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文豪1978 > 第85章 《十月》差点意思

第85章 《十月》差点意思

作者:坐望敬亭 返回目录

又一日,陶玉墨高考结束,回到家中欢呼雀跃。


高考这件大事结束了,高三生陶玉墨同学终于彻底解放了。


晚饭之后她正规划着这个暑假如何畅游燕赵大地呢,突然听到隔壁房间隐隐约约传来一阵带有机械质感的声音,她竖着耳朵听了一会儿,又跑到门口去听,冷不防门被从里面拉开。


“要听就大大方方的听,鬼鬼祟祟的!”


陶玉墨丝毫不在意姐姐带刺的言语,眼睛不停的往屋里张望,最终锁定在书桌上那个砖头大小的匣子身上。


她跑到书桌旁,一脸好奇,“姐,你这是啥?收音机?”


“没有收音功能,播录两用的,你姐夫给我买的。”


陶玉墨一惊一乍的喊道:“我姐夫给你买的?”


她说着话又上手去拿起播录机,仔细端详,眼神透着一股贪婪。


“花了多少钱?”


“二百块!”


陶玉书张口就来,并且把价钱提高了十倍不止,怕的就是这丫头产生觊觎之心。


果然,听到这个数字陶玉墨一脸咋舌,“二百块?也太贵了!”


嘴上这么说,可脸上的喜爱却丝毫未减。


这么小、这么精致的播录机,卖的贵点也是理所应当的。


关键是现在有钱也买不到这么好的东西,有价无市,奇货可居。


“你姐夫看我英语学的慢,我都不知道,要不然说什么也不能让他给我买,太贵了!”


陶玉墨默默咽下姐姐撒的狗粮,“贵是贵了点,不过贵也有贵的好处。”


她想象着自己要是拿着这台播录机出现在学校的画面,那得多招风啊!


可惜高考都结束了!


“你在想什么?”陶玉书敏锐的察觉到了妹妹的危险想法。


“没什么。”陶玉墨敷衍了一句,眼睛又瞟到了书桌上的几盒磁带,“邓丽君?”


她喜滋滋的拿起磁带,“姐,你从哪儿搞来的?”


“伱姐夫买播录机顺便买的。”


“姐夫可真有办法,这磁带可不好弄了。”陶玉墨手里紧紧攥着磁带和播录机,眼神灼灼的盯着姐姐。


陶玉书不用猜也知道她是什么心思,“别想了,这是我学英语用的。”


“姐~”


陶玉书一脸不耐,“叫姐也没用,都说了是学习用的,不是给你玩的!”


“什么叫玩?我也是要学英语啊。姐姐,我的好姐姐~”


陶玉墨使出了撒娇大法,跟平时陶玉书对林朝阳的方式如出一辙。


陶玉书被她磨的没办法,说道:“等我不用的时候再借你用。”


“好!”陶玉墨一口答应。


姐姐总不能一天到晚的学英语,一天撑死两三個小时,剩下的时间还不都是她的?


得到了姐姐的承诺,陶玉墨也不离开,看着姐姐一遍一遍的播放磁带里的单词和短句,跟着背诵,兴趣盎然。


“我就听你们屋里有动静!”


陶玉成敲门进来,瞧见陶玉书桌上的播录机也一脸新奇,询问了东西的来由,他朝屋外喊道:“爸,妈,朝阳给玉书买了个播录机,你们瞧瞧!”


陶父陶母没有陶玉成的少年心,但还是过来瞧了一眼,听陶玉书说是花了二百块买的,都有些惊讶。


他们家里除了那台电视机,大概就数眼前这个小小的砖头最贵了。


女婿舍得花二百块钱给女儿买这么个用来学习的东西,陶父陶母的眼神里透着几分欣慰。


林朝阳在没人的时候偷偷的对陶玉书说道:“十几块买的东西说花二百块,你也太敢喊了?”


“不说贵一点,玉墨和那两个小的两天就能把这东西给拆了你信不信?”


林朝阳不得不承认,媳妇考虑的确实比他周到。


“等以后有机会,我给你买个最新款的!”林朝阳说。


陶玉书笑颜如花,“这个就很好了,用来学习的,又不是拿出去显摆的,花那个钱干什么?”


林朝阳握住她的手,“真是贤妻!贤妻,你看玉墨也高考完了……”


“就知道你没安好心!”陶玉书嘴上嫌弃,手却没松开。


“姐!”房间的门突然被人推开,少女“哎呀”一声捂住了眼睛。


陶玉书没好气的喊道:“你手指缝再露大一点!”


陶玉墨将敷衍的手放下,脸红红的说道:“姐、姐夫,爸说周末去全聚德吃烤鸭!”


全聚德?


林朝阳瞬间又想起了那红砖落地的烤炉,又想起了那“十元一只”的菜牌。


老丈人豪气啊,出手就是全聚德,这一顿饭不得吃他一个月工资?


“知道了!”


陶玉墨听明白了姐姐的意思,这三个字分明在说:跪安吧!


她老老实实的退出了屋子,还顺便把门给带上了。


“这丫头!”陶玉书被气笑了。


这一天,刘昕武跑到图书馆,询问林朝阳的事。


“递给部队那边了,不到半个月呢,估计不会那么快有结果。”林朝阳对刘昕武说。


刘昕武有些失望,叮嘱林朝阳获得部队的许可之后一定要通知他,他过来取稿子。


章德宁那还得他自己去送稿子,看看人家老刘,就冲这态度,稿子不给人家都不合适。


“一定,你放心吧。”


临走,刘昕武又送给林朝阳一份刚出刊的《十月》,他的那篇《伤痕文学的必然兴起与衰落》就发表在这一期上。


“谢谢老刘。”


瞧瞧人家办的事,德宁同志还是有待进步啊!


晚上回到家中,林朝阳把这一期《十月》展示给陶玉书看。


“瞧瞧这个!”


陶玉书以为林朝阳是在炫耀他的文章发表了,可翻开杂志,却发现自己的名字赫然也在其中。


“这……”突然的惊喜让陶玉书愣在那里。


“怎么样?”林朝阳面露得意之色。


陶玉书满心疑问,“怎么把我也署上名了?”


“你也没少给这篇文章帮忙啊,当然得署上名,要不然我岂不是变成了欺世盗名之辈?”


听着丈夫的解释,陶玉书为这个小小的惊喜雀跃不已,投入了丈夫的怀里。


刘昕武来找林朝阳的第三天,杜峰便骑着自行车来到陶家。


“姐夫,你那部有信儿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这么快?”林朝阳还以为少说得一个月呢。


“都在燕京城,又不用邮寄,送稿子都是212去的。”杜峰解释了一句。


“上面什么意见?”


杜峰没回答他的话,“你跟我去军区一趟吧。”


“好。”


两人来到军区大院,林朝阳再次见到了大舅杜若林。


“的事上面没什么意见。”


没什么意见?


林朝阳愣了一下,随即才明白过来,没意见才是最好的意见,证明的审核过关了。


“不过上面有个要求。”


“什么要求?”


“你这部发表的刊物级别不能太低。”


林朝阳立刻了然,部队提出这么一个不算要求的要求,应该也是想让他的能够产生广泛的影响力,毕竟的内容对于南边的那场战事是一次很好的正面宣传,提升己方士气。


“《十月》行不?”


杜若林蹙眉问道:“《十月》在国内的文学杂志里属于个什么水平?”


林朝阳说道:“《十月》虽然是去年才新成立的杂志,但后面是燕京出版社和燕京市文联支持的。”


听着这话,杜若林面露沉吟,“省级刊物啊……”


林朝阳顿时不知道该说点什么了,这么说好像也没错,但总感觉哪里有点不对劲。


沉思片刻,杜若林说道:“这个《十月》差点意思,能上《人民文学》吗?”


林朝阳无语的看着他,《人民文学》是我说能上就能上的?


“大舅,这个……我说了不算啊!”


杜若林点点头,“我明白,这种全国第一的刊物不是一般人和作品能上的。”


林朝阳心里吐槽:大舅,你就不考虑一下《收获》的感受吗?


杜若林想了想又对林朝阳说道:“这件事你不用管了,我们部队这边去联系吧。”


啊?


“大舅,这部我都答应好人家了。”林朝阳一脸为难的说道。


“答应《十月》了?”杜若林问。


林朝阳点了点头。


“没关系,有意见让他们来找我。自己影响力不行,还怪别人了?”


闻言,林朝阳哭笑不得。


接触这么长时间,他终于在杜若林身上看到了大权在握的豪横一面。


“这部不仅要让我们的子弟兵看见,更要让全国人民都看见!”杜若林斩钉截铁的说道。


听着他慷慨激昂的声音,林朝阳心里的那点意见不知为何消失不见了。


只不过在杜峰下楼送他的时候,林朝阳忍不住问道:“你爸平时是不是不咋看文学杂志啊?”


“他?他一个大老粗,看啥文学杂志,除了文件、地图和《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别的带字的东西他碰都不碰。”


“那他咋知道《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谁不知道。”


林朝阳忽然意识到自己问了个傻问题,正因为大舅杜若林不看杂志,所以才会只知道《人民文学》。


毕竟是挂着“人民”二字,代表的含义不言而喻。


从军区大院出来,林朝阳心里有些不好意思。


老刘这人不错,也一早答应给人家了,结果现在变成了这样。


唉!


老杜同志不讲究啊,说让人家有意见找他,人家找得着他吗?


还不是得我来收拾烂摊子?


翌日,林朝阳特地跟单位请了个假,来到东兴隆街51号。


“朝阳?你怎么来了?来送稿子的?”


刘昕武看到他,又惊又喜,满脸期待的问道。


“额……”看着刘昕武这个表情,林朝阳真不太好意思开口,“那个……部队那边审核是通过了,不过……”


“不过什么?”刘昕武满脸喜色,丝毫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不过上面的意思是想找个更有影响力的杂志发表我这部。”


“啥意思?”突如其来的坏消息刘昕武有点茫然。


一旁的章仲锷提醒道:“就是嫌弃我们《十月》名气太小!”


刘昕武满脸悲愤,“我们《十月》名气小?我们《十月》名气小?”


章仲锷抹了抹脸上的口水,“你别冲我喊啊!”


刘昕武转向林朝阳,“我们《十月》怎么就名气小了?”


一旁的几位编辑也同仇敌忾,“就是就是,《十月》名气怎么就小了?”


林朝阳面露苦笑,“《十月》名气当然不算小,主要是部队那边想找那种具有全国影响力的……”


说到这里,他意识到自己这么解释也不对,有越抹越黑的嫌疑。


《十月》就没有全国影响力了吗?


“他们想找谁?”


刘昕武一脸“我倒要看看是哪个小妖精”的表情,盛气凌人。


林朝阳声音压低,臊眉耷眼的吐出几个字:“《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人民文学》怎……”


刘昕武听到这个名字丝毫不惧,正准备大放厥词,就被一旁的几个同事给拦住了。


“昕武、昕武,冷静!”


虽然大家不想承认,不过《十月》跟《人民文学》还是有点差距的。


几个同事把刘昕武劝住,章仲锷问林朝阳:“这么说部队那边已经定好了?”


“嗯。”


林朝阳心虚的应了一声,他真怕自己再说两句,挑起军民矛盾来。


“唉!”


几个编辑部叹了口气,林朝阳的确实有点敏感,人家部队既然这么说了,看来这部确实跟《十月》没缘分。


可刘昕武心中却气愤难平,他越想越气,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人民文学》,欺人太甚!”


《人民文学》:???


83中文网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