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刘辩,三兴汉室 > 第167章 安内

第167章 安内

作者:黯淡星L 返回目录

用宦官子弟做刀子?


这些人什么成分不必多说,挨个砍头肯定会有冤枉的,但隔一个砍一个必然会有漏网之鱼。


贾诩不怕出事吗?


刘辩望着张让,他知道对方必然是期待这件事的。


宦官的家人子弟经过数次打击后,有资格在各地做官的大都不敢嚣张了。做不了官的就更不要说了,是打击犯罪的重点关照对象。


“今日天色已晚,明日让贾诩来见我!”


“唯!”张让应道,然后提醒说,“陛下,太后今日让臣问一问,陛下今夜可去中宫休憩?”


刘辩犹豫片刻,说道:“今晚去太后那用晚饭,把两个贵人都请来。”


张让应下后,又道:“陛下,臣听孙璋说,太皇太后知道陛下封了两个贵人后,当日饭都没怎么吃。”


刘辩马上明白过来,被董太后选进宫中的董氏女还没任何名分呢!


董氏女确实该一同封为贵人的,这是他的疏漏。


董太后在他继位后没给他找过任何麻烦,顶多是在最初和何太后观政时两人有些矛盾而已。


刘辩得投桃报李,同时此举也能让董太后和董重安心。


想到此处,他对张让吩咐道:“去请祖母还有祖母此前带进宫的董氏女,告诉祖母,这算是家宴……把寿儿和协儿也叫上吧。”


……


经过了一场葬礼,刘寿和刘协都成熟了许多。


刘寿与刘协皆年幼,身份也特殊,在宪帝下葬之后,不适合效仿士大夫在父母陵前结庐而居。


刘辩对董太后说道:“祖母,协儿今年也不小了,也该每日抽出些时间去东观读书了,朕属意让曾经教过朕的梁鹄去教他,梁鹄经学书法很不错,性格和善,祖母觉得如何?”


董太后目光从刘辩转到刘协身上,又看回刘辩,答道:“读书的事老身不懂,皇帝安排就行。”


“协儿还想去东观读书吗?”见刘协点头,刘辩继续说,“不管在何处受了委屈,不要怕,直接来跟我说。”


“谢皇兄!”刘协拜道,很有礼节。


“那朕明日就安排。”


刘辩这边说完,刘寿忽然道:“阿兄,我也想读书。”


“你也想去东观读书?”刘辩问道,他只当刘寿起了好奇心。


却见刘寿摇了摇头:“那里没什么意思。”


随后看向了蔡琰。


刘辩会意,道:“那让你昭姬阿姊教你好不好?”


刘寿开心道:“好啊,好啊,不过阿兄说错了,不是阿姊,是阿嫂……”


刘寿是这场家宴中最活泼的人了,让这场刘辩临时举办的家宴气氛不至于太严肃冷清。


不过刘辩也没有像宪帝那般试图弥补婆媳关系,去做无用功,董太后和何太后基本互相不搭理。


次日,刘辩封了他的第三个贵人董贵人。


对此,皇宫内外没有多少议论,三个贵人在规制之内,是刘辩的全部妃嫔了。对于传统的士大夫来说,他们希望皇帝早有子嗣。


宗正刘焉为此专门上书,主动询问是否要在民间选采女充实掖庭。


现阶段还没人提及立后相关之事。


在皇后的人选上,刘辩不得不考虑到一个问题,他还需要扶持另一个外戚吗?


蔡邕家族中人不显,出过中常侍和三公的南阳唐氏却不同。


……


“卿是如何想的?引宦官子弟入校事部?”


刘辩思来想去,觉得大概是贾诩想要耍滑头,今天引入宦官子弟,明天岂不是要公然引入宦官了?


可贾诩是知道他在校事部组建之初曾许诺不以宦官为校事校尉的。


刘辩虽猜不到贾诩的谋划,却知道不能让贾诩躲避责任。


贾诩拜道:“陛下,臣无能,校事初立,招揽不到贤才,屡屡受挫……”


刘辩立刻安抚道:“卿不必急于一时,现在已经做得很好了。”


贾诩忍不住腹诽,说来简单,万一有事时校事派不上用场,他能豁免吗?


“卿想用宦官子弟,并非不行。”


“只是其中良莠不齐,卿要用心选择,毕竟,卿可是他们的举主啊!”


宦官子弟中有能力早就被中常侍小黄门们托关系送去做官了,留下的……


贾诩原本正要拜谢,听到后话一阵干咳,咳完后拜道:“臣君前失仪,还请治罪。”


刘辩摆摆手:“不过些许不值一提的小节而已,我对卿的期望还是大义啊!”


又画饼道:“朕能信重的人不多,卿之大才,将来必有大用之时!”


不过贾诩信不信,他是信的。


刘辩补充说:“贤才不止雒阳才有,郡县乡里的小吏,各地的游侠,都是可以招揽的。”


游侠倒也罢了,小吏若非刘辩开口,贾诩是绝不敢招募的。


但小吏,尤其是没有背景,经年得不到升迁的小吏,的确是最好的骨干!


贾诩的问题解决了,却也没解决。


他叹息着前来,叹息着离开。


贾诩一直想不通,陛下怎么就看中由他来干这件事了呢。


难不成是他曾经破获王芬谋反案的时候表现得过于优异了?


贾诩再度叹了口气,虽然破此案的功劳让他一飞冲天当了侍中,但如能重选一次,他一定不出头!


如果刘辩知道贾诩所想,可能会笑着回答他——因为伱贾文和有能力,擅长明哲保身,懂得进退,由你一手搭建的情报系统不会噬主。


……


三月,兖州陈留国,太中大夫、侍御史田丰带着诏令出现在这里。


田丰本可以待在雒阳,但他主动请求巡查一州,刘辩没有不允许的理由。


校事所派随行之人中包含了牵招,为校事此行副贰,毕竟他的年纪资历在这了,此等大事独领一队还是有些勉强。


田丰牵招二人都是冀州人,家乡为邻郡,有不少共同语言。


这一路接触,田丰对牵招的生平经历都了解的差不多了。


对于眼前这个满怀理想的青年,田丰颇有好感,等到了陈留国时,他已经近乎把牵招当作子侄看待了。


田丰一行才到兖州,早已听闻消息的兖州刺史刘岱派了别驾从事王彧前来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