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诸天之大企业家 > 第234章 什么叫财神?这就是

第234章 什么叫财神?这就是

作者:曾经拥有的方向感 返回目录

1902年7月8号,小暑。


正在东百老汇路王公馆,准备宴请新来客的王守良,突然就接到了警卫队队长许四汇报,黄山驱逐舰在镖头张石头指挥下,于花鸟岛海域附近,“收编”了两艘岛国商船。


载货是600吨铁矿石,包括一些普通战利品。


愕然之余,王守良惊疑道,“铁矿石?舟山群岛海域?鬼子从哪搞到的铁矿石?运去哪?”


许四点头,“大掌柜,是刚成立运作不久的情报部最新战报,说有两艘载着铁矿石的船,从长江口出海运往岛国。”


“甲午后,大冶铁矿不止有部分股权落入岛国人手中,还包括长期以来,都有铁矿石被运去岛国八幡制铁所。”


“张镖头从情报部拿到了这两艘运铁船消息,就出发了。”


“情报部也是最快把消息送到您这里的,可能是您这段时间太忙,还没来得及翻看。”


张石头这个名字很朴素的兄弟,就是久米岛海战里和战友开着鱼雷艇玩冲锋,炸沉一艘鬼子驱逐舰上位的。


敢死队里的成功幸存者!


王守良恍然大悟,原来是大冶啊,还真是大冶,那没事了,知道的都知道,带清的钢铁有多么废废。


这几天他也的确是忙!


在珠江百货大楼开张之后,他还要为筹办珠江建筑、水泥厂、钢铁厂、发电厂在上沪的分舵奔走,搞事,三个厂起步就酝酿着招一万人以上。


选址,都是个大问题。


王守良还打算像规划佛山新区那样,企业厂址和工人住宅区、家属院、以及基础的生活商圈,都规划在一起。


这在佛山随便搞。


但是在上沪不行,因为佛山在他下手之前,有足够多的空地,可以随意选一个方向,把大量农田变成新区。


上沪?这毕竟是20世纪初中期,东亚东南亚最繁华的上沪滩。


就是现在,不管公共租界,法租界还是清廷治下,想搞出来那么一块庞大的区域,不是小事。


最终几個工厂,以及未来家属区都选在了闸北。


闸北在虹口以西,不是租界是清廷治下,他选那里,除了是买合适的地块够便宜之外,更因为从20世纪00年代中期开始,一个个华夏民族企业工厂在闸北陆续崛起。


犹如雨后春笋一样,让闸北成为租界之外清廷地盘里,最发达的工业区。


这个位面,只冲几年后陆续开始的华夏民族企业崛起之路,一个个工厂企业在那里迸发生机,那珠江建筑和珠江水泥厂包括发电厂,就不会缺客户。


还是最近的客户集群。


大堆的工厂和生活区地皮考察商定中,他还真没留意一些小情报,毕竟大冶铁矿卖给鬼子铁矿石,几年前就开始稳定船来船往了。


也就是他来上沪晚,不然都不会觉得这是新闻。


下一刻,王守良点了根烟吐槽,“我今天宴请的就是那位盛大人啊,想买铁矿石。”


他要在上沪建立钢铁厂分厂,最近最捡便宜的自然是买下马鞍山铁矿,那里到1916年才有人去开采。


那是华东第一大露天矿场,直到1991年还能年采铁矿石600万吨!


不过他也是想起了汉冶萍这个巨大的工业损失,才请那位盛大人吃饭,你不就是督办汉阳钢铁兵工,缺钱,欠了嘤伦、北美、岛国佬的钱,不得不一次次卖出股份?


你缺钱找我啊,我有钱,我超级有钱!


从鄂省沿着长江一路南下,铁矿石给我,我来大炼钢!


吃饭,吃饭,喝着喝着啥都有了。


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再去印他几千万日円,现在还是一日円等于一黑西哥鹰洋的银本位时代。


说一句令人无力吐槽的话,原轨迹就在1903年2月4号,7个月后,岛国人制造了华夏近代首例假钞案!!!


身位一个超级假钞贩子,王守良想起这一切,都有种凌乱感。


一段时间后。


某位盛大人,带着两个随从在警卫队队长接引下,进入王公馆别墅客厅,一进门,就看到王守良正坐在大厅中央的餐桌边喝茶。


餐桌上摆的是一个个皮箱。


全部都是打开的皮箱,一箱子满当当的日円、一箱子满当当的英镑、一箱子满当当的马克、一箱子满当当的卢布、一箱子满当当的美刀、法郎……


都是现在市面上流通的某类货币最大面值,一沓子一沓子的,有新有旧很招人馋。


王守良脚边还有几个打开的木箱子,里面全是成色漂亮,有新有旧的黑西哥鹰洋、港岛银元、北美银元……


盛大人忍不住咽了口口水,他两个随从直接腿一软,想跪。


什么特么的叫财神?这就是财神!!


………………


接下去几天,不管是公共租界还是法租界,又或者清廷治下上沪县衙,无数百姓都被一个消息震惊的目瞪口呆。


那就是珠江商行准备在闸北开分厂,建筑厂、水泥厂、钢铁厂包括新的发电厂一起开工,预备招募一万人以上。


不管各式各样的不同工种,不同层次实力能力的师傅,薪饷是多少,只要能应聘上正式职工,绝对一天两顿大食堂饭饱饭。


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大肚汉,还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只要正式应聘成功,管饱。


这是起步待遇!


若是表现突出,有足够出色的能力,珠江商行甚至还会优先给你租赁职工房,不是一间大通铺住几十人的房子。


是能一家几口住在一起的职工宿舍,超低价租赁。


这就是接近半管吃管住了吧?


上万人的招工信息啊!


就算是20世纪初中期最繁华的远东大都市上沪,都被这消息震得晕晕乎乎,无数人才开始奔走转告,以及打听这一系列珠江企业的招人标准了。


别说上沪滩一带了,消息继续传出去,上沪滩周边同样为之大震!


……………………


7月14,王守良刚起床在吃早餐,就见许四领着凯文匆匆从外面赶向一楼大厅。


王守良眉头微皱,但他也知道,许四不是不知轻重的人,他也叮嘱过对方,遇到一些意外,比较大比较严重的事时,可以不请示直接带人进来。


凯文走到餐边桌,抓起一个灌汤包咬了一口,吐槽,“王,你还有闲情吃饭,见鬼,谢特。”


“现在霍乱瘟疫正在华夏北方肆虐、大规模扩散,中招的华人和我们白人遍地都是……”


“你的招工上万人,至少管饱饭的消息流入晥、苏,太多灾民都想要蠢蠢欲动跑来上沪了,一般灾民无所谓,带着霍乱瘟疫的灾民可不行。”


“工部局都要炸了!”


王守良这是真懵逼了,“霍乱?”


霍乱他知道啊,放在21世纪这谈不上太严重的恶疾?不过这是1902!


凯文再次道,“前年多国联军去打那个老妖婆,一路因为战争逃荒,流离失所的人已经很多,至少波及整个直隶,今年先有北方洪灾,五六月份黄河还在鲁省决堤……”


“又闹出了不少灾乱。”


“6月底开始,霍乱瘟疫已经流传到东三省,好多毛熊人都中招了,尤其是铁路沿线中招扩散的比较多。”


王守良拍了下桌子,对许四道,“吩咐下去,让百货大楼联系各地粮商,买粮赈灾。”


又想了想,他对凯文道,“你转告工部局,我会尽量聘请大量医生,前往上沪以北的灾区去扼杀这一波霍乱疫情。”


他得回1994年位面一趟了。


回去先不谈怎么和女友,以及儿子过下日常,放松休息一阵子,还要准备大批量抗病菌药物、止泻药物包括补水补液产品。


霍乱是没有特效药的,但一连套抗病毒、加上王守良中医是宗师级水准,自己去前线诊断一下,找出能适合大部分患者的针对性药物。


扼杀这一波疫情潮流,还是不太难的。


当许四领命奔走,凯文再次吐槽几声,也回去联系工部局时,王守良没有急着穿越,回了书房,从随身空间抓出了几沓子资料翻阅起来。


穿越前那么长久的准备期,他不只是准备的各种器械设备,印刷几本神书而已,包括查阅这个位面,这个时代大量的历史资料。


半小时不到,王守良就在资料堆里发现了,1902年大事记,还真有这一场霍乱疫情的存在,6月30起直到10月,东北那边铁路沿线,有3000多华人感染霍乱,1000多毛子感染霍乱。


最终死了1900多名华人患者,死近700个毛子。


这只是铁路沿线收集的数据,铁路之外……没详细记载。


从1994年位面收集90多年前的大事记,能准确到这里已经很不容易了。就像是清末民国初期各县人口,能搜集到的线索数据,是极少数。


至于水灾?黄河在鲁东决堤,只有简单的先水灾后旱灾的描述,其他都没了。


王守良反而松了一口气,以这个年代的治疗能力,3000多人华人确诊死了1900多,那等他去前线诊断一波,再回1994搞后勤备战。


以他的宗师级医术,截断这一波霍乱难度不大。


鲁东水灾?19世纪末黄河下游连年遭灾,太多灾民难民都不得不背井离乡,开启了鼎鼎大名的闯关东之旅,到1910年,闯入关东一两千万人。


华夏人在封建社会长挂嘴边一句话,故土难离!


想让老百姓集群离开故乡,到他乡远方另谋生路,很难很难。


闯关东却持续了很多年!


1902年的黄河决堤,水患弥漫,都没在历史上留下多么正式的记录,只能说这年代的鲁东同胞生活太难了。


……………………


1902年9月9号。


伴随着一艘庞大的舰队抵达上沪出海口,王守良站在甲板上眺望一下码头概况,才擦着汗水道,“这次霍乱总算截断了势头,不会再大规模蔓延了。”


王守良回1994位面,呆了一个多月,为疫情筹备了海量针对性中草药,包括一些中成药颗粒。


当然,他也带了一批电解质水,取得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数百个学习【赤脚医生手册】一年多的医疗团队,也能贡献不小力量了。


吹着海风进入码头,当王守良从四海号下船,码头上也快速迎来一群身影,恭敬的行礼问好。


王守良走向双马减震马车时,才开口,“几个工厂建设的怎么样了?”


唐秀才急忙道,“两层厂房厂办大楼的厂区,建好了两座,剩下的也还在建设中,施工进度超过一半。”


“这两个月我们也招募了5000多工人,都是佛山来的领导班子和老师傅在带队培训中。”


“水泥厂和发电厂是最快投入运作的。”


“大冶运来了两批铁矿石,已经在钢铁厂原料处理车间,进行提炼处理中。”


王守良大笑,“进度不错,再接再厉,我这次回来,也用客轮从鲁东带来3000多壮丁,包括那些壮丁的家属,都是吃饱饭就可以卖命的。”


“你让那些领导班组和师傅们,好好筛选一批。”


佛山钢铁厂初建设时期,要把清末传统的木匠、铁匠、石匠、皮匠、陶工、锁匠等等,转化为现代化钢铁厂所需高炉工、烧结工、炼钢工、铸造工,再到钳工、锻工、焊工等工种。


有一定的困难度。


好在佛山钢铁厂早已经度过了初期阶段,王守良是专门印刷出一批图文教学,解说各现代工种的概况。


再从一批师傅里选心灵手巧的,单独开课讲了一些时日。


慢慢培训出一批合格的师傅。


现在开在闸北的各工厂,新人都是从学徒工开始,选了一个个工种后,跟着师傅们认真学习,提升就行。


这方面,也不用怕传统匠人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顾虑,因为珠江企业内部有明确的规章制度。


不管伱是哪个工种,把一个学徒工教会成合格初级工,多一个奖励3黑西哥鹰洋,多10个就是奖励30黑西哥鹰洋。


如钳工、锻工等工种,学徒变初级工真的不是很难。


所有工厂工种,分级就是学徒、初级、中级、高级、大师傅五个等级,对应五种层次薪酬待遇。


上沪分舵蓬勃中,各工厂家属院、住宅楼社区还在建设中,没有半年左右周期,盖不好五层大楼,但初期的分发帐篷、借住铺着水泥地的厂区厂房地带遮风挡雨,已经是油麻地、佛山都排练过的日常。


王守良这次北上救灾,就是让企业里皖、苏、浙居多的职工群,多拉来了一批鲁东好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