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 073“我带你逛伟大的首都”(求收藏票票追读)

073“我带你逛伟大的首都”(求收藏票票追读)

作者:森外 返回目录

第二天早上,方明华刚吃完早饭回到自己房间,宋棠棠就敲门进来了,穿着一身65式军装,依旧英姿飒爽。


好像比去年看到的白些?


“方明华,你今天有什么安排吗?”姑娘问道。


“我打算先去一趟《十月》杂志社。”方明华就把自己投稿情况简单给宋棠棠说了遍。


“也不知道《十月》愿不愿意刊登。”方明华最后说道。


“我看过你那本小说,你写很好,应该没问题。”姑娘说道:“我给你回了封信,你收到了吗?”


“没有。”方明华摇摇头:“估计你寄出我已经来燕京了。”


“哦....信中写了我对伱这部小说的理解,你觉得对不对?”宋棠棠坐在方明华对面床上,开始讲起来。


疯、恋、枪、梦.......


方明华认真听着,脸上慢慢露出赞赏的神色。


等姑娘讲完,方明华笑道:“你理解的很对,我就是这个意思......你读过意识流小说?”


“其实我也没听过什么叫意识流,但我看过一本和你写作手法很相似的小说。”宋棠棠说道。


“是香江一个作家写的叫《对倒》。”


“你也看过《对倒》?!”方明华有点惊讶。


香江墨镜王的代表作之一《花样年华》就是根据《对倒》改编的!


不过这年头可很少人看过这本,毕竟是在香江发表,除了一些大学图书馆里藏书。


宋棠棠似乎看出方明华的疑惑,于是说道:“我妈是解放军西京政治学院的中文系的教授,我喜欢去那里看书。”


原来如此!


方明华明白了。


“走吧。”宋棠棠站了起来。


“干嘛?”


“去《十月》杂志社”


“我一个人去就行了,我听孟红霞说你们再过两天就要回南疆,来一趟燕京不容易,你好好逛逛,天安门、颐和园的都不错。”方明华婉拒。


宋棠棠一句话让方明华直接闭嘴:“我姥姥家就在燕京,小时候我经常逛。”


“那行,你跟我去。”


两人出了招待所,今天天气不错,昨天的黄沙漫天终于停了,太阳从东方升起,整座城市沐浴在朝阳中。


《十月》杂志社在北三环马甸桥附近,两人乘坐公交车直接赶过去,到了杂志社的编辑部,一個戴着眼镜瘦瘦的中年男人的接待了他们,他叫刘副主编。


“你就是小方同志啊,坐,坐。”刘主编给两人各自倒上一杯热茶,关心问道:“你到燕京来是不是参加什么研讨会?”


“不是,是总政话剧团邀请来看他们的话剧《芳华》。”方明华笑道。


“小方,你那部《芳华》写的真不错,发表之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我们编辑部收到好多读者来信,我们还开辟了一期专栏专门讨论你这部小说。”


“谢谢,刘主编,不知道我寄给你们新写的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你们收到了吗?”方明华很委婉问道。


刚才说起《芳华》刘主编头头是道,但听方明华提到新写的小说,立刻有些犹豫,他沉吟了下说道:


“小方,本来我打算给你写封信,既然你来了那我们就当面说吧,你这部新写的小说是由四段故事组成,写的都很好,但交错在一起就显得有些杂乱。我们编辑部的意思是,建议你拆成四篇独立的短篇小说,再润色,我们可以刊登!”


啊?


当初余桦接到《燕京文学》主编的电话,邀请他去燕京改稿,只让把结局改得光明点。


而你们让我直接把小说拆成四篇!


拆成四篇独立小说?


那有什么意思?和普通现实主义作品有什么区别?


“不好意思,刘主编,如果按照你说的我觉得失去小说的精髓。”方明华拒绝。


“那......小方,我们没法刊登。”


既然谈不拢,方明华就打算告辞,刘主编将稿件还给他,还是很热情将他送到门外。


“小方,这次咱们没谈拢,欢迎你下次继续投稿啊。”


“如果有合适的,我会的,再见!”


两人很客气的告别。


出了杂志社大门,刚才一直没说话的宋棠棠开口问道:“方明华,你现在怎么办?要不换一家杂志社试试?反正燕京很多。”


方明华看着街道上的车来车往,沉思了下摇摇头:“就这样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成功率不高,先回招待所好好想想。”


“回招待所干嘛?今天天气不错,我带你在燕京逛逛,别担心,我想你的小说肯定会被发表!”


“为什么?”


“因为你是方明华啊。”


呵?


比我自己还自信?


不过方明华也不多担心,当年《平凡的世界》不是也n次被拒稿吗?


“那好,我们就逛逛,去哪里?”


“天安门,逛逛故宫,然后我们再去北海公园划船!”


“好吧。”


两人又上了一辆公交车。


到了长安街东公交站下车,两人步行到了天安门广场。


这年代这个时代的游人还稀少,广场显得很宽广,更多的是席地而坐的青年,专心致志看着书,旁边还有一群学生模样的正围了一圈,中间有个长发女生正大声的朗诵的一首诗: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


....


舒婷写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方明华站在一旁静静的听了会。


“朗诵的怎么样?”宋棠棠站在旁边问道。


“挺好听的。”


“嗯,我很喜欢这首诗。”宋棠棠又说道。


“为什么?”


“充满热爱和力量!”


呵?


方明华不由得侧过头看了看身边的宋棠棠,这时候阳光刚好照耀在她的侧脸,更添明艳光芒。


两人在天安门逛了一圈,就买票进了故宫。


方明华还没来到这时代已经逛过好几次故宫,那时候到处都是人从众,但今天人明显稀少很多。


前面就是午门广场,他发现广场中央围着一群人,心里感到好奇就走上前去。


看到眼前景象,他有些吃惊。只见前面停着一辆黑色红旗小车,旁边还竖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大大的毛笔字:“在不影响我处工作的情况下,观众乘坐车辆一次,收费五角!”


生意竟然做到故宫里了!


不知道是因为收费太高还是小车这玩意在普通百姓眼里是再贵重东西,看的人多,没人敢上去体验一把。


“我去年来故宫还没有,估计是今年刚刚开展的。”宋棠棠在一边说道:“要不,方明华,我带你逛一圈?”


“算了吧,太招摇。”


“也好,等哪天我回西京了,把红军哥的那辆大红旗借来,带你好好逛咱们的古城!”姑娘笑道。


“好啊.....一言为定!”


两人说说笑笑逛故宫,眼看到中午十二点,然后就出来在长安街随便找了家饭店吃了炸酱面,然后又去北海公园。


宋棠棠哪里都不去,就直奔湖边租船处,租了一艘小船,两人一前一后划起来。


“我小时候在我姥姥家,我最喜欢来这里划船。”宋棠棠边划边说道,“还喜欢唱这首歌”,说完就轻轻哼唱起来: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


....


“方明华,我们一起唱呀。”


此时的宋棠棠完全没有在南疆时候那种冷艳,开心的就像一个刚吃了糖果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