”


“林先生仅仅用一枚大蒜,便解决了这千古难题。”


“今后能挽救的性命,恐怕比起百家供奉的神佛还要多。”


朱樉听到刘三吾这个大明重臣,直接将林澈吹成了,救苦救难的天生星君。


却丝毫没觉得这些话,有什么夸大的地方。


他也激动的笑道:“有了此大蒜药,我大明今后何处去不得?”


“东南亚之地的肥沃之土,今后必然是我大明的疆域。”


刘三吾闻言也是连连点头。


有了能治疗漳痢之疾的大蒜药后。


天底下,能够挡住大明军队的东西已经不多了。


将来大明若是能殖民世界,林澈将居首功。


朱樉在佩服完自家先生之后,突然想到了一件要紧的事:


“大学士,大蒜药的配方,你该没有全部告诉那些御医吧?”


如此重宝,若是被人泄露出去。


必然会给大明征服世界,带来强大的阻力。


“殿下,老夫还没糊涂到那份上。”


刘三吾虽然对朱樉的问题有些不爽。


但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林先生已经将此药,标注了工序流程。”


“臣交给御医的药方,自然也是分开的,而且臣还购买了许多其他药材,按照臣臆想的工序让其他御医制药。”


“臣敢保证,哪怕神医华佗来了,都不可能搞清楚,臣到底打算做什么药。”


刘三吾保密制大蒜药的手段,比起太子保密制糖配方都要严密。


仅仅是分工制药,就能断绝百分九十药方泄露的可能。


更别说还用其他药材来掩人耳目。


哪怕是亲手萃取大蒜素的御医。


恐怕都猜不到,这就是治疗漳痢的神药。


朱樉满意的点了点头,笑道:


“大学士心思缜密,看来是本宫多虑了。”


“不过此药还称之为大蒜药,实在是不太妥当,不知大学士可否想过,给他取一个新名字?”


也怪当时朱樉打岔。


搅乱了林澈的思路,让他光写了配方,没有说此药的名字。


以至于朱樉父子三人,再加上大学士刘三吾,都只能将其称之为‘大蒜药’。


以至于,刘三吾和钦天监监正打赌时,为了避免大蒜药的秘密,被有心人知晓,然后买通制药者窃取配方。


刘三吾但是只能称呼为神药。


不过,若将此物推行天下,必须得有个得体的名字才行。


刘三吾在官场混迹多年。


哪里听不出来,朱樉根本不是在征求他的意见。


而是打算自己给大蒜药起新名字。


几乎想都没想,刘三吾立刻摇头说道:


“殿下与林先生,可是师徒名分的。”


“既然林先生没给大蒜药起名,那此重任就该落到殿下身上,怎么也轮不到我越俎代庖。”


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朱樉也没有假意推辞,直接脱口而出:


“此药对漳痢之疾有神效,不如就叫安神驱漳液,如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