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明: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 第二九四章 倭国有大量金银?!朱标兴奋了!

第二九四章 倭国有大量金银?!朱标兴奋了!

作者:翻个小白眼 返回目录

牢房之内,太子朱标放下筷子,坐在这里,显得现在有些紧张的,望着梅殷这个二妹夫说道。


虽然这些时间以来,他早就见识了,自己家二妹夫的本领。


知道每一次自己家二妹夫进行死谏之时,都会把他所死谏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来。


但是现在,所面对的事,却显得有些过于重大。


可以说是关系到了大明的根本!


而且,在很多人看来,不论怎么处理,都是个死结,化解不开。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朱标又怎么可能会不紧张?


梅殷倒也没有让朱标多等,故意卖什么关子。


同时,对于朱标会来问自己这个事儿,他也已经是习惯了。


并不意外。


当下便道:“大哥,我这里对此,倒也是有一些想法。”


听到梅殷所说的这话,朱标不由的长松了一口气。


太好了!


这是他最想听到的消息。


自己家二妹夫,果然没有让人失望,还是一如既往的靠谱!


虽然他还没有听,梅殷接下来所说的办法是什么。


但是,心里面已经安心了。


对于自己家的二妹夫,他实在是太清楚了。


为人处事特别的靠谱。


只要是二妹夫说了有办法,那接下来,他所给出来的办法,肯定都是挺好用的那种。


当下就很是麻溜的,从边上的一个匣子里,拿出了笔墨纸砚摆上。


看着朱标的这些操作,梅殷一时间,多少显得有些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自己的大舅哥,这整的也太过于郑重了,太过于夸张了。


“大哥,咱们边吃边聊,不必如此。”


朱标摇了摇头道:“不用,二妹夫只管吃,只管喝,我在这里听着就行。”


听到太子朱标如此说,梅殷想了一下,就也将手中的筷子给放下了。


朱标见此,忙摆手道:“二妹夫,不要在意那些虚的。


你只管吃着喝着说就行,我不会多想。


你这样反而弄得生分,拘谨了。


你不吃喝,我也不好意思动手记录了。”


听到朱标如此说,梅殷这才又把筷子拿起来了。


“既然这样,那我就接着吃。


大哥你这次带来的东西,味道是真挺不错。”


朱标见到梅殷并没有过多的矫情,顿时高兴起来。


这才对嘛,一家人不用那样客气,在乎那样多的虚礼。


就该如此真诚待人才好。


梅殷道:“大哥,这宝钞其中最为根本的一项,那就是不能多印。


宝钞的印发数量,需要严格的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之内。


宝钞这东西,看起来是很不错。


制作时,只需要把模子等各方面做好,接下来那只需要一印刷,很快就能把这纸张,变成价值真金白银的钱,用来买东西。


简直好的不能再好。


但是,这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有价格的。


只是有的是明码标价,更多的是没有标价。


你想要获得一些,就要付出一些。


宝钞这种东西看起来,似乎只是纸做的,可以肆意的印刷。


缺多少就印刷多少,像是一个宝库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可实际上并非如此。


真这么做了,必然会迎来无穷无尽的灾难!


其中,最为重要一点,就是宝钞会因为滥发,而迅速变得不值钱了。


同一时期之内,这个世界所需要的钱财,是有一定数量的。


太少了不好,会造成缺钱,从各方面来限制朝廷的发展,以及工业的繁荣。


影响着国计民生。


但是钱太多了,也一样不行。


会引发一系列特别严重的问题。


宝钞贬值的危害,我在此之前也已经说过了。


这里也就不和大哥你多多赘述,


既然知道了宝钞贬值的一个重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宝钞发行的数量太多。


已经是严重的超过了这个世界,需要的宝钞的数量。


那在这种情况之下,就需要严格的控制包装的发行量……”


朱标迅速的持笔,刷刷刷的在这里进行记录。


把梅殷所讲的这些,都给记了下来,态度很是端正。


“二妹夫,这宝钞要发行多少,才算是比较合适?


是发行这么多后,今后都不再发行。


还是说今后每年都有发行?


发行的话,应该发行多少?”


太子朱标望着梅殷,问出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很多都能直接问到重点。


从这里就能看得出来,太子朱标对于这个事儿,早就做了做足了功课,并且听的也特别的认真。


脑子转的也快。


和朱标相比,朱允炆这个没脑子的蠢货,简直就差的太远了!


今后,大明若不是大哥不英年早逝,由他从朱元璋的手中接过江山,今后肯定会变得大不一样。


梅殷道:“这个具体的发行量,需要通过各方面的调查评估之后,才能得出来一个大致。


今后也并不是说就不再印新的宝钞了。


还要印,但是要有一个度。


我觉得,每年新印的宝钞价值总量,大概为上一年的十分之一左右吧。


毕竟总体而言,各行各业都是要发展的。


只要别有什么大的动乱,正常情况下,每年经济都是会增长。


会有着各种各样,有价值的东西被生产出来……”


梅殷自然知道,如何准确的评估测算,控制货币的发行量这些,有着一整套严格的评估计算方式。


有着诸多的讲究。


但是,该怎么说呢。


在如今这个时代,太多的指标反而有些不太好。


难以做到各种各样的评估。


后世的那种多种评估,都是建立在通讯,以及信息获取处理等各方面大发展基础之上的。


如今的大明,显然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既然如此,那就弄个大差不差的十分之一也就是了。


只要能严防死守着这一点儿,那今后洪武朝的宝钞,就算是还会出现一定的问题,那也不会太严重……


朱标闻言,连忙又将这些给记了下来。


梅殷见到朱标将这些都给记好之后,就接着开口道:“除了一些之外,就是宝钞的流通问题。


不能只在百姓手中流通,要允许百姓和官府之间进行流通。


今后,官府征收赋税等各方面时,可以允许百姓们,用宝钞来支付。


只有这样,百姓们才能够承认这是钱。


宝钞也不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让宝钞形成一个循环。


在这循环当中,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观。


这一点,至关重要。


因为真的说起来的话,宝钞这种纸币,和金银铜那种,本身就具有价值的金属制钱,有着很大的不同。


它能够被人当成钱财使用,依靠的是朝廷信用,还有朝廷的武力,给它强行弄成了钱。


这算是一种信用凭证。


既是如此的,那父皇这边,肯定要通过种种的办法来维护他的信用。


让天下众人,都认同宝钞就是钱财。


这其中,重要的地方就是官府也必须要认。


这宝钞本就是官府弄出来的,若是连官府自己都嫌弃宝钞,不认同宝钞,那个今后又如何能让百姓们能够心安的使用宝钞?


如今,宝钞才不过推行不足一年的时间,就已经是出现了一定的贬值。


最大的原因,并不是说宝钞太多了。


而是百姓们对宝钞的不信任。


这么点时间,很难做到宝钞超发……”


朱标连连点头,奋笔疾书,将这些都给记下了。


像是一个听话的好学生一样。


梅殷夹了一筷子菜,慢慢的咀嚼着,又喝了一口热汤。


见到朱标记录完毕之后,梅殷接着开口道:


“朝廷要在各地,设立专门的机构,来给百姓们免费的更换破损掉的宝钞,让破损掉的宝钞来退出流通……”


说起这个,梅殷就特别的想要吐槽朱老板。


这事儿,他干的实在是太糙了,


把他那在一些事情上喜欢斤斤计较,舍不得钱财的小家子气,给彻底的暴露出来了。


因为朱元璋在颁布宝钞之时,下了专门的命令。


比如那损坏的宝钞,不可以在交易之中继续使用,需要更换成新的宝钞才行。


这是一个很好的规定,宝钞破损的话,影响美观倒还在其次。


最为重要的,还是破损掉的宝钞,更容易被人伪造。


不是一个多好的事儿。


按说他的这个规定是挺好的,可是推出这个规定的同时,还有着另外一个规定。


那就是不给百姓免费换宝钞。


百姓们在宝钞损坏后,去专门的地方换新宝钞时,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


才能够成功的兑换。


用旧钞换新钞,这个费用是一贯钞花二十文。


这是一个特别坑的规定。


“大哥,这个事儿必须要给改了。


今后要给百姓们免费更换新钞,不仅免费更换,更换的地点还要多。


方便百姓们更换。


这样才能够让百姓,在更换新宝钞时,更加的方便快捷。


你想想,宝钞这东西,本身百姓们就接受度不高。


全靠陛下用皇权,强势推行才能够运行下去。


这个时候,宝钞坏了还得自己花钱,对宝钞进行更换。


换一次,一贯钞就得二十文。


我已经进行了一个调查,发现整体上,大概三年时间就不太行了。


流通中的宝钞,很多都容易磨损,需要更换。


和金银铜比起来,宝钞本身就比较不太好保存。


容易被虫吃鼠咬。


火一烧,也能同样没了。


铜钱等金属货币,那是真耐磨,真不容易损坏。


一贯铜钱,在手里面拿着,过上几年,哪怕上百年,一贯还是一贯。


可是一贯宝钞,因为容易破损的原故,需要对旧的进行更换。


且不说宝钞在这个过程里,还会出现的贬值问题,仅仅只是更换的问题,就很严重了。


按三年更换一次来算,几年下来,放到那里一个子不动,就平白减少了二十文。


这要是再算上,宝钞本身贬值的问题,那损失的钱就更多。


百姓们的钱是真不好赚,每一个子儿,都是浸满了血汗。


对此又怎么可能会不在意!


宝钞又怎么可能,会被他们发自内心的认同?


本身这就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东西。


如今又有这么多的缺点,在这种情况下,宝钞必然会贬值的更快……”


所说梅殷说的这话,太子朱标禁不住面色为之一红。


他也觉得,自己父皇干的这事儿很不地道。


之前不是没有人提出过相似的意见,但是,都被父皇给强势的否定了。


现在看来,这个事儿需要尽早的来解决。


当下便道:“行,接下来我便会给父皇说。


一定要让他把这个事情,给废除了!”


除了这几条,梅殷接下来还给朱标说了一些别的相关的建议。


把太子朱标,给听的连连点头。


虽然有的此时,还不算太明白,但却觉得,若是真按到了二妹夫所说的去办。


今后必然能够获得巨大的成功。


宝钞的问题,肯定能得到一个不错的解决。


自己家二妹夫,果然不会不愧是二妹夫,从来都不让人失望!


这事儿,他居然还真有办法!”


这么多人,都没办法解决的事儿,到了二妹夫这里,二妹夫那是三言两语就给出了特别好的解决办法。


如此过了一阵儿,朱标看一看那被写了很多字的纸张,放下了笔,揉了揉手腕,望着韩成道:“二妹夫,既然这宝钞,有着这么多的危害。


那……你说把宝钞给废除了如何?”


这一刻,朱标心里面是真升起了这样的想法。


梅殷闻言摇头道:“大哥,不能废。


宝钞虽然有着诸多的问题,但是也有着很多的问题。


但是大明现在面临钱慌,也是切实存在的。


宝钞虽然有着诸多的问题,但是到目前为止,整体算起来是利大于弊了。


尤其是在今后,对宝钞进行了一定的规范和约束之后。


这宝钞的好处,将会被更多的展现出来,弊端变少。


不能够因噎废食。”


听到梅殷这么说,太子朱标点了点头,放弃了自己这个强烈的心思。


觉得自家二妹夫说的还挺对的。


梅殷想了一下,望着朱标又一次开了口:“大哥,其实除了这些之外,对于解决宝钞变得不值钱的问题,还有一个更好的办法。”


朱标闻言,顿时又变得特别的精神起来。


身体坐的得特别的端正。


“那就是白银!


若是咱们大明能够获得很多的白银,那在接下来,宝钞的问题,就能够被最有效的解决。”


朱标愣了一下。


这个事,他不是没有想过,朝中众人,也同样有人想过。


相对于宝钞这种用纸做的钱来说,金银铜这些,还更具有价值。


但是问题来了,上哪里去找这么多的白银?


大明现在别说是白银了,就连铜钱都缺!


如果不是因为缺钱,他爹也不可能发行宝钞。


结果现在二妹夫说这些话,不是等于又把问题给绕了回去吗?


现在,西南那边还没有收复。


大量滇铜开采不出来。


若是能拿下西南,并得到大量的铜钱。


那大明开国钱慌问题,也就不成什么问题了……


“白银不好获得啊!”


朱标叹口气道。


梅殷摇了摇头道:“大哥,不是不好获得,而是有些获得的方式,现在还没有推广开。”


朱标一听这话,顿时双目灿灿。


他就知道,自己家二妹夫这么聪明的一个人,肯定不会无的放矢。


这个时候,给自己说那样的话,肯定是有别的意思。


现在看来,果然如此。


当下便又一次坐的板板正正,并将了放下的笔又给握在了手里,等着听自己二妹夫接着开讲。


并要赶紧将二妹夫所说的这些,都给记下来。


梅殷道:“开海禁,重设市舶司是获取白银的一大关键。


今后市舶司开启之后,将会从海外获得诸多的财富。


而海外,很多地方都富裕的很。”


说着,就拿了一个杯子,和一个盘子,在这里摆了一下。


“比如。这里就是我大明。”


梅殷指着盘子道。


而后又指了指那一个小杯子:“这里是倭国。


看起来是弹丸之地,都是化外之民。


可实际上,这地方的银子的产量,绝对到的惊人。


有着大量的银矿!”


梅殷说了这么多,此时终于将一个重要的消息说了出来。


这消息不仅重要,可以解决大明钱荒的问题。


同时也能够很好的满足梅殷的情感!


他都来到这个时代了,若不好好的照顾一下小日子,那怎么能成?


对于这小日子,梅殷是真没什么好感。


之前,他还曾琢磨过,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才能够鼓动老朱他们,来给小日子那边送温暖。


有了银矿,那这些事,一切都好说了!


只要看看,听了自己说出这等消息之后,耳朵竖立的宛若兔子一样,整个人的气质,都发生了很大不同的太子朱标。


梅殷就知道,这事儿绝对是稳当了!


太子朱标,这样的一个人尚且如此,那要是极度缺钱的老朱,在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将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来,可想而知!


今后,就让小日子颤抖吧!


或许,在未来那里将会成为大明的一个行省。


“二妹夫,你……说的这些可是真的?”


朱标望着梅殷,神色显得有些激动的出声说到。


声音里也有透露着诸多的郑重。


梅殷道:“那自然是真的,在这等重要的事情上,我绝对不会说什么假话。


我对海外很感兴趣。


这些时日以来,都在通过一些办法,来了解海外的事儿。


又通过青田先生,了解到了一些的情况。


发现了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


那就是那些对外进行走私的人,有专门做倭国生意的。


可以从那边获取大量的银子,金子。


还有其余的一些迹象,都表明了那边有着大量的银矿。


甚至于就连金矿也同样不少。


依照倭国,那低劣粗糙的开采金银的技术,尚且能够得到这么多的金银。


若是我大明,能够把那些地方给占据了,接下来派遣专门的人,到那里进行开采。


今后将获得多少金银,可想而知!”


朱标很是欣喜。


“二妹夫,这个办法好好!


这个办法确实好!”


在从梅殷这里确认了,倭国那边确实有着,大量金银存在之后,朱标有些坐不住了。


这要是,真的能从倭国那里,获取大量的金银,那可就赚大发了!


许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有了大量金银,今后可以把宝钞给废除掉!


这样一来,就再也不担心宝钞会危害大明了!”


朱标满是兴奋的说道。


但接下来令朱标特别意外的事发生了。


梅殷摇了摇头道:“大哥,宝钞不能废,还得让它继续存在。”


朱标有着懵了。


不是说宝钞有着诸多问题吗?


今后若是能够获得大量的金银,那干嘛还要让宝钞继续存在?


这岂不是显得非常的多余?


朱标是真想不明白,自己家二妹夫,为什么会在此时说出这样的话?


但他也知道,自己家的妹夫这么说,肯定会有一些自己想不明白的原因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