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 第345章 三百四十五章高丽权臣的卖国行径

第345章 三百四十五章高丽权臣的卖国行径

作者:颠沛人生 返回目录

此言一出。


朱标顿时屏住呼吸,立马便心领神会,而后郑重点了点头。


“是,父皇。”


“儿臣明白。”


话落。


朱元璋忐忑的重新坐了回去,大口大口的灌着茶水,却还是觉得口干舌燥,挥了挥手驱赶道:


“回吧,这里没你什么事了,早点准备林先生安排你的事情。”


“好好干,别给林先生丢脸。”


朱标张了张嘴,欲言又止,毕恭毕敬行了一个大礼,紧接着匆匆离开大殿。


待太子的脚步声渐行渐远。


再次归于沉寂。


“妹子。”


朱元璋忍不住激动道:“以你之见,林先生有没有可能,真的是仙人轮回转世?”


“存粹下凡渡劫来了?”


“倘若林先生真的是仙人下凡,那咱大明不久彻底妥了?!”


闻听此言。


马皇后无可奈何摇了摇头,纠结了少顷,没有发表看法,默默给他杯子伱添了些茶水。


“你问我,我问谁去?”


朱元璋:“!!!”


见夫人不爱搭理自己他也没再自讨无趣,无声叹了一口气,转而道:


“罢了,明天咱抽时间再去找先生请教。”


“嗯,这样,妹子你帮咱把《道德经》取过来,咱好好的评一下。”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也不能一问三不知呀。”


“你说对吧?”


岂料,马皇后根本不给面子,自顾自的敛容起身,在乎外面的奴婢进来。


“本宫乏了,随本宫回去。”


“别打搅陛下处理国事。”


朱元璋见状,额头上黑线又多那几条,当时整个人都不好了,气不打一处来。


“嘿,你这婆娘,咱还没问你,你不在宫里待着,一个人跑去偷听干啥》”


声音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一点回应。


马皇后在他错愕的目光中,大摇大摆的走出了御书房。


朱元璋:“???”


……


翌日。


朝阳初升。


朱元璋准时坐在龙椅上,接受了群臣朝拜。


他本打算今天上完早朝,便早早去夫子庙那里听课。


就在他准备询问可有本奏时。


礼部侍郎杨魁突然出列道:


“陛下,河南西北部已有近两月位下雨了。”


“如今正是谷物抽穗之际,若是水分不足,必然会影响下半年的收成。”


“臣请陛下早些在江南收购粮食,然后调往中原之地设立常平仓,免得大灾爆发之后,百姓因为肚饿之苦,被有心人蛊惑啊。”


与其他朝代不同,大明一般哪里出了民乱。


将其平复指挥,官吏非但得不到升迁,反而还会被追责。


为了避免中原之地的同窗倒霉。


杨魁故意夸大了些许,河南部分地区的旱灾情况。


想引起朱元璋的重视,将同僚乌纱帽的可能性,直接扼杀在萌芽之中。


“收购粮食之事,朕允了。”


朱元璋之前听过林澈讲过河南的旱情。


他对杨魁的话也不怎么意外。


便向户部尚书傅友文吩咐道:“傅爱卿,收购粮食之事,就交予你来办理了。”


“朕希望今年中原之地,不要因为灾情饿死一个百姓。”


傅友文对此自然点头称是。


而且还非常配合的加了一句:


“陛下,臣唯恐大明之外,也有遭遇旱情的地方。”


“为了避免奸商将大明的粮食,运到外面牟利,臣请严查粮食售卖之事!”


朱元璋稍作迟疑的考虑一下。


随即道:“理应如此,在我大明灾情未消除之前,一粒米都不允许离开大明的边境,否则将以谋逆论处。”


如此之重的惩处,引得朝臣们不禁有些哗然。


不过,他们也能理解朱元璋的想法。


如今大明虽然有了化肥,但还未推广开来。


再加上以往湖广、江南之地天下粮仓,诸多良田都变成了桑田。


若是出现会引发饥荒的灾情。


想要不闹出乱子,就得用重典来控制粮食的走向。


杨魁对于朱元璋这么简单,就应下了问题上奏之事,心中有些意外。


之事当了这么多年官的惯性。


让他在朱元璋话音落下后,直接跪下谢恩:


“陛下此举真是爱民如子,臣替中原之地的百姓,谢过陛下的隆恩。”


朱元璋回了几句客套话,就将此事简单揭过了。


所有一切,都好心是正常的臣子上奏,陛下考虑过后应允的常规情况。


没有任何人们发现,其中不对劲的地方。


倒是几个家里良田众多的朝臣。


还在琢磨着要不要,在朝廷大肆收购粮食之日。


来个奇货可居,到时候狠狠赚上一笔。


只是,除了傅友文、刘三吾等几个心腹朝臣知道内情。


其他朝臣根本想不到。


朱元璋明面上针对中原的旱灾,而设立的粮食禁令。


实际上是针对高丽王族的,从灭国到再续江山社稷计策的前奏。


毕竟,经济战不是一朝一夕能打赢的。


若不提早布置林澈的谋划。


未来匆忙想要搅乱高丽时局,很容易出现功亏一篑。


“陛下,高丽使节在宫外求见。”


刚解决完中原灾情的安排。


就有小太监上前向朱元璋禀告,那个高丽权臣又来求见。


“传他进来吧。”


朱元璋想了想,决定如林澈所言,对高丽来个多管齐下。


“高丽下臣,拜见上邦大明皇帝陛下。”


金泽刚进入大殿中,便向着朱元璋五体投地行了大礼。


紧接着便给出比前几日更丰厚的许诺。


“陛下,如今高丽朝堂,已经出现了朝臣互相攻伐的情况。”


“还请陛下派下臣回高丽,平息这无意义的杀戮。”


“等到局势稳定后,下臣愿意将济州岛,以及与大明相近的三个州府,全部赠与天朝上帮,作为叛逆贼人们,袭击大明天朝上兵的赔偿。”


这个新筹码抛出来,不少朝臣都听傻了。


到数十这三个州府有多大。


毕竟高丽人喜欢吹牛,一县之地都敢称呼州府。


众人惊诧的是金泽为了重新回到高丽当权臣。


在大明毫无底线的卖国之举。


朝堂上不少文官,对于大明藩属国的朝廷里。


有金泽这种无耻至极的卖国贼,都非常的鄙夷。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就已经有几名御史站了出来高喊着,诛杀高丽国贼的口号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