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从电影抽取技能 > 第三百二十三章 鞭打效应?【需要粉丝称号的书评活动】

第三百二十三章 鞭打效应?【需要粉丝称号的书评活动】

作者:太极手 返回目录

因为东方的格斗运动长期以来被视为式微项目。


投入有限,资源匮乏。


目前东方对待体育事业的态度也相对务实,倾向于重点扶持有望夺魁的项目。


资金与资源同样优先向这些领域倾斜。


这就导致国家拳击队仅有一些基础装备,如护具和训练器械,连专业场地有时候都提供不上。


究其原因,是因为拳击队在亚洲拳击、奥运会等国际赛事上屡屡败北。


甚至连一枚铜牌都未能斩获。


这怎么让体育署特别关照?


再者,即使你有钱,外囯教练也不一定肯来。


这是国际偏见造成的,暂时很难改变。


而在杜笙打进K1 GP半决赛时,一些体育署高层就眼前一亮。


他们敏锐察觉到,杜笙拥有碾压性的实力与经验。


更没想到,这位竟强悍到闯入四强,并一举夺得‘格斗之王’头衔!


要明白,参加K1 GP的选手,个个都是重量级的职业拳手。


杜笙竟能跨越多个量级,秋风扫落叶般击败所有对手!


体育署某位领导坐不住,立即联系了毕主任,让他帮联络一下杜笙。


所以,才有今天一行。


“朝忠、志鹏他们都是极具潜力的人才,要是得到悉心栽培,他们完全有可能在国际赛事中摘得奖牌。”


毕世桉先是夸赞了洪朝忠、方缏、周志鵬几句,随即真诚说道:


“只是国家队那边经费有限,上头只批准了几万元培训费。


不过我叔跟那边沟通过,泱视那边会给予《功夫》宣传补偿。”


他作为《功夫》策划,今天是带着任务来的。


即便国家队不予资助,他也会竭力争取这些种子选手的加盟。


杜笙稍作思索,道:


“我对综合格斗、八极拳、散打较为熟悉,但对于拳击领域的了解尚浅,恐怕难以提供太多指导。”


这是实话。


因为拳击的规则与综合格斗、踢拳都不同,有些专门偏重训练。


“这不是问题。”


毕世桉见他没推搪,心中一喜:


“朝忠、志鹏他们还不到20岁,职业生涯漫长,只要你愿意传授,他们必定虚心学习。”


说完,他扭头向洪朝忠、方缏、周志鹏打了个眼色。


三人立刻领会,连忙诚恳上前:


“杜教官,您的比赛我们全都看过。


您的发力技巧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不敢奢望太多,只要您肯指点一二就行。”


“一点规矩都不懂!”


毕世桉轻声斥责,用眼神示意:


“难道请教是说说就行?”


洪朝忠、方缏、周志鹏一怔,随即心领神会,上前就要敬茶礼。


杜笙笑笑摆手阻止,还没有收徒想法。


毕主任也来了现场,笑道:


“阿笙,这些小家伙很崇拜你的,你就传授他们几招吧。


以后他们在国际赛事上夺冠,你也脸上有光啊!”


看着满脸殷切的几人,杜笙不好再婉拒。


他想了想,道:


“切磋指点一二没问题,不过我时间有限不能常驻。”


这里多半包含国家队的用意,他自然要给几分薄面。


况且,他明年若不参加奥运,争取奖牌的任务就落在眼前几位年轻人身上。


“我只有两天时间,你们准备一下,能不能领悟就看你们的了。”


洪朝忠、方缏、周志鹏回头看向毕主任。


毕主任摆摆手,说道:


“阿笙肯教就不错了,还嫌时间少?”


杜笙这般表态,意味着毫无保留的教。


这种好事去哪里找?


“感谢杜教官。”


三人急忙道谢。


杜笙微笑摆手。


他倚仗的虽是抽奖返利,但当中技巧与战斗经验是一手一脚领悟的。


尤其爆发与防守,足以让洪朝忠、方缏、周志鹏几位新人受益匪浅。


若能学以致用,或许还真有机会在国际赛事闯出名堂。


吃了顿饭后,一行人踏入国家队训练的拳击馆。


杜笙原以为这里不会有多少人认出自己,但现身瞬间,便引爆了全场。


对市井百姓来说,杜笙是偶像拳星。


但对练拳的人来说,杜笙却是高山仰止的存在!


只有在这一行混的人,才能明白对方缔造了何等传奇。


体重相差110斤,轻松碾压对手,还摘得K1世界冠军,他们平时连想都不敢想!


于是在哗然过后,学员们口口相传,整個拳馆的学员都兴奋围了过来。


面对人山人海,杜笙转头看向毕主任叔侄:


“全都教吗?”


毕世桉是国家队出身,在这里颇有名望,对着一众学员笑骂:


“都回去锻炼,挤在这里干嘛!”


学员们腆着脸,没人想错过机会:


“毕教练,就让我们看一眼吧!”


“是啊!杜教官难得光临,就让我们观摩一下呗!”


“杜教官,别赶我们走,我们保证不打扰您!”


面对学员们的恳求,毕世桉显得有些犹豫。


“阿笙,他们也是求学心切,反正来都来了,就当是让他们开开眼界吧。”


他看着杜笙,诚詪道:


“他们或许一生都无法踏上大赛舞台,但能近距离观看你这位世界拳王授课,对他们来说却是终身难忘的记忆。”


杜笙环视四周,望着学员们渴望的目光,笑笑点头:


“那就找位置坐下吧。”


“欧耶!~”


“阿笙,谢了!”


毕世桉面露喜色,郑重道谢。


学员们蜂拥而至,围坐在杜笙周围,满怀希冀。


他们虽然不奢望能像杜笙一样打进国际,也不敢奢想为国争光,但踏足大舞台的梦想却是有的。


《功夫》节目组连忙摆好录像机,拍下来既方便以后观摩,一些亮点还可以昨晚节目素材。


杜笙扫视一圈,缓声道:


“伱们都看过我的赛事吗?”


“看过!”


学员们异口同声。


“教练还让我们回顾比赛录像,琢磨你的技巧。”


杜笙继续提问:


“那你们琢磨出了什么?我靠什么来获得胜利?”


“超强爆发,致命一击!”


“没有罩门的横练功夫!”


“精准打击,好几次都打在对方关键穴位!一拳定胜负!”


听着争先恐后的回答,杜笙微微颔首:


“不错,你们说的都对。”


接着,他语气一变,严肃道:


“不论何种格斗方式,擂台决定胜负的关键始终是爆发、速度、防守和应对技巧。


每个人的体魄各异,天赋也各不相同。


不过你们都是百里挑一的精英,这些应该都不是问题。


剩下的,就看自身汗水与领悟了。”


说着,杜笙转身走向悬挂于半空的训练沙袋,轻轻拍了拍沉重的沙袋,说道:


“力量训练、耐力训练、基本拳法、移动步伐这些,只要刻苦就能取得进步。


在这方面,你们教练比我更专业。


我能指点的,只有一些实战经验和技巧。”


杜笙瞥了一眼专注聆听的洪朝忠、方缏、周志鹏,转身问道:


“你们是不是感到困惑,我为何能轻松战胜比我量级高出许多的对手?”


“是的!”


学员们点头赞同。


杜笙的胜利之所以被视为奇迹,是因为他无视了量级的差距。


“那么,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你们认为是哪个因素,让我击败了比我量级更高的对手?”


“硬气功!”


“抗打击力!”


“我认为是超快的闪避速度!”


学员们争相回答。


杜笙的目光转向洪朝忠、方缏、周志鹏,问道:


“你们认为呢?”


今天的培训主要针对洪朝忠、方缏、周志鹏。


三人思考片刻,认真回答:


“我认为是爆发力。”


“实战意识,临场反应很快。”


“闪避和抗打击都可以通过训练提升,但我搞不清楚你的爆发力为何这么猛。”


杜笙指了指面前训练器械,道:


“那好,先来说说爆发这一点。”


“用你们习惯的方式,使出全力打一拳试试看。”


洪朝忠率先走上前,摆好架势,猛然一记直拳打出。


嘭!


拳击测试机显示385磅。


“不错。”


杜笙给予了肯定。


洪朝忠身高155,体重50公斤,是蝇量级拳手。


能打出这样的力道已经相当出色。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略微弯曲膝盖,通过腰部发力,带动全身力量击出重拳,你的发力方式没错。”


杜笙点头表示认可:


“但要想爆发超乎极限的重拳,你需要尝试改变发力方式。”


说着,杜笙站在拳击测试机前,模仿洪朝忠的姿势,同样一记直拳击向沙袋。


嘭!


拳击测试机显示628磅。


“这是你的发力方式,再来看看这种。”


杜笙重新站好,出拳时从后脚开始推动身体,将重心迅速转移到手关节,猛然一拳砸出!


嘭!


拳击测试机显示988磅。


“哇!”


学员们惊叹连连,睁大了双眼。


洪朝忠、方缏、周志鹏更是颇为激动,紧握双拳。


没错!


这就是杜笙在擂台上施展的那种爆发力!


瞬间提升几百磅!


而杜笙只有80KG不到,根本不是他这个体型所能打出的爆发力!


这是怎么拉升的?


“看明白没有?”


杜笙观察着他们,锁道:


“我再来演示一遍,放慢动作,你们仔细观察。”


说着,杜笙重新站定,以慢速动作,一丝不苟地重复了刚才的出拳步骤。


“咦?”


洪朝忠、方缏、周志鹏发现了奥秘。


杜笙大概率是通过身体重心转移,来增加出拳的力量和速度。


此外,对方使用腰部和髋部的旋转,也叠加一重拳头的动量。


在出拳瞬间,髋部和肩膀向目标方向旋转,似乎产生鞭打效应?


“看明白发力的诀窍了吗?”


杜笙边示范边解说:


“刚才朝忠的直拳是横向摆出,力量呈横线分布,


而我的这一拳是贯通肩、肘、拳、胯、膝、脚六个部位来发力。


具体就好比挥鞭的动作,从腿部到躯干再到手臂的连续力量传递。


这种连续的动作产生链式反应,最终在拳头上释放最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