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 617 作品不能发表

617 作品不能发表

作者:森外 返回目录

“写的怎么样?”


晚上,方明华对自己的媳妇宋棠棠说道。


宋棠棠穿着棉睡衣,坐在电脑边,认真看着屏幕上的文字。


其实,每天晚上下班回家,宋棠棠都要看看方明华写的内容,今天看完最后一部分,长叹了一口气。


“真是触目惊心啊,没想到下岗职工的生活如此窘迫,我原以为你写的《纺织姑娘》,中描写的那些女职工生活已经很惨,和你这篇报告文学中写的,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实我想说的是,现实生活往往比文学更复杂,更精彩。”方明华意味深长:


“所以,我写成更接近现实的报告文学而不是。”


“可是。”宋棠棠的语气略带忧虑,她转过来看着方明华。


“我担心,你写的过于真实,问题过于尖锐。《延河》不刊登报告文学,你如果投《当代》《人民文学》,我担心有可能发表不了。”


方明华听完沉默了下才说道:“所以,我准备投《收获》,或许结果会好点。”


既然决定,方明华就打印出来,直接邮寄给申城的《收获》杂志社,还给杂志社副主编肖岱打了个电话,简单说明情况。


一周以后,方明华接到肖岱打来的电话:“明华,触目惊心,简直触目惊心啊。”


肖岱在电话里感叹道:“其实,不仅在东北地区,就在我们申城,现在也出现国企工人下岗问题,只不过矛盾没有东北这么尖锐。”


“随着改革的深入,将来问题会更突出,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这也是我写这篇报告文学的初衷。”方明华解释道。


“你说的对,鉴于你这篇报告文学篇幅比较长,我们打算从明年元月份开始,分两期刊登。”


“多谢。”


“谢什么?明华,现在《延河》成了你的自留地,这几年你很少投稿给别的杂志社,以后还要经常合作啊。”


“一定,一定。”


既然《收获》杂志社全文刊登,方明华就不再操心此事。


今天外面下着大雪,整个西京城白雪皑皑,但方明华家温暖如春,很热闹。


下午,两个孩子被方明华提前从幼儿园接回家,还有在美国教书的李丽也放寒假回来,今天专门来表姐家过圣诞节。


过洋人的节日也逐步在国内各大城市流行开来,虽然西京不如沿海城市那么开放,但西京城内本身也有基督教堂,现在普通老百姓特别是大中专学生也开始赶时髦跟着过圣诞节。


李丽回来也没啥事,除了陪父母,就喜欢来表姐家玩,今晚是平安夜,就过来一起过圣诞。


宋棠棠也喜欢过洋节,当然做饭的事她一个人包了。


更开心的是两個孩子,和李丽一块竟然将客厅里放着一盆龙须铁树当成圣诞树装扮起来,在上面挂上彩灯,还放着糖果、各种小挂件,一块叠千纸鹤,玩的不亦乐乎。


方明华对此是不感冒的,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翘着二郎腿看报纸。


就在这时候,放在电视柜上的座机响了,李丽离得近顺便过去接听,过了下才递给方明华。


“姐夫,找伱的,《收获》杂志社的主编肖岱。”


方明华闻言过去,拿起话筒问好,还开玩笑的来了句:“圣诞快乐。”


“明华,你们家也过圣诞节?”


“嘿孩子们闹着玩,还有他们的小姨,一块热闹热闹。”方明华笑着说。


“唉那今天我这个电话打的不凑巧,影响你们过节的兴致。”


“怎么了?”


“你那篇报告文学不能发表,对不起啊,明华。”肖岱的语气中带着歉意。


“出了什么事情了吗?”


“本来元月份的期刊我们已经排版审核全部结束,即将送到印刷厂印刷,但两天市新闻出版局检查我们杂志社的工作,看到你写的这份报告文学后,认为题材内容太敏感,会影响社会稳定团结,要求我们不要公开发表。


“钯老知道这事吗?”方明华的语气很冷静。


“我当天下午就打电话向钯老汇报此事,钯老又亲自打电话给局领导,也得到同样的答复。”


说到这里,电话那头肖岱的声音顿了顿,又补充了句:“明华,有些事钯老也无能为力。”


“我明白,没关系。”方明华说道。


“不过国内发表不了,我建议去你可以去香江发表,他们对这也很感兴趣。”肖岱又说出自己的意见。


“不必了,谢谢。”方明华婉拒。


挂掉电话后,方明华坐在沙发上想这事。


果然如宋棠棠说的啊。


旁边的李丽注意到方明华神色异样,走过来关心问道:“姐夫,出了什么事?”


“哦,也没啥大事,肖主编说,我写的那篇《报告文学》因各种原因,不能发表。”


“啊,不能发表?”


李丽记得,方明华写了这么多作品,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她也不好多说,赶紧去了厨房,将刚才发生的事情告诉了表姐宋棠棠。


宋棠棠擦干净手,解开围裙进了客厅。


“明华,刚才肖岱来电话说你那部报告文学被拒稿了?”宋棠棠问道。


“对。”方明华就把刚才肖岱电话上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


宋棠棠听了沉默了下,又问道:“那你准备投别的杂志社吗?”


“算了,《收获》都不能刊登,别的杂志社更不敢了,我也不想给人家添麻烦。”


“那文章怎么办?”


“扔着呗。”


“要不,姐夫,我给你翻译成英语,去美国发表吧?报告文学在美国也很吃香的。”李丽出了主意。。


方明华却摇摇头。


“在国内发表的目的是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去美国发表有什么用?让美国人同情?还是看我们的笑话?可以在国外发表,但这种纪实性的东西就算了。”


看到李丽还要说什么,方明华却大手一挥:“好了,不说这事,过节!圣诞节,平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