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 > 第1005章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1005章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作者:王袍 返回目录

“为什么不跟了?”


其实不能说是刘高私会庞秋霞,是庞秋霞来找方金芝,偶遇了刘高。


庞秋霞本想打个招呼就糊弄过去,结果刘高一句话就让庞秋霞破防了。


庞秋霞大眼睛圆睁:“你,你知道了?”


刘高:“呵呵。”


就凭庞秋霞的跟踪水平,哪里逃得过刘高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刘高早就发现了庞秋霞在跟踪自己,但不知为何后来庞秋霞撤退了。


庞秋霞小脸儿上闪过一抹红霞,口是心非的说:


“谁说我跟踪你了?只是恰好同路而已!”


“真的吗,我不信。”


刘高目光灼灼的盯着庞秋霞,庞秋霞被他盯得仿佛赤条条的一丝不挂。


无可奈何之下,庞秋霞现场直编:


“真的只是刚好有一段路和你重合……”


刘高微微一笑:“好好好,我信了。”


他这么一说,庞秋霞反倒不知道怎么说了。


然后刘高就让出了路来。


庞秋霞很郁闷:不是,你就这么放过我了?


但是刘高就真的没再跟她说什么了,若无其事的摇着鹅毛扇走了过去。


庞秋霞心里一酸,莫名有种预感,若是自己就这么走了,缘分就断了。


尤其刘高和她擦肩而过的时候,庞秋霞感觉这一次擦肩可能便是永远……


“等一下!”


庞秋霞一咬银牙,绕到了刘高前面,心里酸酸的仰望着刘高英俊的脸:


“步摇还我!”


刘高一愣:“什么步摇?”


“你——”


庞秋霞顿时小脸儿涨得通红,急得泪花在眼眶里打转儿:


他竟然已经忘了我的步摇,所以说他的心里其实根本没有我是吗……


其实庞秋霞对刘高早就芳心暗许,刘高若是直接提亲成功率高的一批。


但是刘高撩完了就跑,庞秋霞少女怀春,硬生生自己把自己攻略了……


结果刘高一句话打碎了少女的村梦,庞秋霞当时心态就崩了!


然而就在庞秋霞的泪珠即将坠落的时候,刘高从腰间拔出一个步摇来:


“是不是这个?”


庞秋霞定睛一看,果然是自己的步摇,而且明显是被刘高随身携带的。


庞秋霞知道刘高这几年走了很多地方,南国、晋国、楚国、辽国、金国……


但是走过千山万水,刘高还把步摇带在身上,这说明什么?


当时庞秋霞就破涕为笑了:


(ω)


……


“哼哼哼!”


方金芝得意洋洋的放开了答里孛:


从现在开始,自己可就是四姐了!


当上了四姐之后,方金芝得陇望蜀的看向了花月娘、扈三娘和仇琼英:


好吧,大姐和二姐是抢不过了,但是三姐还是可以试试手的……


等一下!


好像哪里不太对!


方金芝蓦然发现花月娘、扈三娘、仇琼英看自己的目光有点儿同仇敌忾!


“恭喜啦四妹!”


仇琼英发现方金芝的目标是自己,笑嘻嘻的上前拉住了方金芝的柔荑:


“如果姐姐刚才没看错的话,你出奇制胜的一招是不是叫做老树盘根?”


方金芝下意识说是。


仇琼英和花月娘、扈三娘对视一眼,又问:


“这一招是不是殿下教你的?”


方金芝:(⊙ω⊙)


终于意识到被同仇敌忾的问题所在了,方金芝试图萌混过关:


“我偷师的……


“三姐你什么时候过门儿啊?


“等你过门儿了,妹妹送你一件大礼呀!”


算你懂事!


仇琼英嘴角上扬:“嗐!都是姐妹,那么客气干嘛!”


方金芝:╮(╯3╰)╭


花月娘和扈三娘对视一眼,扈三娘笑问:


“四妹,大姐和我有礼物吗?”


“必须有!”


方金芝连忙亡羊补牢:


“大姐,二姐,你们过门儿时小妹都错过了!


“回头必须给你们各补上一份大礼!”


“你二姐跟你说笑呢。”


花月娘嘴角勾起大妇的微笑:


“都是自家姐妹,不必如此见外。”


花月娘:╮(╯﹏╰)╭


答里孛:(ω)


……


六月一日,便是刘高登基的良辰吉日。


其实祭祀天地这套流程大同小异,祭祀祖宗对于刘高而言才是肉戏。


天下人都知道刘高绰号“小玄德”,是因为他是刘玄德后人。


所以太庙里供奉的是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昭烈帝刘备和刘高的父亲。


原本刘高这个刘玄德后人是没有什么真凭实据的。


但是刘邦、刘秀、刘备往太庙里边儿一坐,刘高是刘玄德后人的身份也就算是板上钉钉了。


许贯忠劝过刘高去泰山祭天,但是刘高觉得没意思。


因为上一个去泰山祭天的是宋真宗,也就是“澶渊之盟”的那个瓜怂。


自宋真宗开始,大宋每年给辽国上供岁币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刘高要是去泰山祭天了,就怕后人还以为他跟宋真宗一个档次。


所以刘高就在东京南郊祭天了。


祭天祭祖之后,刘高穿戴好了衮冕礼服,端坐在御殿之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拜贺行礼。


刘高宣布立国号为“汉”,年号“元武”。


文武百官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纲站在文武百官之中心情很复杂。


他是刘高的人不假,但他是在为刘高做扬州通判。


谁知刘高一转身就变成了汉王,现在还登基为帝了!


虽然刘高封了李纲为吏部尚书,李纲的心里还是很别扭……


连李纲都觉得别扭,就更别说那些前朝跟过来的老臣了:


刑部尚书沙丙、御史大夫崔靖、吏部侍郎李若水、谏议大夫赵鼎……


别扭的原因各种各样,比如觉得刘高不配、没资格、捡便宜等等……


只不过震慑于刘高手下兵强马壮、猛将如云,别扭也只能在心里别扭。


他们心里别扭,刘高当然是知道的,但是建国初期他还需要这些人出力。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早晚得大换血,现在只能先凑合着用。


如果一上来就大换血,可能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动荡。


但是,也是时候给他们一点儿来自于“大汉血脉”的震撼了。


刘高这些日子把文武百官禁足了,不显山不露水的等得不就是今日么?


待文武百官平身之后,刘高看了一眼兄弟们一眼:


噪起来吧小宝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