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069章 朕,变了吗?

第069章 朕,变了吗?

作者:煌未央 返回目录

宣室殿内,已经变成了汉家朝臣百官、公卿贵戚的欢乐场。


勋贵们推杯换盏,满面红光;


朝臣们交头接耳,喜笑颜开。


至于这场接风宴的主角:梁王刘武,却是在酒过三巡之后,在皇帝哥哥的邀请下,到了殿外的瞭远台吹风。


虽是吃了些酒,兄弟二人面上都已有些醺色,却也还算头脑清醒。


天子启负手含笑在前,梁王刘武赔笑紧随其后,兄弟二人便沿着瞭远台的护栏,缓步朝远离殿门的防线走着。


聊起儿时在代王宫,以及在关中三辅到处游玩、胡闹的经历,兄弟二人也免不得一阵畅笑。


只是随着殿门逐渐被抛在身后,兄弟二人面上的肆笑,却是不约而同的敛去大半。


“陛下。”


“——叫皇兄。”


默然走出去好一段距离,梁王刘武斟酌再三,终还是决定开口,提一嘴今天发生在城外的事。


只是刚一开口,便被皇帝哥哥打断纠正,刘武当即便是心下一暖,原本感到嘴边的话,也顿时有些说不出口了。


隐约感觉到梁王刘武欲言又止,天子启却是摇头发出一声轻笑。


又走出去一段路,才在护栏内停下脚步。


一手搭上石制护栏,一手朝远处的宫阙一指。


“那里;”


“阿武可还记得?”


闻言,梁王刘武顺着天子启所指的方向望去,随即便含笑点下头。


“石渠阁外的棋阁。”


“先帝尚在,太子宫又尚未建成时,皇兄和臣弟,还同母后一起住在椒房殿。”


“那时,皇兄最喜欢的地方,便是棋阁了。”


“——甚至就连先帝,也会偶尔跑去棋阁,同皇兄对弈。”


“后来太子宫建成,皇兄搬去了宫外,臣弟也封王就藩,去了关外……”


随着梁王刘武颇带些感怀的话语声,天子启的面庞之上,也逐渐涌上一抹追忆之色。


自代地入继大统之后,先帝带着妻小一大家子,一股脑都住进了未央宫。


先帝居宣室,皇后窦氏居椒房,其余诸姬嫔、皇子也各有居所;


天子启、梁王刘武兄弟二人,则是同母亲窦氏在椒房殿住下。


后来,随着天子启年龄渐长,朝堂内外开始有人进谏先帝:应该在未央宫外新建一座太子宫,以供储君居住。


也是直到那个时候,朝堂内外才反应过来:太子启,居然是汉家第一位及冠的储君!


——孝惠皇帝刘盈十五岁即位,二十二岁驾崩。


直到孝惠皇帝驾崩的那一天,汉家的都城:长安,都还没有彻底建造完成。


连长安城都还没建好,便已经一命呜呼的孝惠刘盈,自然也就没能拥有独属于自己的太子宫。


孝惠皇帝之后,废少帝刘恭在四岁的年纪即位,八岁便死在了那句‘吾未壮,壮即为变’上,自更不可能出宫别居。


于是,那座天子启住了十几年的太子宫,便成了先帝朝唯一一个‘大兴土木’的工程,以及有汉以来第一座,也是唯一的一座太子宫。


天子启和梁王刘武的兄弟情谊,大致也是随着天子启搬出椒房殿,住进太子宫、梁王刘武封王就藩,而画上了省略号……


“一眨眼的功夫,阿武就藩,都已经十三年了啊……”


“曾经的少年儿郎,也已是我汉家的国之柱石……”


“——朕老了~”


“阿武,也已年近而立……”


感受到天子启语调中的落寞,梁王刘武也悄然低下头,莫名为皇帝哥哥而感伤起来。


窦太后、馆陶主刘嫖,乃至皇长子刘荣,都在长安、都在天子启的身边,能经常见到天子启,所以并不能很明显的察觉到。


但梁王刘武几年入一次朝,对于天子启的精神、身体状态的变化,感受自是更为直观。


在刘武看来,从自己就藩至今,前五次入朝,刘武都没觉得天子启有多大变化。


左右不过是较上次年长了几岁,更稳重了些、踏实了些。


但那朝气、那精气神,却是从来不曾减弱分毫。


而这一次,仅仅只隔了一年的功夫——仅仅只是在皇位上坐了一年,刘武便发现自己的皇帝哥哥,就已经肉眼可见的苍老了许多。


“唉……”


“宗庙、社稷的重担呐……”


···


一时间,兄弟二人竟都唏嘘感叹起来。


又过了好一会儿,站的都有些累了,天子启才将身子稍往前一探,将手肘撑在护栏上,目光远远定在了棋阁。


“当年,实在是年轻气盛,又实在拿不住轻重。”


“但凡没让那刘贤小儿死在长安、死在未央宫,吴王老贼今日,便断寻不得举兵谋逆的由头……”


“——朕,是汉家的罪人呐~”


“是朕,为我汉家的黎民苍生,招来了这么一场兵祸……”


其实,在天子启将话题引到棋阁的时候,梁王刘武就已经预料到天子启要说什么了。


可即便是如此,在听到天子启亲口到处这番话——尤其是提到‘刘贤’这个人名时,饶是早有心理准备的梁王刘武,也还是不由有些恼怒了起来。


“皇兄不必如此自责!”


“那吴太子刘贤,仗着吴王老贼势大,整日里耀武扬威、嚣扬跋扈倒也罢了;”


“——竟还敢当着我兄弟二人的面,说先帝愚不可及,平白允了吴王老贼开山铸钱?!”


“莫说是皇兄,便是臣弟当时,都险些要拔剑挑了那贼子!!!”


三两句话的功夫,梁王刘武便已是气的鼻息粗重了起来,面色更是涌上一阵潮红。


强自平复了好一会儿,才将汹涌的怒意按捺下去,梁王刘武的面容之上,也随之涌上一阵懊悔。


“只恨当年,没能抢在皇兄之前动手!”


“若是臣弟拔剑,这便会是吴-梁二国之仇,再有皇兄居中调和,那吴王老贼怎都闹不起来。”


“如今,却成了皇兄和刘濞老贼的恩怨,转瞬便是长安朝堂和关东诸王的对立;”


“皇兄眼下,当真是太过被动……”


却见天子启闻言,本欲从护栏上抬起的手肘只微微一顿,若有所思的眯起了眼角。


良久,又故作洒然的摇头一笑。


“已经发生了的事,再怎么懊悔,也没有回到当初的可能。”


“既是已结下了这仇怨、惹下了这大祸,便只能想办法解决、面对。”


言罢,天子启终是将手肘从护栏上抬起,重新将双手背负于身后,遥望向远方。


不知过了多久,才侧过身,对梁王刘武微微一笑。


“方才,阿武当是想同朕,说今日长安城外的事吧?”


“——觉得朕今日,做的不大妥当?”


“更或是好似换了個人,让我汉家的梁王,都有些认不出自己的兄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