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 第一百六十六章 终成定居的亲事

第一百六十六章 终成定居的亲事

作者:楚国隐士 返回目录

第一百六十六章终成定居的亲事


对于胡惟庸来说,这个年过得还真的是累。


府上这上门拜访的,可谓是络绎不绝。


但凡来了的,除了那些胡惟庸压根不想搭理的,其他的他总得见上一面、聊上几句吧!


然后,这一来二去的,累积到一起,那就累人了啊。


以至于到了大年初四的时候,胡惟庸啥也没干,就关上府门安安稳稳的在家睡了一天。


天知道,这几天感觉到自己的劳动强度居然比面对如诗、宛如两姐妹联手的强度还大?


这不休息一下,他是真不行了。


不过,他也就休息了这么一天而已。


大年初五,他就得进宫了。


这次进宫,那就不是为了什么公事了,而是为了“私事”!


没办法,作为胡馨月的伯父,如今自家小侄女跟朱标那小胖子的婚事既然定了。


那他自然得进宫跟朱元璋商量一二才行。


毕竟,哪怕不是皇家在普通人家里,迎娶当家媳妇儿,那也是一等一的大事来着。


不多时,胡惟庸便在内侍的引领之下,溜溜达达的朝着乾清宫走去。


朱元璋正在那里等着他呢。


走到乾清宫一看,得,酒菜都准备上了,老朱更是满脸笑容。


这模样,摆明就是吃定了他啊。


这多少让胡大老爷有点不爽啊。


但是反过来一想的话,也证明老朱两口子对于小侄女确实是看重呢。


君臣二人见礼完毕后,分宾主落座,朱元璋当先举起了酒杯。


“惟庸,来,新年那天闹哄哄的,咱们也没能好好喝上一杯。”


“这样,先把大年三十的那杯酒补上!”


“咱祝愿你新年顺遂!”


胡惟庸挑了挑眉,笑着同样举起了酒杯。


“既如此,那就多谢陛下的祝福了,臣也祝陛下身体安康!”


两个相伴了半辈子的老朋友,微微一碰酒杯,同时仰头一口喝干了杯中酒。


半点没有臣子那般在朱元璋面前畏畏缩缩不敢动手的模样,胡惟庸非常自在的拿起筷子,夹起一块油炸的酥肉塞嘴里,含含糊糊的问道。


“馨月和太子的婚事,臣这儿没意见了!”


“陛下,你看什么时间合适?”


朱元璋听胡惟庸这么一说,顿时咧嘴一笑。


好啊!


他和皇后看重的儿媳妇儿,终于还是到手了啊。


一想到自己给自家胖儿子找了个好媳妇儿,朱元璋就不禁乐得合不拢嘴。


“哈哈哈,惟庸你大可放心!”


“此事,自有钦天监他们去弄!”


“这样,反正钦天监的监正这会儿也闲着。”


“宋利,伱去叫一声,直接把人叫来!”


“遵命,皇爷!”


一直在一旁伺候着的宋利,闻言躬身一礼,而后飘忽着就出了殿门。


对于宋利的离开,胡惟庸也没半点意外。


宋利可不就是给老朱跑腿打杂的嘛。


“唉,陛下,其实我是真不想馨月嫁到皇家来的!”


“结果,偏生陛下你和皇后都看好不说,我家那丫头也不反对。”


“如若不是这样的话,我是真不想馨月嫁给你皇家啊!”


朱元璋看着说得情真意切的胡惟庸,他忽然饶有兴致的问道。


“惟庸,都到了这个份上了,今儿也没旁人,你能不能给咱交个底!”


“你这到底是为啥这么避讳月丫头嫁到咱家来?”


“你不是平常人家,你家的闺女素来聪慧,来了咱家难不成还能吃亏不成?”


胡惟庸一听朱元璋这么说,想着反正定都定了,那索性给朱元璋侧面提个醒吧。


“其实吧,说来很可笑,主要是两个方面吧!”


“第一,月儿那丫头要是嫁入皇家了,臣见她就没那么方便了!”


朱元璋听到这,好悬没当场吧嘴里的酒喷出来。


“不是!这也是理由?”


可胡惟庸却理所当然的点了点头。


“当然!”


“若是没嫁入皇家,那么不管嫁入谁家,臣若是想月儿了,那甭管是一张纸条递过去让月儿回趟家。”


“还是说臣自己上门,就没有臣做不到的!”


“说句不好听的,哪怕是那几个国公府,若是真把月儿嫁进去了,臣若是想要看看自家侄女,臣就一定能看到!”


听胡惟庸这么一说,还别说,朱元璋还真就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确实,这事儿像是胡惟庸能干得出来的。


胡惟庸可能是憋在心里憋久了,干脆不管不顾的继续说道。


“这其次嘛,便是这宫里的算计,太多了!”


“眼下只是太子妃,就得面对一应侧妃,那将来呢?”


“后宫各路妃嫔,可都要皇后一手去处置的!”


“固然眼下可以依靠太子、陛下、皇后,将来也可以依靠皇帝。”


“可就算到时候能解决,那……不累吗?”


“若是不进皇家,何必受这个气?”


“几个姬妾而已,能管就管,不能管,就算弄死了,我胡惟庸难不成还护不住我侄女?”


得,听胡惟庸这么一说,朱元璋终于明白了。


显然,胡惟庸之前那么抵触他那侄女儿嫁到皇家的就是这个了。


什么权势、名声、好处,在胡惟庸看来,都不重要。


或者说,这些东西,都没有胡馨月自己过得好重要。


有一说一,这种最为纯粹的孺慕之情,委实让人羡慕啊。


以至于哪怕胡惟庸实际上是在掀皇家的老底,指责宫中算计太多,朱元璋也不在乎了。


毕竟,真相究竟如何,其实大家心里都有个数不是?


一时间,二人都沉默了下来。


恰在此时,急匆匆赶来的钦天监监正到了。


当他听着朱元璋的吩咐,拿着胡惟庸自怀中掏出来的八字,颤颤巍巍的开始掐算之际。


天知道他的内心是何等的紧张!


妈耶,这可是东宫太子的婚事啊。


但凡他敢炸刺说一声不好的,他估计自己活着走出宫门的机会都没有。


因此,半点不敢怠慢的他,推算出今年五月初七,是个黄道吉日!


听着钦天监监正一大通神神叨叨的话语之后,老朱表示很满意!


就此,立马下旨,封胡馨月为太子妃,于五月初七迎娶进东宫。


这一封圣旨一下,那引发的震动可就不仅是一星半点了啊。


可以说,这一封圣旨,改变了整个大明朝堂的政治生态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