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晋末长剑 > 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阶段

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阶段

作者:孤独麦客 返回目录

又是一场秋雨落下,寒意油然而生。


早就没有新出的牧草了。


除了少许耐寒性较强的品种外,绝大部分已经草色枯黄。


不生长,意味着没有新增牧草,只能吃干枯的存量草——早晚会被吃完。


晋阳以西的山中,牲畜时不时换个山坳、河谷,如同蝗虫大军一般,成群结队,将牧草乃至灌木树叶啃噬得一干二净。


有些牲畜已被宰杀掉了,制成肉脯屯积在晋阳、羊肠仓、楼烦故城。


有些则被驱赶向前,由辅兵带着,作为随军粮草。


只有最强壮的才被留在太原、新兴、上党、乐平四地,官府已为他们准备了过冬草料,明年就可繁衍生息。


数月之间,屯驻并州的大军经历了一番调整。


第一次出征的各地丁壮、世兵之类,大部罢遣。眼下又要出征了,于是新征召了一部分,算是轮换吧。


邵勋把之前攻汲郡、河内的那批人调到了晋阳。


其部本有数万,裁汰老弱之后有两万人列于兵籍之上,此番征调了一万六千余人。


如此一来,聚集在晋阳的军士计有银枪左右二营、义从军全部、少许扩编的落雁军以及鲜卑骑兵二千——其余人已领赏回家。


除此之外,何伦亦率五千兵马来援,陈、梁、南顿、新蔡四郡征发了五千壮丁。


原兖州世兵计有二万人,多年征战之后,缺损不少,现有一万五千众,于是编为三营,由唐剑、满衡、何伦分领。


刘洽今年以来身体不太好,无法再从事高强度的军事指挥了,于是从军中退出,重拾幕府佐吏的旧业。


不过就在昨天,邵勋令其赶来新兴,出任太守。


至于太原太守,则由大将军府督护邵光出任——最后一任太原王已薨,国除。


九月十五日,段末波率落雁军及鲜卑轻骑四千余人西行,充当先锋。


该部行军速度很快,十八日已进抵羊肠仓。


二十四日抵达楼烦监牧城。


二十八日在秀容城东数里扎营。


二十九日清晨,双方游骑在汾水北岸交手,各自死伤十余骑后收兵,此为第二阶段作战以来首次交锋。


九月最后一天,邵勋抵达了秀容城东,于山间扎营。


傍晚时分,带着两个儿子观瞭敌情。


竟然抵达当天就发动了进攻,丝毫没有停歇。


银枪左营充当锋锐,顺着临时搭起的浮桥直冲汾水南岸(其实是岚河)。


千余人长枪大盾,强弓硬弩,硬桥硬马攻过去,将试图半渡而击的敌军直接冲散。


过河的银枪军没有像其他部队那样先保住桥头堡,而是追着敌军溃兵大肆砍杀,一直追到秀容城下方才撤回。


当五百余首级悬挂在汾水南岸的树林里时,秀容城头的敌军尽皆悚然。


第一仗就折了士气,后面还怎么办?


十月初一,万余人过河,屯于秀容东西两侧,开始打制攻城器械。


汾水北岸仍屯驻着大量军士,甚至一部分人已开始整备武器,准备溯流而上,直趋北边的汾阳故城。


那座城池破破烂烂,守军也是刘雅生之类的惊弓之鸟,并不难打。


邵勋将这个任务交给了金正。


两面开战,就是这么豪横。


******


侯飞虎已经抵达了轵关,以后军将军之尊接替指挥。


与他一同过来的还有黑矟左营数千众。


轵关大营的部队也经历了轮换。


自泰山等郡征发的丁壮


已经回去了,取而代之的是来自阳平、赵郡、广平、平原、清河、渤海六郡丁壮一万二千人。


羊家部曲还在。


他们不但没走,还增加了两千人。原因是监军观战之后,认为羊氏部曲装具精良,骁勇敢战,技艺娴熟。


羊家子弟的整体武艺、军略水平也比其他世家要强,看着不似一个文化世家。


于是乎,能者多劳嘛。


羊家军不但没得到休整,还要持续增兵,攻打轵关。


除了这两部外,还有河清镇将刘泉的五千轻骑、捉生军一千七百余骑,河内、汲郡流民数千丁。


之所以在这个战场囤积如此之多的兵力,实在是补给方便。


而今秋雨连绵,沁水水位没下降太多,只要不是特别大的漕船,一般都能开到野王城下,运输成本十分低廉,故可屯驻大军。


但资粮也就只能运到轵关外了。


轵关陉是太行八陉之一,位于王屋山中——愚公移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山有三重,最东边的便是轵关所在地。


轵关西五十余里为第二重山,曰「齐子岭」。汉代于此建箕关,取代轵关——历史上这里是北齐、北周的国界线,此时是河东、河内的郡界。


齐子岭西二十里筑有王屋城(今王屋镇境内,位于王屋山南),乃匈奴人前阵子增筑,是一个仓城,也是一个军镇,驻有两千兵。


再西边是河东郡东垣县(今垣曲东南)。


自东垣县向西是第三重山,山有垭口,曰「含口」,过此口就出王屋山了,抵达平坦富饶的涑水上游地带——河东裴氏的老巢闻喜县就在附近。


梁公英明神武,没有一个女人是白舔的。


裴妃被舔得情意绵绵,不但给他生了三个孩子,马上还有意外之喜……


作为邵勋比较看重的门生之一,侯飞虎是了解内情的。他的作战计划就深刻考虑了这一点。


「正面不要攻得太狠。」侯飞虎观察了两天地形之后,找来武牙将军羊权、河清镇将刘泉,说道:「守军不过三四千人罢了。攻得太狠,刘贤或会狗急跳墙,飞报平阳请求援兵。」


「不猛攻,何日能下?」刘泉不解。


「刘将军,听闻之前你曾绕道,为何失败了?」侯飞虎看向刘泉,问道。


「运道不行。」刘泉叹气道:「河清西北四十里,有小道直插王屋。但这条道单人走都麻烦,骡马频频失蹄摔落河谷,车辆更是无法通过。四十里山道,走过去时甲胄、器械不全,人累得不行,一开始没遇到贼人,儿郎们四处烧杀抢掠乃至放火,奈何正面强攻不下,又恰好遇到一股匈奴轻骑,直接被击溃了,没回来几个人。比起数月之前,又多了个王屋城,不好打了。」


侯飞虎唔了一声,又让亲兵取来地图,仔细看着。


良久之后,他看向刘泉,道:「你还得绕路,不过这次要等机会。」


「什么机会?」刘泉下意识问道。


侯飞虎凝视远方,没有回答。


******


黾池城东的旷野之中,数万禁军、府兵云集当场。


禁军主攻,府兵压阵,已经连攻十余日。


高台之上,龙骧幕府督护杨会手扶栏杆,笑道:「梁公帐下兵马无数,勇猛难敌。可在我看来,最擅长攻城的却是洛阳中军。」


监军程遐凑趣笑道:「新安、白超、硖石三城攻下来,尸山血海一般,怎么着也该练出来了。」


「李重攻城如何?」杨会扭头看向程遐,问道。


第一阶段作战结束后,李重率五千梁国丁壮屯于晋阳,乃留守大将,


兼顾四方。


大部分军权收走了,自然无需程遐这种级别的官员当监军,于是他南下黾池,充当裴廓的监军——此路裴廓为都督,杨会副之。


「井陉雄关都打破了,自然是擅长攻城的。」程遐干笑道。


这帮武人怎么这么喜欢攀比?什么都要争个高低,程遐就很无奈。


杨会闻言,笑了笑,不再多说,转而指了指黾池县,道:「黾池本在南边山里,匈奴于此当道筑城,置黾池县。城修得很仓促,不大,里边最多放个两三千守军。」


程遐够着头往前看了看。


晋、汉双方都有黾池县,好似较劲一般针锋相对。但匈奴这个黾池县确实不大,故屯不了多少兵,毕竟里面还要塞各种物资、粮草,能有个两千多兵就不错了。


但黾池守军不止这么多,事实上城外还有三千,修筑了相对完备的营垒,与城池互为犄角之势。


攻城以来,禁军已破两个营垒,杀贼千余人。


府兵也攻克一个,杀贼数百。


而今只剩最后一个,位于县城西边,戍兵千人,似乎随时准备跑路的样子。


都说梁公与刘聪之间攻守之势异也,但禁军与王弥又何尝不是呢?


从一开始被动挨打,连战连溃,到后来勉强守住,战战兢兢,再到一步步反攻,其间的攻守之势也变了。


说穿了其实也没什么。


禁军死了人,补洛阳坞堡丁壮。丁壮不够了,补流民精壮。总之不断有补充兵员。


器械、粮食的补充也十分关键,这意味着训练不辍,军事传承能更好地延续下去。


所以,这支部队的战斗力是慢慢提升的。


作为他们的对手,王弥得到的补充就不太充足了。


王弥能补兵,这没有问题,毕竟流民太多了,所以到现在为止他的军队规模还是不小的。


器械的补充就不太充足了。尤其是白超坞附近的新安冶丢失后,打制武器的能力大减,平阳朝廷隔三差五送一些过来,但不够用。


这其实就是国力的差距,没办法。


不远处有信使策马而来,远远勒缰后,飞身跃下,一溜小跑到高台上,递过一份军报。


程遐伸手接过,打开一看,道:「事济矣!虎威邵将军击败弥兵,出崤山,横于黾池、陕城之间。」


杨会听了,欣喜的同时又有些酸溜溜的。


程遐则笑得合不拢嘴。


没想到啊,诸路兵马之中居然是他们这一路率先取得进展。作为监军,他也是可以分润大功的,妙哉!


(本章完)


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