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五十三章:刘秀:听说有人模仿我?

第五十三章:刘秀:听说有人模仿我?

作者:九品大韭菜 返回目录

河北中山,


庭院内,风尘仆仆的一行人坐在堂屋内。


刘秀等人甲胄在身,脸上俱是愁容。


“这真定王真是的!好歹是景帝的七世孙!这不帮自己人就算了,怎么还帮外人打自己人!”


一脸络腮胡的王霸抱着贯着红缨的头盔,一脸气愤的抱怨着。


“这与真定王无关,乃是刘接与王朗一起迷惑了真定王。”


刘秀打住了王霸的抱怨。


长叹一声后,继续擦拭着手里的利剑,低沉着声音说道:


“我现在反而是担心伯先,万一王朗的使者也在真定,不知伯先还能不能平安归来。”


话音刚落,就听一声粗狂的声音大喊道:


“伯先回来了!伯先回来了!”


随后,一脸兴奋的铫期和刘植一同走进堂门。


“伯先!你无事便好!”


“伯先!真定王那个老头怎么说?”


“伯先…这才不到一日,是不是游说失败了?”


看到刘植回来,众人七嘴八舌的说道。


面对众人的询问,刘植先是对关心自己安危的刘秀行了个礼。


看了一圈众人,然后对刘秀说道:


“没失败,但也没成功。”


急性子的王霸顿时憋不住了:


“伯先!别在这放螺旋屁了!你快说吧!”


“元伯!”


刘秀瞪了一眼王霸,王霸闭嘴不言。


“伯先,你继续说。”


刘植倒没在意王霸的言语,看着刘秀说道:


“真定王说可以弃王朗而帮明公,但有一个要求。”


“什么要求?”


刘秀连忙询问。


刘植的脸上不由露出一抹怪异。


“他要求……要明公娶她的外甥女,郭圣通。”


话音一落,堂内一片寂静。


透过门窗,刘秀遥望着远处的天空。


随后看向堂内全都低头不语的一众兄弟。


每个人都是灰头土脸的,身上的甲胄也都是刀痕箭印。


刘秀仰头闭目。


想到了在蓟县被追杀时,众将死向南首的悲情。


想到了饥肠辘辘时,豆粥麦饭的甘甜。


想到了滹沱河边的寒冷。


想到了信都城的雪中送炭。


想到了……


长叹一声,刘秀猛的睁开眼睛。


“我答应。”


……


【公元24年,刘秀在漆里舍娶郭圣通。北地郭氏与南乡刘氏合两姓之好,结为姻亲。】


【真定王刘杨这边搞定后,幽州地区可以彻底放心了,最起码刘秀不怕再打邯郸时有人在背后捅他一刀了。


【没有后顾之忧的刘秀,开始领着军队攻打王朗】


【虽然有了刘杨部分兵力的帮助,刘秀的军力也变大不少。】


【但王朗的兵将同样也不少,两边开始在邯郸附近来回拉扯。】


……


天幕上出现河北之地局势图,


以邯郸为横向标准线,刘秀在北,王朗在南。


两边的阵地就在邯郸附近来回变化,僵持不下。


突然!


一条红色的箭头从地图上方的边缘处,如离弦之箭般笔直的南下到邯郸战场上!


……


【就在刘秀跟王朗在邯郸对峙打得血流成河时,刘傲天再次发功!】


【一队数千人的狼骑从刘秀的大后方直奔邯郸而来!】


【领头的,就是在蓟县就跟刘秀他们失联的耿弇!】


【原来在冲破蓟县后,耿弇就直接回到了昌平,去劝说自己的父亲上谷郡太守耿况归附刘秀。】


【然后耿况派寇恂前往渔阳,约同渔阳太守彭宠发兵支持刘秀,二郡各发骑兵二千、步兵一千。】


【于是,耿弇、寇恂率上谷兵与吴汉所率渔阳兵会师南下。】


【并且沿途连斩王郎的大将、九卿、校尉以下四百余人!】


【缴获印绶一百二十五枚。】


【斩杀王朗军队三万人。】


【攻取涿郡、巨鹿、清河、河间所属二十二县!随后与刘秀在广阿汇合。】


【众人对着刘秀,再次纳头便拜!】


【公元24年,五月,刘秀攻破邯郸。王郎死于乱军之中。】


……


{我已经不认识纳头便拜这四个字了。}


{我有点懵,你让我缓缓……他这兵是怎么突然涨这么多的!}


{就这样,在那样!明白了吗?不明白?不明白就对了!我也不明白!}


{渔阳上谷?卧槽!那这不是幽州突骑吗!大汉最强骑军!}


{定鼎中原的关键部队!}


{天命所归,这尼玛真是天命所归!}


{耿弇,人称东汉小韩信!}


{南栾之战呢?就饭吃了?!}


{不止南栾之战,还有巨鹿之战呢?}


{没办法,要有取舍吗!而且,其实南栾之战和巨鹿之战也没什么好讲的。}


{其实在南栾和巨鹿之战前面还有一场柏人县之战,王朗派大将李育驻守在邯郸北面的柏人县,李育直接就击败了先锋邓禹,刘秀一看邓禹败退就自己上了,然后一战打得李育龟缩不出!}


{这次的接触战在正史上只有六十多字的记载。至于战斗的详细经过,史书上都没任何记载。仿佛就是李育轻易击溃邓禹之后,刘就秀抵达了战场,然后没有任何可以多说的,直接就平推过去了!}


{没什么,小意思。类似的记载在东汉初期出现过很多次了!每次刘秀的下属搞不定,刘秀就自己上!然后…对方就被扫平了!这才是刘秀最可怕的地方!}


{刘秀其实很能打的!他的作战指挥能力,已经强到同时代所有将军都和他不是一个水平的程度了!所以史书上才会出现这些不费笔墨的情况。}


{所以…李世民和刘秀谁能打过谁?}


……


炎汉·光武帝时期


南宫·却非殿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看着后世人对于自己武功的钦佩,刘秀开怀大笑!


底下的众臣看着皇帝大笑,一个个不明所以。


虽然陛下一直就很爱笑,但天幕上这也没什么值得高兴的事啊?


纳头便拜?不是应该的吗?这可是陛下啊!


作战勇猛?那不是当然的?这可是陛下啊!


天命所归?这个还用说吗?这可是陛下啊!


陛下你在笑什么啊?


还有…!


这李世民谁啊?居然敢跟我家陛下相提并论!


而坐在上首的刘秀则是痛痛快快的笑了一阵!


终于!


终于有人说到朕的军事战力了!


朕早就说过!


什么陨石流星!什么狂风暴雨!


那都是巧合!巧合懂不懂!


那不是朕的真实实力!


朕的真实实力可是很可怕的!


……


大唐·立政殿


长孙皇后正带着李明达在玩孔明锁。


然后就看到李世民怒气冲冲的快步走进来,拿起桌子上的杯盏一饮而尽。


“陛下怎么不在太极殿上朝?”


长孙皇后看着一脸怒气的李世民,不由问上一句。


“哼!”


李世民刚想大吐苦水,看到正在床榻上玩玩具的李明达,又压低声音道:


“别提了!我就说了一句“朕与光武不相上下”就被那个乡巴佬逮住一顿教育!”


李世民将茶盏放回桌子上,一脸晦气。


“什么帝王谦恭,兼听则明!”


“我大唐震铄古今!万国来朝!本来就是事实吗!”


“朕要是不谦恭不兼听!早砍了那个瓜怂了!”


“汉光武帝延揽英雄,励精图治,载兴炎运,四海咸安!有君天下之德!安万世之功也!”


“与朕何其相似!相提并论怎么了!”


长孙皇后听着李世民的说辞一脸的怪异。


而在床榻上玩着孔明锁的李明达突然抬起头看着李世民道。


“阿父!为什么是光武帝与你相似?不是光武帝在前吗?”


长孙皇后也是眨着杏目,一脸趣味的看着李世民。


李世民突然哑口无言。


哼!能让朕低头的只有文帝一人!


其余者,能与朕相提并论就不错了!


但着话在小兕子面前说不太好吧?


不是个慈父的形象啊!


李二凤清了清嗓子,看着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等待解答的李明达,笑着说:


“小兕子聪慧!阿父都没发现话里的病句,小兕子发现!小兕子真棒!”


看着李二凤笑得一脸慈祥样,长孙皇后掩着嘴,笑得花枝乱颤。


……


大唐·玄宗时期


花萼相辉楼,


头戴一朵颤颤巍巍的大红牡丹,杨玉环扔掉空空的酒盏,眼神迷离的倚靠在李隆基的怀里。


指着天幕里的刘秀,娇憨道:


“三郎,这刘秀为什么这么厉害?那么多人都来投奔他?”


一身月白袍的李隆基一手抱着杨玉环,一手拿着酒壶。


听到杨玉环话后,醉眼迷离的说道:


“邓禹曾经说过‘公推诚接士,总览英雄,天下之人,皆乐为驱驰,公之德众所归也。’


‘初战昆阳,破王莽四十万众,天下闻之,莫不震靡,公之武众所服也。’


‘军政齐肃,少长有礼,赏善如不及,讨恶如虑遥,公之文众所安也。’


邓禹的这句话就已经点明了。”


“汉武帝的德行是众望所归的,武功是众人所服的,文治也是众人所安心的。”


杨玉怀扶着额头,坐直身子。


“听不懂,头好疼。”


“哈哈哈哈!那就不听了!都是作古的古人了!没什么了不起的!”


李隆基看着天幕哈哈大笑。


……


大明·宣德时期


朱瞻基坐在龙椅上,对怀中的朱祁镇轻声询问道:


“儿啊,你知道光武帝为什么能在河北得人心吗?”


年仅五岁的朱祁镇奶声奶气道:


“孩儿不知。”


朱瞻基看着可爱的儿子笑着说道:


“因为光武帝的昆阳之战才是让他能聚拢人心的关键。”


朱祁镇:?


看着朱祁镇不明所以的样子,朱瞻基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昆阳之战前的光武帝不显山水,而打赢昆阳之战后的光武帝就是真凤凰!名震天下,众所服也!”


“而云台二十八将,不是参加过昆阳之战就是听说过昆阳之战。”


“这股巨大的威望和初入河北时的安抚民众的行为,才是他在河北争取民心的关键!”


“所以,儿啊,等你继位后,你也要有爱民之心和勇武之心!明白吗?”


“孩儿明白!”


朱祁镇大声的回答道:


“哈哈哈!好!那父亲问你!”


朱瞻基大笑着问道。


“日后你做了天子,你能使天下太平吗?”


朱祁镇幼稚而又响亮的声音在金銮殿上回荡着。


“能!”


“如果有人违犯国法,你敢亲率六师前去平定吗?”


朱祁镇豪迈的答道:


“敢!”


听到朱祁镇不加思索的童言,


朱瞻基高兴的将朱祁镇放到金雕龙椅上,随后解下自己的龙袍给朱祁镇围上。


殿下的大臣顿时跪倒一片。


“万岁!万岁!万万岁!”


……


【攻破邯郸城后,刘秀在王朗的宫殿里搜到了大量的书信,都是双方交战之时刘秀这方的官员、势力跟王朗互通的书信。】


【如果是王莽面对这种情况,他会砍了这些人的脑袋,然后把他们的府邸挖成粪坑。就像对宛城李通一家一样。】


【但刘秀展现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使出了一招后世无数人效仿的“手法”】


……


天幕上,


邯郸城赵王府内,众人齐聚与此。


刘秀背负双手看着天空,


身后的士兵将一个个大箱子抬出来,摆放在众人面前。


“大家知道这些是什么吗?”


看着那些箱子,刘秀对着眼前的众人缓缓问着。


“明公!这些莫不是王朗府里的金银珠宝!”


“好家伙,这得多少啊!”


“大司马,这多不好意思啊,哈哈哈哈!”


几位将领调笑着,顿时一片欢乐气氛。


刘秀也不说话,只是招了招手。


身后的士兵将箱子打开,将东西全部倒出。


顿时一卷卷竹简一张张丝帛堆成一座小山。


聚集的众人有的一脸迷茫,有的一脸惶恐。


刘秀随意捡起一卷竹简,轻声说道:


“诸位,知道这是什么吗?”


有一些人颤颤巍巍的,需要他人扶着才能站稳。


另一些人则是对那些站立不稳的人怒目而视,只等刘秀一声令下!


但刘秀并没有下令抓捕那些人,


他将手里的竹卷扔回书堆,命人浇上火油。


刘秀看着眼前的脸,朗声说道:


“之前王朗势大,我尚且不知前路何况诸位。”


“但从今日起,希望各位能团结一心!”


刘秀接过后面的士兵手里的火把,扔到书堆上。


“轰!”


火焰窜起!熊熊燃烧!


“至于这些已经过去的事,就让他们过去吧。”


看着刘秀微笑的脸。


一些人跪倒在地,痛哭流涕。


……


【他将这些来往书信全部一把火烧尽,表示既往不咎。】


【河北初定。】


……


大秦,


“……”


嬴政看着天幕上的那把火,眨了眨眼睛。


这操作…这小子…


手中的竹卷吱嘎作响。


…这要是寡人的后代多好啊……


多!好!啊!


……


曹魏,


一处军帐内,鸦雀无声。


众将士相对无言,眼睛也不由得瞟向坐在上首的主公。


穿着一身玄袍的曹操抚着胡须,全当不知道。


怎么?光武帝烧得我烧不得?


管它谁用过这招呢,好使就行!


大不了秋后算账吗!


刘秀就像只羊,后世很多皇帝都薅他羊毛。