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 > 第922章 花荣:大哥真是料事如神呐!【1更】

第922章 花荣:大哥真是料事如神呐!【1更】

作者:王袍 返回目录

那么问题来了,谁是那条大鱼?


刘高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这水是金狗搅和混的。


尤其那个哈士奇,不是,哈迷蚩天天在中原到处流窜!


最可疑!


与此同时,哈迷蚩正在跟金兀术表功:


“如此,燕王就深陷泥潭了!”


金兀术双手跟耙子似的,一把一把的往脑后梳理狼鬃般的乱发。


梳理出了个大背头的造型,金兀术感觉脑子更清醒了:


“南蛮子皇帝和太子都被我们抓来了,皇子也大多杀光了。


“那个叫赵构的小南蛮也不知道扶不扶的起来……”


哈迷蚩笑道:“扶是扶的起来,只是镇不住江山乱。


“南蛮子的江山乱了,燕王就要把精力放在国内。


“有了稳定的后方,他才能放心的对付我们。


“但是一下子出现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就算是燕王也得焦头烂额。


“若燕王是野心勃勃之辈,必定要趁此机会争夺天下。


“若燕王没有野心,是个忠臣,也要助南蛮子小皇帝平定天下。


“这是阳谋,燕王没的选!


“而殿下就可以趁此机会,先夺得狼主之位,再吞并辽国、高丽……


“统一塞北之后,狼主挥师南下!


“此时若是中原犹在群雄逐鹿,狼主正好加入战团。


“之前被我们收买了的拉拢了的挑拨了的群雄全都是我们的友军。


“燕王强,群雄弱,我们便联合群雄,围攻燕王!


“燕王弱,群雄强,就先灭了燕王,再在群雄之中远交近攻,则中原唾手可得!


“若是中原胜负已分,无论是燕王还是哪路反王夺得天下,必定已经元气大伤。


“我们就趁他病要他命!


“至于南蛮子小皇帝,只不过是我们养的一条狗而已,随手宰了就是!”


金兀术竖起了大拇指:


“军师,高!”


哈迷蚩连忙竖起双手拇指:


“殿下,硬!


“若不是我大金国出了殿下,英明神武实力硬,再高的计策也没用!”


金兀术哈哈大笑:


“我得军师,如虎添翼!


“军师,你就是某家的翅膀啊!”


……


西京。


在刘高收到无数军报的同时,刚刚登基的宋高宗赵构也收到了。


虽然宋高宗收到的没有刘高那么多那么快,但也足够让宋高宗头痛了。


毕竟他也没有刘高那么强……


“诸位爱卿!”


刚刚十岁的宋高宗束手无策,只能求助的看向蔡京、杨戬、张邦昌、王黼这四大奸臣:


“谁能教我?”


四大奸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还是张邦昌说话了:


“陛下,如今天下大乱,烽烟四起,依臣之见,一切皆由燕王始!”


张邦昌这话别人都没法儿接,花荣瞥了他一眼,默默地记在小本本上:


某年某月某日,张邦昌毁谤我大哥!


宋高宗也知道一切都因为燕王开了个坏头。


十万大军困东京,让天下人都知道了大宋有多么衰弱……


问题是知道了又能如何?


能解决问题么?


宋高宗板着小脸儿盯着他:


“说下去!”


张邦昌又说:“所以臣想出一个‘借刀杀人’之计!


“借燕王的刀,杀各路反贼!


“这把刀就算杀了各路反贼,也会变成一把钝刀!


“那时陛下便可从容收起这把钝刀!


“这把刀若是杀不了各路反贼——


“反过来看,各路反贼就成了陛下手里的刀!


“无论如何,都解了陛下之忧!”


“妙哇!”


宋高宗情不自禁小手一拍,花荣见状忍不住说:


“陛下,臣只有一个问题——


“如何让燕王心甘情愿做陛下手里的刀?”


“啊这……”


宋高宗傻眼了,只能又看向张邦昌。


张邦昌连忙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只要利益足够大,燕王必定心甘情愿!”


花荣不说话了,宋高宗问张邦昌:


“太傅以为什么样的利益能打动他?”


张邦昌以己度人:“男人所图者无非权力、金钱、名望、美人……”


王黼仿佛好心提醒:“太傅,燕王已经位极人臣,只怕这些他都不缺……”


“所以只能是利用他的野心了!”


张邦昌瞥了一眼王黼,继续说道:


“燕王不止一次表现出他的贪婪,陛下可以封他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凡是被他平定了叛乱的州府,就算是陛下赏赐给他的!


“如此,他必定不遗余力去平定天下!”


花荣脸色大变,出班反驳:


“太傅此言差矣!


“如今天下有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


“若是都被他平定了,只怕半壁江山都是他的了!


“我大宋怎么办?”


这厮不错!


蔡京欣赏的看了花荣一眼:


就喜欢这种没脑子的愣头儿青,谁都敢怼!


张邦昌大摇其头:


“他若是没有实力平定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于我们而言,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他若是有实力平定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我们也无力阻止,只能另想办法了……


“不知殿帅有何高见?”


花荣干咳一声:“末将……附议!”


宋高宗觉得张邦昌给燕王的利益太大了,简直就是崽卖爷田不心疼。


但是宋高宗也确实是无计可施,只好看向蔡京:


“太师以为如何?”


蔡京略一沉吟:“陛下,朝廷正好趁此机会积蓄力量,励精图治……”


“……也罢!”


既然蔡京也没什么好法子,宋高宗只能捏鼻子认了:


“就依太傅所言!


“宿太尉,你去传旨——”


宿元景一听宋高宗又要自己去,腿都软了:


“陛下且慢,臣推荐一人!”


宋高宗:“何人?”


宿元景为了躲过这个倒霉差事,果断推荐刘高:


“兵部侍郎兼扬州知州刘高!


“此人文武双全,足智多谋!


“如果由他去燕国传旨,必然不会堕了陛下威风!”


做为宋高宗和刘高中间人的朱胜非一听,连忙也说:


“陛下,刘侍郎定然能担当此重任!”


宋高宗当然知道刘高,甚至在他眼里刘高还是自己人。


所以宋高宗当即决定了:


“就让刘侍郎走一遭!


“若是这件事办得好,朕便封他为兵部尚书!”


还有这种好事儿?


旁边花荣都惊呆了:大哥真是料事如神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