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 第367章 ,完了,要出事情了。

第367章 ,完了,要出事情了。

作者:小鱼吃大鱼儿 返回目录

王青松看着宋老头,心里却是在想着另外一件事情。


改开以后,好像是83年。


一个姓许的在博物馆的外宾服务部里,花了二十万港元把外宾服务部的9000多幅画给包圆了。


里面就有不少齐白石的画。


因为四九城的和平画店,正是他的父亲和齐白石一起合伙开起来的。


估计老宋说熟悉,可能就是出自这里。


而且现在齐白石的画,现在已经被列为所有作品一律不准出境清单里。


宋老头看了看东西,一时间有些吃不准,但是心里也有自己的偏向。


看了看周颖示意道:“可以收起来了。”


周颖见状,赶忙拿钥匙将展柜的玻璃门给锁上。


几个老头相互看了看。


老宋明显是对王青松十分感兴趣,对着三爷笑道;“老柳,要不要带着他一起去看看!”


三爷闻言没回答,而是看向了王青松:“老宋是想让你跟我们一起看看其他的展品,我把你之前的事情给说了出来。”


听到这话,王青松迟疑了一下。


而成建飞则是对着他使了个眼色。


王青松见状,想了想便点了点头,答应下来:“好,我跟着后面学学。”


几人闻言笑了笑。


向着其他展柜走去。


王青松则是跟了上去。


此时外围的一群人不清楚情况都是一阵的疑惑,在那里议论纷纷。


要知道来这里的一般是两种人。


一种是专业玩收藏的,水平有高有低,但都是在这一行滚了很久。


而另外一种就是大老板。


业余爱好。


但是对于老头邀请王青松一起看东西,都是一阵的不解。


王青松自然是跟了上去。


看着旁边的成建飞低声问道;“成哥,什么意思啊!这要是说错话了,不是得罪人嘛?我要是能说个所以然来还好说,我这什么都说不出来,不是找人骂吗?”


听到这话,成建飞笑道:“放心,没事,这不是有几個人给你背书吗?解说的事情他们会来。你也顺便听听。”


说完,顿了一下声音更低了:“你别忘记了,你是开古玩店的,要是能在这个场地里大放异彩,对你的店可是有很大好处的。”


王青松闻言轻轻点了点头。


不是所有的人都想让他过来,五个老头,其中有一个就不太想让他过来。


在那里聊着天。


“老宋,你这提携后辈的力度可真大啊!”


一个毛头小子,让他跟着在后面看着,虽然还不能和他们比肩,但是这规格可是够高了。


他们哪个不是经过几十年的摸爬滚打才学的眼力。


老宋见状笑了笑:“我也只是听过一次,没见过第二个,我也很好奇啊!”


随后看了一下靠近的展柜笑道:“咦,老刘,伱这又是淘换到好东西了啊!”


对方看了看展柜,笑了笑,没说话。


自然有人提前打开展柜。


贵重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旁边还有一个专门台子,东西放在台上供人观赏,而且附近的人都被清理远了一些。


连带着王青松几人也是。


王青松也是好奇的看着。


这是一款天蓝色的花瓶,釉面下有一层淡淡的刻花。


但是花瓶口到瓶身上有一抹暗红色不规则图案,像是胎记一样,十分的难看。


但是,此时几人却是像个宝贝一样,拿着放大镜在那里看着。


小心拿起翻看了一下底部,又小心的放了回去。


主看的自然是三爷。


而老宋则是去了一边借着空隙打量着,相对几个人,他对字画更加擅长一点。


王青松借着对方拿起来的时候,看到底下有两个字:“蔡、乙”


而且两个字的大小刻痕也不太一致。


看着同样伸头看的成建飞问道:“成哥,能不能说一下?”


成建飞看着对方一脸的古怪。


不过还是点了点头,低声说道:“具体的还没看,但是从目前看到的情况来说,这是一款宋代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这个应该是以前文物商店的东西。”


王青松点了点头,宋代汝窑,早就已经不允许私下交易了。


至少在内地是这样。


也就在港岛以及国外的拍卖行允许交易。


随后问道:“哦,那个刻字怎么好像不太一样,不是年限,而且还是后刻上去的?”


不懂就问。


不等成建飞说话,旁边周颖开口说道:“这个我知道,宋代以前的瓷器很少有落款,没什么统一的标志,在宋代也一样,不过那时候会有一些简单落款,根据品级分为甲乙丙等。


然后会后刻上去,例如有‘奉华’。


“奉华”其实是奉华堂,南宋德寿宫的配殿,是宋高宗赵构的宠妃刘贵妃居住的地方,很多写“奉华”的汝窑都是她用的。


在宋代汝瓷为宫廷专用,因此能拥有汝瓷一般都是依靠皇帝赏赐。在宋代能够收藏汝窑瓷器的蔡氏可能只有两人,第一位是徽宗时宰相蔡京。第二个就是他的儿子蔡攸,两个人都做过宰相……”


王青松听周颖在那里解说,感觉特别有意思。


对着她笑道:“行啊你,有长进嘛!”


周颖嘿嘿一笑:“那自然啊!”


脸上带着一丝丝的得意。


王青松笑了笑,看向了成建飞:“就是说,这东西是宋代蔡家的瓷器?”


成建飞点了点头:“嗯,刘老师是博物院瓷器展览馆的,对瓷器有着很深厚的研究,他和师父两个是多年的朋友了。两个人也经常交流瓷器上的问题。


这汝窑不得了,挂红了。”


“挂红就很好吗?”


“当然了,这在当时算是残次品,一般都会给砸了,所以这种挂红的残留下来的很少,后来人们才把这种同样很难出现的挂红作为一种残缺美,流传了下来……”


王青松闻言看了看瓶子,点了点头。


瞥了一眼不远处站着的董伟。


此时董伟也看着两人。


看到他的目光,低声笑道:“周颖,这是你的老板吧!刚刚我可是听你对专家们说了。”


听到这话,周颖懒得搭理他。


不过还是回了一句:“怎么了。我还不能当老板娘了啊!”


只是这次没有跟上次一样搂着王青松。


也得分场合。


董伟闻言笑了笑。


没说什么,看着东西,笑道;“对了,你们也是开古玩店的,这种级别的东西你们有没有?”


周颖闻言眉头皱了一下。


店里的东西确实很多高达百万的商品,但是这种级别的,还真没有。


确切的说是王青松将精品都给收起来了。


没拿出来而已。


周颖并不知道这事情,平静的笑道:“还真没有,你的意思,这东西你也有?”


汝窑不同年代数量不一样。


宋代的汝窑,有记录的不超过百件,也有的说是67件半。


妥妥的国宝级。


在内地属于绝对禁止买卖的。


就连赠送和转让,都要经过批准相关部门审核以后才行。


每一个价格都是在五千万以上。


算是重器。


董伟见状似笑非笑了一下,没说话,安静的看着。


王青松看了看,就收回了目光,这玩意不上手,他又看不懂,等于白看。


随后看着伸头瞅着东西的周颖好奇的问道:“这个交流会是谁办的?怎么没看到人呢?”


听到这话,周颖回过头来:“哦,好像是一个大老板,人还没来,你看到了吗?那个就是他们这里的负责人。”


指着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说道。


王青松顺着目光看了一下,对方很少说话,全程只是陪同,时刻都保持着笑容。


这个笑容……持续很久了。


五个人轮流看了一会。


也都纷纷收场了。


几人在那里小声嘀咕着。


王青松将目光看向场地。


只见三爷在那里蹙着眉头,而其他人则是笑呵呵的看着。


论瓷器,也就姓宋的和三爷两个最有权威了。


刘老头看着三爷笑道:“老柳,怎么样啊?看出来什么门道了没?”


听到这话,三爷在那里思索了一下,问道:“不到宋,最多是明的……”


这话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很多人都是懂行的,自然是各自议论着。


如果是看落款的话,第一反应都是宋的。


但是老柳却是给出了不一样的意见。


老刘笑呵呵的点了点头:“这东西我看过很久了,确实不像是宋乙的,工艺水准只能到明,应该是明的,可能是因为带红,被人留下来,刻了宋款……”


其他人都听明白了。


王青松虽然不懂,但也听懂了大部分。


说白了,这东西就是个高仿的,但是时代是明代的。


周颖在旁边嘀咕道:“就算是明的那也不得了,汝窑始于唐,北宋时期是汝窑的巅峰时期,南宋开始衰败,大明宣德年才开始重新烧汝窑,但是汝窑的工艺已经失传了,所以做出来和宋的有些区别,清朝也是一样的。”


王青松闻言轻轻点了点头。


反正他就当一个故事来听听。


那边在那里小心的讨论着。


三爷不动声色的时不时点点头,说的东西很专业,但是王青松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不止是他,还有很多人是同样的。


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专业的。


“青松,来看看!”


思绪间,三爷对着他招招手。


其他人见状都看了过来。


王青松顿了一下,自然是走了过去。


看了看几个老头。


除了老刘有些不太情愿,其他人都是好奇的看着,毕竟王青松的事迹都被三爷说过。


当然了,也就当看个乐呵。


做不得真。


他们更相信自己的眼力。


三爷示意了一下垫布上的东西说道:“小心点!”


这东西太贵重了。


就算是明的,那也是大几百万,这种带红的,价格更高。


真要是碎了,还真的说不清楚。


顺便将自己的手电筒和放大镜接了过去。


王青松接过放大镜和手电筒,上去围着东西转了一圈,手轻轻搭了上去,随后愣了一下。


不过没说什么。


轻轻的将东西翻看看了看底部,虽然装模作样,但也是在学习。


至少以后不能一点也不懂。


过了一会,他将东西给放下。


对着旁边等待的人示意了一下,便离开了桌子。


刚刚走,就有人把东西小心的放了回去。


“怎么说?”


三爷和老宋都好奇的看着他。


王青松刚要说话,就听到不远处传来了笑呵呵声音!


“这么热闹啊!”


众人见状散开了一个道路。


“杨总”


“杨总……”


众人纷纷打着招呼,显然都认识这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


对方对着其他人笑着轻轻点了点头。


算是打了个招呼。


不知道是不认识,还是叫不出来名字。


“杨总!”


三爷众人过来,也是笑着打了个招呼。


对方毕竟是主办方。


“宋老、刘老、柳老、房老……”


对着五个专家都纷纷打了个招呼。


杨总看了看众人,笑着说道:“怎么样啊?今天有没有好东西啊?”


而此时服务员又将东西小心的放在了桌子上。


老房作为博物院字画陈列馆的副主任,如果论社会地位的话,五个老头中,他是最高的。


闻言,便开口笑道:“倒是有那么几件,不知道能不能入的了杨总的眼啊!”


“哦~那一会可要好好看看了。”


对方笑呵呵说了一句。


随后笑道:“就不打扰各位的兴致了,我就随便看看。”


说完,看向了桌子上的东西,便笑道:“汝窑?这是哪位带来的?”


“杨总,这是我带来的。”


老刘自然是笑呵呵的站了出来。


听到这话,杨总便笑道:“不介意我看看吧!”


“那肯定的!”


老刘笑呵呵说着,自己带这个东西过来,自然是有目的。


说是交流会,说白了,就是对方发出来的选宝。


如果有中意的,肯定会收了。


等的自然就是这个时刻。


杨总闻言笑呵呵的走了过去,接过旁边人递了过来的东西,在那里仔细的看了看。


……


三爷见状稍微退了一点,来到王青松的身边,低声问道:“你怎么看!”


此时有人过来。


王青松自然是被大家给遗忘了。


听到这话,王青松纠结了一下,最后还是说道;“三爷,还是别在这里说吧!”


听到这话,三爷心里一惊讶。


这东西他是找不出来毛病,可是给他的感觉却不是很好。


和王青松那种感觉差不多,但是又有区别,而他则是靠着多年的经验总结过来的。


赶忙拉着他来到了一边。


成建飞和周颖见状好奇的也跟了过去。


来到没人的地方。


三爷便着急的问道:“怎么回事?东西不对?没事,放心说,就我们自己人,不会乱说的。”


王青松看了看几个人,轻轻点了点头。


犹豫了一下,最后说道:“这个东西,可能连民国都不是。”


他还是实话实说了。


听到这话,三爷眉头紧皱。


摇了摇头:“应该不会吧!这水平,绝对是明代的水准了。”


虽然他感觉不对劲,但是也不至于差距这么大。


这也是他感觉不对劲的地方。


王青松摇摇头:“您老也知道,我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也是最大的问题。


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那就没人信。


周颖不是很懂,见几人在那里思考,便嘀咕道:“这要是真的,那就是青松你感觉错了,要是假的,那这个作假的水平真高,都能是大师傅了。”


几人闻言都抬头看向了他。


而成建飞则是眉头紧皱。


想到了什么,迟疑了一下问道:“那个……师傅,你有没有想到一个可能?”


老头闻言抬头看了看他。


示意他说。


成建飞见状直接说道:“还记得建国以后,也就是58年,烧制的那一批?”


老头闻言在那里思索着。


成建飞说的,他自然知道。


952年,周先生指示“发展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


经过上百次实验和研究,在58年烧制出第一批工艺品,1983年8月汝窑天蓝釉经过专家鉴定,均达到明代汝窑水平。


而王青松也在那里,好像他在文物商店里,看到过抹起来没感觉的汝窑!


专门卖给老外的那种。


老头想了想,心里有个想法:“你的意思是这东西是当年烧制的那一批?然后用来做旧?”


他虽然自认为有些水平。


但也不会盲目的就认为自己就是无所不能的。


古玩行,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说不会打眼。


就算是博物馆的那些专家也是同样。


仿品上高等级的拍卖会,这种事情不是发生过一次两次了。


只能说,活到老学到老。


成建飞点了点头:“我只是这样想的。”


老头在那里沉思着,过了好一会,这才点了点头:“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看了看那边杨总已经结束了。


便低声说道:“这事情你们别乱说,毕竟这东西也说不出来个所以然来。”


几人都是不懂人情世故的人。


自然知道要分场合。


重要是说出来也没人相信啊!


老头见状这才放心,向着人群走去。


三人自然是跟了上去。


王青松抛开了古董的事情好奇的看着那个姓杨的,对着成建飞问道:“成哥,那谁啊!好像附近的人都认识他啊!”


对方的气场很强。


虽然全程都是带着笑容,但是眼神中,能看出来一点。


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听到这话,成建飞开口说道:“我说了你们别乱说,杨总是个三代,具体的不清楚,反正家里很有钱,各行各业都有涉及。


八十年代就是造船和航运起家的,在南方还有两个造船厂。虽然达不到军工厂的规模,但是也不小。”


王青松惊讶了一下。


造船厂?


这可不是普通人能碰的。


而且还是在八十年代。


那还得了。


没有再去问,来到了人群这边。


有时候自己不找事情,但是有人找自己的事情。


就看到杨总在那里四下打量着笑道:“哦,还有这样的奇人啊!我倒是想要见识一下。”


显然刚刚已经有人将事情给说了出来。


听到这话,众人将目光看向了王青松。


感受着众人的目光,王青松一阵的平静。


杨总见状笑道:“小兄弟,他们说是不是你啊!不好意思,刚刚打断你说话了。”


王青松看着对方。


不得不感慨。


这人到了一定的地位,那真的是不喜形于色,对他一个看上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都能笑呵呵说话。


随后甩开了思绪。


笑着点了点头:“嗯,是我。”


看了看刚刚放进去的东西说道:“杨总,这东西就是靠眼力的,我一个什么都不懂,在这里乱评价,到时候闹笑话了。”


对方见状笑道:“没事,随便说!刘老看过的东西,基本上没什么问题。”


见他这么说,王青松看了看四周,最后还是说了一句:“这个……能力有限,我怕看不准。”


这话,让在场的好几个人都眉头紧皱。


这话说的模棱两可,倒也没说这东西是假的。


但是都这个情况了,王青松正常下给的答复应该是夸赞一下老刘,然后说这个东西是个好东西。


既然说这个话了。


说明他心里对这个东西是抱着怀疑的态度。


话是没说。


也很谦虚,意思是这个意思。


杨总挑了一下眉毛,也没说什么,而是看向了旁边脸色难看的老刘。


不等他说话,旁边董伟则是直接开口了。


“你一个什么都不懂人,以为自己开了一个古玩店,就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了。刘老可是**博物院瓷器陈列馆的专家。”


说完,问道:“你要是感觉这东西有问题,你倒是说个所以然出来啊!”


他开口倒不是因为周颖。


而是因为这东西是出自他父亲和刘专家的手,带来也是有原因的。


这要是被认定为假的。


那可是要出事情的。


王青松斜着看了他一眼:“我可没这么说,都说了水平有限,你认为真的那就是真的呗!”


“你……”


董伟被这不痛不痒的话给噎住了。


但毕竟接受过高等教育,再加上年龄也成年了,不至于在这里骂街,去说什么太讽刺的话语。


太掉价了。


场地里的气氛一下就安静了下来。


不过众人看王青松的眼神,都感觉这家伙是来捣乱的。


杨总见状笑呵呵的打了个圆场:“好了,这古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走吧,去看看下个东西吧!”


就算这东西是假的,他也不会让事情在这个时候爆发出来。


毕竟这是他举办的。


而且老刘也是他邀请过来的。


众人闻言也就散开了。


杨总此时也没了什么太大的兴致,倒是对王青松有了一些兴致。


琢磨了一下,对着旁边的人吩咐了一下。


之前陪同几个专家的那个人立马就快步离开了。


等人走了以后,这些专家也准备去看看别的东西。


杨总则是看着王青松笑道;“小兄弟,我有几个东西,能不能麻烦你帮忙看看!”


这话,让众人又停下了脚步。


好奇的看着这一幕。


王青松感受着众人的目光。


迟疑了一下。


还是说道:“我水平有限,怕说错了。”


杨总则是不在意的笑了笑:“没事!错了就错了,谁还没有犯错的时候啊!”


说话间,刚刚跑离开的人拿着一个托盘过来。


上面摆放着三个东西。


“这三个东西,是我以前收藏很多年的东西,这次带过来,也是为了交流的,能不能帮忙看看,都是什么年头的。”


随着他的话,男子已经将托盘伸到了王青松的面前。


意思是不容拒绝。


王青松眉头皱了一下,随后又松开了。


看了看在场的人。


如果自己就这么拒绝了,感觉也不是很好。


将目光看向了托盘上。


一个精美的掐丝珐琅鼻烟壶,一个青花瓷瓶子,还有一个发灰的牙雕。


看着众人的目光。


随手在三个东西上摸了摸。


随后一脸的古怪。


还是拿起了最近的那个牙雕。


看上去有些脏,但是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很有年代感。


稍微看了看东西放下。


又拿起了另外两个稍微看了看,速度很快,显得很敷衍。


东西放下以后,看着笑呵呵杨总。


琢磨了一下问道:“杨总,要不……换个地方说吧!”


“哦,没事,只管说,这几个东西是我其他几个朋友送我的,有不少年头了,假的也无所谓。”


杨总不在意的说道。


而周颖一阵的着急。


对着王青松打眼色。


刚刚她可是听说了,对方是个三代,那还得了。


有些话,是不能说的,他们是平头老百姓。


惹毛了,没好处。


王青松自然也是看到了。


想了想,还是说道:“我说的也不一定对,这三个东西,感觉上都是建国以后的。”


这话一出,众人都是一片的哗然。


人家杨总都说了,这是他朋友送的。


以他的地位,怎么可能送假的,而且还是珍藏很多年了。


这不是在打他的脸吗?


而杨总本来笑着的面容也阴沉了下来,看着王青松又问了一句:“你确定吗?”


王青松看着他,自然也不会被他吓唬到。


反正自己又不像其他老板有球于人。


点了点头:“至少我感觉是这样的。”


就在众人以为对方要生气的时候,杨总的脸色变了一下。


恢复了笑容,上下打量了一下他笑道:“好了,开个玩笑,这三样东西确实是建国以后的东西。奇人啊,真的是奇人。”


这话,让众人面面相觑。


这让都已经准备上去怼人的董伟噎住了。


谁会想到这样一个大老板,居然开这种玩笑。


而且搞的跟真的一样。


特别最后脸色难看的一幕。


杨总见状对着三爷几个人笑道:“好了,不打扰几位大师,我先去里面,一会我还有朋友过来。”


几人闻言明白了,意思是让他们进度快点。


点点头答应下来,去了其他的展台。


而老刘则是一脸的复杂。


他的东西没给评价,但是经过刚刚的事情,现在肯定很多人对他手里的东西产生质疑了。


众人见状就散开了。


围在这里也不是个事情,毕竟不是一个级别的。


等人都走了,老杨笑呵呵的对着王青松点点头。


也同样离开了。


不过转身走了一段,便对着旁边的男子交代了一下:“他是谁带来的?”


旁边的人立马轻微弯腰,往前踏了一步:“是柳老带来的。”


杨总点了点头:“嗯,你让他一会过来一下,我找他有点事情。”


“现在吗?”


“嗯!”


听到这话,对方赶忙就停下了脚步,向着后面走去。


……


周颖看着几个人走了,这才松了口气,说道:“你胆子是真大啊!万一那东西真的是他收藏的,你这不是得罪人吗?”


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收拾他们有些困难。


但是对于这种人,收拾他们跟收拾小鸡一样。


随后嘀咕道:“你说,有没有可能,那东西他也不知道,担心丢脸,就说知道是假的?”


王青松摇摇头:“不清楚。”


刚要说话,就看到之前离开的人又回来了。


“王先生,我们老板想让你去一趟,能不能麻烦您跟我去一趟?”


这话让周颖一阵的紧张。


完了。


要出事情了。


这跟那些赌场里赢了钱,老板让他去小房里一样。


王青松看了看,随后点了点头:“行啊!现在吗?”


“嗯,现在!”


“好!”


答应下来,跟着对方向着隔壁走了过去。


留下着急的周颖。


……


董伟看着人离开以后,也在和自己父亲在那里讨论着。


“爸,这个不是找了很多专家看过了吗?不会出问题吧?”


董父见状眉头紧皱。


摇了摇头:“不清楚,看看再说吧!实在不行,就说打眼了。”


见他这么说,董伟也没说什么。


只是脸上带着一丝丝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