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 第320章 三百二十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第320章 三百二十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作者:颠沛人生 返回目录

“一开始咱就觉得不太对劲,扬州宋家哪有如此大的能量?”


“结果你猜怎么着?”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咱若不是打算顺藤摸瓜将其一网打尽,昨天借的把那个该死的狗东西剁碎了。”


听罢。


林澈面不改色心不跳,非但没表现出兴奋,反而是十分的安静,从容道:


“李善长?”


“还是胡惟庸?”


“陛下有话就直说…”


“你也吊不住我胃口,何必弯弯绕绕的?”


“啰嗦。”


听闻此言。


不管这边的朱元璋怔住了,另一边的朱标更是不敢置信。


东林书院的秘密,昨天才曝光出来,还是胡惟庸面对生死存亡的自己曝光。


在此之前,都尉府几乎倾囊而出,都没有查到蛛丝马迹。


林澈又是从何处得知?


这未免也太夸张了。


念及至此。


朱元璋不淡定了,脱口反问:


“林先生这也能算到?”


“真的假的?”


林澈微微一笑,直言道: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没你想的那么夸张。”


“只是伱看待问题单一,主管代入也太强了。”


“自信到极致就是自负,自负就是你如今的样子。”


“之前你善做主张打草惊蛇,惹来了士绅集团的群起而攻之,把我推到了文官等对立面。”


“所以,两人百官之首,必须有所作为,不然以后底下的人咋带?”


“不立威不足以服众,如此简单的问题,你应该比我更清楚。”


“不是吗?”


面对林澈的直言不讳,朱元璋顿感面红耳赤,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尴尬到无地自容。


想要解释,无从开口。


而这时,太子朱标赶忙出来救场。


诚恳道:“林先生所言极是。”


“学生与父皇起初的思路便错了,下意识认为对方没这么大胆子,听信了对方一面之词,也没有进行严加审讯。”


“偏听偏信,自以为是,方才导致了进度缓慢。”


“还望林先生恕罪。”


话落。


看林澈并没有不悦的样子,朱元璋立马接上话茬,愧疚道:


“这事赖咱。”


“咱疏忽大意了。”


“审问李善长,却没审问胡惟庸。”


“然而问题偏偏出在小人物身上。”


“实在不应该。”


“让先生蒙羞了。”


“咱给先生赔个不是。”


说罢。


朱元璋侧身面向林澈,抱拳拱手施了一礼。


太子朱标见状不敢怠慢。立刻匆匆上前效仿。


举手投足间敬意满满。


与此同时。


一墙之隔的府邸,马还手端坐在椅子上,此刻秀眉紧蹙,脸色不是太好看。


行刺林澈的主使,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还整日围在皇帝身边转。


最可气的是,人家林澈早已经看出来,这父子俩还傻乎乎的不知所云?


丢人丢到家了。


马皇后长叹一声,无奈的轻柔了揉眉心,示意道:


“妙云过来坐别忙活了。”


“本宫就是让你来陪陪我,没有让你贴身伺候的意思。”


“别多心。”


即便朱元璋早早派人守住了宅子,不许任何人随便进出违者斩,可是马皇后亲自到访谁敢阻拦?


得罪皇帝还有一线生机,得罪了皇后那是必死无疑。


当差糊口不容易,别把小命给丢了。


“是,娘娘。”


徐妙云捻手捻脚放下茶盘,忐忑的坐在马皇后身边,还是觉得像是做贼,有种形容不出来的难受。


看出了少女的不适应,马皇后握住了旁人的玉手,莞尔道:


“丫头不必担心,本宫还能骗你?”


“林先生非比常人,你想得到情郎青睐,不努力一点岂能行啊?”


“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你懂本宫的意思吗?”


闻听此言。


徐妙云白皙的脸蛋瞬间染上了一片殷红,低眉摆弄这裙角,害羞的抬不起头来。


……


再说另一边。


“免了。”


“大可不必。”


林澈浑不在意的摆了摆手,懒得继续纠结这个话题,一个小小的胡惟庸,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两世为人,渡劫无数。


心狠手辣之人,他见得太多了,没啥大惊小怪的。


既来之,则安之,办法总比问题多。


倘若年胡惟庸都处理不了,自己重活一世算是白活了。


将领吃处之泰然方寸不乱,朱元璋不由的蹙紧了眉头。


“林先生。”


“既然你已经算出来了,为啥不早点告诉咱啊?”


“你早点跟咱说,咱也好给你出口恶气,还至于如今这样被动?”


“太憋屈了。”


林澈向外挪了挪椅子,嫌弃的与其保持距离,随意道:


“不需要。”


“我的麻烦,我能解决,不劳你费心了。”


“更何况,你的作用无非是帮我验证一下猜想。”


“仅此而已。”


“别给自己加太多戏。”、


“懂?”


朱元璋:“???”


林澈一番话怼的他哑口无言,恨不得找个宽敞的地缝跳进去。


一国之君。


大明皇帝。


就这点作用?


也太瞧不起人了。


还不等他开言再劝告,林澈不耐烦的催促声响起。


“说正事儿,别耽误未休息。”


“没别的事就赶紧走。”


“一天也不让人消停。”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压下行头的郁闷,妥协道:


“有事,一堆事。”


“没事的话,咱出宫来干嘛?”


“那,咱先说说林先生的作业,等下再研究朋党的事。”


“意下如何?”


林澈循声抬起头,狐疑的看了对方一眼。


“咱这样想的。”


顿了顿,朱元璋继续说道:


“为了避免后世皇帝偷懒放权,养虎为患的情况发生,咱可以严格约束内阁大臣的选拔标准。”


“只要进入内阁,就得放弃原本的官职。”


“从台前彻底转到幕后。”


“不再享受一点权力带来的便利,也不再是朝廷的命官。”


“同时,三年或五年一调换,杜绝后世皇帝任人唯亲。”


“毕竟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即便当下没有权利,时间一长还是能成为权臣。”


朱元璋若有所思,把琢磨整宿的优化方案,一口气吐了个干净。


“当然了,内阁大臣不是来养老的,还得替皇帝干一些脏活累活,拉一拉朝堂上的仇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