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 第390章 ,这年代也有天价东西

第390章 ,这年代也有天价东西

作者:小鱼吃大鱼儿 返回目录

王青松看着单子,对着李莹莹问道:“这镗床要去上海买?你过去吗?”


李莹莹点了点头。


“嗯,要去那边买,北一机那边主要是做铣床,镗床也有,但是量没那么多,上海那边好一些,也是老牌厂。”


“那你要过去吗?”


“去啊!过几天就过去。”


听到这话,王青松轻轻颔首。


不过这次他是不准备过去了,刚刚从港岛回来,总不能一天到晚就在外面跑了。


其实这个时候,各个厂子也是有竞争关系的。


虽然是兄弟单位,该支援的还是要支援,但是前提质量得过关。


否则只能选别的企业。


就像四九城的燕牌自行车厂,在国民如此缺自行车票的情况下,从生产到停产就经历了8年的时间。


没办法,质量不过关,老百姓不认可,没人要。


毕竟一百多块钱的自行车,对于现在的一个家庭来说,也属于重资产了。


宁愿贵点,质量也不能有问题。


除了停产,没有第二种选择。


估计他们去上海那边采购,也不是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随后将目光看向了最后一页面。


半自动机械镗床。


机床他不是特别了解,但也不像之前一脸茫然的小白。


铣床主要用来铣床适合加工平面、沟槽、轮齿、螺纹和花键轴以及比较复杂的型面。


镗床适合加工精度高的孔处理或是内腔处理。


单位里有铣床,镗床也有。


但是汽车的底盘制作,需要的精度要求高,毕竟钢板这东西成本太高。


不说做到后世那种绝对的通用,也要尽量做到。


“师傅,这个镗床去哪里买?什么时候要?”


他现在还没找到能把机床弄过来的办法,总不能把机床往这里一丢。


正好丢在自己厂里。


这样隐患太大了。


李莹莹伸头看了一下,说道:“这个可能会跟鬼子那边买。到时候会跟轻工业部申请,具体什么时候批下来,就不清楚了。”


跟鬼子?


王青松眉头皱了一下。


不过想想也是,西德现在是苏占区,苏联的态度决定了他们对我们的态度。


可想而知现在情况不会太好。


估计之前那个专家,也有这方面的原因,毕竟主子现在对他们都不太友好,何况是他们了。


娘的。


跟鬼子买,他就不爽了。


可惜,现在刚刚从港岛回来,而且自己也没找好处理的办法。


默默地将东西给收了起来。


“青松!你进来一下。”


思绪间,老杨站在自己办公室门口,对着他喊了一声。


王青松闻言赶忙站了起来。


跟着对方来到了屋里。


房门关上。


老杨没坐下,对着他说道:“那个……我给你个人,你一会跟我去一趟市运输公司,看能不能弄点汽油的批条。”


他还是决定出手帮忙。


听到这话,王青松也是一阵的感动。


老杨是科长,这要是被人知道他在帮忙,到时候会很难做。


随后笑道:“科长,汽油的批条已经拿到了。”


“拿到了?多少?”


“都拿到了!”


“都拿到了?真的假的啊?”


老杨一脸的不肯相信,要知道这是汽油,不是猪肉。


猪肉私底下可以跟农村买,汽油只有找到位要批条,否则就没办法买。


三百升,这个量可不少!


“真的,条子在张元那里!”


听到这话,老杨好奇地看了看他,想到什么:“哦,是不是找沈倩帮忙的?”


沈倩的身份,他是知道的。


这点东西,又不是个人私吞,调剂给单位这对他们这种人来说,自然没有太大的问题。


而且王青松还救过沈倩的命。


王青松笑着摇摇头:“没有,我有个朋友,他姑父是BJ市运输公司的副书记,那天他正好……”


对于老杨,有些能说的,还是可以说的。


听完这话,老杨恍然:“哦,这样啊!我还以为你找沈首长呢!”


随后笑道:“那行,你的任务完成,我也就放心了,过天会有通知。先忙好手头上的工作。对了,你去一趟城东那边,咱们订单皮箱厂完成有些困难,局里调剂给了皮箱二厂,你去一趟,指导一下。”


“啊?这不是都有生产的标准吗?还要我去干嘛?”


“这不是怕出错嘛!你去看看!”


“嗯,那行吧!”


王青松答应了下来:“那我先出去了。一会我就过去。”


老杨轻嗯了一声:“那你先回去吧!”


等他走了,老杨看着门口的房门,琢磨了一下。


笑着摇摇头:“这家伙,没看出来啊!居然认识这么多厉害的人啊!这算第三个了吧!”


因为方厂长告诉他,打招呼安排委培生的人,居然不是沈倩的家里人。


而是部委里的一个人。


地位仅次于沈倩父亲的几人之一,当然了,资历没有沈父老。


他在那个位置做了好几年。


随后没有再去想这个问题,重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王青松出来以后,李莹莹便赶忙问道:“怎么了?没事吧?”


“没事!”


王青松摇摇头,随后说道:“我一会要去一趟皮箱二厂,去看看他们那边的生产情况。”


随后将大概的情况给说了一下。


李莹莹笑了:“你现在搞的跟技术科的人一样,行,你去忙吧!”


王青松见状,和张元打了个招呼。


带上拉杆箱的一些资料,找了一下皮箱二厂的地址,骑着车子向着城东赶去。


本来准备晚上的时候去二哥那边一趟的。


这下正好一并解决了。


按照路程顺序先去了二哥那里。


来到二哥家里,将车子停好,提着东西向着大院里走去。


“大娘,洗衣服呢!”


进来以后就看到大姑娘小媳妇在那里洗衣服。


王青松笑着打了个招呼。


其中年龄大的看了他一眼,思索了一下:“青河家的弟弟吧?”


“嗯,是啊!过来看看我二哥二嫂。”


“青松来啦!”


思绪间屋里走出来一个妇女,正是自己大嫂,笑呵呵对着他打招呼。


“大嫂!”


王青松笑着打了个招呼,对着几人笑道:“您忙,我先进去啊!”


“哎,去吧!”


大爷笑呵呵的点点头。


王青松见状提着东西向着二哥家里走去。


“大嫂,辛苦你了啊!”


过来以后,笑呵呵的客气了一句。


不管怎么说,都是自己大嫂,该有的礼貌还是要有的,不然的大哥也难做。


而且对方也没把自己怎么样!


没办法,穷,帮不上忙。


大嫂乐呵呵的笑着:“嗨,都是自家兄弟,有什么好客气的。你二哥他们上班去了!”


一边说,一边将目光看向了他手里提的东西。


王青松见状笑道:“没事,他们上班就上班,我今天去城东有事情,顺便过来看看。”


一边说,一边走向了屋里。


来到了屋里,他这才将手里东西分成了两份,一共四盒东西。


“大嫂,这是凤梨酥,还有黄金糕,带回去给大毛他们吃。正好也就不用我跑一趟了。”


其他的东西,他暂时不准备给,上次给的不少,加上本身的定量,暂时足够了。


而且后面他也不准备将东西带到这里来。


下次卡着点,直接给二哥,让他带回来。


大嫂闻言把手在身上擦了一下,这才笑嘻嘻的接了过来。


“乖乖,我听你二哥说,你都出国去了啊!”


王青松笑了笑:“那本来就是咱们国家的,不算出国。”


不过现在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出国,或者大部分人都是出国,毕竟进出办理的都是出入境证明。


说完,笑道:“二嫂睡觉了没?没睡觉我进去看看。”


“是不是青松啊!”


里面传来了二嫂王慧茹的喊声。


声音中带着压抑,感觉像是怕惊动小家伙。


大嫂将东西放一边,笑道:“进去吧,在里面呢!”


王青松见状就直接来到门口。


轻轻推开房门,就看到二嫂正躺在床头,浑身是汗,头发还是一如既往的乱糟糟,板结在了一起。


“二嫂!”


笑呵呵打了个招呼。


王慧茹看着他轻声笑道:“我还以为是院子里的人呢!好一会才听出来是你,你不是出国了吗?什么时候回来的?”


王青松将东西放在旁边的桌上笑道:“回来没几天,这是我从港岛带回来的特产,你们尝尝。”


二嫂闻言看了一眼:“这要外汇吧!你哪来的钱啊!”


“呵呵,厂里有经费,这个也不贵,让你们尝尝。”


听到这话,二嫂也就没说什么。


“谢谢了。”


“嗨,客气什么啊!怎么样啊?”


一边说,一边来到边上,看着熟睡中的小家伙。


“得得得~~~”


用舌头弹了几下,摸了摸小脸蛋。


王慧茹看着他的动作,笑道:“大嫂这在,我可是享了一个月的清福啊!”


身后传来了大嫂乐呵呵的声音。


王青松笑着点了点头:“长嫂为母嘛!”


这话也不是开玩笑的,毕竟刚刚解放也就十来年,观念还是以前的观念。


除非撕破脸皮了,这种情况大嫂要是不来照顾一下。


说不过去。


大嫂的为人他不好评价。


但是他感觉,只要二哥二嫂吃喝招待着,她确实能把人服侍的妥当。


王慧茹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随后几人简单聊了一会。


总的情况来说还不错,毕竟粮食不缺,在这时候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嗷嗷嗷!”


聊了一会,小家伙嗷嗷叫了起来。


大嫂见状笑着走了过去:“是不是尿了啊!”


去解开尿片,发现没有,便重新塞了进去,笑道:“小家伙饿了,该吃奶了。”


听到这话,王青松便说道:“那我先回去了,等过几天再来看你们。”


吃奶的时候,男人在不合适。


王慧茹笑着点点头:“那行,你去忙,哪天让你二哥叫着,一起吃个饭。”


一边说,一边接过了孩子。


“哎,好,那我先走了啊!大嫂,我走了!”


打了个招呼,离开了二哥家里。


出来以后,骑着车去了皮箱二厂。


来到地方,和传达室的人说了一下情况,便被人放行了。


走来路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腥臭味,不少敞开式的车间里有人在那里忙着。


院子里也晒了不少撑开的皮革。


只能算是作坊。


干活的人还真不少。


“这批货是出口创汇的,谁要是在私底下动手脚,你们试试。我肯定把他们扭送到派出所去。……”


王青松正准备找人问问的,就看到一个穿着蓝色干部服的男子正在那里训斥着。


显然他的到来,对方也看到了。


“这位同志,你找谁啊!”


对方扭头看了一下,询问道。


王青松的目光从工人身上收回笑道:“你好,我想找你们的黄厂长,我叫王青松,是配件厂派过来的人。”


“哦!配件厂的啊!你好你好!我就是黄雪松。”


男子立马改了脸色笑呵呵地走了过来。


“黄厂长你好!”


王青松笑着和对方握了个手。


黄雪松笑呵呵说道:“走,去办公室坐。”


没搭理那些干活的人。


王青松自然是跟着对方来到了地方。


就是一个砖瓦房。


一边说,一边笑道:“王技术员,多亏了你们厂子啊!分了我们一些单子,不然我们都没活做了。”


顺便递了一根烟给他。


王青松笑着接了过去:“都是兄弟单位,黄厂长您不用那么客气。”


现在很多厂子都是没活做。


要么去种田去了,要么就去安排去干零工。


黄雪松笑了笑:“哎,应该的,喝口水,我一会带你去车间。有什么注意的事情就跟他们说,坚决不能出任何问题。”


一边说,一边泡水。


王青松坐在长条板凳上,好奇的问道:“黄厂长,您刚刚说,那些人私底下动手脚?不会有问题吧!”


这话,让老黄尴尬了一下。


叹了口气说道:“其实我都不好意思说。这不是缺吃的吗?那些工人就把那些边角料给拿回家吃了。”


说完,保证道:“你别误会啊!我说的是拿边角料,可不是在箱子上做手脚,我是怕他们把皮料估计弄坏,然后当成废旧的拿回去。”


“哦!箱子没事就好。”


王青松恍然。


还以为其他的东西出问题呢!


不过也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凡能下肚子的东西,在这时候都是好东西。


黄雪松笑道:“那肯定没事!王技术员,这个我可以保证。”


“那就好!”


王青松接过搪瓷缸,泡的是一点茶叶碎末,也就是高末。


随后笑道:“黄厂长,您别叫我技术员了,我就是单位供销科的人。”


这技术员叫的他有点尴尬。


“啊?”


黄雪松愣了一下。


一阵的纠结,配件厂怎么拿供销科的人糊弄他啊,而且年龄还这么小。


随后纠结道:“王干事啊!可是……这批货很重要……”


王青松自然明白他的意思,说道:“黄厂长,放心好了,我虽然不是技术员,但这个箱子是我出的主意做出来的。”


“真的假的!”


黄雪松闻言惊讶了一下。


上下打量着他!


虽然问话了,但他相信对方不会拿这话来糊弄他,只是这也太年轻了吧!


都没他孩子大。


“这个没什么好撒谎的!”


听到这话黄雪松从惊讶中回过神来:“小伙子可以啊!怎么就不在我们厂呢!”


王青松笑了笑,看着外面说道:“黄厂长,要不我去看看!”


“哎!好,不耽误时间了,这任务很紧。”


黄雪松也没客气,笑呵呵的站了起来。


两人结伴向着外面走去。


皮料生产的车间没过去,直接去了木材加工车间。


里面倒也有一些机器,不过精细部分大部分都是人工来完成。


此时不远处的一台机器旁,三四个人正围在那里,嘀嘀咕咕的。


“老刘!”


快到近前,黄厂长对着年龄稍大的老头喊了一声。


几人闻言都扭头看了过来,纷纷打了个招呼。


“厂长!”


“嗯,看什么呢?”


刘老头年龄大概五十多,穿着一身的蓝色工作服,身上还有一些没拍掉的锯末。


木头桌子上放着一个半成品的木头箱子,没有包皮。


闻言笑道:“看这个箱子呢!对了,厂长,配件厂的技术员来了没?”


“嗯,来了,这位就是配件厂的王干事,他就是过来指导我们生产拉杆箱的。”


听到这话,众人都看向了他。


眼神中带着一丝丝的不确定。


太年轻了吧!


这么小的技术员。


看到几人的目光,老黄笑道:“你们可别小看他啊,这箱子可是他发明出来参加广交会的。”


“真的假的?”


“是啊,太年轻了吧,这不是个孩子嘛?”


……


几个人最年轻都二十多岁了。


王青松的身高是长高了不少,但是那种幼稚的脸蛋,总让人有种不太信任的感觉。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废话,我还能糊弄你们啊!王干事,这是我们厂的木工大师傅,刘师傅。你有什么事情可以跟他说。”


老黄嘟囔了一句。


王青松闻言看向了对方笑道:“刘师傅,你好!”


刘师傅也感觉厂长不会乱说,便笑着打了个招呼:“王干事,你好,正好你过来了,这个孔的位置和公差有什么讲究吗?”


王青松看了看箱子。


而此时老黄笑道;“你们忙!我先去处理事情。”


听到这话,王青松点点头:“黄厂长,您忙,我先看看。”


老黄见状,背着手离开了。


等人走了以后王青松便指着上下的孔说道:“公差是允许有的,但是位置的偏差方向一定要一致,否则做出来以后拉杆装不上,你看这里,如果上面偏左,下面偏右,最后装出来就是一个梯形,我们要的是长方形,两边是平行的……”


将大概的情况说了一下。


顺便从旁边拿两根棍子做对比。


这是细节,之前批量生产的时候,就犯过这样的错误。


为了把箱子用掉,上面把手的按压杆就要做成非标。


几人安静的听着时不时的点头。


王青松毕竟是全程自己做过的,各种问题都很清楚,在那里一个一个的说着。


注意的地方不是很多,但是他说的很细。


上午就在这边待到了吃午饭的时间。


“王干事,辛苦你了,中午在这里吃顿饭!”


黄厂长知道事情差不多,过来客气了一下。


王青松笑了笑:“黄厂长不用客气,厂里还有事情,我回厂里吃。”


听到他说还有事情,老黄也就没挽留。


……


王青松离开皮箱厂,琢磨着下午也没什么太多的事情,出来都出来了,也就不想回去。


本来准备去周颖那边继续上课的。


想想还是先去大药房,给周颖买那个牛黄安宫丸。


骑着车子直奔大栅栏的同仁堂大药房这边。


来到这里,是一座三层雕栏玉砌的房子,整体格局和荣宝斋的古色古香建筑有些像。


此时店里也有不少的人进出。


王青松直接进去了。


进门就是一个大药房,分为两边,一边是柜台后面的各种药柜,另外一边是卖各种礼盒装的东西。


药柜自然是卖中药的。


另外一边卖的东西就比较杂了。


人参、燕窝、海参、各种成品的药,以及不少的补品。


楼上则是看病的地方。


来到卖礼品的地方,看着架子上的各种东西,找到了自己要的目标。


同仁堂安宫牛黄丸。


锦盒装的。


18元一颗。


此时不少人在那里看东西,一看都不是普通工人。


“同志,给我拿十盒安宫牛黄丸。”


王青松指着架子上的东西,对着营业员说了一句。


安宫牛黄丸其实现在全国各地都有药企生产,价格也不一样,同仁堂的价格是最贵的。


对方看了他一眼,平静地说道:“一共180元整。”


王青松自然将钱给掏出来了。


将钱递给了他。


对方接过钱,点好以后,将钱收起来,拿出十盒放在一个锦盒里。


给他开了一张收据。


王青松拿着东西,没有着急离开,而是在那里看着其他的东西价格。


大概扫视了一下。


直接离开了。


来到抓药这边,也捎带看了一下。


他的目光看向了其中两样。


牛黄和麝香。


当看到价格,他摇了摇头。


六十年代也有贵的东西啊!


这时候讲究一个明码标价,上面贴的都有价格。


牛黄一钱25元。


麝香一钱5.4元。


(这个价格是市斤,72年医药公司收购价格,那些年,价格浮动不大,而且公家公司,利润都是有规定的。确实这么贵。)


这样算下来,牛黄的价格是在2500元一斤,5000块钱一公斤。


麝香的话也要1080块钱一公斤。


随后在那里琢磨了一下。


古董不怎么好卖,但是这东西应该可以吧。


他查牛黄安宫丸的时候,就查到了天然牛黄的价格。


150万到160万一公斤。


不用这么贵,就算是按照100万一公斤来算的话,那也有个200倍的差距。


而麝香65万一公斤,如果按照50万来算,利润更高500倍的差距。


这个好像不是不能弄啊!


想到这里他琢磨了一下。


没有动。


这么多钱,没有个身份的话,肯定是不行的,自己的面具又可以用上了。


而且买这个还不能在这里,得去药材公司那里去买。


价格更便宜点。


他倒不是为了价格便宜,而是那里量大。


不动声色地悄悄离开了。


……


王青松出来以后,在那里琢磨着。


上次自己去过医药公司,自然是认识地方。


不过他没有过去。


这么多钱,可不是开玩笑的,得先考虑好了才行,而且得以港岛人的身份,给的自然也是港元。


也算是创汇了吧!


打定主意,悄悄离开,去是周颖那边,准备先打听一下有没有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